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刻的什么「传国玉玺谜团材质是什么刻字是什么真是金镶玉旁有刻字」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00更新:2023-01-03 08:30:42

夏朝初年,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收九州之青铜,铸造九鼎。自此九鼎即象征九州,拥有者即是天下之共主。

夏商之后又有周,周又分西周和东周。东周时期王权衰落,诸侯争霸,问鼎中原。在那春秋战国连绵不断的战争中,终有秦国一家独大,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到秦朝建立之后,夏商周三代传国之宝九鼎的下落成谜。此时天下却出现了另一样至宝——传国玉玺,已然替代九鼎成为皇帝之权的象征。自秦之后,传国玉玺不知经历过多少英雄枭雄之手,帝王得之就为正统皇帝,没有传国玉玺自己也没有底气,不知有多少人觊觎这件神器。

正是因传国玉玺太过重要,而下落不明。也是因为传国玉玺下落不明,又才有了这四个谜团。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取蓝田玉令玉工做成传国玉玺。在《册府元龟》中引用《世本》之中的一段描述传国玉玺的话为:

秦兼七国称皇帝,李斯取蓝田之玉,玉工孙涛刻之,方四寸,斯为大篆书,文之形制为鱼龙凤鸟之状,希世之至宝也。

《册府元龟》虽是北宋的书籍,《世本》却是大约成书于秦始皇年间。根据这里的描述就是李斯取的是蓝田玉让玉工孙涛刻了一枚四寸的玉玺,并且上面的字出自于李斯之手,是为大篆。

再到东汉初,有学者卫宏也曾在著作中也有记述过传国玉玺的一些事情。不过,具体那本书已经没有记录了,唐朝章怀太子李贤曾引用过卫宏的一段话为:其玉出蓝田山,题是李斯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号曰“传国玺”。同样是李贤,还引用过南朝齐人纪僧真《玉玺谱》中的一段话为:传国玺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蓝田山,丞相李斯所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也就是说,在前期描述的传国玉玺就是蓝田玉所制。不过,世上一直有传国玉玺是和氏璧所制之说。这也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实实在在的记载的。北魏崔浩作有一本《汉纪音义》,里面明确说过“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 从这时开始,后世不乏有人以此为根据,记述传国玉玺是和氏璧所制。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中就有:卞和璧,始皇以为传国玺也。注意,是《史记正义》不是《史记》,有人还贸然说这句话出自《史记·李斯列传》。

关于传国玉玺的材质,是和氏璧的可能性不大。崔浩是北魏人,时间要就晚于其他人,而卫宏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的议郎,他的描述更为准确。再者,和氏璧既然名为玉璧,玉中有孔,称之为璧,圆璧磨成方玺岂不是很大的疑问。南宋史学家李心传就反驳这一观点“以礼制考之,璧五寸而有好,则不得复刻为玺,此说谬矣。”

传国玉玺是和氏璧分明是谣言,为何在民间流传确实很广?这就是得益于《三国演义》的流传了,孙坚得玉玺后,描述为:

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

《三国演义》中明显采用了传国玉玺是和氏璧所造之说。鉴于《三国演义》的流传,传国玉玺是和氏璧的说法自是为人所知。

传国玉玺篆刻之后,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我顺受天命而为皇帝,就应该使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

只是,玉玺上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吗?卫宏和《玉玺谱》上的描述都是这八个字,三国吴国韦曜的《吴书》中也同样是这八个字。不过,还有不同的记录,东汉末应劭、西晋皇甫谧在著作中记载为“受命于天,即寿且康”;东晋孙盛的《晋阳秋》中描述,冉魏送给东晋的传国玉玺上刻字是“昊天之命,皇帝寿昌”;南朝刘宋的《宋书》中记述则为“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在这四个不同的说法中,明显还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更靠谱。卫宏是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的议郎,是见过玉玺的;三国东吴孙权也是可能见过玉玺的,因为他父亲孙坚曾得到过,而韦曜是吴国重臣,记述应该无误。

其他几人中,记述相对准确的应该是应劭和皇甫谧。应劭是东汉末官吏,虽然常年在外不太可能见过玉玺,但他父亲应奉是司隶校尉,属于汉朝的高级军职,很可能是见过玉玺的或有诏书的。还有就是皇甫谧,他是学者没有当过官,但祖父是东汉名将皇甫嵩,家族极其显赫,也有可能知道玉玺上的字迹。

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一些疑云。刘宋官员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做注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写下“且康”、“永昌”,二字为错,未知两家何者为得。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宋书》中的授天之命,皇帝寿昌是假的,正确来说应该是刘宋的传国玺可能已经是假的了。

至于冉魏送给东晋的那枚“昊天之命,皇帝寿昌”的玉玺,是孙盛所记述。孙盛是东晋中期的史学家,担任过桓温的僚佐,而且他是个颇有风骨的史学家,面对桓温杀身灭族相威胁,还是将他北伐时在枋头的败绩如实记述在了《晋阳秋》中。所以,孙盛记述的昊天之命,既寿永昌也很可能是真的,只是冉魏的玉玺可能就不是真的了。这枚玉玺大概率就是一直流传下来,直到后唐李从珂自焚的那枚玉玺。

其实玉玺上的字是什么样式,是虫鱼篆,还是鱼鸟篆,又是一个疑问了。

在西汉末年,传国玉玺曾出现一个变故。当时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派堂弟王舜去找太后王政君索要玉玺。老太后愤怒地将玉玺摔在地上,以致于玉玺摔掉一角。

在《汉书》记载中,只说太后用玉玺砸王舜,并没说摔破。不过,在卫宏的记述为“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后乃出以投地,上螭一角缺”;《吴书》中描述孙坚在井中打捞的玉玺“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玉玺谱》中同样记载“玺上螭一角缺”。

由此可见,玉玺确实是被老太后给摔坏了一角。不过,在所有描述中都没有说用黄金镶嵌之说,而且摔破的明显是上面的一个龙角。之所以有黄金镶嵌一角的说法,还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所写“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

不得不承认的是,演义比史书流传要广。在新《三国演义》中,剧中的玉玺就是黄金镶嵌了一角。

不过,这个黄色材质还是有不小的问题的。宋代曹彦约《玉玺本末》中考证过玉玺材质,罗列了白色、绿色、玄色的记载。在这几种颜色中,色绿如蓝最为可靠,也就是绿色之说,在各种游戏中传国玉玉玺基本都是绿色的。

传国玉玺底部有八个刻字是明确的,但据说曹丕得到玉玺后又在一旁肩上加刻了七个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关于这段记载,出自于《辽史》。只是《辽史》中的时间相距传国玉玺丢失已经很久了,可信度不高了。不过,在《魏书》中记载,北魏灭佛之时,在佛像中得到两枚传国玉玺,“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汉传国玺。" 这枚玉玺很可能是真的,也就是曹丕有可能在一旁刻过字。另外据传闻,后赵石勒得玉玺后,也曾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传国玉玺一旁到底有没有刻字,确实是个谜团,因为关于这个的记载太少了。

按理来说,传国玉玺如此重要,记载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谜团。第一自然是因为下落不明,而下落不明正是因为传国玉玺太过重要,不乏有人假造,真假难辨。

自三国之后,已经出现了多枚真假传国玉玺。北朝的北魏在佛像中就得到两块传国玉玺,与此同时南朝刘宋也有着两枚,谁都说自己的是真的。经过十六国南北朝之后,谁还能断定得到的就是秦始皇的传国玉玺。虽然一般说是真玉玺被后唐李从珂带着自焚了,实际上唐朝得到的就有好几枚,而且有一枚黑色玉玺,上面刻字是“授天之命,有德者昌”,还被认为是真的传国玉玺。

随着真正的传国玉玺难觅踪迹,这些谜团也是难以解开了。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