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港片没有港味了「为什么现在的港片没有港味了」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86更新:2023-01-02 13:57:30

“很过瘾的!”

才过去不久的国庆假期里,一匹黑马悄无声息地出现,这就是王晶的《追龙》。

评分从7.4分升到7.5分,票房也突破了四亿大关▼

九龙寨里巷子依旧逼仄,老面孔一个接一个出现,刘德华在茶餐厅把干涩的菠萝油塞进嘴里。

仿佛那个动荡的六七十时代仍旧没有离开,每个人都还可以凭自己的努力,拼出个天地。

但走出电影院后,小十君仍旧有些失望。

尽管这一次王晶认真严肃,关智耀的摄影非常加分,但《追龙》仍少了上个世纪枭雄时代的港味。

无独有偶,香港黑帮题材电视剧《反黑》在九月末开播,一众香港老演员客串出场,情怀满分。

▲“山鸡”陈小春在这部剧里饰演反黑组的凤凰

▲曾经的大B哥

也有网友评价这部剧“没有八十年代的质感,徒留情怀力不从心”▼

上个世纪,就在香港这样一块弹丸之地之上,诞生了全球数一数二规模的电影王国。

香港电影的丰富度与创新性,都令其他地区望尘莫及,动作片、无厘头喜剧片、警匪片等等,都令人耳目一新。

▲1974年许氏兄弟公司的喜剧电影《鬼马双星》,创造当年的票房神话。

▲香港新浪潮的代表电影《投奔怒海》,许鞍华的早期作品,十分生猛鲜活。

▲双周一成,曾称霸香港影坛多年。

同时,香港电影年产量惊人。在1965年,香港生产了235部电影,这比法德两国的总和还要多,堪称全球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

然而,从巅峰时期跌堕至今的香港电影,似乎生机不再,港味尽散。

今日,小十君就来和你谈一谈“港片没有了港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细细品一下“港味”这个词。

港味,是上个世纪的经典港片(此处指大众商业片)留在我们脑海里的整体印象。

这些港片曾让我们拍手叫好,也让我们捧腹大笑,抑或是哽咽流泪。

连同这些有温度的记忆,港味留在了我们的心里。

但感觉总是难以言喻,无法表述。所以这一次,或许需要从具体浅显的表相出发,才能慢慢看清港味的真实模样。

港片中的港味,具体到实物,是拥挤无序的一街一巷。

面积仅一千多平方公里的香港,每一条街巷的模样,都被菲林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A计划》《花样年华》《文雀》里的石板街

▲《重庆森林》里的中环半山扶梯

▲在黑帮电影里经常出现的九龙城寨,曾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是无法无天小世界的象征。

港味,体现在稀松平常的一蔬一饭。

▲《食神》里的撒尿牛丸

▲《新不了情》里的钵仔糕

▲香港电影的黄金配角——菠萝油与奶茶

港味,源自交头接耳的一言一语。

看香港电影,还是选粤语版为好,原汁原味,不会因后期配音损失过多细节。

而且,粤语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相比普通话,显得更为抑扬顿挫,情感充沛,在传情达意方面要更为细腻妥帖。

▲《旺角卡门》里铿锵有力的脏话

▲在粤语里,靓坤的这句台词十分押韵,极有气势。粤语有俗语“见镬打镬”,字面意思是见一次打一次。

▲“黎耀辉,不如我哋由头来过。”深情又令人惋惜。

老一代香港人身无分文,白手起家,历尽千辛万苦,创造了辉煌成就,靠的是刻苦耐劳、勤奋拼搏、乐观积极的香港精神。

《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虽然穷困潦倒,却拥有一个演员必备的自我修养。

虽然身处乱境,却知世故而不世故,勤奋努力,乐观天真。

这或许就是香港精神的最好体现。

同时,颇具香港特色的黑社会,也是港导们最经常拍的题材。

香港号称黑社会世界之都。这些黑社会多源自反清复明的秘密组织,地下势力十分强大。

据说在19世纪末,三合会(历史上著名的反清秘密组织)成员就占香港华人成年男性的三分之一。

之后,才一步步发展到如今我们熟知的犯罪集团。

黑社会文化,早已成为香港文化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香港黑社会插手香港电影产业,通过捧明星、拍电影的方式来洗黑钱,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所以美化黑社会的香港电影不在少数)

有反抗必然有治理,香港号称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香港警察正义凛然的形象十分深入人心。

在香港,即使夜间很迟出门跑步,都能看到巡逻警察,这一点让人十分安心。

所以在香港电影里,警与黑,是两个绕不过的题材。

▲李修贤经典警匪片《霹雳先锋》

▲是黑是白,是左是右,港人身份的迷失也促成了卧底片的兴起。

港片向来以商业利益为第一要旨,很少在含蓄、深度方面下工夫。所以香港导演们十分擅长下“表面功夫”,总能拍出粗俗又过瘾的一个个场景。

要么是二话不说,直接开打。

要么是粗口不断,黄段子不停。

再或是血腥暴力,让人看了心惊肉跳。

又或是无厘头的插科打诨,让人忍俊不禁。

不遗余力地展现人类身上任何富有表现力的地方,步步逼近生理极限,以此突破每位观众的心理防线。

也因此,很多港片一度成为粗制滥造、屎尿屁的代名词。

▲王晶的《O记三会合档案》里吴妈吃屎

港片里的粗俗,犹如一个打翻的五味瓶,让观众应接不暇,却又跃跃欲试,准备接受一浪又一浪的感官刺激。

但作为港口城市的香港,文化一向包容开放,矛盾又复杂。

所以在港片里,虽有无尽的低俗桥段,但心中仍存有高尚的兄弟情义、倔强的自尊心。

热衷开黄腔,但又单纯痴情。所以港片里的爱情,总是显得稚气又浪漫。

▲十分唯美的《人鱼传说》

▲《大内密探零零发》里令人感动又羡慕的夫妻情

港片中最可视化的、最直截了当的亮点,就是颇富特色的影像特征。

香港巅峰时期年产三百部,没有政府补助,这些都导致很多港片在画质、场景与服装方面显得十分粗糙,缺乏动魄惊心的大场面。

▲彭浩翔小成本处女作《买凶拍人》,创意十足。

为了能在市场之中杀出一条血路,香港导演们力图在同质化严重的时代,把每一场戏拍到极致,以此惊艳全场。

所以,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狠砸钱玩特效,港片多靠小而巧的奇思妙想来吸引观众,这一点也增添了港片的几分趣味。

▲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

在《香港电影的秘密》里,大卫·波德维尔如是说:“西方影迷认为港片‘超额’的东西,或多或少都因风格强烈所致,导演费尽心思把对话与配乐、音效与灯光、色彩及动作等调配在一起,务求做到赏心悦目,又或触目惊心的地步。”

耍尽心机,玩尽风格,粗糙的港片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条精致之道。

1999年的《枪火》,依靠风骚的走位为银河映像省下一大把时间和金钱(250万投资,18天拍完),为港片迷带来一个不小的惊喜。

题材上的小人物与大精神、黑白对立,内容上的粗鄙与浪漫,影像上的粗糙与精致,是香港文化包容性与矛盾性的最好写照。

说不清道不明的港味,也都源自这种深入人心的港式文化。

为什么没有了港味?

在上个世纪,香港一度是亚洲电影的文化中心,香港电影一时叱咤风云。

但不得不承认,现在很多港片失去了港味,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为什么从整体来看,港片里的港味变淡了?

这还要从1997年开始说起,97年2月亚洲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香港经济状况一落千丈。

不仅仅是影视业,其他文化产业都遭受重创,港乐盛世、港影盛世、港剧盛世等等,都在九十年代画下了句号。

▲自1997年起,香港港片票房冠军的票房连续走低。

同时,盗版DVD的出现、好莱坞大片轰炸、东南亚市场流失,更是给本就脆弱的香港电影业带来沉重一击。

与此同时,大陆经济发展神速,新兴的电影业十分繁荣,给新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大笔大笔资金往电影市场投,而票房也一路高涨。

举个例子——2002年,现象级合拍片《英雄》上映,收获内地票房2.5亿元;而同年上映,被称为救市之作的《无间道》在香港与内地合计票房仅6000多万。

香港影人发现,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所以在2003年,大陆与香港签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即CEPA)之后,发展不利的港导们纷纷选择北上寻找出路,香港电影业人才大量流失。

逐渐地,港片里的内地元素增多,合拍片成为主流类型。

▲合拍片《北京遇上西雅图》收获5.2亿票房

▲《七月与安生》票房1.67亿元

电影里,开始有不少演员操着一口粤普在内地生活,不伦不类。就算是在香港拍,也必然需要插入几个内地演员。

▲《反黑》里的女主角,说话都是半粤半普,非常出戏。

▲近几年的王晶片被内地的整容风拉跑偏,曾经各具特色的晶女郎早已不见。

曾经,不少港导都是一流的城市摄影师,他们清楚香港哪里的夜景最好看,哪里可以抽烟吹水,哪里的宵夜最好吃。

这些生活上的小细节,让港片有滋有味,分外有烟火气息。

在熟悉的香港,他们可以自在地呼吸。而来到了陌生的北京、上海,他们就只是一个冷静自持的观察者,拍出的电影自然很难有温度有情感。

▲参照“志明与春娇”系列

另一方面,港产电影的同质化也造成了我们的审美疲劳,单纯的感官刺激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大众电影通过流水线,大量生产电影,翻拍、跟风、抄袭之风越来越烈。

▲赌神、赌圣、赌侠……

再比如当年的古惑仔系列,一年内就能出两部。

兄弟情义的主题重复重复再重复,女神们一个一个接着出现,但看点已经不大。

▲自2以后,票房一部不如一部。

港导的北上,合拍片的增多,类型的重复无创意,使得港片里的港味变得越来越淡。

现在很多所谓的港片,只是亦步亦趋地卖情怀,妄图能选个好档期大捞一笔。

黄金时代的不少香港电影(那时糟糕的香港电影更多),之所以能在世界影史上留下一席之地,是因为细致地刻画了香港精神,描述了港人的生存现状。

如此,港人看了有共鸣,外地人看了有新鲜感。

▲《跛豪》描述了六七十年代大佬发家致富过程,和香港历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历史之感。

所以,值得庆幸的是,港片里的港味虽然淡去,但依旧顽强地存在。

只是时代不同,游戏规则变了,我们变了,港味也变了。

《夺命金》里何韵诗一遍又一遍重复的“清楚明白”,和任贤齐想要买房时的左右不定,都映照出经济危机以后,香港社会的集体窘迫。

而《岁月神偷》里那种渐渐流逝的温情,是一代港人对于童年的怀念与追忆。

《树大招风》里三位黑社会大佬进入内地,转做正经行业却被各种规则压得透不过气来。

整部电影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暗涌沉重,不仅道出了香港黑社会的现状,也映射出97年以后港人的失意、迷茫与悲哀。

巅峰过后的衰败在所难免,而有些导演还在孜孜不倦地描绘香港的精神面貌,道出现如今港人生活的快乐与艰辛。

他们在乐观积极的港味里,加入了丝丝苦味与咸味,丰富了港片的口感与层次。

所以,港片的整体港味淡了不是一件坏事。如此,还在专心拍“香港电影”的影人得以凸显,而香港电影,还会努力地向前进步,变得更为精致与纯粹。

港片迷昆汀·塔伦蒂诺曾说过:“全球有三个地方的电影业有足够的后续力,美国、印度、中国香港。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有独立的明星体系,本土明星人气高,影迷愿意花钱看电影,看他们钟爱的影星。”

希望港片能爆发出足够的后续力,那或许,我们也能在港片里品尝到越来越丰富、越多越有层次感的港味。

本文为第十放映室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