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星上自杀式综艺竟然还笑得出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23更新:2023-02-01 21:46:49

黑红无耻,但黑红有用。

这不,一向在此发力的吴彤,又成功复制《我就是演员》《导演请指教》的黑红模式,让新节目《无限超越班》炸翻了内娱。

不但节目连续17天霸榜全网热度第一。

一众香港资深艺人献祭声名的“精彩”片段,更是拯救了无数视频号的年底KPI。

就“薛凯琪四十岁依旧少女感“展开论战

可说是红到发紫,但也红到发臭。

尤为讽刺的是,这档节目号称以TVB模式整顿内娱,结果却是自掘坟墓。

不但节目上上下下被骂个通透,恶评甚至波及到TVB乃至整个香港流行文化。

几十年前TVB的表演方式有什么可学的

拜托 我们的童年根本没有这些人

在内地卖什么情怀啊

港娱都已经没落了,还有不开眼捧臭脚的

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如今港星北上不好赚了。

别说九十年代,哪怕在十年前,也无法想象观众会如此不待见这些港星,把香港流行文化贬为“臭脚”。

诚然时代变幻许多,港娱式微,内娱也不再是那个内娱。

但我总觉得,根本原因不在于此。

即便港星北上已有近半个世纪历史,内地香港间文化流动却并不畅通,彼此并未深度交融。

甚少有港星真正融入内娱,内娱也几乎不懂如何用对这些港星。

过去,北上对港星而言,是一条顶好的生财门路。

好赚之余,颇受内地人追捧重视。

毕竟当香港流行文化在八九十年代风靡世界,内地才刚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娱乐业不过初露雏形。

起初北上那批香港人,带来的正是内地当时亟需的人才和先进经验。

内娱从起步到成熟,不少受香港流行文化陶染。

缘起,要追溯到1979年。

彼时八部样板戏才刚退场,香港导演鲍方执导的恐怖片《画皮》(1966),作为首批引进港片之一在内地公映,轰动一时。

传闻一位老太太在电影院被当场吓死。

男主被女鬼挖心的桥段,堪称几代人的影院阴影

即便该片后被封禁,仍成功开启香港流行文化吹拂内地的第一扇窗,催生了内地后来的聊斋影视热潮。

像1980年《胭脂》、1985年《鬼妹》,都是在它启蒙下拍成。

这第一扇窗,同时还为内地输送来第一批香港导演和演员。

如华语电影史上第一个蜚声中外的导演李翰祥,率先在八十年代初北上,与北影厂合拍《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

李翰祥曾凭《倩女幽魂》《杨贵妃》《武则天》,连续三年角逐戛纳金棕榈

担纲这两部片男主的,正是TVB第十期艺员训练班学员梁家辉。

凭借《垂帘听政》咸丰皇帝一角,梁家辉成为金像奖史上最年轻影帝。

但由于台资打压(当时台资在港娱有相当话语权),李翰祥遭到封杀、沉寂数年,梁家辉也有三年时间无戏可拍。

加上当时香港尚未回归,这批吃螃蟹的人并未引发港星北上热潮。

第一波热潮,是在九十年代。

那是香港流行文化的全盛时期。

电影、电视、综艺、唱片,无一不是蓬勃生长,形成了一套由选秀、唱歌、拍戏到宣传环环相扣的成熟造星模式。

在93年港星汇聚人民大会堂义演之前,内地的街头巷尾早已被港片、粤语歌席卷。

四大天王表演民族风串烧

据说这次义演累计创下10亿收视。

此后,港娱幕前幕后陆续北上,直接参与推动内娱形成体系,走向工业化。

95年为央视版《水浒传》做动作指导的袁和平及袁家班,至今仍是华语动作片的中坚力量。

张艺谋那部票房2.5亿、开启国产大片时代的《英雄》,从制片、摄影、剪辑、动作到主演,重要环节上均有港人身影。

许多内地综艺在起步之初,也都借鉴参考了九十年代的港台综艺。

譬如《快乐大本营》,就是龙丹妮在观看大量港台综艺后,做出创下高收视的《幸运3721》而启发促成。

若将香港流行文化带来的变革悉数列举,别说几千字文章,一本书也未必书写得尽。

它不止发生在文娱产业,更渗透在一代甚至几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此便不难想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北上港星的待遇都是极好甚至高于内娱一线艺人的。

刘晓庆曾爆料,当年在《垂帘听政》剧组,内地演员吃馒头配咸菜,香港演员不仅鸡鸭鱼肉全有,还配备专享餐车。

伙食如此,片酬的差距便可想而知。

九十年代初,TVB演员汤镇宗北上拍《外来妹》,女一陈小艺拿200元片酬(单集),他却翻了百倍,享受全组最高待遇。

要知道,当年汤镇宗在TVB多数给人做配,并非一线演员。

但来到内地,待遇堪比一线。

如此看来,港星北上不可不谓是待遇高,门槛还低。

过去,内地明星要奋斗多年,才有资格站上春晚舞台。

港星来了即上春晚,就怕你不来。

千禧年春晚,谢霆锋不过出道五年,才22岁

此等好事,从八十年代持续到十年前。

佘诗曼曾向媒体透露,她11年前后在内地拍三部戏的片酬,加起来比她过去在TVB近十年的收入还多。

王祖蓝原本在香港发展不顺,北上几年后,便能回港购置千万豪宅。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港星的好时候已经一去不复返。

曾有港媒统计,香港在05年发行的实体唱片,总销量仅200万张,本地销售额下滑至7亿港币。

这一数据,不到香港唱片业全盛时期的三分之一。

港娱的气数,大概在那时已去七成。

不承想三年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又再雪上加霜,港娱遭受重创,港星命途飘摇。

那前后几年时间,正是港星北上的第二波热潮。

如前文所说,那时即便在港娱垫底的明星,北上后通常也能迎来事业转机。

譬如刘恺威。

出道曾受TVB力捧,奈何在香港一直不红。

转战内娱后,不仅片酬翻倍,收获一个顶流前妻。

还与霍建华、钟汉良齐名,被称作言情剧的半壁江山。

更为典型的是陈伟霆。

北上之前,他在港娱可说是糊咖一枚。

参加选秀以组合Sun Boy'z出道,唱歌无人在意;单飞后跨界电影,拿到手的资源也不差,但就是甩不掉被嘲的命;

和阿Sa高调恋爱,还被港人痛骂“软饭男”。

但他北上之后,第一部戏《古剑奇谭》便搭上杨幂迅速走红,至今仍是内娱当红炸子鸡。

香港人瞧不上他,但他却是香港最后一个北上成功的演员。

放到现在,这样的翻身奇迹恐怕很难再有。

曾把令狐冲演活的吕颂贤,出道便做男主,是九十年代香港最红小生之一。

北上后唯一出圈的角色,还是15年《烈日灼心》的配角男同David。

但并非是因观众认出了他,而是他在片中和邓超有大尺度“肉搏”激情戏。

吕颂贤不止一次在采访中透露,如今港星在内娱很难接到主角邀约,有的甚至无戏可拍。

一来市场饱和,内娱不缺人;

二来片方顾虑,让香港演员出演内地角色,观众会跳戏。

翻译得再直白一点:

随着这些年内娱崛起,主导市场的年轻观众也对港娱认知愈发模糊,加上某些不可言说的政治因素,港星在内娱的市场号召力已不比内地明星。

在06年《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宁浩成为内地第四位亿元票房导演之前,在内地商业片中担纲主角的,多半是港台演员。

张艺谋《英雄》、冯小刚《天下无贼》、陈凯歌《无极》

但在此之后,越来越多内地演员拿回番位。

演变至今,往日情形已彻底翻转。

北上港星们都去哪了?

即便辉煌不再,当然还是有梯队之分。

就像成龙在《无限超越班》的定位,如他这般有过往成就傍身的港娱前辈,虽置身幻变中,又仿若置身事外,几乎不受波及。

而稳坐一番和做综艺常驻嘉宾,是比他咖位低些的一线港星才有的际遇。

往下绝大多数人,就像吕颂贤,事业重心已转至网大、经商和带货直播间。

且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如今的网大和直播间,还真是港星云集,宛如港娱全盛时期的一道小小缩影。

苑琼丹在《唐伯虎点秋香2019》复现石榴姐;

罗家英在《孙悟空大战盘丝洞》再做唐僧;

钱小豪更甚,近两年不是在这斗法,就是在那驱魔,出演网大多达10部以上。

但最早进军网大的另有其人,是“虚竹”樊少皇、“段誉”陈浩民和“六师弟”林子聪。

17年《斗战胜佛》

这些老牌港星随港娱式微而没落,北上后出路也不多,兜兜转转,都被挤进了边缘赛道。

但似乎他们也很难靠此安身。

有商家斥资51万请陈小春和某网红带货,4场直播仅卖出5000元。

李国麟换上鸠摩智戏服卖茶叶,吆喝八小时,最终只有200元交易额。

加上近年受众地域口味分化,港星北上非但不好赚,还极易两边不讨好。

一方面,内地观众对港星远比从前严苛。

先不看港星业务能力,关键得背景干净、立场坚定。

若是说不来一口顺溜普通话,还分分钟可能被批态度有问题(不知是否有人记得,曾几何时,港普还是内娱一大流量密码)。

另一方面,北上港星多数会在原来的圈子人气下滑。

过去,杨千嬅在港开唱几乎一票难求。

近年转战内娱后,2022年底的两场香港演唱会到开唱前一周仍未售罄。

Supper Moment曾两次夺得叱咤乐坛组合金奖(播放数据);

连续四年拿下该颁奖礼“我最喜爱的组合”大奖(观众票选,蝉联次数仅次Beyond),一度是10年代香港最当红乐队之一。

但北上巡演后,被港人骂“摇滚叛徒”,已连续四年从“我最喜爱”入围名单消失。

Supper Moment曾拍片回应“指控”

如今对港星而言,北上更像一条单行道。

风险,比机遇更多。

一旦出发,可能被香港市场唾弃;但前方,也未必会是康庄大道。

他们的出路,究竟在哪?

对港星而言,北上莫不过是扩充市场,求得多一条生路。

既然只为生计,他们更多只当自己是异乡人,人虽在这活动,根却扎在来处。

反过来,内娱同样只当他们是外来客。

双方共同诉求唯有一个:互相成就与增值。

这就像外来务工人员和原住民的关系,合常理,可理解。

但由此带来的积疾是,双方关系纯粹由利益驱使,很难谈得上深度交融。

且既然意图是功利的,手段自然讨巧,过程自然求快。

而让港星在内娱就业最为低成本的方式是什么?

仰仗内地人的香港情结,炒冷饭、卖情怀。

别说无奈被挤进网大和直播间的港星们,几乎每一个自第二波热潮后北上的港星,都逃不过演绎旧角色、重唱旧经典。

13年《我是歌手》,黄贯中首唱曲目《海阔天空》。

第二期翻唱,选曲仍是九十年代经典《吻别》。

来到《歌手2019》,状况甚至更糟。

许靖韵半程踢馆,总共上台表演三次,但两次选曲都是老歌:《献世》《梦伴》。

她甚至没唱一首自己的歌。

乍眼看来,卖情怀的确能在最短时间内与观众产生共鸣。

但值得怀疑的是:

在内地观众已经更新迭代,多数人因信息不畅通、语言文化差异而对香港流行文化已经不了解的情况下,它还能在多大程度上奏效?

而影视、综艺等载体,乃至港星本人,作为文化流动的一扇重要窗口,该做的不应是带来新风、减少信息壁垒、连接彼此吗?

唱自己的歌,演新一代的精神面貌。

而不是一味揪着情意结消费榨取,把过往美好的回忆打成死结。

可看看如今现状,内地观众吃到的还是同一碗冷饭。

去年《声生不息》,一档专为粤语歌打造的音综,定位却是经典传唱。

即便有香港新生代歌手加入,唱的仍是十年乃至三十年前的经典曲目。

从节目第一期出圈的新人曾比特,曾凭《我不如》在香港拿下叱咤生力军铜奖,但节目12期录下来,他都未能演唱自己这首成名曲。

观众只记得翻唱经典的曾比特,而不知他有什么作品。

翻唱林志美84年作品《初恋》

当他几个月后出现在《披哥》,已经没多少人在意,走红如同昙花一现。

而在《无限超越班》大卖港剧情怀之前,去年中《开播!情景喜剧》就请来TVB演员扮发哥、重演《上海滩》。

末了,一群人集体卖惨,泪诉自己多么敬业与不易。

而我最不愿见到的,是《无限超越班》这类缺德综艺。

相比以往只会拿港星炒冷饭,它提出以TVB老戏骨扶持内娱新演员,算是一次融合新尝试。

但它放着核心问题不答——

为什么内娱要靠TVB?这套模式优势在哪,又该如何本土化?

——反倒搞些幺蛾子操作,玩拉踩引战,以实现黑红。

节目态度和设置都有很大毛病。

譬如面试要求说粤语,港星薛凯琪却不必说,只拍内地学员出丑被导师笑话。

加上导师们一个个青面獠牙的嘴脸:

尔冬升黑面;

吴镇宇嘲讽新人;

惠英红暴怒。

而当学员演技拙劣,他们又未给出实质性建议,只在一旁打鸡血和感情牌。

甚至找了个空档给许绍雄颁奖,不断重提港片辉煌旧事。

最为离谱的是,选人环节张可颐无论如何都不要赵樱子,硬选韩雪(非学员),她的理由是:

我是从一个精彩的表演去出发

说好的扶持新人呢?

可还记得节目的初衷?

以上种种,给人观感便更像是港娱前辈抱团打压内娱后辈。

鉴于节目主要受众为内地观众,带来的无疑是被冒犯的不适感。

节目把流量赚得盆满钵满,播完拍拍屁股就走人,它所消费的香港流行文化可就无端遭了殃。

说到底,如果出路有朝一日被堵死。

环境诚然是重要原因,但也是这些北上港星和内娱合力糟践的结果。

你看把小众文化带出圈层、让圈内人成功“再就业”的《乐队的夏天》《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从来都是低姿态,懂得“搞区别化只会画地为牢,向外寻求共鸣才能开路”的道理。

这次唯一凭《无限超越班》圈粉的导师车保罗,不就如此吗?

选人环节没人愿去他那组,他便把《鹿鼎记》的故事和优势一一为年轻人介绍。

毫不摆谱端架子。

推广自身文化的态度和方式,得像这才对。

更遑论,如今港娱式微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并非是它产出的作品大不如前。

而是,分众时代决定了市场土壤不再适合盛产巨星,更适合多元发展。

但就像前文所说,由于信息差等种种原因,港娱现状并不被内地观众了解。

内娱也未有一个平台打破壁垒,反倒是一堆影视综在炒冷饭、恶性消费,不断加剧沟壑和矛盾。

这也意味着,如今处在主动地位的不再是港星,而是观众。

北上港星要想在新世界寻出路,必先解开过往的咒结。

别再躺在思维舒适区内想当然。

同样,这也是内娱该补的课,必修的学分。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