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TENET信条与诺兰的科幻史诗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30更新:2023-03-20 04:14:57

Christopher Nolan(克里斯托弗·诺兰)这部科幻题材力作《Tenet》(信条,2020)在距离上部6年后,又赶上疫情刚刚稳定,姗姗来迟终于上映了。这部Sci-Fi电影目前在IMDb科幻类型热度第一,专业度和硬核程度拉满,除了几句担心观众因对影片所涉及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难以消化,硬来的解释之外个人认为几乎完美。然而这部挑战观众学历的影片加入了几段「尴尬」、「生硬」的感情戏,很多人认为本片不如上一部同类型的《Interstellar》(星际穿越,2014)更能直接通过表演和镜头更触动人心。

Black Hole 《Interstellar》

问题在于,观影人的知识储备是否能够跟得上诺兰的这部科幻片电影的设定?

反派名字Andrei Sator来自于Sator Square

这部影片对于物理方面的严谨态度其实是超出我想象的,剧本如同他的上一部星际探险科幻电影《Interstellar》一样,交给了Kip Thorne(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检阅科学性是否合理、严谨。这位物理学家也是已逝著名天体/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Stephen William Hawking的好友之一,所以这部影片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展示至少是相对合理、完善的。但我认为目前《Tenet》还暂时无法超越Stanley Kubrick的《2001:A Space Odyssey》(2001太空漫游,1968)的深度,毕竟后者更多的是关于人类科技发展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而这部影片更多的是让大家反思科学技术的对目前人类生存的影响。影片剧本最大的问题是如果你只是对:熵(热力学第二定律)、祖父悖论之类各种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等物理知识/假说没有真正意义的理解,那么你只要明白这所有的一切都让诺兰以时间反演(time reverse/T-symmetry or time reversal symmetry,量子力学术语中称为T对称或时间反演对称)作为本片的主题并通过一系列精美、富有质感的画面通过IMAX摄影机展现给你。这部电影精妙之处在于时间反演无法证实主要原因是种种原因之下你无法观测/操作/验证这个过程,就如同你的知识匮乏造成无法理解片中很多剧情的,因为本片的大部分设定都是根据现实中的物理学、量子力学和各类宏观、微观现象而通过银幕展现出来。换句话说,看不懂或者觉得Bug满天飞是你对科学知识的宽广度、深度和主观认知的问题,而不是影片本身的问题。

Maxwell's Demon - Newton's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诺兰的时空三部曲中的第一部《Inception》(盗梦空间,2010)用各种奇思妙想的震撼画面包装的商业大片,对于时间描述通过每层梦境放大20倍并有同步性(上层梦境中不稳定下层梦境坍塌)的颠覆性设定做了一次大胆而又成功的创新。《Interstellar》中通过摄影机将虫洞穿越、自转黑洞和更具像化/可视五维空间(Tesseract)用镜头展现了出来,并把时间也许并非线性等狭义相对论及其他物理知识塞进一部商业影片中。这一部影片更是通过一系列专业而有晦涩难懂的大面积物理、数学知识将更多影迷拒之门外,很多片中所谓bug和剧情漏洞基本上都是导演Christopher Nolan和Kip Thorne教授为了让观众不会因为知识不足引起的困惑做的一些视觉上的“修正”。而这次关于时空三部曲的终章,如同Batman三部曲的最后一部《The Dark Knight Rises》中一样大展手脚,露出“本来面目”。不盲从主流故事概念,不顾及“大多数”观众的体验、意见,将超级英雄影片来了一次彻底创新,也获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这一次,Christopher Nolan再次在电影行业/Sci-Fi类型上做了前所未有的创新。

《Inception》

如同Werner Heisenberg在1927年提出的Uncertainty principle(不确定性原理)一样,因果定律的描述引申到哲学层面上来说:如果确切掌握现在的全部信息(information),就可以预见未来。但根据刚才提到的不确定性原理,也正是主角前半部做了所有努力都无法改善现状的原因。后半部相当于霍金用物理终极理论M-theory(M理论,一种string theory(弦理论,理论物理分支之一))把目前主流物理学中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大基础理论矛盾通过数学方式统一,有望彻底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构成的全新认识。不过,M理论仅建立在数学计算层面,暂时无法通过实验证明。通常来说科幻片分两种,一种是理论方面几乎无懈可击,但影片品质却很难让普通观众满意;另一种是有非常完善全面的剧情逻辑和故事线(例如漫威宇宙系列),却在科学严谨性方面经不起推敲。但Christopher Nolan通过全程IMAX摄影机拍摄和为追求极致真实质感使用的大量实景拍摄以及极度精良的音效、配乐,让观众的体验超越了感官层面的深度沉浸。ps:这次的配乐并非诺兰御用的老牌配乐大师Hans Zimmer(汉斯·季默),而是凭借《黑豹》勇夺奥斯卡/格莱美两项顶级原创配乐大奖的瑞典配乐师Ludwig G ö ransson。

M-theory

在看完、看懂整部电影,理解大部分剧情的来龙去脉后,如果还认为台词生硬、感情戏尴尬的话我只能形容为:您的观影体验也许就像追不上Zeno神龟的Achilles吧。当然,一部电影的体验如同导演拍摄时的一样具有强烈的主观感,一千个观影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诺兰在科幻类型外表下,却每次都能包含一次最简单、最大份的爱,也是我这次写本文的原因之一。前言中说这部电影目前无法超越《2001:A space odyssey》的原因是,1968年的这部科幻片中的众多设计、场景和道具如今都变成了现实。当年拍摄这部影片时,他的道具组来自于宇航工程学、火箭设计学以及天体物理学等各类专家。简单罗列几个:

2001:A space odyssey

直到今天,众多导演都对Stanley Kubrick的影片经典桥段、场景作出各种形式的致敬。可以说库导对于艺术、科学、哲学的追求,深深影响了接下来2个时代的科幻片大神Steven Spielberg、James Cameron和Christopher Nolan。诺导对于影片细节、质感的追求,像极了半个世纪前的「电影之神」。这部影片对于诺导来说,可能也算是对此系列三部曲的一个总结,同时也预示他下一轮创作周期的已经开始。

本想详尽解释片中的一些知识点、理论、猜想和其他物理知识,但又怕表达不清楚影响科学的客观性,不好班门弄斧。希望喜欢此类型的影迷能理解我文中表达深意,如有冒犯(因观点不一致)一定要在评论里表达,我将必定全力以赴积极对线。

诺兰无脑吹/非理智粉上

这次的万达imax影票是通过京东Plus会员领取的19.9元特价门票权益,但结算时价格变成了18.9元(无法享受云闪付满19.9元-9.9元优惠)略有遗憾。但18.9元看IMAX已经很划算了,有其他魔都平价IMAX路子的小伙伴一定介绍一下!

星际穿越中的墨菲同款卡其野战机械腕表也来自汉密尔顿,这个品牌已“深耕”影视行业80余年。从1932年的前编电影《Shanghai Express》到1968年的科幻巨作《2001:A Space Odyssey》今年的《TENET》,众多知名导演都曾找过他们量身定制各类腕表、座钟作为电影道具使用。音乐界天王巨星Elvis Presley(猫王)也跟汉密尔顿结下了不解之缘,推出了上世纪60年代的全球第一款电能驱动手表—Ventura。



Hamilton Ventura

作为「科学神教」资深教徒,本不想在科幻片影评上翻车。但这次的观影体验让我忍不住想跟值友们分享,莫名激发了我对这方面内容的创作热情。

以后还是尽量多创作更擅长的,关于生命意义相关的内容——肉类食品科普吧。



暗号:宝塔镇河妖

以下部分有广告嫌疑,但我确实觉得这牌子是电影迷应该会喜欢的那种(买得起的)机械表。

影片中的重要道具——同款汉米尔顿自动机械手表(H10自动机芯)也同步上市了!(但想吐槽的是,不带电影中那个红蓝LED时间显示没了灵魂呀)。红色指针版将在京东发售,而蓝色指针版在天猫发售。京东页面下方可以领取满1000-30优惠券,天猫有两张实体影票赠品。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