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经典1987年英文版电影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人生孤独与无奈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36更新:2023-03-21 12:11:44

1987年版的电影《末代皇帝》,片头设计隐隐透着一股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宫廷的神秘感,成功勾起观众对悠久帝王文化的好奇心,继续看下去的欲望立刻而起。

影片开始的时间点切入得十分巧妙。1950年,绥汾河的火车站,是苏联收容所向中国政府交接伪满战俘的时刻,也正是爱新觉罗·溥仪本人前后半生的转折点,使之后整个影片完整、紧凑、有序而又不乱,全片不仅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相反每一个镜头之间的组接几乎都有很深的寓意,让观众的内心始终随着影片波动起伏。当爱新觉罗·溥仪在火车站送别庄士敦时,演奏的是英格兰的民歌《友谊地久天长》,令人动容。

也许这部电影的情节更接近历史真相,本片最后的场景同样印象十分深刻。年老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67年改造完花了一角钱买票又回到他曾经住过的故宫参观,半个世纪,足以改变一个王朝的历史,曾经的沧海,这时的故宫,早已不再是他的家,他家族的荣耀与兴衰,全部都留在了故宫的深处。看着小时候坐过的龙椅,爱新觉罗·溥仪颤颤畏畏地跨过阻隔线,慢慢地走上台阶,似乎在寻找着当年的记忆。

其实,爱新觉罗·薄仪早就知道,新时代已经来临了,他将自己的一生抛向大海,淹没在了浩瀚的历史汪洋之中,也是这一年,爱新觉罗·溥仪逝世。以往历史课本里学来的中国近代史批判更多,这部影片有很多发人深思,让人感觉沉重的东西。

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觉得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人生的孤独、无奈、悲情。从三岁登基后,就一直被关在紫禁城里,没见过同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没有直接的感受,挑选妻子都是只能看看照片圈定,连自己母亲死了都不能亲眼见一面。在描述历史潮流和个人命运的关系上面,爱新觉罗·溥仪从皇帝到傀儡再变为平民,从平民到假皇帝直到被所有人抛弃,最后共和国又容纳了他。还有他那从无奈到美丽,再化为幻灭的婚姻和感情……

时代的变迁,起伏跌荡的事件,让观众感觉爱新觉罗·薄仪的命运似乎已经早被时代的悲哀所注定。在历史的发展长河里,一个人是如此渺小和无助,他偶尔所展现的雄心壮志,不过是一场无意义的挣扎。末代皇帝往往是软弱和无能的象征,因此爱新觉罗·溥仪在历史上是一个背负着骂名的人物。

人们对于历史的善恶评判往往以功过为标准,然而在意大利人的电影里,爱新觉罗·溥仪却被塑造出了如此悲情、令人怜悯的一面。大概因为他们懂得剖开功过名利的外衣,去理解和感受爱新觉罗·溥仪所在的社会环境与无奈,还有他的真实情感,可能这才是比较接近真实的爱新觉罗·溥仪吧。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