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光明山水画家「文化|侯光明与中国电影同行」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4更新:2023-03-17 22:21:08

参加2019’东沙湖论坛

侯光明的名字,总是和“电影”联系在一起。担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期间,他把握文化强国时代机遇,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电影学院”;他在全国首次提出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理念,并推动“中国电影学派”构想从“潜学”变为“显学”;作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他积极履职,以提案、专报、研报等形式为电影强国、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一生中的几次“转行”

侯光明最崇拜的人是钱学森。钱学森不仅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之父,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系统科学方面也有很多独到贡献,并且他非常重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认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离不开逻辑思维,也离不开形象思维。只有将科学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思维能力的创新人才”。

钱学森的理论对侯光明影响很大。科学与艺术在山下分手,在山顶相遇。侯光明本人的学术经历也经历了从科学到艺术的几次“转型”。

侯光明本科考入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学的是电子光学专业,师从电子光学专家周立伟院士。本科毕业后,侯光明留校从事科研工作,在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光学研究室任教,团队曾自主研发设计制作了中国第一台国产大型天象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该研究室后来发展成为颜色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

但当时,学校领导看中侯光明优秀的综合素质,找他谈话,希望他担任学校团委负责人。为了干好团委工作,侯光明忍痛放弃了自己热爱的电子光学专业,转而攻读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他选择了当时一个比较前沿的课题——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

一边从事行政工作,一边没有放弃学术研究,侯光明一路走来一直“双肩挑”。

2011年,组织安排侯光明担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又一次面临转折,他也曾犹豫过,因为他当时担任北京理工大学副书记、副校长,同时从事系统科学研究和军民融合研究,作为学术带头人,他是军民结合领域最早的专家之一。但经过慎重考虑,侯光明还是服从了组织安排。

对于电影,侯光明是爱好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与电影有过交集。早在下乡插队时,他就曾经担任业余电影放映员。“那时候农村的很多青年男女追随着电影一个村一个村的跑,一场电影看了无数遍,几乎台词都能跟着背下来。”那时起,他就感受到了电影带给人们的快乐,“我知道电影是人民大众的精神食粮”。恢复高考后,侯光明考上大学,在大学校园,“恶补”了许多原来没有机会看到的电影,除了国产电影,还有前苏联、东欧的电影。那时候,他的感受是,电影是时代的缩影,“通过电影的记录,我们得以了解一个时代”。后来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工作时,逢年过节,大使馆也会为友好人士放映来自国内的电影,一些文艺片很受日本观众欢迎。那时,他感觉到,电影是一个国家的名片,“通过电影和世界交流,让别人了解、认识中国”。

在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中俄电影合作论坛上致辞

北京电影学院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自20世纪50年代成立以来,为我国培养了不计其数的电影专业人才。电影同样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作为七大艺术之一,电影自诞生之日就与科技有着密切的联系。侯光明介绍,1895年,电影诞生在法国巴黎,是因为当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视觉暂留现象能够可控,为电影的诞生奠定了技术基础。之后,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4D,从单声道到立体声、全景声,再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电影的发展一直离不开科技的推动。

推动电影技术和艺术的融合

来到北京电影学院以后,侯光明大力推动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以跨专业的学术视野为北京电影学院带来了不一样的发展思路。在他主导下,北京电影学院联合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成立“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由他兼任中心主任。依托创新中心,培养艺术与科技领域相结合的“新工科”、“新文科”人才。

侯光明认为,随着中国电影的迅速发展,行业更加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懂经营,会管理,能掌握电影技术,讲好故事,还要带着中国电影走出去,具有国际视野”。当然,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不光是学校教育,还需要在实践中磨练。

在侯光明的领导下,北影从“小众”、“阳春白雪”的殿堂之上走出去,拥抱更加广阔的世界。很多北影校友有着非常切身的感受。一位青年导演说,北影走出来的“学院派”电影人,不乏‘唯艺术论’者,甚至对电影有些“执念”,追求成为殿堂艺术家,但能成大师者毕竟少之又少。侯老师认为,北影既要培养“大师”,也要培养“巨匠”,更要为中国电影行业培养高科技创作人才,他鼓励大家开阔视野,多做尝试,去探索更多的发展方向。在他影响下,很多北影人转变观念,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科幻电影的制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影制作技术水平的标杆,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做了很多推动性工作。中心与青年导演郭帆的创作团队深度合作,成立电影工业制作联合实验室,致力于推动中国电影制作工业化及行业基础标准的建设,承担了《流浪地球》系列影片的部分行业调研、项目管理、创作及制作等工作。

打造世界一流电影学院

作为高校的领导者,侯光明是有“野心”的。在他看来,电影教育的基础涉及到多学科交叉,需要和国内外兄弟院校广泛联系,并找准定位,建立自己的模式和特点,为世界电影教学办学提供参考。他也认为,中国教育最有希望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一个领域就是电影教育。

上任伊始,侯光明认真审视学校的发展方向,广泛听取意见。

青年导演夏咏难忘2012年和侯光明的一次长谈。当时,已经毕业十年的他,受到侯光明的邀请,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在侯书记的办公室,我结合这些年的从业经历,谈了我对行业发展、电影教育的一些想法。他听的很认真,一边做着笔记,一边若有所思。”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侯光明认为,当时的北影“一些方面有特长,需要创一流;一些方面有所差距,需要补短板。”他随之大刀阔斧地推进一系列改革,推动了“创办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理念,提出“育大师、著大作、拍大片、盖大楼、养大气”的五大发展思路。

侯光明介绍,“育大师”是引进人才、培养中国乃至世界电影领域的领军人才;“著大作”主要和科研相关,北影建设了多个科研机构,获得多项课题立项,学校科研经费经历了从几十万量级到百万量级,再到千万量级的飞跃;“拍大片”是利用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的平台,提出“新学院派”创作计划,形成了学生创作、教师创作、联合拍摄、自己主创的电影创作方式;“盖大楼”则是为解决办学空间狭小的问题,拓展了教学空间,在校内建设了青年电影制片厂、图书馆、综合楼及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在不懈努力下建成了怀柔新校区;“养大气”是高扬文化大旗,建设宽容、和谐、向上的大学文化,用宽广的胸怀对待学生、对待教师、对待教育,从而担当起振兴中国电影的历史重任。

为提高学校影响力,侯光明曾积极推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和北京市三方共建协议的签署,随着电影工作转隶后,又积极促成教育部、国家电影局和北京市的新三方共建。带领学校参与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影家协会、各电影企业的重大活动,如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等的创设与筹备,都与北京电影学院密切相关。

一系列有力举措使北京电影学院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跻身于世界十大电影学院行列。世界电影行业的权威杂志《Hollywood Reporter》评选的世界电影学院排名中,北京电影学院多次名列前三。侯光明认为北京电影学院的发展是时代赋予的机遇,“学校今天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国家和北京市的政策支持,离不开全体师生校友的勠力同行,我只是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本职工作,我为学校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

推动中国电影放映系统的技术革命

建议提交后,很快得到相关部门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在国家电影智库的努力推动下和相关企业共同努力下,LED屏电影放映系统的研究速度加快了脚步。

2019年5月,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舞剧《天路》,通过“4K 5G”直播的方式,在首都电影院的全球首个14米宽Onyx LED电影屏上呈现,给观众带来一场艺术与科技创新融合的全新直播方式。现在,我国LED屏电影放映系统的普及速度正在加快。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时代华影、上海幕革、深圳光峰、南京洛普等多家机构和企业研发的国产LED电影放映系统均通过DCI检测认证。

侯光明感慨,2009年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上映的时候,国内的巨幕影厅还比较少,甚至有影迷打“飞的”去别的城市看电影。现在,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电影放映技术,还有了全球最大的LED屏巨幕,这就是电影发展的“中国速度”。

首次提出构建“中国电影学派”

2017年11月,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下设的“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正式揭牌成立。研究部旨在汇聚和整合海内外中国电影的创作与研究力量,从电影艺术创作经验总结、电影理论话语体系创新、电影工业生产转型升级等全方位研究领域发起“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和建设。

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暨首届中国特区电影研讨会活动合影

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电影学派”,侯光明谈起自己的思考:电影是一个舶来品,迄今为止我们几乎所有的电影理论、电影创作方法和技术都是学西方,跟人家走。作为一个5000年历史的文明国家,我们有庞大深邃的文化底蕴,理应为人类的文化事业作出中国人的贡献。历史上也有很多中国电影人作出了有益探索,诞生了很多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电影作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强盛、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建设“中国电影学派”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在侯光明看来,“中国电影学派”不是北京电影学院自己的,它不属于哪一个单位、哪一个人,而是要吸纳海内外对中国电影发展有抱负、有能力的英杰,形成聚合力,为人类电影发展作出贡献。抱着这样开放的心态,研究部邀请国内外多位电影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电影大师、领军人才作为研究员集思广益,共同为中国电影的发展贡献力量。

以电影强国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参加全国政协会议

侯光明结合电影教育和电影创作发展的实际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每年都提交多份关于电影领域发展的高质量提案,多个提案获得有关单位的认可采纳。

2018年3月,侯光明提交《关于加强中小学生电影教育的提案》,建议加强支持中小学电影教育工作,引导中小学生参与电影学习和创作。该提案受到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宣部等有关部门的重视,并收到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回函。在2018年年底,教育部、中央宣传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对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指导。

侯光明谈起这个提案的初衷时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影视作品、短视频无处不在。青少年应该看什么样的影视作品、怎么样欣赏、培养什么样的审美,甚至于怎么拍摄,这都是我们影视教育的内容。影视教育其实也是一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影视剧、视频作品对孩子影响太大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电影产业冲击很大。侯光明联合16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呼吁: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电影多渠道发行播映标准体系;发表学术文章《转危为机:疫情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建议电影产业链条上的各企业积极拥抱新的市场环境,坚定信心推动电影企业在微观层面的全面转型,积极探索在疫情背景下的创新业务模式与管理模式,该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提交《关于支持电影金融的建议》、《关于促进疫情后电影行业复苏的建议》,为推动疫后中国电影产业复苏和多元化业态升级提供政策参考,得到正式立案并收到相关党、政部门的实施答复。

不负韶华,不负青春

2022年,侯光明将自己的部分论文、随笔等文章三十多万字集结成一本书,他为这本书取名为“拾光影记”。时间积淀着他的奋斗和成长,也见证着他的初心。或许,很少人有他这样丰富的人生经历。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侯光明,从小聪敏好学,小学因为成绩好还跳了级。读中学时,他连续三年在年级八个班中名列第一。其间,作为班长的侯光明和50多名同学联名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去劳动,还收到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当时我们特高兴、特激动,期待要走出去,翻开人生新的一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新疆没去成,16岁的侯光明被分到了豫东的周口地区,成为一名知识青年,从此结束了书声琅琅的校园生活,开始了在农村轰轰烈烈的“战天斗地”。

侯光明虽然年纪小,但是个子高,身体壮,干起活来不含糊,种地、除草、开拖拉机样样行。因为在学校一直担任班干部,有威望,侯光明被知青们选为青年生产队队长。当时,处于豫东大地的农村条件非常艰苦,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为了给乡亲们创收,他向大队提出要搞副业。“尝试种植灵芝、银耳,养珍珠等,虽然很多尝试以失败告终,但最后还是通过比如制作巢塑、纺麻线、做肥皂等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收益,还开辟了试验田,杂交种植小麦、高粱。”中间赶上1975年8月特大暴雨引发的水灾,侯光明还在抗洪抢险中荣立了二等功。

在劳动之余,侯光明还给中小学代过课,因为有想法、能劳动,又先后担任了生产大队团支部书记、民兵营长、大队革委会主任、“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干部。他被评为县级、地区级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积极分子,还在农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插队生活是艰苦的,侯光明却没有觉得苦,只感觉“每天有使不完的劲儿”。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吆喝大家,分配一天的任务,晚上结束一天的劳动还要挑灯开会,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那个时候真的年轻,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只想打出一片红彤彤的天下。”

在农村的几年,精神上是匮乏的。侯光明把能找到的读物,比如老乡家里的线装本、小人书,他都尽可能地借来看。在农闲的时候,他会开着拖拉机进行文化寻根之旅。“书里查到安徽颍上是管子的故乡,我到了那里,满大街打听,却没有一个人知道管子是谁。”虽然失望,但侯光明没有停下文化寻迹的脚步,沿着淮河,一路行走,一路寻觅。

“插队这几年是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经历,对中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对中国农民勤劳、善良,淳朴的优良品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侯光明深情地回忆。

时代的“奋斗者”

恢复高考后,侯光明在1977年12月参加了高考,成绩还没有揭晓期间,他通过招工,进入生产高端化肥的平顶山化肥厂,担任尿素车间党小组长。这时高考录取通知书到了,厂里领导非常高兴,鼓励、支持他去上大学。

因爷爷、父母均在北京学习、工作过,高考报志愿时,侯光明毫不犹豫选择了北京,报考了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当时是国防工业院校,并不知道被什么专业录取,入校后才知道是光电技术专业。”有过农村、工厂的经历后,侯光明对知识产生了更强烈的渴求,非常珍惜学习机会,心里想的都是刻苦努力、不辱使命,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勤奋学习。大学期间,因表现优异,他荣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还先后当选班长、系学生会主席、校学生会主席、海淀区人大代表。

在电影频道“传媒荣誉之夜”为袁泉颁奖

毕业后留校工作,侯光明在多个岗位接受历练,期间公派去日本留学。也由于日本留学的经历,他回国后被教育部抽调作为外交人员赴日本工作,出国前还曾短期在教育部留学生司的亚非处、党宣处等部门工作。1991年,侯光明担任中国驻日本国大使馆二秘、一秘,服务两任大使,负责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他为留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寻找宿舍、推荐奖学金等,还组织开展留学生文化交流,主办观影、联谊晚会及节日慰问等活动。他在使馆的领导下,主导编写《留日博士生毕业纪念册》,成立全日本中国留学生学友会,创办《新大陆》杂志,服务在日中国留学生,积极与日本文化界、电影界友好人士结交,搭建中日文化交流桥梁。

回国以后,侯光明先后任北京理工大学处长、副校长、副书记,这期间在职攻读博士毕业,坚持科研行政“双肩挑”,组建团队进行科研工作。2000年,组织成立北京理工大学现代组织管理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他潜心教研,凝练出“文理融合、学术相长,教研并重、师生共进”的教育科研理念,以组织理论和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石,开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军民融合式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相关研究。在管理学领域,他先后当选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会长,并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年来,他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出版专著或教材30多部。2021年,侯光明在多年学术积累之上,集数年潜心研究的成果,以系统观念为指导,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实践,特别是全面梳理了海尔、华为等知名企业的组织系统管理经验作为案例,出版专著《组织管理系统原理与应用——系统观念指导下的组织管理》,该成果荣获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奖。

直到担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后,侯光明仍然没有放弃管理学研究,继续担任北京理工大学现代组织管理研究中心的学科带头人。同时,他又在北京电影学院创立电影战略研究室,开始从事电影产业、电影教育等领域的研究。他以超人般的精力,在主政一所高校的同时,还担任着两个学科的学术研究工作。即使工作再繁忙,他每周都在固定时间组织硕士生、博士生召开学术性组会,坚持多年从未间断,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促进相互交流,提高科研能力。时间非常珍贵,他每天早上7点就到办公室,白天忙碌于各种事务性工作,晚上再回到研究室指导自己的学生。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曾多年坚持当天睡当天觉的习惯。”(指晚上12点后睡觉)。

2019年,侯光明从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的职位退下来,有了更多时间,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同时作为政协委员,不负使命,广泛调研,积极建言献策。

采访中,很多人在谈到侯光明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人文情怀”:他关心学校的老教师和退休职工;提携年轻人,为他们创造平台和机会;对北影走出去的校友,哪怕是“目前还没有很大成就的同学”,也总是给予温暖的鼓励。在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下,很多北影校友也将涵养情怀、凝练人格作为对自己的追求。

侯光明人生的几次“转行”,都是服从党和国家事业,他也始终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接受采访时,他多次强调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在自己的岗位做了一些该做的工作。“如果说取得了一些成绩,是时代使然,环境使然,是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还有一些努力没有实现的目标,有待后来者继续为之奋斗。”

回顾自己的经历,侯光明感慨到,“在农村劳动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饱饭,至于以后上大学、当外交官、到高校工作,都是想也没有想过的事。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践行者。也是在时代的历练中,形成了坚持、忍耐和担当的性格,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心里总是想着要奋斗。今后,还会这样继续奋斗下去。”

[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3年第2期 ]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