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演员移居内地「我香港演员40年前跟着父母搬到香港53岁回到内地」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86更新:2023-02-05 11:06:07

这是《自拍》第319个真实故事

如果你有故事,请私信我

麦长青/口述

2022年5月30日,我在广州猎德桥附近。

1968年,我出生在广州老城区。在我出世之前,我爸爸已经在香港做推销员,只有在广交会期间回家十几天,奔波两地。家里只有妈妈带着我。按现时的说法,我也属于半个留守儿童。

在我出生之后,我妈妈从广州搬到顺德伦教老家。我也在顺德度过了12岁之前的童年。顺德在当时几乎是个大农村,蓝天白云,我过着很幸福的自然生活:光着脚在田间捉迷藏,在浅沟跳水、游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花生田收割后,在地上捡起残余的花生,拿回家加盐煮一煮,就成当时唯一解馋的零食。

这段时间,我父亲每个月都从香港寄钱给妈妈和爷爷奶奶,我妈妈也出去绣花帮补家计。这样的日子直到在我12岁那年有所改变——我的弟弟出生了。妹妹和弟弟出生以后,妈妈也觉得总是分隔两地不是事,最终决定全家搬到香港团聚。

我在内地时的照片,大概8岁左右。

时隔40年,我仍然对第一次去香港的那天历历在目:在过关之前,火车两旁一路上都是农田、河道、平房;过关之后,楼房密度越来越大,直到出现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对我形成非常大的视觉冲击。

我对香港第一印象是震撼,但第二印象就是拥挤了。在香港,我住在九龙仔那边,现在那边已经是豪宅区和城市大学,但在当年只是“木屋区”,在这里居住的市民收入普遍比较低。搬来香港后,我们经济压力更大。我和妹妹要读书,我弟又还小,处处都是花钱,所以来香港后,不仅我妈,连我都在平时和假期要去做兼职帮补家计。

香港当时加工业发达,家庭主妇会在厂里接些手工活回家做帮补家计,穿胶珠、拼公仔、剪裤头。我也一样帮妈妈做兼职,同时节假日和寒暑假几乎都用来赚外快,偶尔去服装厂做清洁工,哪里能来钱,我就去哪工作。我平时上学兼职能每个月能赚800元左右港币,暑假做“长工”能赚一两千元,够我一个月的学费和“书簿费”(购买教科书的费用)以及个人开销。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逐渐学会了节省和精打细算。学校离家远,我上下课都要坐地铁,每趟要花1.5元港币,加上早餐钱,每天大概要花10元港币。学杂费和开销基本是靠打工赚回来,很少问家里拿钱。

我中学时代的照片。

在香港期间,我在一所小学和两所中学念过书。在那个年代,内地赴港的学生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学习和交际:我们除了中文和中国历史两个科目之外,都是用英文教学(香港在当年大部分学校都是英文教学),而且中文的内容也是用繁体字来书写,我们很难跟上学习的进度。

交际上的问题更严重,特别涉及歧视问题。我比较幸运的是,本地同学对我非常友善,但小学时有一位老师,曾明目张胆地表达他歧视内地学生的想法,这让我产生很大的负面情绪,因为繁体字和英语教学,让我学习进度较慢较慢,这也曾让我失去自信。

幸好,这种老师只有一个,大部分香港本地老师都非常友善,甚至在下班时间主动给我们补课,给我们用中文讲解各科目英语教材的内容,想办法让我们跟上进度,甚至编了一些对照笔记给我们。老实说,我所在的学校并不是一所成绩很好的升学学校,甚至被叫做“飞仔”(顽皮捣蛋的孩子)学校,但这些认真的老师,我一辈子记着他们的好。

同样也是这些老师,让我产生了自信,并鼓励我选择走上正确的道路。

我在TVB的第一张的艺员照片。

香港的义务教育到中三(相当于内地初三)就结束了,在中四之后就开始自费念书,或者去读各类职业学校,大多数同学也会在这时候决定要不要升学,这也被称为“中三淘汰线”。我父母坚持让我继续读下去,让我很幸运地多念了两年,但到了中五阶段,我也得想生计的事情了。

我后来在学校积极参与了不少课余活动,但在我老师眼里,我还是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我的历史老师——也是给我补习的老师,在我决定去参加TVB的《超级新星竞选》时,他鼓励我积极参赛,一方面希望我锻炼一下自信心,一方面也希望我多试试不同出路。

这个赛事是TVB首次不限类别的比赛——以往都是特别美型或者歌喉特别好的人才才有机会,我身边的同学几乎都参加了,放到全香港更有7000多人报名——当年香港才500来万人。

我一开始抱着玩的心态去的,没想到通过了初选。父母却对这选择不太赞同,妈妈认为我们这些基层家庭,比起其他参赛者,我们条件太过“寒酸”,连参赛的正装都没。我当时也有想过警队。只是通知比赛的电话比警队的电话更早,我个人也不甘心就此放弃,就果断向父母表明,我想走演员这一条路。

妈妈默默地陪我去参赛。当时比赛是需要自备服装的,其他选手都穿西服正装上阵,我却穿着牛仔裤T恤就去了——实际上那也是我最好的衣服了。妈妈见状再次犹豫:“要不别参加了,我们连西装都没。”幸好一位TVB高层看到后说了一句:“T恤牛仔裤很阳光”,保住我一线希望。

次日,我妈妈突然带我去旺角,给我购买了人生里第一套正装,花了1500元港币——80年代的1500元港币,对她来说,这是全家人一个月的开销。

我心里极其难受,家里一直以来都是省吃俭用,我几乎没见过一次性花这么多钱的消费,更别说只是用来买一套衣服。我妈妈当时没说什么,我也最终没开口阻止她——我知道她是要支持我发展自己的事业,我自己也很想要这套服装参赛,一套西装是必要的敲门砖。但她付钱时的背影,我一辈子忘不了。

我下决心要做出成绩报答她,没想到这时间比想象的要长多得多。

当时是1988年,无线艺人训练班已经培养出很多周润发、周星驰、刘德华、梁朝伟等人,我们将训练班称为香港演艺界“少林寺”,寓意培养出大批演艺人才。当我在《超级新星竞选》止步于准决赛,却被邀请进入了第14期的训练班。我那一届也是人才辈出,包括有郭富城等同期同学。

1987年左右,我和郭富城以及其他同期同学合影,背后中间是高宏老师。

当年的训练班虽然已经名满天下,但也没有工资拿。现在回看起来,训练班的气氛与课程也很普通——早上10点上课,下午4点下课,但有时要交完作业——也就是现场实拍的片子才能放学。老师们也会教你怎么演戏,塑造角色、塑造人物,见差不多了,给一个剧本你去演绎,怎么去走位和看镜头,在我看来非常注重实操。

我主动请缨做了摄影的班委,帮同学拍摄,所以每回都是最晚才能走,但也给了我更强的镜头触觉感。正式入行后,我不需要摄影师提醒就知道是特写还是全景,特别容易搭戏。

训练班出来后,人人都要经历的“跑龙套”角色。

后来我和内地演员,特别是内地的科班演员交流过,我们在训练班比较重视实操,在实际演戏里领悟方法论。科班的课堂里会更重视理论,老师将戏剧理论讲述得非常全面,并且可以学习到过往戏剧大师知识,可以更容易走上专业道路。两种学习各有各的好,近年的训练班也逐渐强调理论教学,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体验一下这种模式。

在训练班的好处是,我可以更多地和优秀的前辈学习,这是最宝贵的财富。有次老师突发奇想,让我们写出个人目标,刘德华、梁朝伟师兄是最热门的,我记得我写的是卢海鹏和廖启智。

鹏哥和我都是广州过来,和发哥、达叔是同一届训练班。近几年他在电影里更知名,但当时他在香港综艺鼻祖《欢乐今宵》里以搞笑角色出名,他也是我综艺方面的领路人,教我怎么走位、怎么补位,也曾在导演突然改剧本的时候,他也会来提醒当年小咖得不能再小的我,并在台上台下教我怎么临时应对。凭着各位前辈的指导,我在后来被领路进了剧组和综艺——儿童节目《闪电传真机》。

我在“闪电传真机”里扮演角色幪查查。

在大湾区的朋友,很多人都说过这是一个暴露年龄的节目:工作日放学时间播放,配合儿童游戏和动画片,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我在这里一做就是5年。

这段时间的回忆很珍贵,但当时的收入并不高——当年的TVB薪酬制度非常复杂,一般我们后半年会多一些钱,但前半年时间基本工资只有4000元港币左右,在90年代的香港也不算高收入了。

电视圈也是娱乐圈,即使我再克制,一些大额消费也难以避免。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很多前辈同事会带着我们新人去吃饭,其他菜式还好,一旦去吃日本菜就“大出血”。即使AA,我也要掏四五百,吃多几次我连工资都花光,但前辈叫到又不敢不去。平时我租房、寻呼机费用都要不少开销,基本上都是月光。

所以在前半年时间,我必须要靠信用卡和做兼职,才能保证自己满意的生活水准。

TVB有各类活动要出席,时间安排很紧张。

我在TVB本职工作就很忙,我做兼职之后,生活就更奔波了。在众多兼职中,我曾做过就是宜家家私的送货工,每日能赚三四百元。这份工作有意思的地方不止是赚钱。在当时,一些家长会在宜家给小孩子订床、书桌,再让人上门安装。由于长期做儿童节目主持,我在上门安装时经常会被小孩子认出。我去宜家做兼职的时候,很受其他兼职同事欢迎——因为和我一起出外勤被认出的话,往往能得到顾客给更多的“小费”,甚至还有人会请我们喝下午茶。

这段经历我后来说给女儿听,她坚决不信。直到她在同学那里得知,对方的床还留着我当年的签名,她才将信将疑。总有人问起我这段回忆,会不会觉得游走在搬运工和主持人之间工作很尴尬,但我是一直保持着平常心——拼装家具和拼装模型差不多呗。这是正当赚钱的职业,我没用偷鸡摸狗的方式赚钱,所以我不会觉得有什么不体面的。

1995年,有一位监制希望我来参演《命转乾坤》,所以我调离儿童组,回归戏剧组,后续这位监制也给我很多机会,包括让我参演《无头东宫》、《天子寻龙》等剧集。亦在此时,我职业生涯来了一波好运气,我得到了《西游记》里的沙僧和《天龙八部》里游坦之等剧集里的角色。

1996年,我接到了TVB版《西游记》里的通告,由我扮演“沙僧”的角色。我也是这剧里和黎耀祥再次合作,他扮演猪八戒。这部剧挑战性很大,《西游记》的角色深入人心;《西游记》电视剧也有着很多优秀作品,包括86央视版和66香港版。怎么演绎,才能把沙僧演出我的风格,同时符合电视剧的基调,成为我日思夜想的问题。

我在当时学懂了一招,严格刻画人物故事背景后,将自己代入其中:沙僧这这角色并不聪慧;辈分最低,这和我在主演团队里一样,其余的人都是我师兄;能力最弱,他需要依赖其他角色。

这些思路下,我脑海逐渐浮现出一个孩子——一个不想父母离婚的孩子形象。我恍然大悟,这就是我适合演绎的沙僧:团队里话语权最少,辈分最低,希望团队完完整整,在团队分裂时充当缓冲角色,并且永远站在“师父”那边。一个淳朴、少语、老实但坚定的沙僧角色就出现在我面前了。这个角色有很多演绎方式,我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

《西游记》主演合照。

最终,96版《西游记》大获成功,播出期间香港万人空巷,连TVB老前辈都感叹很多年没有这样的轰动效应了。次年,我出演了《天龙八部》的游坦之,经过我和不同同事反复的琢磨,决定让身型与原著大不相符的我,专注于“痴”一字去演绎。这种不同角色与角色的台前幕后对戏和交流,是TVB演员能练出来的重要因素。

继《西游记》之后,我和黎师兄再次合作,也是我和他最经典的合作,是2010年《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里的对手戏。我和师兄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我和师兄一场在警局的对手戏,剧里是我请同事吃蛋糕。我们私下对了一下戏,我感觉不对,提了一嘴:“好像差一点东西。”黎师兄笑了一笑,说:“那你只能一次过。”正式开拍的时候,蛋糕就砸在脸上了——一次过是因为被蛋糕砸中必须卸妆,没办法NG。我们全程都没提蛋糕的事,但我们都很默契地想到了这个“加戏”。

我和黎师兄在剧中打扮的合照。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告诉“自拍”】

这样的师兄弟、老师学生之间的演员传承,是TVB演员演技进步的源泉。我也在前辈那里得到很多经验,也有着将经验传递下去的义务。罗嘉良老师演绎的很多角色都非常复杂且有厚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会给角色做非常详尽的前传故事,他就建议我也这样做。

梁非凡这个角色,本来戏份只有现在播出的一半左右,他原本很快就退场了。我自己个人追加了对这角色的理解:梁非凡成功上位后,却千方百计想抢了男主的老婆过来,更是风风光光地大摆筵席迎娶对方——这是很不合理的。他一个靠抢占下属功劳上位的成功人士,娶一个二婚的女子,这在民国时期绝对会成为他人笑柄,是什么导致他必须要这样做?我认为是因为爱,女子是他的初恋情人,因故嫁给了男主,导致他有一种潜在的患得患失感,最终在这一刻爆发。

这些设定让角色瞬间厚重了起来,我更是给剧里人物的过往和现在添加很多设定,让整个人物的情绪越来越合理,最终成功让“梁非凡”这角色更加立体。

2010年,我在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获得“最佳男配角”等奖项。此时此刻,我想起母亲付钱买西装的身影,时隔23年,我总算给她,给家人一个事业上的交代。在“梁非凡”之前,我虽然也演出过不少角色,但毕竟不是男女主。自“梁非凡”的角色后,我在经济上有了好转。严格来说,梁非凡也不是男主,甚至不是男二,我很感谢同事给了我这个机会去演绎,才有这种成果。

因为剧内这一幕,让更多人认识了我。

这时,我42岁了,在接下来几年,我接到的角色、商演、代言邀约都有显著的提高,但没想到一个低谷却在等着我。

我曾希望一辈子在TVB工作。在我和TVB高层好几回的直接沟通时,我都会反馈希望让老年演员晚点上班,早点下班。很多接到通告的六七十岁的老前辈演员,往往要凌晨赶到片场,且到深夜才能下班,他们不舍得打车,经常要做夜晚巴士回家,没多久又到第二天的拍摄。这对这把年龄的老人家是很大的煎熬,我们稍年轻的演员都看在眼里,十分心痛。我向高层反馈这个问题,既是为了他们,也是为了我自己——待我在TVB老了之后,希望也不用遭受这样的奔波。趁着沟通的机会,我也尽可能为自己安排着TVB内的退休计划。

可惜,天不遂人愿。因为一些事情,我还是在约满后离开了TVB。

在广州街头,我经常因为过去的角色而被路人认出。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告诉“自拍”】

在离开TVB后,我虽然一度迷茫,也一度怀疑过自己价值,但在家人和朋友支持下,我重新进入了各方面的探索发展,试过投资,也试过创业,最终因为一个契机,我踏入了从没踏足的领域,也让我多年来的沉淀能力,再度迸发新领域。

因为出生在内地,以往在工作中碰到有内地来港学习电影、摄影的学生,我也会多聊几句。有一回,一位同学突然告诉我,我在内地某视频网站很火,被“鬼畜”了。我完全没有意识,连该视频网站都没听过。虽然我很早就开了微博,但一般都是当做生活分享,其他平台用得不多。当我受此契机,决定研究起内地的长、短视频网站,我打开了新的世界——虽然新世界的入口是梁非凡的“鬼畜”视频。

看着日益增长的粉丝量,我在另一个领域认识到内地互联网的发展潜力,开始认真构思北上发展事业的打算。因为一个契机,我很快付诸行动。我注册了各平台的账号,一边发展各类视频栏目,一边开拓自己的新视野。2021年5月,我正式来到广州天河,开展工作,

以前我回内地都是匆匆忙忙,没认真看过这个城市。这次我首次踏足广州CBD,瞬间被广州珠江新城的发达和先进震撼到了——这和我四十年前惊讶香港的发达是不一样的,这时我已经游历过东京等全球大都市后,回看广州CBD,也不会觉得落后于人。我真正震惊的是,在仅仅我的一个青春期限,我的故乡就从到处农田的地方,变成这样与发达国家持平甚至领先的成就,因此我相信这里有着无穷的机遇和可能性,我也相信我能在这里找到我的天地。

我现在回到内地后,但其实不少好友已经先我一步北上了:我的多年好友,在97版天龙八部里扮演阿紫的刘乔方(原名刘玉翠)也定居广州,她像一个“老广”一样经常煲汤分给我们。我还有很多好友生活在大湾区各处,我们不时约饮茶,仿佛回到十几年前的时光。

2022年,我和黎耀祥师兄在内地碰面。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告诉“自拍”】

这时的我,想起多年前在香港碰到一个老华侨。他认出我是TVB演员,走过来小心翼翼地问我们:能不能多拍一些祖国风光给他们看。他自小就在美国生活,在国内已经没有任何的亲人了,也做好了客死异乡的准备,但依然想看看祖国的情况。虽然在当地生活了一辈子,但他极少踏出唐人街。对当地人来说,在唐人街以外的地方,哪怕他母语都不利索了,但他还一个中国人。这种身份认识和现状的偏差感伴随了他一辈子。

我一直谨记着这件事。在当时,我只是一位演员,没办法决定公司拍什么。现在,我回到大湾区,开始用我自己的视觉,去拍摄这个地方,给更广大的世界观看我们的成绩,也希望那位老华侨和他们那一代人,能感受到这份心情。

四十年前,我和家人一无所有地抵达香港,让自己实现了自己理想。现在,我从香港回到内地,在这片土地上,发展自己的新天地。

想看更多故事?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