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哥是哪家公司的「网络时代来临靠负重谋生的重庆力哥悄然转型升级」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84更新:2023-03-18 14:19:28

有的做起专职“滑竿”,有的抱团跑货运,有的主动“触网”求变……

靠负重谋生的重庆“力哥”悄然转型升级

阅读提示

近日,一位旅游博主在重庆武隆天生三桥旅行途中,将雇人抬轿上山(当地称为“抬滑竿”)的视频上传到网络,随后遭到网友“花钱糟蹋他人尊严”的指责。然而,也有更多声音认为,“你出钱,他出力,靠劳动吃饭为什么不可以”,提倡对劳动者给予平等的尊重,看到他们的实际需求。

网络“聚光灯”下的滑竿师傅

随着互联网短视频的传播,“抬滑竿”已经成为重庆各大景区的一道人文风景,许多游客慕名前来打卡,也为不少力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其中,在天生三桥景区从事滑竿服务的就有68人,他们的年均收入在5万元左右,平时每天约有20人常驻景区,向游客提供服务。

据介绍,景区主要招收附近身体素质较好的村民进入,由轿夫和游客自行商量价格,一趟收费不得超过400元。同时,景区方面不向轿夫收取任何费用。

然而,由于网络上同时存在的一些质疑,让部分想要乘坐滑竿的游客感到害怕,担心被人拍下视频之后遭遇网暴。近日,“坐滑竿事件”的持续发酵,造成了重庆武隆、奉节白帝城等景区轿夫业务量骤减。倪师傅说:“最近半个月,我一共只做了6单生意,收入只有1300元左右。”

倪师傅表示,希望网上传的是“轿夫靠力气吃饭,游客付钱买服务”的皆大欢喜的内容,而不是出于过分同情而胡乱指责,“毕竟,我们要靠力气养家”。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转型

“我们靠一个扁担、两个绳子,就能挑起整个家庭,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谋生方式逐渐被淘汰,不转型就意味着‘吃不起饭’。”今年48岁的王强说。从2004年开始,他就是重庆“棒棒军”中的一员,凭着年轻力壮、肩挑手扛一直干到了2016年,触摸过“力哥”的黄金时代,也体会过“最后的赞歌”。

随着年龄逐渐增加,体力下降,传统的“棒棒”业务也有所减少,王强一直琢磨着谋一条新出路。“我当了十多年的‘棒棒’,看着很多老兄弟,每天为了生计发愁,心里也不是滋味。”2017年初,王强与另外两名“力哥”凑了12万元,买来两台二手面包车,主要承接远程、大宗货物的运送业务,月收入最高时达3多万元,比当“棒棒”高出了数倍。

“尽管还是在吃‘力气饭’,但收入比以往更稳定,并且在一起干活、挣钱,心里也踏实。”58岁的廖秀海笑着说道,“以前雇主都叫我们‘棒棒’,现在雇主称我们为‘师傅’。”

主动“触网”寻求职业变通

除了承接搬家公司的临时工作任务,部分仍在单干的“力哥”们也有了自己的“触网”求变方法,即凭借经验优势转行为外卖配送员。

9月15日下午2点,46岁的周大友从渝中区解放碑的一家奶茶店取走两杯奶茶后,骑着电动车往送货地址疾驰而去。30分钟后,奶茶如期送至客户手中,他的手机立即显示出这一单的收益为4.6元。

“同样是运货,4年前,我还要肩挑背扛,送的货最重的有一百多斤,最轻的也有十几斤。”周大友的老家是重庆巫溪县,曾是一名煤矿工人,煤矿厂关闭后,便一直做临时工谋生。2011年,他来到重庆朝天门码头当起了“棒棒”。

刚到主城时,周大友给人送货平均每月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后来,随着网购和快递物流的发展,“棒棒”的业务越来越少,加上自己身体出了毛病,干不了重活,他在2018年购买了一辆二手电动车,开始送外卖。

送外卖的第一个星期,因为不熟悉导航软件,周大友收到了6次超时投诉,只挣了不到三百元钱。随着对软件和配送流程更加熟练,他的收入有了明显提升,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到8000多元。其他“棒棒”听说后,纷纷向他“取经”,原来长期在解放碑、朝天门游走的十多名“棒棒”也放下了扁担,送起了外卖。

“重庆力工们向‘新’而行是一种必然。”重庆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新业态的加速成长,快递、闪送等新兴职业涌现,这让传统力工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转行转型的趋势不可阻挡。

业内人士认为,不论是去景区做专职“滑竿”,还是开着汽车跑货运,又或是“触网”送外卖,重庆“力哥”们的转型既有被动卷入的影响,也有主动求新求变的考量。融入互联网时代,意味着“力哥”的职业生涯有更多的可能性,他们的就业状态也有更多机会得到改善和优化。

黄仕强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