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猎 丹麦 结局「狩猎海外版隐秘的角落丹麦小女孩坏起来没朱朝阳啥事」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79更新:2023-04-11 21:04:50

《隐秘的角落》中的朱朝阳惹来众议,但我在看了丹麦电影《狩猎》之后,发现电影中小女孩的坏,比朱朝阳还狠,还“高明”。

《狩猎》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1,连挑剔的英国《卫报》也给出了4星的高分。

它讲述了幼儿园教师卢卡斯,因为小女孩卡拉的一句谎话,被贴上“性侵”的标签。小镇上的人不在乎真相如何,只关心立场和情绪,不断的歧视和仇恨卢卡斯,最后让人心生绝望的故事。

电影脉络虽然简单却能引发共鸣,尤其是其主题非常有启发意义,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电影。

01 小女孩给卢卡斯带来3种两难悖论:真正的人言可畏

小女孩一句“像木棒一样,抵着我”的谎言,给卢卡斯带来了3个两难悖论。

1、有证据证明自己清白却没人信的无力感

卢卡斯被法院宣判无罪之后依然得不到镇上人们的正视,他打算不管流言自顾自生活的时候,自己的爱狗却被示威的人给勒死,连同自己也差点被一块扔进窗户的石头击中头部。

一旦被认定存在某个污点,就算找到了证据证明自己没有任何错,舆论也不会因此而改变固有的成见,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这是正确性偏差作祟的结果。

确认性偏差指的是:一旦人们形成先验信念,他们就会有意识去寻找支持或者有利于证实自身信念的各种证据,有时甚至会人为地扭曲新证据。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避免了后悔带来的痛苦,而且这些证据对自身信念的支持更增添了他们的“过度自信”。

舆论支持者为了避免后悔带来的痛苦,不自觉的跌入一边找理由一边坚持观点的论证循环,固有的成见也就难以打破,因此一直有人认定无罪的卢卡斯有罪。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也不少。迈克尔杰克逊正值巅峰时被陷害性侵孩童,后来被证实被曝光却依然有人对天王心存不满。

很多时候,我们就算有证据证明别人是偏见,却也很难扭转人心的斜视。人总是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的观点或行为才是主流价值观的代表,他们在乎的不是事实,而是一个他们愿意相信的“事实”,以及一个舆论的支点。

2、明知真相的人选择沉默,欲自赎而无人助的无奈

卡拉的爸爸西奥是卢卡斯的好朋友,两人一起从小长大,西奥坦言卢卡斯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在女儿卡拉承认自己撒了谎后,西奥明白卢卡斯是被冤枉的,但他却无动于衷,并没有主动帮好友澄清污名,导致卢卡斯的悲剧进一步恶化,西奥这种明知真相却保持缄默的现象叫 “沉默的螺旋”。

德国社会学家若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提到: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总是希望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支持,以避免被社会孤立的威胁,当发现自己是“多数派“时,积极发言;当发现自己是”少数派“时,闭口缄默。

其实卢卡斯声嘶力竭也不及当事人的父亲出来澄清一句有效,但西奥却选择了沉默,避免把自己放在舆论的对立面,由于好友的不作为,卢卡斯孤身一人难敌偏见的毁灭性力量,最终走向最坏的方向。

生活中沉默的螺旋现象也很常见。朋友的父亲被一个女人诈骗,旁观者的人都说是朋友的父亲有错那个女人是无辜的,朋友向那些知道真相的亲戚寻求帮助却碰壁,原因是他们害怕成为众矢之的选择缄口不言。

深陷麻烦只有手握关键票的人能帮助自己,而他却选择放弃投票权是最让人无奈的事。站在对方的立场,明哲保身是最佳策略,但从正义的角度来看明知真相却保持缄默,难道不是某种程度上的助纣为虐么?不因声弱而不发,不因曲寡而不和。适当发声打破沉默的螺旋,才能避免好人被戕害。

3、脸对脸一团和气,背对背往死里弄的荒谬

一年之后卢卡斯事件似乎已经过去了,在庆祝儿子马库斯拿到的狩猎许可证的聚会上,小镇人们仿佛又接受了卢卡斯成为小镇的一员。卢卡斯后来带着儿子上山打猎,在他观察猎物时,一颗子弹擦着卢卡斯的头皮飞过,惊骇之中卢卡斯才明白,“性侵”事件远远没有结束。

东野圭吾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在人性面前,人们总是渺小的存在。”

人心是最难以直视的东西,因为它可以荒谬到,在阳光下脸对脸时假装一团和气,背对背时却将深处的邪恶在阴暗的地方偷偷释放出来。

最后一枪真是让人感到对人性的绝望,那一枪是一个背着光看不清脸的男孩开的,他不是一个人而是虚伪、有偏见一类人的缩影, 那一枪代表的是一个群体对卢卡斯的审判。

直到那一刻我才读懂《狩猎》为什么会叫狩猎,它在隐喻卢卡斯就像是猎物,小镇人们是狩猎者,而偏见是他们的猎枪,表面和气仅仅是他们的伪装。小镇上的大部分群体从没真心接受过卢卡斯的回归,他们只是表面上的认可,而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把人往死里整。

而这一切,都是小女孩一句话带来的结果,这个世界的荒谬不禁令人心生寒意。

02 电影中最值得一提的3个启示1、“有罪推定”审判模式的缺陷:容易滥用道德之名,判好人无期徒刑

在卢卡斯被曝出“性侵”的消息后,有个细节推敲起来很有意思。即人们都先入为主的判定了卢卡斯是个性侵者,要他们扭转这样的认知,除非有人及时出来澄清,或者控诉者声明取消控诉。小镇人们道德审判卢卡斯的底层逻辑是,先假定你有罪,除非你找到有力证据来证明你的清白。

这样的推定模式对当事人来说极为不公平,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找证据会受阻。当别人先入为主认定某人有罪时,很多轻松办成的事都办不成了。卢卡斯开始时去找园长理论就碰了钉子。另一个是找到证据后的澄清难度倍增。一旦观念先形成,要想推翻固有的成见就像是登天一样难,卢卡斯的悲剧就源于此,哪怕法院宣判了他无罪,人们的成见也判他无期徒刑。

现实中的司法体系里“有罪推定”的审判模式很容易造成冤假错案,因此几乎已被摈弃。被用得最多的是“无罪推定”,它的底层逻辑是:假定一个人是清白的,除非找到证据说明这个人有罪。

试想如果卢卡斯深陷“性侵”事件之初,人们的道德审判假设是他无罪,那么访谈卡拉的心理专家也许就不会诱导性提问,园长也不会忽略卡拉想出去玩而撒谎的可能,卢卡斯的结局也许就不是这样。

生活中也常出现“有罪推定”式的道德审判。一位教学严厉的老师朋友曾被学生控诉打人,朋友说只训话了根本没动手,家长却认为除非你找到证据说明你没动手打人,否则就要赔偿,因为小孩子说自己身体不舒服。

出发点是“有罪”还是“无罪”,基本决定了后面解决问题的思路,若是“有罪”,采用的审判方式往往是消极的,结果就是好人往往被冤枉,真相往往被掩盖。若是“无罪”,往往更容易避免冤错。

如果有一天,我们要站在道德点上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记得采用“无罪推定”,因为冤枉一个好人容易,洗白一个人却太难太难。

2、群体极化的悖论:审判“邪恶”的善良容易成群暴,好人被处以极刑

电影中最让人心生绝望的是从卢卡斯被冤枉开始,人们对他的态度越来越恶劣,先是孤立和指责,到扔石头砸窗户和杀狗泄愤。哪怕是法院认定卢卡斯清白之后,人们也没有转变自己的偏见,甚至在打猎时开枪射杀他。因为群体极化的影响,当初代表善良审判“恶人”的人们已经走向了极端,成为了最该被审判的恶人。

群体极化亦称“冒险转移”。指在群体决策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极端化倾向,即或转向冒险一极,或转向保守一极。

简单说就是,任何一种个体的选择,经群体讨论后会变得极端化,变得更加激进。其背后的原因有两个:说服论据和社会比较。

“说服论据”是指观点得到支持后,会变得更相信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出更极端的观点。对卢卡斯的控诉从卡拉开始,最后蔓延到了整个幼儿园所有学生的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侵害,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家长们讨论时得到互相的支持后,越发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受害者,从而仇恨卢卡斯。

“社会比较”是指在群体讨论中发现别人与自己的行为相似时,他们会倾向于采取更极端行为,彰显自己的高明。卢卡斯去超市买东西,最开始和他有冲突的只是售货员,当周围的人围拢一起诋毁他时,冲突就升级为围殴。

其实卢卡斯刚开始时被敌视是勉强能够接受的,毕竟不纵容坏人是一个群体积极向善的表现,但受群体极化的影响,审判邪恶的善良变成了极端的群体暴力,好人就这么被推上了绝路。

现实中的我们常因为这两个原因掉入“群体极化”的陷阱。比如以前网上曝出的校园暴力,刚开始只是辱骂,渐渐的开始打耳光,一轮下来之后甚至开始踹。施暴者之间相互观点支持、相互行为比较,导致行为越来越极端化。

我们应当正视群体极化的危险,它易会让人走极端的属性,太容易把好事变成坏事,或者让事态进一步恶化。我们能做的是时刻保持自省,不做群体中推波助澜的人,避免成为戕害无辜者的群氓中的一员。

3、舆论传播的反规则:现实世界的弱者,就是舆论世界的强者

卢卡斯“性侵”孩童的消息经园长之口传播出去后,一夜之间小镇上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从而拉开悲剧的序幕。人人都不待见卢卡斯,连带他的儿子也被敌对。他儿子马库斯去超市买东西时,超市老板直言以后不要来了,这儿不欢迎他和卢卡斯。

消息能够引起这么大的轰动,让人们整齐划一的孤立卢卡斯,有着传播学的原因。厦门大学教授邹振东在《弱传播——舆论世界的哲学》中讲到:

舆论世界的强弱与现实世界的强弱刚好倒置。现实中的强者恰恰是舆论中的弱者,舆论的能量朝着有利于现实中弱者的方向运动,现实中的强者要在舆论中获得优势必须与弱者相连接,必须从弱者中汲取舆论。

卡拉是现实中的弱者,而卢卡斯是现实中的强者,因此舆论一传播起来,人们很容易就站队卡拉批判卢卡斯。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卢卡斯迅速就成为众矢之的,要是卢卡斯换成一个跟卡拉差不多大的小朋友,舆论就不会完全倒向一边了,毕竟舆论传播的哲学告诉我们现实中的强者就是舆论中的弱者。

现实中其实也是一样的,强者和弱者起了冲突,舆论最先支持的往往都是弱者,比如哥哥和妹妹争吵,周围的人最先指责的一定是哥哥,就算理清了是妹妹的错,哥哥也会背上“不懂事”的标签。

舆论世界里强者在获得认同方面,相比于弱者有着天然的劣势。弱者在舆论世界有着巨大的认同人口基数,而强者的身份、姿态甚至价值观都会成为得到舆论认同的阻碍。所以,要想得到更多的舆论认同,能否把自己塑造得比对手要弱是成败关键点。

结语:

看完电影,我不自觉的长吸了一口气。

《狩猎》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评分,导演讲故事的功力深厚是一方面。故事本身折射出的对于“好人”的思考、对于舆论偏见的思考、和沉重的道德审判问题等等,才是最让人细思极恐,最让人反省自身的地方。

以上,希望对你有启发。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