新疆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新疆三间房遗址出土文物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71更新:2023-01-18 08:14:3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于1959年正式成立,原馆初步设计是农业展览馆,为山字形平房建筑,1962年迁至现址改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大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名是老一代革命家朱德委员长在1959年来新疆视察工作时题写的。2005年新馆建成,建筑面积17288平方米,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主体高18.5米,玻璃穹顶顶标高29.5米,建筑平面基本呈“一”字型平面对称布局,具有明显的西域风格和新疆地方特色。该馆科研工作以保护、研究馆藏文物为重点。2022年5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二期场馆建成投用,新疆博物馆迈入“双馆时代”。

原来我想为大家介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一系列干尸,但考虑到可能会使大多数人感到不适。所以今天为大家介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另一类镇馆之宝,它就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剧本——《弥勒会见记》。

汉传大乘佛教中的弥勒佛形象

总之,这种语言在公元3世纪~9世纪时在中国新疆地区使用。当佛教在西域传播之后,大约在公元6世纪~8世纪,塔里木盆地的焉耆国的僧人用吐火罗文在书写佛经以及佛教故事。《弥勒会见记》是讲述佛教的未来佛弥勒生平事迹的一部原始剧本。焉耆语《弥勒会见记》就是焉耆国的僧人用焉耆语写成的这样一部佛教故事剧本。

焉耆语《弥勒会见记》剧本残页

焉耆语《弥勒会见记》剧本残页第一页

时 代 : 唐(公元618-907年)

尺 寸 : 长27.5厘米、宽18.5厘米

出土时间及地点 : 1975年焉耆县锡克沁佛寺遗址出土

焉耆县的锡克沁佛寺(七个星佛寺)在宋代以前,一直是西域古焉耆国著名的佛教圣地。鼎盛时期的锡克沁佛寺是佛教东传的中转站,曾经拥有大量的梵文、吐火罗文、波斯文、吐蕃文、回鹘文以及汉文佛教典籍。大约在宋代以后逐渐衰落,湮没在了流年的岁月烟尘里,最后变成了一座座残垣断壁和一堆堆野岗荒丘。由于新疆气候干燥,这些典籍有很多被保留来。但是躲过了岁月侵蚀的佛教典籍却在近代没有躲过文化强盗的掠夺。斯文•赫定、斯坦因、勒科克、桔瑞超等一个个西洋的、东洋的文化强盗将我们新疆以及西部地区翻了个遍,许多珍贵文物掠夺一空,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没有被它们发现。

焉耆县的锡克沁佛寺遗址

锡克沁佛寺遗址以中部的泉沟为界又分南、北部分,由地面寺院建筑和洞窟建筑两部分组成。目前,寺院残存建筑93处,洞窟残存11窟,是新疆目前仅存的、同时保有佛塔、佛殿、石窟的珍贵遗址群,整个佛寺遗址占地面积约40300余平方米。

  1961年锡克沁佛寺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75年在文物普查时发现了焉耆语《弥勒会见记》剧本残页44页。枯黄的纸页上两面皆用墨书写焉耆语。出土时叠放在一起,左端遭火焚烧,残损不完整。这部《弥勒会见记》剧本,是用焉耆语书写的一部大型分幕剧作。剧本内容是,年已120岁的婆罗波婆离梦中受天神启示,想去拜谒释迦牟尼如来佛。但因自己老态龙钟,不能亲身前往,故派其弟子弥勒等十六人,代表他谒佛致敬。作品接着描述了弥勒菩萨上兜率天,以及在弥勒净土的各种趣事见闻。全剧由1个序幕和25幕正文组成(德国掠夺的藏本为27幕),每幕标有地点、出场人物和演唱曲调,被称为是中国最早的剧本。

斯里兰卡未来佛弥勒佛雕像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中还有一件回鹘文版本的《弥勒会见记》剧本,这部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比焉耆语《弥勒会见记》就幸运的多,它是保存比较完整《弥勒会见记》的剧本,虽然不是全本,但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字数最多《弥勒会见记》剧本。

要说清楚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剧本的来历,必须先简单说一说维吾尔族的族源之一的回鹘人的历史。

回鹘(huí hú)在唐代文献中称为“回纥”(huí hé),在汉代是丁零族的一个部族。隋唐时期他们在蒙古高原的北面鄂尔浑河流域游牧,受突厥统辖。公元695年随着后突厥汗国被唐朝征服后,草原上只剩下回纥实力最强,他们统一了铁勒诸部。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回纥在鄂尔浑河流域建立回纥汗国。回纥汗国在建立以前就和唐朝保持着友好关系,曾经出兵帮助唐朝平定了后突厥汗国的叛变,在安史之乱中也帮助过大唐,一直以来以唐朝附属国的地位称臣大唐。

壁画上回鹘人的形象

公元788年,回纥武义天亲可汗向唐德宗李适上表请求将族名改为“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义。此时他们和中北亚的许多部族一样信仰摩尼教。摩尼教就是金庸先生笔下的明教,摩尼教发源于波斯萨珊王朝。摩尼教在隋唐时期已经在西域与中亚和佛教同时流行。进入9世纪后,大唐和吐蕃国力都衰落下去,回鹘汗国逐渐向西域扩张。公元808年,回鹘保义可汗连续击破吐蕃、大食(阿拉伯),征服葛逻禄(说突厥语的铁勒一支),收复唐朝的北庭都护府,疆域达到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令唐代丝路交通重新打开。在汗国晚期依照粟特文创制了回鹘文。之后回鹘汗国和在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流域崛起的黠戛斯争雄中逐渐败下阵来。

维吾尔族舞蹈

公元840年,回鹘汗国在内忧外患中瓦解,漠北回鹘部落大部分南下华北经过五代十国时期融入汉、契丹等民族,其余部分分三支西迁:最远的一支翻越葱岭到达中亚楚河、七河流域一带,和当地的葛逻禄等突厥语民族共同建立了喀喇汗王朝。最后的王朝花剌子模被成吉思汗灭掉后融入中亚民族;另一支和天山一带原有的回鹘汇合在一起,在唐朝末年建立了以高昌为中心的政权,被称为高昌回鹘,之后在漫长的岁月中与西域的土著民族融合形成维吾尔族;西迁最近的一支在甘肃张掖、酒泉一带滞留,被称为甘州回鹘。后来一部分甘州回鹘西迁新疆融入维吾尔族,留下的成为甘肃特有的裕固族。

甘肃张掖祁连山下裕固族牧场

回鹘在汗国后期由于与信仰佛教的汉族和西域诸国多有接触,也逐渐信仰佛教,到了高昌回鹘时期摩尼教和佛教同时流行,还有极少部分信仰景教的人。高昌回鹘王国是一个持开放态度的国家,由于出自丝绸之路要道,中西方文化兼收并蓄,高昌回鹘王国经济、文化非常发达。自公元840年西迁,高昌回鹘延续了400多年,1318年被察合台汗国攻灭。

这部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剧本就是在北宋年间翻译成回鹘文版本的。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剧本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剧本第三章

名 称 :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

时 代 : 北宋(公元960-1127年)

尺 寸 : 长48.7厘米、宽21.6厘米

出土时间及地点 : 1959年自新疆哈密脱米尔底佛寺遗址出土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文字从左至右用墨笔竖写,每页有回鹘文三十或三十一行,并在左侧注明品、页,在7~10行间用淡墨细线勾出直径为4.6厘米的小圈,供装订之用,呈梵夹式。《弥勒会见记》是古代维吾尔族佛教剧本雏形,加序文共二十八章,现存前二十五章及序文,共293页。该本是圣月(Ãryacandra)菩萨大师由古印度梵文改编成吐火罗语,再由回鹘僧人羯磨师(Karmavācaka)译为回鹘语的。这是其第三章中的2张,主要叙述了佛祖释迦牟尼的姨母摩诃波阇波为佛祖做衣服的故事。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剧本第三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珍藏的这两种版本的《弥勒会见记》对于研究古代中亚吐火罗语以及回鹘人的语言、宗教、戏剧形成的历史等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是珍贵的维吾尔民族历史文献资料。回鹘文研究的学者较多,吐火罗文研究的学者很少,可以通过两种版本的对比,来研究历史更加古老的吐火罗文。这两种版本的《弥勒会见记》对于研究中亚的历史以及中国同古印度、波斯以及中亚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都有重要的意义!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