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大海寺遗址「博物馆里读历史荥阳大海寺的前世今生上」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92更新:2023-04-10 16:02:55

文物是古人给我们传递温情的媒介,是我们阅读历史的素材。博物馆就像一座城市的窗口,经由它,可以洞晓这座城市最久远的秘密。

郑州博物馆新馆(文翰街馆)正式对外开放已近两年,尽管一直实行预约参观制度,期间还由于疫情原因多次闭馆,但累计接待观众仍逾百余万人次,多次冲进全国热搜百强榜单。作为一名文物爱好者,我很早就有前去“打卡”的渴望,由于多种原因至今仍未成行。

这座开馆以来热度不减、火爆出圈的“郑州文化新贵”究竟藏着哪些秘密?阳春三月,花香浓郁,风筝满天,这天下午,我有幸走进这座博物馆一探究竟,更令我振奋的是在这里亲眼目睹了荥阳大海寺石刻的“真颜”。

文物是冰冷的器具,它的温度来自它所蕴含的文化。这些“宝贝”,默默地向我们诉说着它们的峥嵘往昔。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推测和了解到荥阳大海寺的前世今生。

01妙相艺境

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位于中原区文翰街9号,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62米,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该馆秉承“中华之中、黄帝之冠”的设计理念,将象征黄帝文明的冕冠作为设计原型,同时又像一只巨大的聚宝盆,是一座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巧妙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建筑。

作为国家一级馆,郑州博物馆藏有文物52468件,其中一级文物79件、二级文物238件。文翰街馆共21个展厅,13个专题陈列之一的《妙相艺境——馆藏古代造像艺术陈列》文物专题展厅就在博物馆一楼。

该展厅以荥阳大海寺、郑州开元寺石刻造像,以及馆藏的各类金铜造像为主题,将历史与美学相结合,搭配声、光、色等辅助手段营造出浓烈的主题氛围,让人震撼。

石刻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其门类繁多,或雕或刻,或琢或磨,造型语言丰富、雕刻技艺精湛,刀笔流畅精妙,通常以凝固的瞬间,追求一种流动的永恒,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瑰宝。这些特点在30余件荥阳大海寺石刻造像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堪称中原石刻艺术之一绝。

荥阳大海寺石刻以菩萨造像最多,反映了中国佛教信仰中对菩萨情有独钟。大海寺石刻为研究中原地区的佛教信仰、造像艺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可谓郑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深入发掘荥阳大海寺石刻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对研究我国佛教史和美术史都有着重要意义。

02 大海寺石刻的发现

大海寺是荥阳古代著名寺院,其遗址位于今荥阳市人民广场南端高地一带。据明嘉靖《荥阳县志》记载:“大海寺在县东郭门外……”。清乾隆《荥阳县志》也有类似记述。

20世纪50年代,河南省建材厂砖瓦窑厂在此挖土。1976年3月,河南省轻工业局在荥阳召开农业机械展览会,在此试用农业机械时发现石刻。郑州市博物馆联合荥阳县遂在此地展开发掘,发现这是大海寺遗址中的一处重要石刻造像窖藏,共发掘出土石刻造像41件。

经整理后,计有像碑1件、坐佛7件、菩萨像17件、菩萨头像11件、罗汉像2件、佛头像1件、释迦牟尼佛1件、象形座1件等。现在大部分收藏于郑州博物馆,另有7件被河南博物院收藏。

这批出土的石刻造像,时代分属北魏、唐、宋代。其中绝大多数是唐中晚期造像,尤以菩萨造像最精美,成为这一时期佛教造像的典范之作,在我国古代雕刻艺术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从其刻名和形象可以辨别的有:弥勒菩萨、天王菩萨、辩积菩萨、狮子吼菩萨、花严菩萨、光相菩萨、金髻菩萨、观世音菩萨、十一面观音像等。

由于这座窖藏的发现,大海寺遗址被公布第一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略呈三角状,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南侧崖壁上暴露有文化层,灰坑和墓葬等遗迹,填土中含有隋唐时期的陶瓷碎片。

大海寺遗址出土的这批石刻造像,几经修复后有少部分保存较为完好。有些具有明确纪年,在中原北方地区唐后期造像资料稀缺的情况下,为学界注入新鲜活力,使得研究者耳目一新。

大海寺遗址出土菩萨像数量众多,并且具有一定的组合关系,这不仅对系统地认识唐代造像,而且对研究五代、辽、宋、金佛教雕塑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帮助。

如果分析这组菩萨像的样式和题记可以发现,其时间跨度大约涵盖武周、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反映了大海寺的兴衰历史。

03 大海寺的由来

关于大海寺的始建年代,根据大海寺遗址出土的一通北魏孝昌元年(公元525年)造像碑,可以初步判定大海寺在北魏孝昌元年间已存于世,享誉一方。但是造像碑题记中只记载了造像年代,并没有明确提到大海寺。

较早提到大海寺的资料是清代王昶的(金石萃编》卷四十收录的《大海寺唐高祖造像记》,记云:"郑州刺史男李世民遇染时患,比闻大海寺有双王像治病有验,故就寺礼拜,其患乃除。于此寺恩造石弥勒像一铺.....大业元年。"

按照该记载,大海寺最晚在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以前业已存在且较为兴盛,那至少可以说明北朝时大海寺已经存在。

关于大海寺的由来,荥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大海寺原名观音寺,传说观音北行渡人,移居荥阳,从此荥阳护城河开始随海水潮汐起落,故观音寺又名代海寺(意思是代替南海)。

隋末,李渊曾任荥阳太守。其子李世民十岁那年患眼疾,求遍名医无效,有人建议:“代海寺,南海来的观音娘娘特别灵验,不如拜佛求医”。

李渊应允,便携子匍伏在观音菩萨面前,诚恳许愿“治好儿子的目疾,愿为代海寺造弥勒像一尊”。李世民也跪地许愿:“要把我眼睛治好,日后我要把代海寺扩建得像海样大”。

父子二人语音落下,天地动容,寺内菩萨金身放光。李世民双目当即复明。李渊回去后当即请人刻弥勒佛像一尊,送往代海寺还愿。

李世民登基后,率文武百官来代海寺还愿,命尉迟敬德扩建该寺,东西长二十里,南北宽十八里,规模如海,故名大海寺。

因为有了唐高祖造弥勒像和李世民的照顾,此后,大海寺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佛教石刻、造像不断添造,作为唐朝皇家寺院兴盛一时,香火旺盛。

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荥阳大海寺石刻究竟创造者是谁?发掘出土时为什么大部分都有残缺?为什么集中在一个窖藏坑内?1500余年来它们都经历了什么?在它们的背后,荥阳大海寺又经历过哪些沉浮?

受篇幅所限,本文只能到此结束。关于以上问题,我会在下一篇文章里继续为您分享。如果您感兴趣,请继续关注。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