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没啥意思「八佰含混不代表失语」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09更新:2023-01-03 03:57:13

2020年8月21日,时隔14个月,整装重来的八佰壮士为久旱的电影业降下复工的首场甘霖。

该片讲述了1937年7月,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在淞沪会战末期,为抗击日寇,留守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4昼夜的英勇事迹。

用一个个小人物,唤醒了隔岸观火的人群包括观影者的爱国之心

囿于上海当时的特殊地位,日军在进攻时巧妙避开了各国租界,仅对华区步步紧逼,而位于英租界边沿的四行仓库,成为被各国列强和中国平民全程围观的公开战场。

这场罕见的被围观战事,让八佰壮士的事迹,拥有真实可靠的见证者,这也成为影片最为动人之处:

用一个个小人物,掀起历史的积尘,并以水、陆、空、远、中、近等不同视角,还原了战争惨烈的现场感,并唤醒了隔岸观火的人群包括观影者的爱国之心。

也就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八佰》在全国上下掀起了热议,并在褒贬不一的争议声中带着票房节节升高,突破20亿。

但凡对此片持正面态度的人,都会提及影片在视觉效果方面的突出之处。

《八佰》是全球第三部、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视觉效果在中国巨幕的加持下绝对不同凡响,另外导演管虎也担当了此片的编剧,因此在人物塑造和节奏的把控上会更加顺手。

尽管人物众多,偶尔会落下群像之中个体塑造不够清晰的小毛病,但自己写剧本的管虎导演想表达的意思还是比较清楚的。

一层思想是士兵从不知道为什么而战,只想着逃离战场回家,过自己一亩二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到最后眼看着自己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地倒下去,终于轮到自己不得不去献身了,别无选择。

电影从小人物的视角出发,以小见大

另一层意思则是租界里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中国人的生活在外敌入侵后,还能维持多久。

一开始,他们都很排斥这些从乡下地方来的士兵,也不愿意从闸北逃过来的难民进入租界,觉得这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国军反正早晚都要吃败仗撤退,等到他们撤走了,上海就又恢复平静了。

一群人安心过着麻木的生活,灯红酒绿,隔岸观火。

随着战争的进行,这些人终于也坐不住了,开始关心对岸中国士兵的安危,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一点帮助。

过度强化的租界两岸环境和人物性格对比让观众褒贬不一

在战争的过程中,苏州河北岸来自乡下地方的中国士兵与南岸租界里的中国人的命运联系起来了。

在这里,民族意识觉醒了,影片的主题思想升华了,它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主旋律电影,主旋律到甚至有些让人腻味。

结果路人对于教科书上提过的淞沪抗战印象模糊,对于四行仓库保卫战和民族英雄谢团长,多达90%的受访者表示一点都不知道。

《八佰》出品人兼导演夫人梁静回忆,在这个采样后,她那个身高超过一米九的丈夫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压抑,说一定要拍部电影出来。

“关于四行仓库战役外围发生了什么,都有影像、文字记录。但仓库里面,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有个别军官的口述,说得还都不一样,这就是我想要拍这个电影的根儿。我相信一定是有奇观在里面。”

擅长类型片的管虎决心为全中国人展现仓库里的奇观

而《八佰》之所以选择以逃兵的视角进入,一开始就奠定了此片没有人希望进入战争、甚至成为英雄的基调,这注定就是一场悲剧。

真实历史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恐怕没有电影表现出来的那么惨烈,本质上是一场政治仗,在布鲁塞尔会议召开前夕表演给西方各国看,象征中国军队在上海并没有放弃抵抗,真正规模也不大。

从比较主流的伤亡数字的版本来看,战斗并不十分激烈,524团1营在四天的保卫战中,共阵亡14人,伤23人(加上撤退时的伤亡,总共阵亡19人,伤47人)。日军伤亡200左右。

但四百孤军“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的义举,曾给国难岁月里的普通人带去过巨大的勇气与希望。

对于麻木了大半辈子的租界的人,或者说对于这场保卫战、四行仓库几乎毫无印象的现代人来说,展示这战斗的过程和细节,包括小人物的故事远比塑造一个个遥不可及的英雄形象、赞颂胜利的结果更有意义,也更有效果。

事实证明,从这点意义上来说,管虎的确做到了——四行仓库在影片上映后成为了热门旅游景点,每天需要限流进入参观,足以证明。

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遗址每天人满为患

四行仓库守军的意义真正凸显出来,并不是他们在四行仓库四天的战斗,因为这四天的战斗放在淞沪会战国军死伤三十万的大背景下,几乎不值一提。

真正让他们获得特殊政治含义的是在进入租界之后,在整个华东地区都沦陷的背景下,在上海成为孤岛时期,他们仍然在以很悲壮的方式,向外界表达自己仍然在坚持抵抗的姿态。

其实电影的题材并不能影响对电影本身的判断,如果仅仅是因为题材原因就对其大加吹捧或者说大肆贬低,那么言论则会显得站不住脚。

身在中国这样一个对中日战争有着极强的情结和代入感的情况下,民族意识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加分项,导演当然可以利用这个加分项为自己的电影带来更多的赞扬。

正方短评:

影片代表性的艺术手法,是租界南岸的戏台上演的《长坂坡》和小战士梦中反复出现的赵云马战群雄,以及突围前

“相较于管虎之前的电影,这部好看了很多,非常的好莱坞大片,节奏、情绪什么的都把握得很准。是不是非常符合史实不太清楚,毕竟没有研究过,但电影非要搞一个苏州河两岸的对比出来,总觉得很尬很别扭。

“影片代表性的艺术手法,是租界南岸的戏台上演的《长坂坡》和小战士梦中反复出现的赵云马战群雄,以及突围前夜山东兵用阵亡战友皮影颂赵云。

“三处艺术处理,将古今悲歌影像重迭,暗含了中华民族不息的斗志,亘古的坚韧不折,一曲《长坂坡》,串联起将士百姓的抗战共情。

“片中最大的亮点,是一匹反复出入四行仓库的白马,总在不经意间穿梭于炮火、尘霾和日军谈判现场,始终牵引着人群的视线,给所有人以意义、梦想、希望、慰藉,有点像海伦·米伦《女王》里的那只鹿,没什么不妥的。”

有点像海伦·米伦《女王》里的那只鹿

狂批的观众的论调是,该片严重违背的史实,并企图拿出大量的历史证据来佐证自己言论的正确性。

例如导演选择的这个故事本身就很别扭,怎么讲其实都是讲不圆的。

一开头,试图用上海老太太的视角来倒叙,以回忆的方式来展开叙事,说她父亲说,四行仓库的国军士兵在保护着我们呢。

但所有看了这个片子的人,以及稍微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很清楚,租界里的中国人的安全是由列强提供的,四行仓库守军连自己的安全都没有保证,最终不是他们保护了租界里的中国人,而是让他们和租界里的中国人一样,得到了列强的保护。

本片被批评“篡改历史”的地方还包括了:死的人好像太多了,真实战斗没有这么惨烈;最后撤退在桥上没有发生那么猛烈的战斗;护旗那一段并没有血肉之躯;前半部分夸大了对岸群众的麻木。

毛尖的短评一针见血:

“《八佰》把一场屈辱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拍成胜利的模样,我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中国导演常怀两种忧思,一边怕老干部不把他们当主流,一边又怕老百姓当他们主流。为了伺候好二老,也算费劲心思,搞各种旁逸斜出。

“如此,尽管《八佰》的细节可能绝大部分是虚构,但是身捆手榴弹跃入敌群的陈树生们前赴后继壮烈牺牲的时刻,依然是这部电影最值得赞美的高音。

“所以,管虎没有去拍淞沪会战中更可歌可泣的其他战役,我觉得没有问题,他和“长腿将军”孙元良的后人秦汉合影,而不去找谢晋元的后人,也无可厚非。

“每一场电影背后,都会启动无数意识形态的幽灵,同样一个‘四行仓库保卫战’,前前后后包括纪录片,已经有七八版,技术而言,管虎版是最高超的,但同时,也是最含混的。”

另一个让大家质疑的点,是电影的题材本身包括管虎对结尾的处理上是不是太过模棱两可。

“所有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不要把这场壮举沦为一场更大的笑话。”

《八佰》中黄晓明扮演的特派员向谢晋元团长传达了上峰的意思。这是全片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台词。没错,这是一场“表演战”,观众不限于上海南岸租界区,更是布鲁塞尔会议上的各国政要。

电影的结尾,戛然而止在壮士们冲向租界的群众那一幕,他们倒在了日军的子弹下,也难怪有观众质疑影片的结尾有些暧昧不清,戛然而止——更多的战士们没有在对峙中牺牲,反而倒在撤退中。

最落下话柄的是,导演可以让观众在前半段忽略这场战争一直存在的荒唐,而通过黄晓明的一句话,在后半段突然意识到这种荒唐。

这种让剧情非常蹩脚的矛盾,从编剧角度说,是整个剧情偏离史实必然导致的不能自圆其说。从导演角度讲就是上面说的摇摆和投机的结果,犹豫不决,左右试探。

事实上撤退后真实的后续故事更加悲凉:

谢晋元希望能够借道租界回归本部。但是日军威胁声称如果租界放谢晋元部队安全离开,他们就将冲进租界追杀。于是英国人没有允许谢晋元部离开。

且在进入租界之初,英国人要求谢晋元部缴械,谢不肯,但后来,国民政府下令谢服从英国人要求。

1938年8月,淞沪抗战一周年之际,谢晋元要求在营区升国旗,英国人没有同意。谢不顾英国人反对最终升起了旗子,英国人派兵强行冲入,以刺刀捅伤孤军营内多名士兵。

1940年汪精卫投靠日本人,成立汪伪政权。他派人劝降谢晋元,被后者严词拒绝。在多次招降谢无果之后,1941年4月24日,谢被日军收买的4名叛徒刺杀。

至此,四佰勇士的故事画上句号,最英勇的战士也并非倒在前线上。

反方短评:

剪辑节奏有点古怪,后面时间线的漂移有点莫名其妙,群像虽然都好像不错,但好像故事线由都不够完整。

《八佰》光荣有余,重提这段值得每一个国人铭记的中华抗战史;却荒诞不足,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上点到为止,没有空间让人反思战争的虚空。

打得惨烈、撤得憋屈,抗争得毫无意义。明明是这么一个残酷、虚无、荒诞、充满讽刺的故事,导演显然没有把立意放在这上面,一味强调悲壮和英勇,流于表面。

最后还硬拗成了唤起民众觉醒、激起民族奋进,就更加莫名了。

同时导演太过于沉浸在自我感动里,煽情的桥段用力过猛。

原本有些设定还不错,譬如河两岸的对比。但是呈现得太刻意了,刻意到让人尴尬。包括戏剧、皮影的一些桥段,显得私货过多。

群像可以,小人物也没问题,但是有很多人物浮光掠影,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结尾还弄丢了一整条主线,看得人非常困惑。

电影上映后的第二天,大号《毒舌电影》发表了一篇题为《八佰拍的不是“屁股”,是脊梁》,认为此片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管虎依然充实着人物的弧光。

“《八佰》敢拍善与恶交界的粘稠。电影是要充当历史学家,给众说纷纭的历史一个定论吗?这不是电影能做的。也不是电影应该做的。”

任何根据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都有虚构的成分,虚构并不能成为抨击《八佰》的理由,因为事实上你找不到任何一部历史题材电影是完全真实的呈现。

一队孤军,用命在“演”,它在讽刺政治,也是在冒犯电影院里的观众,在暗戳戳嘲弄观众的自我感动。

在政治博弈中,所有的生命、你我投入的情感都是虚无。都说电影是一个造梦的过程,但《八佰》却告诉你,你的梦你的投入最终还是错付了。

这样的结尾,让观众感到了无奈、反讽和悲凉,更为四百多将士前期的顽抗感到惋惜,用被注定的、无奈无助的结局来无声地控诉这场战斗,不是更加有力吗?

创作的结果也注定会重复以上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为我们打开了更多看世界的角度和可能性,而不是只让你在其中看到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内容,我们都知道,太过讨好的作品终将流于平庸。

(本文未经造就授权,禁止转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