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天入地是成语吗「上天入地穿山越水你城市的交通也能8D魔幻」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90更新:2023-03-19 01:24:58

春节就像灭霸的响指,“啪”地一声,大城市里少了一半的人。

今年春节,1500万人离开北京,返乡过年,平时好几趟才能上去的地铁,现在竟然都能占到座位了。

今年春节时的北京

但对于大多数返乡过年的人来说,难得逃离了拥挤的大城市,却在春节放假时又被堵在了家乡的车流里。

而且好日子不长,今天已经大年初五了,再过两天,我们又都要回到城市里,挤进地铁里,堵进车流里,开始那费时又费力的通勤生活。

根据高德地图2018年的数据,全国361个城市中,有61%的城市通勤高峰时处于缓行状态,有13%的城市处于拥堵状态。

北京高峰时,平均车速仅有23.35km/h,而且每100公里就有11公里拥堵或者严重拥堵。

在城市里,交通拥堵永远是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如果城市是人,那交通拥堵绝对是最高发的癌症,而且还在往小城市、全天候蔓延:早上堵,晚上堵,上班堵,放假了还是堵。

每一次在路上一动不动时,我们总会不自觉感慨:能飞过去就好了。

交通,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这事儿永远都不简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车马的年代,出门只能靠走,人们就开始想象工具。

1300多年前的某一天,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乘船沿江而下,比马车是快了不少。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空中交通工具的想象。《回到未来》里的时间飞车,《哈利波特》里的魔法汽车,《银翼杀手》里的回旋飞车,都承载了人们对更快速、更自由出行的想象。

这些出行方式,依托于未来高度发展的城市。

1924年,德国导演弗里茨·朗在纽约港登陆时,看到自由女神像背后,高楼林立的纽约天际线,大受震动。

当时的欧洲刚刚经过一战,老帝国自居中心、殖民世界的地位已经动摇。而纽约的天际线,钢筋、水泥与玻璃长成的茂密人造丛林,向他这位老欧陆人展现了未来世界的图景。

第二年,他开始拍摄科幻电影《大都会》,把摩登的纽约城当做未来的雏形。

但未来城市光有建筑不够,还得有交通将空间连接、输送人口,弗里茨·朗为高楼设计了绕城盘旋的空中的轨道和云霄飞车,用它来区别路上的污浊拥塞所代表的低阶层生活。

电影《大都会》中架空的建筑与交通系统

21世纪之后,全球的城市人口已达总人口数的50%,城市生活日渐成为人类生活最重要的方式,于是对城市空间的规划、对公共交通的设计,成为城市的考题。

当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路面的汽车多到挤不下,人们必然追求更高效的出行方式:我们还能更快吗?

东京,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图景。

作为日本最大的城市,东京拥有3800多万人口,核心区的人口密度甚至超过北京。东京的面积是北京的八分之一,机动车的数量更是北京的1.6倍。

但高密度的人口和超多的车辆,东京却很少见到堵车现象,上班族的通勤效率也明显更高。

这是因为,整个东京就是建在轨道之上,轨道交通网络密布,整个东京都市圈遍布近30条铁道和轻轨,把人们快速地运往四面八方。

高密度的车站,让人们基本可以依赖公共交通。东京共有2327个轨道交通站,而北京地铁站仅574个。

平均下来,东京都每平方公里有1.3km的轨道里程,有1个轨道交通站,而北京每平方公里仅有0.4km轨道里程和0.2个地铁站。

而市民到铁路车站的出行中,68%是步行,24%坐公交车,只有6%开私家车。

北京的轨道交通站点主要集中在三环内,到六环外显然急剧减少。而东京核密度数值普遍比北京高很多,空间上的分布也比较均匀。

不仅路网密布,并且和城市高度融合,以“行”为基础,发展“衣食住”,向外延伸。

新宿是东京最大的副中心,光新宿站就有接近200个出口,商业娱乐中心和办公建筑都集中在车站半公里以内,又通过地下、空中的通道连接,人们在车站步行10分钟以内,基本能解决所有的生活所需。

东京新宿站

距离市中心半径20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800万人,路面却不堵车。

从古至今,没有什么可以阻拦人类“上天入地”的能力,只要有一个人想了,那一切便有了开始。而东京的轨道交通生活,就是未来立体、便捷交通的一个现实范本

未来的城市,无疑要是更高效的,也是更有活力的,这一切的根本就是要为人服务,而不是车。

在最魔幻的重庆,轻轨穿楼而过,缆车跨江飞渡,天桥架在68米高的空中,在这样一个立体的山城,汽车不是哪儿都能去,但人却依靠这各种立体的交通,可以方便快速地“上天入地”。所以有人说重庆的交通太魔幻,是3D都没法形容的魔幻,简直就是8D城市。

丹麦哥本哈根有一桩八字形公寓,社区生活完全被融进三维立体的建筑之中,过往传统的层状设计完全被打破,人们可以推着自行车走上天台散步。

在立体的城市中,哪怕是一家幼儿园,都能极具想象力。北京一家正在设计的幼儿园,围绕着一座300多年历史的四合院建起了漂浮的屋顶,孩子们可以在屋顶自由玩耍,感受到北京城市的古与今。

城市出现已有两千多年,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这个空间的想象。从地下50米到头上10000米的空间中,还有太多的可能性。但不论是重庆、北京还是丹麦,还只是受原有地形所迫,又或是针对特定人群的小规模尝试。

而怎样构建一个真正快速、便捷,而且是为每个城市人服务的立体城市呢?比亚迪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今年春晚的深圳分会场,构筑了一场关于“未来城市”的场景,融合了中国元素和国际设计趋势的比亚迪云轨、云巴,连同深圳这座极具未来感的城市一起,带我们穿越到了未来。

主持人杨帆和庞玮上一秒还在张灯结彩的“空中列车”内拜年,下一秒就“空降”到市民中心广场的分会场舞台上向观众问好——今年的春晚深圳分会场,从主持人一亮相,就给观众带来了十足的“未来感”。

深圳分会场主持人携比亚迪云轨云巴拜年

在这座“未来之城”里,车辆在地面飞驰,云轨、云巴在空中穿梭。你可以搭乘家门口的云巴,穿楼而过,直达社区、CBD、医院、学院的门口。而且去往每一个交通站,只需要步行3分钟以内。

除了春晚上这种酷炫的表达,云轨云巴其实有非常大的现实可行性。云轨、云巴能融入城市地铁系统,和地面的汽车一起,构成一个更加立体的城市交通网络。这样的城市会比重庆更加魔幻,是真实意义上的“8D魔幻城市”。

你早上急匆匆起床之后,再也不用一手抓着包,一手抓着吐司,一路狂奔去车站,等时间表捉摸不定的公车了。只需要定时打开门,云巴就会把你运送任何你想去的地方。而且不必担心买票还要排队,车门打开的那一刻,刷脸程序就已经完成,你只需要出发就行。

坐在云轨、云巴之中,两边的城市在超大视角的前窗中飞速倒退,你能坐在空中餐吧中,只用喝一杯饮料的时间,就能到达目的地。

而且云轨轨道的桩、梁都可以定制,便于跟周围的生态有机融合,可以是“空中花园”,也可以是现代建筑,让城市不再是冷冰冰的水泥框架。

你可以想象,地下地铁轰然而过,地面车流井然有序,空中云轨云巴高速穿行,这或许就是未来理想城市的样子。

科技最大的浪漫就是融入生活,每一次便利出行节省下的时间和好心情,都是平淡日子里的甜。

你的城市,或许依山傍水,或许高楼林立,如果能用“当地特色 黑科技”,你最期盼怎样的出行方式呢?

————————————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