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电影展「波兰电影周开幕本周7部好片登录杭州银幕」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49更新:2023-02-01 03:22:48

波兰电影《钢琴家》

近十年来,浙江省电影家协会以电影为媒,积极推动“请进来,走出去”的电影文化交流活动,在波兰、罗马尼亚、法国、捷克等国家举办中国浙江电影周活动,并与欧洲多国电影人开展电影合拍与高峰论坛交流活动。2013年到2016年,浙江省电影家协会携荣获浙江电影“凤凰奖”的优秀浙产电影两次到波兰展映,波兰也分别在2014年到2018年来浙江进行经典波兰影片的展映,双方为中国浙江和波兰电影观众献上了多元而精彩的文化大餐,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开幕式

波兰团带来了这七部精彩影片

杭州观众本周就可以在影院观看了

波兰电影家协会主席波兰亚采克·布兰姆斯基

本届波兰电影周期间,共有《钢琴家》《灰烬与钻石》《承诺的土地(又译:福地)》《大理石人》《夜与日》《华沙1944》《沃伦》等7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波兰优秀影片登陆杭州大银幕,并从11月10日已在新远国际影城、纷腾电影生活馆和浙江奥斯卡电影大世界等影院上映。

波兰电影《大理石人》

对很多观众来说,这些电影虽听着名字陌生,却个个大有“来头”,均是一度轰动世界影坛的好片,如《灰烬与钻石》《承诺的土地》《大理石人》为“波兰电影之父”安杰依•瓦伊达的代表作;《钢琴家》荣获奥斯卡3项大奖、7项提名;《承诺的土地》《夜与日》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由波兰青年导演执导的《华沙1944》《沃伦》同样有着绝佳的口碑。

更值得一提的是,用电影镜头记录国家历史、反思历史,是波兰电影从发展伊始就有的老传统,比如这次展映的7部影片就多为反映二战、华沙起义等重大历史时刻的优秀作品。凑巧的是,艾伦·斯塔斯基是电影周开幕影片《钢琴家》的美术指导,在和浙江观众互动中,他也谈到了波兰电影人是如何运用电影来展现历史,在给人以视觉冲击的同时更引人反思历史的。在2003年第28届凯撒电影节上,艾伦·斯塔斯基凭借《钢琴家》荣获最佳美术指导,而为他赢得奥斯卡小金人的影片,则是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辛德勒的名单》。

喜欢电影、历史、文学的观众千万别错了这些影片。当然,主办方也特别提醒:由于这次波兰电影周展映的多是战争片,并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敬请家长朋友要注意了。

新远国际影城

11月13日18:20《承诺的土地》

11月14日18:20《大理石人》

11月15日18:20《夜与日》

11月16日 18:20 《钢琴家》

纷腾电影生活馆

11月13日18:20《沃伦》

11月14日18:20《钢琴家》

11月15日18:20《夜与日》

11月16日18:20《承诺的土地》

浙江奥斯卡电影大世界

11月13日13:00《沃伦》

11月14日13:00《钢琴家》

11月15日13:00《夜与日》

请推荐一些优秀的波兰电影?

乐土

乐土百度网盘高清资源链接: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6ZsZDJv-poMqTKFWB9piFQ?pwd=1234 提取码: 1234 Ranas家族是一个富裕的父权制家庭,他们渴望通过一个男婴的诞生来延续家族血统。此时,他们的小儿子秘密加入了一家色情舞蹈剧院,并爱上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变性女星。两人间无法开花结果的爱情故事将逐渐唤醒整个Ranas家族的性爱欲望。

请推荐一些优秀的波兰电影

1896年波兰开始有电影放映。

1908年以前,电影放映只是作为戏剧演出的附加节目,后来才逐渐移到专门场所去放映。

当时波兰没有自己的制片基地,电影工作者都是和外国人搞合作拍片的。

早期波兰电影 1910年,波兰建有近200家影院,同时,电影公司也开始出现,其中影响最大的、产量最稳定的是斯芬克斯公司。

到1914年,影片产量已达14部,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又减至5~7部。
1910~1918年间生产的影片,主要是改编本国的文学作品,如《罪恶的历史》(导演A.别德那尔契克)、《上帝的法庭》(导演S.克那凯扎瓦斯基)、《密尔·叶佐福维奇》(导演奥斯托亚-苏尔尼茨基)以及一些情节剧和喜剧。

1918年波兰第二共和国成立后,地主资产阶级政权仅仅资助拍摄宣传 *** 政策的影片。

一时间,电影的内容主要是宣传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和 *** 思想。

由于通货膨胀、失业,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电影观众人数锐减。

影片产量也从1921年的17部跌至1925年的 5部。

1926年后,影片产量有所提高,内容也开始涉及资产阶级地主国家制度方面的问题。

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乐土》(1928,导演A.赫茨、Z.格尼亚道夫斯基)、《塔台乌施先生》(1928,导演R.奥尔登斯基)、《春的前夕》(1929,导演H.沙格)、《警察局长塔吉耶夫》(1929,导演J.加尔丹)等。

1933年,波兰生产了第一部有声片。

1934年议会通过“关于影片及其传播的规定”,加强了对电影的审查,加重了税收。

30年代,电影生产几乎全部表现出商业性。

不仅喜剧、情节剧、侦探剧如此,就连一些历史题材片也为追求票房价值而违背历史真实。

甚至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不忠实原著。

在改编片中,只有《玫瑰》(1936,导演J.列切斯)没有歪曲原著揭示的社会矛盾,保持了原著的鲜明的形像。

列切斯的其他作品,如《年轻的森林》(1934)、《来自诺沃立诺克的姑娘》(1937)、《界线》 (1938)等片则显示出一定的专业技巧和思想艺术水平。

而《生活的判决》( 1934,导演加尔丹)、《风险》(1938,导演E.常卡里斯基、K.邵洛夫斯基)、《砾石》(1938,导演加尔丹)等片则表现出现实主义与民主的倾向



1939年9月,希特勒占领波兰后,电影生产完全停顿,只有A.鲍赫杰维奇领导的一个人数不多的地下电影小组拍摄一些报道战况的纪录片。

波兰民主共和国电影 1945年11月13日波兰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后,电影事业立即实行国有化。

战后第一个10年,波兰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开始了一个新阶段。

人民的历史经验和爱国主义,英勇的战斗经历和苦难遭遇确立了电影的题材和样式。

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禁唱的歌曲》(1947,导演L.布齐柯夫斯基)、《华沙一条街》(1949,导演A.福特)、《最后阶段》(1948,导演W.雅库鲍夫斯卡娅)、《钢铁的心》(1948,导演S.马尔诺维奇)、《不屈的城市》(1950,导演J.扎日茨基)。

这些影片反映了波兰人民英勇抵抗法西斯的光辉事迹。

40年代末,电影工作者开始转向现代题材的创作。

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珍宝》(1949,导演布齐柯夫斯基)、《最初的日子》(1952,导演J.雷布柯夫斯基)、《村社》(1952,导演J.卡瓦列洛维奇、K.苏米尔斯基)、《广场奇遇》(1954,导演布齐柯夫斯基)、《华沙首次演出》(1951,导演J.雷布柯夫斯基)、《肖邦的青年时代》(1952,导演A.福特)等。

从50年代中期起,波兰电影创作开始了一个新阶段。

影片产量不仅逐年有所增加(1953年 3部、1957年16部、1960年23部、1977~1978年达30部),在生产体制上也发生了变化,成立了独立的创作集体,而且在创作上也出现了新的倾向,如在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时着重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表现人民在抵抗运动中蒙受的灾难和损失、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价值;赋予英雄主义以新的解释,表现个人在历史事件中是自觉参加或被动卷入等。

这类作品有《世界大战的真正结束》(1957,导演卡瓦列洛维奇)、《第三交响乐(英雄)》(1958,导演A.蒙克)、《一代人》(1955,导演A.瓦依达)、《下水道》(1957,导演瓦依达)等等。

表现两种意识形态冲突的影片有《渣滓与钻石》(1958,导演瓦依达);反对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片有《铁轨上的人》(1956,导演蒙克)、《天使修道院的嬷嬷约安娜》(1961,导演卡瓦列洛维奇)。

还有对当代社会阴暗面进行抨击,反映垮掉的一代青年的影片,如《夜车》(1959,导演卡瓦列洛维奇)、《水中刀》(1962,导演瓦依达)、《爱娃要睡觉》(1958,导演T.赫米列夫斯基)、《套圈》(1958,导演W.J.哈斯)、《一周第八天》(1958,导演A.福特)等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剧作原则、造型与风格处理上略具特点,而且它们也反映了创作者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思想。

这些创作者和作品被称为“波兰电影学派”。

60年代后,电影创作的特点是探索新的生活素材和能够体现这一素材的形式。

主要作品有《要是有人知道》(1966,导演K.库茨)、《瘦弱的人及其他》(1967,导演H.克留芭)、《马切乌什传记》(1968,导演V.列申斯基)。

此时期部分电影创作者着重改编本国经典文学作品,如《法老》(1966,导演卡瓦列洛维奇)、《在萨拉高斯找到的手稿》(1965,导演哈斯)、《玩偶》(1968,导演哈斯)、《沃罗德耶夫斯基先生》(1969,导演J.霍夫曼)、《桦树林》(1970,导演瓦依达)、《婚礼》(1973,导演瓦依达)、《乐土》(1975,导演瓦依达)、《在沙漠和密林之中》(1973,导演V.什列什茨基)、《洪水》(1974,导演霍夫曼)等等。

70年代,波兰电影工作者着重创作现代题材作品。

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人与社会的新的联系上。

一些影片的主题是人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工作与道德的关系。

主要作品有导演库茨的《黑土地带的盐》(1970)、《王冠上的珍珠》(1972)等。

80年代以来,波兰电影工作者更加深入生活,力图反映与当前政治形势有关的问题,同时也更加注意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不同的创作者表现出不同的观点和倾向性。

主要作品有瓦依达的《大理石人》(1976)和《铁人》(1981)等。

纪录电影在整个波兰电影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密切反映现实,表现形式多样化,作品风格独特,也形成具有特色的波兰纪录电影学派。

其主要创作人员有K.扎努西、E.鲍萨克、T.马卡尔琴斯基、L.彼尔斯基等。

波兰电影事业 波兰有两个故事片制片厂:罗兹故事片厂和弗罗茨拉夫故事片厂。

华沙纪录电影制片厂自1963年起也拍摄故事片。

此外,还有乔鲁夫卡制片厂(建于华沙,生产纪录片、教学及军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科教片厂(建于罗兹)、信号旗制片厂(建于罗兹,专事生产短片)、小型电影制片厂(建于华沙)及两个美术电影制片厂(建于别尔斯科-白雅拉和克拉科夫)。

自1974年起每年在克拉科夫举行全波影视故事片电影节,自1964年起在克拉科夫举办短片电影节。

罗兹高等电影电视学校成立于1948年,1958年它与高等戏剧学校合并,改名为席勒戏剧电影电视高等学校。

该校设有电影导演、 表演、 摄影、电视、制片 5个系。

一些高等学校也为电影培养专门人才。

1949年波兰科学院艺术研究所设立电影史与电影理论研究部。

文化艺术部与其他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也设有电影理论研究部门。

波兰拥有约400个电影俱乐部。

出版《电影》、《银幕》、《世界电影》、《电影技术》等刊物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