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第一回「说三国演义第一回」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87更新:2023-03-23 16:01:25

《三国演义》第一回讲“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开篇的话为“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此我们脑海中不自觉的想到了晚晴所丢失的领土,更不自觉的痛心疾首,捶胸顿足,哀叹不已。道一声:台湾何时能够统一?外蒙何时能够归来?还有那可爱的伯力、海参崴、库页岛、海兰泡、双城子、庙街以及那辽阔的唐努乌梁海、藏南土地何时能够回来?这些地方分开已久,是时候该合了!

第二段言汉高祖斩白蛇而后一统天下,至光武中兴,传于献帝分为三国。致乱之由为桓、灵二帝崇信宦官。文中言桓、灵二帝崇信宦官,那么桓、灵二帝为什么崇信宦官?根本原因还是汉朝开国后的弊病所致也?什么弊病?答曰:外戚干政,甚至专政也!高祖刘邦之后吕雉及其背后的吕氏家族已经差一点将汉朝覆灭,而后窦太后以及她背后的窦氏家族也是如此。至于窦氏,他的荣耀和富贵几乎贯穿于整个西汉和东汉,在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传奇人物,这也是窦氏有别于霍氏、王氏、阎氏等外戚。这些外戚不知道的是他们对于汉朝是“寄生”关系,而不是什么“共生”关系,更不是什么“腐生”关系。你看荣耀的窦氏,一旦汉朝土崩瓦解,又有几个窦姓人物出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东汉宦官的崛起还不是始于桓、灵,早在汉顺帝刘保时期在打击外戚势力之后,宦官已经崛起,这其中也包含了曹腾,他的得势也为后面曹操的崛起打下了地基,虽然曹操在血脉上本不姓曹。汉武帝作为千古一帝,虽然考虑到外戚干政的危害,但由于后继者没有长寿,让其铺垫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让汉朝不可逆的滑落到“外戚——宦官”这个死循环中,最后形成尾大不掉头之势。本来光武帝有机会打破这一死循环的,可惜他空怀绝世才华,为政之后没有过多去思考身后事,并以高屋建瓴之姿态去制定规则,以避免后世出现此类问题,这也算是光武帝的瑕疵或者不足吧。

对于宦官和外戚干政,解决得比较好的还是早期的清朝,追根溯源还是他们一是自身确实有才华;而是当政者都比较长寿,除了康熙为幼立者外,继位者都是二十几岁以上了。由此说当今的家族企业,开拓者除了创业以外,在创业成功后还是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传承。当然现在的视野和思维已经不同于以前了,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家族企业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思考和探索了。而关键的在于创业者要摒弃利益的独享思维,要有细流之水代代饮,切莫一人独吞泉;后继之人德才修,也得注重身体养。

第一回第三段说的就是天道坏,人道也坏。前者高祖斩杀白蛇,此时青蛇出现以宣示汉朝即将土崩瓦解了。此处何以是青蛇而不是黑蛇或者其他什么颜色的蛇?这应该就得问罗贯中的考虑了,也许和我们的历史文化以及神话传说有一定的渊源吧。此处还有一个问题,何以世道日下、民不聊生、人心涣散不是皇帝之责任,而是身边其他人的责任?这是一个不好的传统,也是一个不好的风气。由此可知汉武帝下《轮台罪己诏》展现了他的担当、体现了他的伟大!

第四段说张角得南华老仙书。南华老仙还说只能代天宣化,不能萌异心。确实“富则达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自身能力足够之时,如果还只是停留在自身的享受和安乐上是不厚道的。因为当你拥有足够的能力之时,你也自然的承受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那就是“达济天下”。当然,确实不能萌生异心,此处异心为何物?自然是“私心”和“个利”了。就像袁世凯一样,拥有能力却做出“窃国”之事,自然是过早而夭,身死道消。但是,天道不公、人道已死之时,能力者亦当如中山先生等先烈一样为国为民拼搏一个美好的将来。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