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骗事件「被盯上的老人花招频出的骗术背后警察在和骗子赛跑」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2更新:2023-03-21 15:56:33

案子办多了,肖仕朋反而常会有一种无力感。

案子破了,团伙被起底了,嫌疑人被抓了,“但是钱呢?”这句话,当事人问得小心翼翼又难掩急迫。作为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刑侦支队侵财一中队副中队长,肖仕朋却不知该如何作答,尤其对方是老人时,他更不忍心把真相说出口—— “钱全拿回来的希望不大。”“赃款都被挥霍了,可能追查不回来。” 肖仕朋觉得,“这对受骗者来说挺残忍的。”

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启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截至当年12月底共破案3.9万余起,打掉团伙4730余个,追赃挽损300余亿元。也是在那时候,肖仕朋接触到了更多老年当事人,发现他们都有相似的软肋:“想身体健康多活几年,少让儿女操心”;“退休没事做,还想挣点钱”。还有的老年人,购买产品是为了帮助那些“比子女还关心自己”的年轻人“完成业绩”。

朝阳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民警刘罡在工作中遇到不少老人,直到民警找上门才恍然大悟,为了保住老人养老钱,他只能直接戳穿骗局,老人的信心、判断力甚至几十年的社会生存经验全部被推翻。

但即便这样,刘罡也要做那个“戳心窝子”的人,诈骗手段一直在更新,公安部门打击力度也在加强,双方在这场博弈里“抢人”。

朝阳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民警刘罡(左)和同事正在向老人进行反诈宣传,提示老人防范电信诈骗。受访者供图

等待变现的“古玩”

2022年夏天,一位80多岁的老人着急地报警求助,说自己被骗了。老人描述,自己跨入这场骗局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只不过最近才发觉。

几年前,老人参加了一场保健品宣传会。会上有商家出售一种可以治疗血栓和心血管疾病的胶囊,于是他花一万多元买了一些。同时,商家还赠送了一些珠宝、字画等“古玩”。就在老人几乎快忘记这件事时,2021年7月的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一家拍卖公司的客服员小何,说可以帮他把手里的古玩高价卖出去。

老人将信将疑,但小何称自己已帮很多老人成功卖出过古玩,并表示绝对不会收取费用。一个月后,老人接到了自称小何同事小张的电话,说已经有买家愿意出500万元买他手里的古玩。但是因交易额比较大,出于诚信方面的考虑,需要老人先买一个抵押物,价格可以按公司的会员价走,到时候只要老人办一个会员就行。

听着逻辑似乎合理,老人就答应了。对方又进一步表示,公司已经为他付了1000元定金,自己只要交2980元即可办理会员,钱交完后就会把抵押物发过来,等全部交易完成后公司会将其收走。就这样,老人深陷骗子环环相扣的谎言里,会员费交完后,还有保险费、个人所得税、保证金等没完没了的费用等着他。最终,在累计支付了16万余元后,老人意识到不对劲才报了警。

肖仕朋说,这样的套路是老年人被诈骗的一种常见形式,从一开始,老人购买的保健品就存在问题,或是价格虚高,或者干脆就是假冒伪劣产品。而老人拿到的所谓的“古玩”,也不过是便宜的工艺品。诈骗团伙送给老人工艺品,一来为了诱惑他们购买保健品,二来则是为了日后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诈骗做铺垫。

石景山公安分局在2022年破获了一起类似案件,老人接到自称是东北地区一家人参公司的电话,要给老人免费邮寄产品试吃。后来,老人在对方的游说下开始自掏腰包购买,“人参费”也是货到付款,由快递员代收。

老人一买就是多年,后来逐渐察觉到“人参”吃着并没有宣传中的功效,这才觉得蹊跷报了警。石景山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邢运伟说,接到这个案子的时候,老人已经付款了六七次,总计超过30万元。

连环骗局

许多上当受骗的老人并不能在自己第一次被骗时就很快察觉,这也是公安机关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常见问题。甚至在许多案件中,老人直到见到警察后才知道自己曾经接触过的某位销售员是犯罪团伙成员,或者过往中的某一次购物、打款,实际上是遭遇了诈骗。

涉案嫌疑人在落网后向警方交代了他们实施诈骗的经过。第一步,这些公司通过互联网获取客户信息,由“业务员”拉客户,“气氛组”、假专家围着藏品大加称赞,让事主误以为坐拥百万资产。第二步,事主在与“业务员”互加微信并获得藏品图片后,“业务员”会夸大该藏品的价值,宣称类似藏品已拍卖至几十万乃至几百上千万元,事主仅需缴纳一定费用对藏品进行鉴定,公司就会免费帮助事主拍卖或出售藏品,若藏品鉴定价值高于5万元,鉴定费还会退还给事主,公司仅收取一些拍卖提成。被“高回报”迷惑的事主往往不在乎鉴定费这些“小钱”,一旦“上套”支付了鉴定费,就剩最后一步了。公司会告知事主,藏品为赝品或是仅值几百、上千元,达不到免费鉴定标准,按合同约定不退鉴定费,从而完成诈骗。

石景山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邢运伟在向老年人讲解防诈骗常识。受访者供图

被盯上的老人

还有一种诈骗手段更具体、更直接,也更针对老年人——上门推销。朝阳公安分局养老办联络员孟庆颖介绍,作案人一般以清洗抽油烟机或清洗洗衣机为由在住宅小区“扫楼”,有的老人可能还没反应过来,作案人员就进了厨房,用清洗剂开始洗,最后再让老人购买几瓶,老人稀里糊涂就花了几千块钱。

“一切都发生得很快。” 孟庆颖说,作案人就是让老人来不及思考,也来不及问问儿女,放下东西就让你买,而他们所说价值几千元的产品,实际上价格虚高,或者本身就是假冒伪劣产品。

打亲情牌也是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一位老人因购买保健品被骗了几万元,后来诈骗团伙被起底,肖仕朋找到老人核实情况时,老人告诉他,自己早就觉得是骗局,但长期以来那名销售员一直对她嘘寒问暖,比不在身边的子女还要亲,就算是多了个人说说话,帮他完成下销售业绩,“这钱掏就掏了。”

从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2022年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期间的案件梳理情况看,像这种“嘘寒问暖”的销售员引导老人步步深陷骗局的情况并不少见。送鸡蛋、“专家”义诊、健康讲座、低价旅游等一些看上去“做公益”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在引流。

诈骗分子甚至在拉老人“入局”时就早有准备,“骗子告诉老人,你一会儿会接到96110(反诈中心)的电话,民警会说你遇到电信诈骗了,你别信,我们只是号码在国外,容易被认为是骗子,其实我们一点事儿没有。” 刘罡在劝阻一位老人时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面对诈骗分子层出不穷的花招,民警们不断研究对策,电话劝阻、上门拦截、苦口婆心地进行反诈宣传,和骗子“抢人”。

骗子抓住了,钱难追回来

在2022年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期间,北京市公安机关侦破养老诈骗案件1900余起,抓获嫌疑人3400余名,打掉团伙110余个。很多时候,民警把这样的“好消息”告诉老人时,却没有看到想象中老人激动的样子。

肖仕朋用“波澜不惊”形容这些老人,案子大多已经过去了很久,他们早就接受了自己被骗的事实,不愿再提及被骗经历。也有人很开心,但他们紧接着会问,“钱追回来了吗?”“我的钱还能挽回吗?” 肖仕朋说,被打掉的犯罪团伙往往是人员到案,但他们的非法收益早已挥霍一空,能够冻结的资产十分有限。

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刘罡遇到过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她给境外一个账号屡次汇款购买产品,但对方都以“关税问题”“物流原因”“货币兑换”等借口无法兑现,并让她按照指引继续投入。刘罡几次劝阻都被老人回绝,等老人醒悟时,上百万元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老人说对她精神打击最大的并不是自己被骗,而是面对公安机关劝阻的时候,她还是选择了相信骗子,她产生一种自我否定感,觉得丢人羞愧。”

还有一些老人被骗后,感觉非常自责。邢运伟接到过一个电话,老人在电话里说,“警察同志您能不能别穿警服来,邻里街坊看见了没面子。”这话让邢运伟感到意外又心酸,他至今记得那天上门时的情景,70多岁的老两口住在一套小房子里,老太太不敢和别人讲自己的经历,但她拉着邢运伟说,买那些保健品,就是想让自己和老伴儿健康点,别给儿子添麻烦。

这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状态,不少投资理财产品的诈骗发生在刚刚退休的老年人身上,他们有精力也有些钱,觉得还可以再挣钱体现自我价值。而购买保健品的老人目的则更为直接,他们想要健康,不给孩子添负担。

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在街道举办“防范老年诈骗,保障晚年幸福”知识讲座。受访者供图

守住老人的钱袋子

刘罡觉得,想要防止老年人被骗,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整个老年人群体对诈骗的认知。“做反诈工作有时候很残忍。明知道对方刚刚受完打击,遭遇了财产损失,还是要不停提及被骗的过程,像是在对方的伤口上撒盐一样。但没办法,为了防止事主被骗子洗脑,只能不停地复盘案件过程,确保彻底揭开骗局真相,让事主意识到了被骗不再继续转账。过程虽然残忍,但不得不做。”

不久前刘罡遇到了一位被诈骗的女事主,省吃俭用十几年攒下的六十多万元,不仅被骗后分文不剩,还欠下了外债。刘罡到过这位大姐的出租屋,除了一张床铺外几乎别无他物,屋里小得转个身都困难。大姐还对自己没有被骗抱有一点希望,她念叨着,从未给自己买过一件像样的裙子,以后有了钱要对自己好一点。

刘罡听着心酸,但他还是直截了当地告诉大姐“确实是骗局”,为防止大姐日后再受骗,刘罡掰开揉碎地给大姐讲解骗局。

在肖仕朋看来,侵犯公民个人财产的案件高发,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信誉度。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被打破,隔阂加深,整个社会的交流和秩序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保住老年人的钱袋子,绝不是仅仅靠打击犯罪团伙就可以完成的任务。

“社区居委会、离退休的单位,也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组织志愿者团队,举办线下活动的时候积极和老人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端倪。老人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备心,有时候你只需要点他一句,他立马就反应过来这里面有猫腻了。” 邢运伟说,现在基层派出所、银行工作人员等,都有十分敏感的反诈骗意识,老人到银行汇款,工作人员发现是陌生账号,会对老人进行多番询问,发现问题及时劝阻。

“如果大家都有这样的意识,多问一句,多操点心,或许就能帮老人守住他们的钱袋子。毕竟对于上年纪的老人来说,识别骗局的能力、敏感度确实会比年轻时候差,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邢运伟说。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