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爆料「爆了爆了这次TVB真的硬起来了」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04更新:2023-03-19 14:12:30

最近挖到一个宝藏综艺——TVB出品的《寻人记》。

没有明星大咖,没有新鲜的概念,更没有大制作。

开播就拿下9.8的逆天评分,整季完结还有9.5分。

今天就跟大家盘一盘,这部综艺到底神在哪里。

节目形式非常简单,就是回访八、九十年代香港电视新闻里的素人主角,看看他们如今都怎么样了。

第一期一上来,回访的主角是1986新闻节目里的“小当家”。

中间是新闻的主人公

之所以叫“小当家”,是因为主人公倩仪父母工作繁忙,从小就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任务,接送他们上下学,甚至还要负责做饭。

真的很担心倩仪的用火安全啊!

节目组想尽各种办法终于找到当年的“小当家”,倩仪如今也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我一开始内心os是,为什么要选这么一个看起来如此平平无奇的主人公做为第一个回访对象。

接着往下看,发现是我天真不懂事了。

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人物背后,是香港这几十年来并不平凡的动荡变迁。

倩仪当年住的坪石邨是香港比较有名的公共屋邨。

所谓公共屋邨,也就是我们一般提到的公屋,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推出了供小家庭居住的小户型。

香港比较有名的公屋彩虹邨的彩虹楼、鲗鱼涌的怪兽大厦,都是非常火的网红打卡地。

很明显,左图是彩虹邨,右图是怪兽大厦,《变形金刚4》就曾在这里取景

仰视坪石邨公屋,缺乏光照的楼宇内部和天井上面的一片天光,形成强烈对比,有种科幻电影的既视感。

这些公屋每一个小小的窗口背后,都挤着一个像倩仪家一样有四、五口人、甚至三代同堂的香港家庭。

照顾弟弟妹妹之余,儿时的倩仪放学后大多数时间都在社区的儿童中心,玩耍、写作业。

在整个新闻片段里,他们的父母几乎没有出现过。

三十多年后,公屋的其他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但可供儿童活动的空间却越来越少。

加上课业越来越繁忙,小小少年们除了学校、补习班,也没有更多娱乐、玩耍的地方。

八、九十年代起,香港政府就不断呼吁不能留儿童独自在家,保护他们免遭意外。

如今,法律判定留16岁以下儿童单独在家不构成违法,但如果出现问题,家长可能会被判刑事犯罪。

所以现在几乎不可能再出现像倩仪小时候那样的“小当家”,很多家庭的母亲都是全职太太。

有些家庭甚至会全家上阵,或者配备一个菲佣帮手,从接送上学、打理家务、到辅导作业,每一样都要家长和菲佣亲力亲为。

提起菲佣,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大富大贵家庭才请得起的。

现实也不完全是这样,很多中等收入家庭,因为父母无瑕全天候陪伴、处理孩子和家里的各种事物,都会雇菲佣帮忙。

不是我夸张,第七集就能告诉你,现在的香港父母也得全力以赴鸡娃。

《寻人记》用“驯马”来形容现在家长培养孩子,跟内地家长给孩子打鸡血异曲同工。

三十年前,幼升小只需要回答一些简单问题,测试孩子基本的反应能力。

三十年后,家长带着即将升学的孩子四处投简历、疯狂面试,期望考上一个好学校,动辄就要跑十几二十所学校,光是针对升学面试,也有专业的培训机构。

小朋友需要掌握的技能也非常吓人,不仅要求出口成章、外语流利,课堂之外还得培养自己的爱好特长。

想起那个非常著名的段子——问:孩子四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是不是不太够?答:在美国应该够了,在海淀肯定不够。

在鸡娃这方面,我第一次感觉到了从南到北,香港与北上广深同呼吸。

他们回访了小时候肥胖的少年,想看他长大后是不是依然受肥胖问题困扰,引出“肥胖的香港”这一结论,呼吁人们加强锻炼、关爱身体健康。

也回访了多年前会考滑铁卢的校草,想说明不管在哪个年代,学历都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有评论说,《寻人记》寻的是“人情味”。

确实,节目里的很多采访对象是通过亲戚朋友、街坊邻居才联系上的。

尤其是会考失败的校草让我非常触动,他接受回访的主要目的不是想讲自己的故事。

当年节目组打错了他好友的名字,而他的两位好友都已经过世,他想借回访的机会纠正多年前的错误。

社会变了,但人与人的情感没淡,跨越几十年,还能通过各种人际关系、各种渠道寻得当年的受访对象。

采访对象们也都又掏心掏肺分享了他们这三十年来的故事,节目的确寻到了“人情味”。

但除了一些朴素的生活道理和社会现状,作为一个内地人,我在《寻人记》里看到更多的是过去的香港。

正如节目的英文译名《Big Big Old World》一样,《寻人记》不仅是在寻人、寻人情味,寻的更是三十年前的旧日香港。

那时,香港有了六、七十年代制造业腾飞的积累,八十年代初,世界前100家大银行有85家在当地开设分行。

香港成了仅此于纽约和伦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

投资赚钱、急功近利仿佛成了整个社会的主旋律,香港从长及幼、各个行业无不在挖空心思搞钱。

第四集主人公张源源从小学开始集邮,一开始还只是当做爱好,后来发现倒卖邮票可以赚钱,于是奋不顾身投身到了炒邮票的行列中。

凌晨排队买邮票,再赶着去中环邮局盖章,结束了又匆匆去上学,为此还影响了学习。

第二年电视台回访,发现张源源囤积的不少邮票并不算珍稀,因此折在了手上,这也算是这位“小炒家”在金融市场的首次折戟。

有人通过买卖有价值的商品发小财,也有人想通过投机的方式发大财。

九十年代初,轰动一时的“牛奶种菌案”牵扯了几千普通市民。

一家传销公司声称,在他们研发的“种子”中加入牛奶,密封一个月就能生产出一种特殊的细菌,用于化妆品生产。

他们招募了市民有偿生产这种细菌,交三万块加盟费就能开始操作,方法简单、收益可观,大量市民被这项工作超高的投入回报比吸引,因此蜂拥而来。

但没想到,没过多长时间,公司就宣布关张,交了入会费的人都成从会员变成苦主。

除了投机不成反蚀把米的取巧行为,消费社会买卖双方产生矛盾的事更是屡见不鲜。

最典型的就是“缩水楼”骗局。

开发商给出的图纸和实际面积相差甚远,一些粗心的业主没细究就签下合同,搬进去之后才发现有些房间甚至小到放不下一张床。

从炒作一切到消费陷阱,《寻人记》其实也是一幅香港经济最鼎盛时期的社会百景图。

文化、经济之外,讲述八十年代的香港,不得不提的还有政治对社会的影响。

尽管后来亦舒在小说《流金岁月》里,只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1982年撒切尔夫人到访北京,与邓小平谈论香港问题时“不该穿高跟鞋”。

但在现实生活中,自回归事宜被提上日程,“97恐慌”实打实在香港社会存续了二十年之久。

回归之后会怎样?成了萦绕在无数港人心中的问题。

有人看好,有人看衰,大量持怀疑态度的香港人选择一走了之。

据统计,1987年到1995年,有46万港人移民,他们或是移居与香港临近的台湾,或是移居国外。

节目组回访当年决定移居的家庭,有些后来因为思乡心切又回到香港,有些为了下一代能在国外受教育在海外漂泊至今。

我也有曾长期生活在内地的香港朋友,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经济崛起,他们举家搬到了内地,于他们而言,哪里能赚到钱哪里就是归处。

回归这件事,表面上看好像只发生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零分零秒那一刻,却实实在在影响了几代人的一生。

回看第一集,“小当家”倩仪感慨,儿童中心早就不是他们的中心。

这么多年过去,香港也不再是旧时香港。

观众乍看可能并不会对几十年前的素人故事提起兴趣,但一口气看完十集《寻人记》会发现,我们看的并不只是这些平凡人,更是三十年来香港社会各个方面的起起落落。

其实不难理解TVB做这档节目的初衷,疫情期间,利用旧素材和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制作这么一档节目填充排期。

节目虽然简单,效果却一点不差。

哪怕素人接受采访难免表现得不自在,中间也能看出节目组刻意安排的痕迹,但能通过小人物拍出宏大叙事的效果,TVB这波操作的确牛逼。

对了,有一个彩蛋!

在回访张源源的过程中,节目组给他看了反应香港“炒风”盛行的《大时代》。

今天就聊这么多,强推大家去看《寻人记》原片,我们下期再见。

拜了个拜。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