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团圆结尾「含泪整理张爱玲的小团圆篇章详细梳理」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65更新:2023-01-03 13:31:34

一:香港篇

出场人物:比比、赛梨、婀坠,茹壁、剑妮、蕊秋、楚娣、项八小姐、毕大使、南西夫妇、安竹斯教授

内容概要:本章主要围绕九莉在港大读书时的校园生活展开。背景二战时期,香港面临着日军的包围,九莉在港大求学,虽然战争即将来临,但是大家更加惧怕的是面临考试。九莉形容:面对考试,“总是觉得噩梦”。小说开头也这样描写“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

蕊秋从上海过来香港看九莉,母女俩的关系比较淡漠。九莉为母亲的美貌而自豪,同时也为自己不是母亲所期待的长相而自卑。在此后,她也多次提及,自己不符合母亲的“少女型”脸庞。文中写到一个典故,劳伦斯的短篇小说《上流美妇人》,“他在美妇人的子宫里的时候一定很窘。”九莉说自己是丑小鸭,常常不喜欢自己那么高。九莉知道母亲输掉安竹斯教授给的八百元港币,整个木然了,并暗自下定决心,“二婶的钱为无论如何一定要还的。”

总体评价:写的很乱,刚开始读的时候完全读不下去,因为张的写法毫无逻辑可言,基本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归纳起来为两大主线:一,九莉在港大的同学们;二,蕊秋的朋友圈。

二:战乱篇

人物:雷克、安竹斯教授、严明升

内容大概:九莉在港大读书时经历了香港被日军轰炸,她被迫跟同学们一起转移,期间九莉在港大的成绩被销毁。

关键词:惨。战争时期整个城市惨淡的现状以及成绩被销毁后惨淡的心情。

主线:比比来看九莉、安竹斯教授的死亡、港大成绩被销毁、战后的惨况、同学们各奔东西。

总体评价:此章开始归于正常,主要讲述的为战乱中的香港,九莉亲身经历莉“演习”,面临差点被炸死,她说“都没有人可告诉”,感觉“若有所思”。“为差点被炸死了,一个炸弹落在对街,”她脑子里听见自己对声音告诉别人。告诉谁?难道是韩妈吗?楚娣向来淡淡的,也不会当桩事。蕊秋她根本没有想起。比比反正永远是快乐的,她死了也是一样。

三:上海篇,与姑姑合租

内容大概:因为战争的原因,九莉暂时不能出国,只能返回上海。

内容主线:蕊秋楚娣回国后,九莉一家经历过比较平和的岁夜,后来蕊秋乃德离婚,乃德另娶后母翠华。文中穿插说了九莉一些亲戚的事情。

人物梳理

竺家表大妈(原型:李鸿章)

第三章中的竺家表大妈就是张氏大原型,大爷就是李国杰。是张爱玲另外一篇小说《小艾》的原型人物。大爷在前清袭了爵,也做过官,近年来又出山,当上了要人。表大妈是她太太,绪哥哥不是她亲生的。表大爷最后被暗杀,大家都瞒着表大妈,楚娣为了绪哥哥跟大爷打官司,但是最后绪哥哥没有跟楚娣在一起,俩人最后和解,说重新做回朋友。

李鸿章家族

文中的大爷就是张志潜,比张爱玲的父亲和姑姑大二十多岁,是他把这两个孤儿带大。“大爷看电影看到接吻就喜欢捂着眼睛”,“大爷说楚娣不出嫁,叫他死了怎么见老太爷老太太,对着楚娣哭”。大爷瞒着大妈跟洗脚丫头来喜好上了,瞒着大妈说来喜给人了,一夫一妻在南京下关开鞋帽庄。大妈看着来喜长大,还给来喜办了嫁妆,生了儿子还告诉大妈。

张志沂、张志潜、张茂渊三兄妹

卞家(九莉母亲的娘家)

文中的卞家就是黄家,卞云志为九莉的舅舅,与蕊秋是龙凤胎,是姨奶奶所生的遗腹子。

在第一章中,蕊秋与九莉这样讲述:你外公是在云南任上不在的,才二十四岁,外婆跟大姨太二姨太接到消息后昏了过去,三个人中只有二姨太有喜。本家想要分绝户人家的家产,最后二姨太生了一个女儿,让凌嫂子买了一个男婴,对外称生了双胞胎,才保住家产。(狸猫换太子)

黄素琼、黄定柱兄妹

黄定柱家的故事也对应了张爱玲的另外一篇小说《花凋》,张爱玲在文章中以九莉的口吻说:自从那次她笔下把卞家形容的不堪,没再见过面。在码头上,他们仍旧亲热的与楚娣打招呼,对九莉也照常,不过脸上都流露出一种快心的神气。现在可以告她一状了。

耿家(后母翠华家)

翠华的后母为孙宝琦的女儿孙用蕃,孙宝琦为清末大臣,晚清外交家,北洋政府第四任代理国务院总理。文中的耿十一小姐即为翠华,曾经与一个表哥恋爱,发生了关系,家里不同意,嫌表哥家穷,两个人约定双双服毒情死,表哥临时反悔,通知她家里人到旅馆接她回去。事情闹穿了之后,他父亲在清末民初官做的很大,逼她寻死,经人劝下来,但是从此成了个黑人,不见天日,她父亲活了七八十岁,中间这些年她抽上鸦片解闷。乃德说;“我知道她从前的事情,我不介意,我自己也不是一张白纸。”

孙宝琦(孙用蕃的父亲)晚清大臣

孙用蕃(张爱玲的后母)

两人结婚后,九莉称其后母为娘,称其父亲为二叔,称其母亲为二婶。因为之前准备把九莉过继给大爷,后来因为乃德、楚娣与大爷的官司不了了之了。

翠华因为九莉夜不归,打了她一个嘴巴子,反咬她还动手打人,激得乃德打了她一顿,并把她关进了小黑屋。后来九莉乘病中疏防,瞒着韩妈逃了出去,跑到二婶三姑那里。

第四、五章:爱情线(九莉与邵之雍的恋爱)

内容大概:

主线一:表大爷一家的故事

主线二:与邵之雍的爱情

表大爷一家

表大妈是硬塞给表大爷的,表大爷刚死了太太,表大妈的哥哥跟表大爷硬说了两天,他们本来是表亲,表大爷不好拒绝,表大爷有一个三姨奶奶。表大爷把所有的姨奶奶都打发了,只留在三姨奶奶并且带着去北京上任。表大爷一直不理表大妈,三姨奶奶做贤人劝着大爷对大妈好点,后来他们出去看戏吃馆子都带着表大妈。说这个是表大妈一辈子的黄金时代。表大妈被送回上海,表大爷回上海也不在家里住。

表大爷哄骗表大妈的钱,表大爷吃官司被暗杀。三姨奶奶头发秃了,表大爷就不搭理她了。素姐姐是表大爷前头太太生的,后来搬到了上海,与楚娣的关系很好。绪哥哥是三姨奶奶的丫头生下的,生下来之后丫头被三姨奶奶卖了,不知道卖到哪里去了。

绪哥哥本来跟楚娣好,楚娣为了绪哥哥跟大爷打官司,绪哥哥跟二房的维嫂嫂好,九莉觉得人不可貌相,十分反感,觉得绪哥哥太对不起楚娣了,也是楚娣给了绪哥哥自信心,所以让他有胆子偷香窃玉、左右逢源。在绪哥哥临走前,楚娣与他讲开了,还是感情很好的朋友。绪哥哥结婚了,他们家的一个老亲,三小姐。现在在天津做事,跟着丈母娘生活。

楚娣(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

爱情线(邵之雍39岁,九莉22岁)

九莉自述“归途明月当头,她不禁一阵空虚,二十二岁了,写爱情故事,但是从来没有恋爱过,给人知道了不好。”

邵之雍 汪政府的官,在杂志上写了篇批评,说“我好”。文笔学鲁迅学得非常像。眉眼很英秀,国语说的有点像湖南话,像个职业志士。

邵之雍的套路大法;

一、写批评,对九莉对文章表示认同

二、英雄主义事迹,职业志士风范

三、天天来,甜言蜜语(脸上有神的光,我们永远在一起

四、给钱(经济上我保护你)

九莉,没有很大的政治意识。虽然早知道邵之雍是汪政府的官,也知道他有老婆,但还是与其恋爱了。

热恋期,“他走后一烟灰盘的烟蒂,她都拣起来,收在一只旧信封里。”九莉对邵之雍对爱情有点卑微,带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她说“我现在不想结婚。过几年我会去找你。”知道战后或许他会逃亡到边远的小城,但是她会千山万水去找了去,与他在“昏黄的油灯影里重逢。”

与邵之雍恋爱后,“她觉得过了童年就没有这样平安过。时间变得悠长,无穷无尽,是个金色的沙漠,浩浩荡荡一无所有,只有嘹亮的音乐,过去未来重门洞开,永生大概只能是这样。这一段时间与生命里无论什么别的事都不一样,因此与任何别的事都不相干。她不过陪他多走一段路。在金色梦都河上划船,随时可以上岸。”

六:南方 北方

内容主线:邵之雍与两个太太都离婚(渣男心态,很难受),楚娣评价:衔着是块骨头,丢了是块肉。因为登报离婚,所以外界推测九莉会与邵之雍结婚。但是因为时局问题,结婚还是不要。邵之雍这样说的:“就宣布也好,请朋友吃酒,那种情调也很好。”。楚娣怕“要是养出个孩子来怎么办?”九莉说“他说要是有孩子就交给秀男带。”楚娣表示:“不能听他的,疼的很。”并且说出蕊秋曾经打过胎(为了简炜)

楚娣爱上过蕊秋,也爱上简炜,贪恋这个温暖娣小团体,甘心与蕊秋分一个男人。(好乱娣关系,又是同性又是异性)。

除了简炜,蕊秋的情人还有马寿,诚大侄侄,范斯坦医生(蕊秋曾经因为范斯坦医生咒骂过生病娣九莉:“你活着就是害人!像你这样娣人只能让你自生自灭。”)

诚大侄侄:蕊秋还没有离婚时的情人。(由诚大诚大侄侄回忆起家族往事)

堂伯父—二大爷(媳妇:四嫂)—九莉祖父的侄子,做过总督,南京城破时坐在篮子里从城墙上吊下来逃走了,九莉背“商女不知亡国恨”时,二大爷会拭泪。

堂伯父—佣人口中的新房子,阔气。十一爷(配偶:大姨奶奶) 十三爷(配偶:二姨奶奶,三姨奶奶)兄弟俩母亲为七老太太。九莉的父亲乃德在家族里面称为十六爷,姑姑楚娣称为十九小姐。

盛家仆人梳理

邓爷(邓升):瘦瘦的,是个光头,刚来盛家的时候是个书童,后来盛家替她娶过老婆,死了。乃德总骂九林,邓升看不过,在门房里叫骂:“就这一个儿子,打丫头似的天天打。”乃德也没怎样,隔了些时派他下乡去,就长驻田上,没要他回来,死在乡下。

韩妈:照顾九莉的女佣,一个寡妇带着一儿一女过日子,小时候是养媳妇,所以胆子小,喜欢讲“古”三十来岁出来帮工,把孩子交给他们的外婆带。儿子进宝,枪花很大,出了碴子,很难找工作,最后活埋了他外婆。女儿“大姐”,一张长脸,人很呆笨。九莉被乃德关进小黑屋,韩妈看守,最后九莉趁病逃走,韩妈后来离开了盛家。

碧桃:从小买来的丫头,嫁给毓恒,婚后开了一家小店蚀本,婆婆嫌弃没有孩子,家里经常争吵,毓恒到镇江找事再也没有回来,碧桃重新有了人,疑似做了主人的妾。

余妈:照顾九林,陪房女佣,余妈识字爱讲阴司地狱的事。“九林虽然好了,爱老三也走了,余妈不知道怎么忽然灰心起来,辞了工要回家去。盛家也快回南边去了,他跟着走可以省一笔费用,但是竟等不及,归心似箭。

爱老三:乃德的情人,自蕊秋走后,爱老三就搬了进来,长挑身材,苍白瓜子脸,梳着横爱丝头,前溜海罩过眉毛,笑起来眼睛眯的很细。高级时装模特身材,瘦而没有肋骨,衣架子好。爱老三讨好九莉,给她做新衣,带她去看赌钱。爱老三与乃德一起赌钱。“输的厉害”,“过了年天天去”。“俱乐部都没有赌的那么大”。与乃德一起打吗啡。“现在自己会打针了。一个跑,一个追,硬给她打。”驱逐爱老三。爱老三打针上瘾,十三爷籍故接十六爷去小住,再行驱逐。不让爱老三在北京天津挂牌做生意,去了通州,

当时听不懂的也都忘了,在那洞窟似的大房间莉追逐着,捉住她打吗啡针,那阴暗都狂欢场面。乃德看不起爱老三,所以特意吩咐韩妈孩子们不要叫她。被”新房子“抓住了把柄,棒打鸳鸯两离分,而且没有给遣散费,下场很惨。

七:文人的混乱的感情

内容大概:绪哥哥在台湾过不惯,又回到北边,路过上海,来看九莉,楚娣。绪哥哥喜欢过九莉,也知道九莉与邵之雍的事情。绪哥哥的异母姐姐素姐姐搬到上海,与楚娣年纪相仿,素来亲厚。

邵之雍的情人梳理

评价:文人的感情总是很混乱,不能用多情来形容,就是书中所说,乡下的老婆是不要的,但是乡下的钱是要的。

本章节中九莉对邵之雍开始不满。邵之雍与小康小姐和辛巧玉都发生过关系,并且去华中第一封信就提起小康小姐。九莉说她没妒忌过绯雯,也不妒忌文姬,但对小康小姐很介怀。觉得小康小姐正是她母亲说的少女应当的这样。

九莉感觉到邵之雍的多情。”九莉渐渐感觉到他这方面精神生活对于他有多重要。他是这么一个人,有什么办法?如果真爱一个人,能砍掉他一个枝干?”

邵之雍喜欢讲小康小姐,九莉对自己说“知己知彼”你如果还想保留他,就必须听他讲,无论听了多痛苦。

八:逃亡前夕

内容概要:二战结束前夕,邵之雍即将逃亡。九莉对邵之雍对爱意逐渐冷淡。

这个时期九莉的心情:“从这时候起,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有大半年的工夫,她内心有一种混乱,上面一层白蜡封住了它,是表面上的平静安全感。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总当作是上一年货是下一年的,除非从别方面证明不可能是上一年还是下一年。这一年一件事也不记得,可以称为失落的一年。”

二战结束,邵之雍作为汪伪政府的官员,即将遭到清算,所以他计划逃亡。九莉给他买了“午夜蓝”大衣。荒木护送过来,与九莉在上海见面,“他是坐日本兵船过来的,混杂在兵士里,剃了光头,在船上生病,瘦了一大圈。”九莉想邵之雍去日本,但是他说:“我有个小同乡,从前他们家接济过我,送我进中学,前几年我也帮过他们钱,帮了很多。我可以住在他们家,在乡下。”并且这样“四年”。本来九莉想问他可需要钱,但是没有说,因为蕊秋要回来了,九莉想着还钱给蕊秋,九莉计划去牛津读研究生,但是怕邵之雍以为她一定要离开。

日本的投降,邵之雍成为汉奸被清算。在电车上,九莉遇到荀桦,荀桦“乘着拥挤,忽然用膝盖夹紧了她两只腿。”九莉说她向来反对女人打人嘴巴子,因为引人注目,迹近招摇,尤其这样的熟人,总要稍微隔一会才侧身坐着挪开,就像是不觉得。但是就在这一刹那间,她震了震,从她膝盖上尝到坐老虎凳的滋味。“九莉觉得他在点醒她:汉奸妻,人人可戏。

感情的幻灭

九莉与邵之雍在一个日本人家中见面。邵之雍对九莉不满,因为她没有问小康小姐。邵之雍承认爱两个人,九莉不想再做违心对事情去问候小康小姐。邵之雍给九莉谈到比比,讲起他的老同学,觉得他们“有这么呆的,一个个坐在家里等着人去抓。”九莉想跟邵之雍一起逃去乡下,但是邵之雍觉得这样两个都“缴了械”。九莉想邵之雍到英国美国去,但是话一开口就感觉到邵之雍一种强烈的恐惧。去做华工?非法入境,查出来是战犯,九莉去了也无法谋生,没有学位还要拖着“他”。

准备逃亡乡下的前一天,邵之雍来找九莉,第一次在他们的公寓过夜。邵之雍带去了九莉全部写给他的信,九莉感觉到“他轻蔑的神气,觉得她籍故索回她那些狂热的信。”他说“荒木想到延安去,好些日本军官都跑去投靠了共产党,但是他建议还是回国好,日本这个国家还是有希望的。”他终于讲起了小康小姐,临别前与她生离死别。

九莉的心情,“她有种茫茫无依的感觉,像在黄时分出海,路不熟,又远。”

对邵之雍,她想“厨房里有一把斩肉对板刀,太沉重了。还有把切西瓜的长刀,比较扶手。对准了那狭窄的金色背脊一刀。他现在是法外之人了,拖下楼梯往街上一丢,看秀男有什么办法。”

九:奔赴乡下

第九章很短,看了一场戏,乡下过年唱戏,戏曲的内容,秀才考中一并迎娶,二美三美团圆。隐喻内心对邵之雍滥情的不满。在九莉看来,那些乡下嫂子对于她们的丈夫来说“都是数学上对一个点,只有地位,没有长度和阔度。”,而她自己九莉对于邵之雍来说,她只有长度阔度厚度,没有地位”。虽然她与他已经结婚了,但是邵之雍在外面还是有诸多情人,改不掉!

灵魂拷问,胡兰成到底有啥本事,能吸引那么多女人,甚至连逃亡途中都桃花朵朵开!

附上胡兰成的照片

胡兰成年轻的时候的确有点小帅

十:乡下团聚

内容大概:九莉在郁先生的护送下去乡下看望邵之雍。路途上,一是,专拣小路“落荒而走”。一出上海就乘货车,大家坐在行李上,没有车门,门口敞着,一路上朔风呜呜吹进来,把头发吹成一块灰饼,她用手梳爬着,涩的手都插不进去。二,未晚先投宿。三,改乘独轮车。最后与邵之雍相聚。

邵之雍感谢九莉过来看他,然后说辛先生这次是“千里送京娘”一样送了他来。

邵之雍带着辛巧玉过去看九莉,九莉对她像对任何人一样,矫枉过正对极力敷衍。九莉知道邵之雍不会放弃辛巧玉,说“巧玉是她对保护色,又是她现在唯一的一点安慰。所以根本不提她。”问邵之雍:“你决定怎么样,要是不能放弃小康小姐,我可以走开”。邵之雍的回答是“好的牙齿为什么要拔掉?要选择就是不好……”。(渣男语录)并且第二天来看九莉,带了一本《左传》,告诉她,齐桓公出逃,让他未婚妻等他二十五年。(渣男行径)在九莉离开的时候,邵之雍也没有在小康小姐和九莉之间做选择,他想着“等有一天他能出头露面了,三美团圆。”

老年后的胡兰成在台湾

回到上海,九莉食少事繁,楚娣说她这样恐“不久矣”。九莉说对邵之雍;“喜欢起来简直是狂喜,难受起来倒不打觉得,木木的。”九莉说自己最是不多愁善感的人,抵抗能力很强,事实上也只有她母亲和邵之雍给她受过罪。对于邵之雍,她有过自杀的念头,九莉写信告诉邵之雍,她有多痛苦,但是邵之雍不解,说简直不懂她在说什么,还百般辩解。(渣的无可救药)

郁先生来到上海,告诉九莉,邵之雍想把小康小姐接去乡下,希望九莉能拿出钱。秀男陪辛巧玉过来上海,九莉招待,但是她从心底里感觉到厌烦。也没有过问邵之雍的近况,也不想知道为何他们两个需要暂时拆档。

九莉现在已经不跟邵之雍写长信了,只是隔些时写张机械性的便条。邵之雍以为她没事了,又开始沾沾自喜,喜欢“有点什么就要告诉你”,说“我觉得她(辛巧玉)其实非常好,你也要忌妒忌妒她才好(意思是不要紧盯着小康小姐)。不过你真要是忌妒起来,我又吃不消了。”九莉是又好气又好笑。

十一:蕊秋回国

内容大概:蕊秋回国了,楚娣、九莉以及舅舅全家都去码头上接船。闲话家常

一,表姐给九林介绍工作(九莉觉得对照表姐,显示了自己作为亲姐姐的凉薄)

二,蕊秋问九莉是否还在等邵之雍,九莉表示“他走了当然完了。”

三,九莉与燕山相识,因为需要改编她的一篇小说,她战后第一次参加集会。起先觉得对方来者不善,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的机会多了,所以慢慢熟识,中间有了好感。燕山改编《露水姻缘》上映,楚娣,九莉,蕊秋都去观看。内容被净化,改编的很牵强。

四,九莉还钱给蕊秋。(二两金子)蕊秋哭了,说不要,“就算我不过是一个待你好过的人,你也不必对我这样。虎毒不食儿”。

五,蕊秋最后一次出走,最后客死欧洲。临终前想要见九莉一面,九莉没去。最后在一个世界闻名的拍卖行拍卖遗物清了债务,清单给九莉寄了回来,值钱的只有一对玉瓶。九莉说母亲蕊秋是环球旅行家,母女在一起的时候几乎永远在理行李,她母亲传授给她唯一的技能就是理箱子,物件可以拼凑得天衣无缝。楚娣说蕊秋倒像“流浪的犹太人”被罚永远流浪不得休息的神话人物。因为蕊秋这次回来,没有给舅舅家出口气(九莉写了一篇关于舅舅家的文章,舅舅家很生气),卞家感到失望,楚娣与蕊秋因为“一只小洋铁桶”开始礼让。楚娣与碧桃谈起“蕊秋现在脾气变了,最怕跟她算账。”楚娣说蕊秋“她给人总是算少,跟她说还要生气”。碧桃说蕊秋“呆进不呆出”。九莉听了,觉得“人怎么那么势力,她一老了,九众叛亲离起来。”

六,九林过来,说积蓄被乃德拿走,乃德现在生活困窘,

十二:与燕山的恋情,与邵之雍断情

内容大概:

一、与燕山恋爱,九莉觉得是找补了初恋,从前错过的一个男孩子。谈过一段时间的恋爱,但是燕山还是跟别人结婚了,结婚的时候也并没有告诉九莉,九莉觉得有条河隔在他们中间汤汤流着。

二、与邵之雍断情。蕊秋走后,邵之雍过来找九莉,刚好燕山打电话过来。九莉觉得“她的两大世界要相撞了。”九莉与邵之雍因为九莉没有留郁先生吃饭而争吵。邵之雍拿出小康小姐的照片给九莉看,并承认自己与小康小姐发生过关系。九莉感觉与邵之雍是“灯尽油干了”,邵之雍也以为九莉有了新的恋情。她说他“不爱我了,所以觉得窘。”他们过去像长城一样,在地平线上延绵起伏。但是长城在现代没有用了(暗示两个人现在感情的终结)。邵之雍回到了小城,仍没有放弃九莉,连写莉几封信希望能挽回。九莉觉得邵之雍“从来不放弃任何人,人就是他活动的资本。九莉汇钱给邵之雍。

最后一章很多情节都很莫名其妙,加入与比比的对话,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里面谈及与燕山的恋爱也很快,谈着谈着也不知道燕山为什么和别人结婚了,中途也交代了九林,九林失业了来找九莉帮忙,九莉没有帮忙。似乎九莉对九林一直都很淡漠(全文最心疼九林,爹不疼娘不爱,姐姐姑姑都很淡漠对他,一生也没有结婚,最后病死。)不知道最后为何镜头转向海外了,最后文章对结局与开头遥遥呼应。整本书对布局结构好像是张爱玲在《对照记》中回忆自己对一生:

悠长的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然后崎岖的成长期,也漫漫长途,看不见尽头。……然后时间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一连串蒙太奇,下接淡出。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