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主题歌曲《北风吹》「歌剧白毛女主题曲(北风吹)曲作者张鲁」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91更新:2023-04-17 09:05:30

张鲁(1917—2003)

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张鲁,原名绍曾,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李村镇,于 1938 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在延安,张鲁先后于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43 年毕业于鲁艺。期间曾担任冼星海的秘书,后转入鲁迅艺术学院实验剧团,开始了他的音乐创作生涯。以后张鲁还担任过晋西北文联音乐部副部长、华北联合大学教员等职。

张鲁

作为一名走向专业的作曲家,张鲁于 1943 年与人合作了歌剧《血泪仇》、《惯匪周子山》的音乐创作。1945 年,张鲁参加了中国第一部大型新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张鲁为作曲者之一,其《北风吹》可谓家喻户晓,唱红了大江南北。对于这首歌曲的创作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即当时对这段歌曲的创作遇到了难题,一时找不出适合的曲调,按要求必须第二天完成,因为演员在等着排戏。可当时已是下午的四点钟,在情急之中,张鲁忽然想起了贺敬之曾经说过的“喜儿最好用河北民歌《小白菜》作为她的基调”的建议,一时间,有如拨开迷雾一样,他的心里一下子便有了底。可是,还不能用旧曲填新词,因为它要符合喜儿整个人物的性格表现基调,对此,张鲁将原曲的节拍进行了改变,将主要的七个音符进行了重新排列与组合,最后形成了至今传唱不衰、久唱久爱的著名曲调《北风吹》。而歌剧《白毛女》也成为在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史上的划时代作品,曾上演于多个国家,受到了国际性赞扬。1948 年,张鲁还创作了歌剧《一场虚惊》。

1946 年,张鲁随同延安鲁艺到黑龙江工作了一段时间。新中国成立后,张鲁深觉自己在作曲方面还需要提高,于 1954 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干部进修班继续作曲方面的深造,并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中央歌舞团专事音乐创作。之后,他历任中央歌舞团团长、黑龙江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中国音协黑龙江分会主席、中国音协河北分会名誉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等职。

张鲁一生从事音乐创作 60 多年,在音乐的道路上,他虚心好学,勤奋向上,默默地为音乐事业做着贡献,先后创作歌剧达 18 部,如歌剧《刘志丹》(与李建庆合作)等,遗憾的是很多歌剧没能保存下来。当年,张鲁是“民歌五人团”的成员之一(其他四人为 :安波、马可、刘炽、关鹤童),这使他经常深入到百姓生活中间采集民歌,在虚心求教中达到了积累。一次,张鲁同大家得到这样一个收获,即著名歌曲《东方红》出自于农民秧歌手李有源对陕北民歌《骑白马》曲调的填词,而在1944 年春,陕西佳县组织群众去延安开荒种地,李有源又将此曲调填词为《移民歌》,但在开头仍用了《东方红》的首段歌词。当群众唱着这首歌奔赴延安时,被正在佳县收集民歌的张鲁等人听到,随即进行专访,将这首歌学会,并在反复琢磨中进行了改进,然后献给了延安,献给了毛主席,使这首歌在解放区乃至全国得到流传,为此,周恩来总理还专门接见了张鲁。

张鲁创作的歌曲数量很大,其歌曲紧跟时势,反映现实,主要作品有《王大妈要和平》、《互助生产》、《慰问志愿军小唱》、《运盐小调》、《有吃有穿》、《平汉路小唱》,以及民歌联唱《七月里在边区》(与安波、马可、刘炽、张鲁、关鹤童集体创作)和《亲爱的共产党》、《家乡的山家乡的水》等,很多歌曲在当时很有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张鲁还创作有歌舞剧、电影音乐等。张鲁对中国音乐的发展状况也极为关注,撰有《如何继承发展民族民间音乐传统》等文章,他说过“中国音乐的发展不能独立于世界潮流之外,他的根在民族这里,在生活这里”。1988 年,《张鲁歌曲选集》得以出版。2002 年,张鲁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荣誉奖,并被授予终身荣誉勋章。

离休后,张鲁仍然关注着音乐事业的发展,他深入到群众音乐活动当中,积极地做好辅导和普及工作,并承担着河北省直老干部合唱团团长一职,亲自创作团歌《我们是一支雄壮的老兵》。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合唱团在多次大赛中获奖。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张鲁于他晚年继续尽职于他所钟爱的音乐,尽着可贵的一份力量。

更多视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天秤的艺术格子”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