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1921首次展现在上海洗衣房里打工的毛泽东王仁君再次饰演伟人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21更新:2023-04-13 22:44:14

抛开演绎伟人的思想包袱,真正进入毛泽东二十七八岁时作为青年人的状态

——这是电影《1921》监制兼导演黄建新给演员王仁君的建议。

在最新发布的人物海报中,片中毛泽东一角由王仁君出演。

这也是继电影《古田军号》成功塑造毛泽东之后,王仁君再度挑战伟人的角色。在拍摄《古田军号》时,王仁君就把几乎所有毛主席的史料都翻遍了。所以当《1921》剧组在拍摄前给王仁君发去厚厚的书单时,演员表示其中有70%的书自己都已研读了好几遍。

但黄建新的要求是,希望王仁君再复读这些史料时重点细看从1893年到1922年之间毛泽东的故事和思想,不要往后看。他希望王仁君能抛开演绎伟人的思想包袱,真正进入主席二十七八岁时一个青年人的状态。

于是进组前两个月,王仁君从外在、内在两个层面入手,除减重塑型、练习韶山口音外,反复重读了《毛泽东早期文稿》等大量珍贵史料,花了大量时间揣摩青年时代毛主席的精神世界,力图“形神兼备”塑造出一个心怀理想但仍在探索救国之路的的热血青年。

此次曝光的海报,正是展现了王仁君饰演的毛泽东初到上海时的一个片段瞬间。当时毛泽东在上海洗衣房打工,试验“工读互助”, 这是一段鲜少人知的历史,也是大银幕上首次出现主席这一时期的形象。海报上的他背着从客户家中取来的一大包衣服,乘上电车赶回打工的洗衣房。虽然衣着朴素,一如普通“打工人”,但阳光洒满全身,神情自信,眼神明亮,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青年主席的朝气蓬勃和激情洋溢尽显其中。

“孩儿立志出乡关”接革命火种“七八点钟的太阳”照亮全中国

毛泽东自小便心存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年仅17岁离家求学之际,便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般极具气魄的名篇。25岁不到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他便与蔡和森等人发起进步组织新民学会。

1918年,毛泽东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李大钊和陈独秀。在李大钊的带动下,毛泽东得以广泛阅读了当时图书馆收藏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回湘后仿效李大钊的《每周评论》,创办了“五四”时期最出色的革命刊物之一《湘江评论》。“五四运动”爆发后,毛泽东亲拟传单,带领学会学生到长沙各校串联,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

1920年在上海期间,毛泽东与陈独秀会面往来,当时陈独秀正在筹备组建共产党。毛泽东和陈独秀讨论他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独秀谈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话,对毛泽东一生中的这个关键时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后来评价陈独秀,“他对我产生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这一年的夏天,毛泽东由一个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革命火种一经点燃便成大势,陈独秀在积极推动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各地成立之际,致函毛泽东,促其在湖南也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毛泽东的努力下,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了。1921年7月,毛泽东和何叔衡代表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自此,毛泽东的命运便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紧密连接在了一起,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是毛泽东给所有中国青年的寄语,他也用自己的青年时光完美印证了这一点。正是一个个敢想敢为、敢拼敢闯的爱国青年,星火汇聚,前赴后继,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他们推翻旧世界,再造“民族独立、人人平等”的新世界的初衷。

跑步不停歇减重练口音王仁君“形神兼备”演绎伟人青年时

在2019年上映的电影《古田军号》中,王仁君饰演了刚刚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突围的36岁的毛委员。观众普遍认为他演出了毛泽东“有热血、有冲劲、有信仰、有坚守”的一面,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情怀。虽然有成功出演的经验,但对于王仁君来说,在《1921》中饰演28岁的毛泽东,如何演出不同年龄时期的差异,展现一个更不为观众熟知的毛泽东,是他的一大挑战。

《1921》给了王仁君发挥的空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不仅有对革命的热情和改变中国的壮志,他同样是个普通青年人。正如导演黄建新所说,伟人的名字在今天虽是如雷贯耳、光芒万丈,“但当时他们的状态其实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一样”,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来到上海,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租住在哈同路(今安义路)试验工读生活,“每人每月才3元零用钱,常吃蚕豆煮米饭和青菜豆腐汤”,但他还会省下钱去买进步杂志,不断研读马克思主义思想,探索中国该往何处去的道路。

王仁君在表演中抓住了这些细节,呈现出了观众很少见过的青年毛泽东真性情、生活化的一面。为了能够呈现出主席从小重视体能教育的运动精神,从进组两个月前到整个拍摄期间,王仁君每天像主席一样坚持晨跑、夜跑,经常跑到汗水湿透衣服才休息。在电影里导演需要展现毛泽东在上海各种地段跑步的姿态来构建一组蒙太奇镜头,王仁君几个月苦练跑步的工夫并没有白花,既更接近了青年毛泽东当时的状态,又让跑姿变得非常专业好看,黄导每次看到监视器里王仁君跑步的镜头,都赞不绝口,称赞王仁君把主席年轻时的精神气儿通过这意气风发的跑步姿态就展现出来了。这些细节的刻画,从侧面丰富了青年毛泽东的形象,让遥不可及的伟人瞬时变得更加亲近、立体。

对于此次出演,除了对角色内在精神世界的钻研揣摩,王仁君在外形、口音上也提前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开拍前为了更贴近毛泽东年轻时的形象,王仁君特地减重,最终达到了五官和形体上与青年毛泽东的贴近,经常引得全组人感慨“太像了”。

而口音方面,在做到张口就是正宗的湖南乡音外,王仁君为了片中仅有一句的俄语台词,特意去学习、苦练带有韶山口音的俄语,只为了能让观众从细节处自然地感知到:这就是那个从湖南韶山出来的“小伙子”。电影《1921》正是集结了这样一群精益求精的主创团队,才能打造出一部满怀诚意与匠心的作品,力争成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之作,向党的100周年生日送出中国电影人的诚挚贺礼。

电影《1921》由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由腾讯影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三次元影业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将于2021年7月1日全国上映。

编辑:王彦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