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开婉婷「罗启锐张婉婷」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22更新:2023-04-18 09:13:45

编辑∣曹真

他们是香港电影界有名的黄金搭档,是大学同学,是多年默契的搭档,也是生活中的伴侣。

罗启锐,香港著名导演及编剧,作品多渗透浓厚的香港本土情怀,以朴实的情愫表达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态度。

张婉婷,香港学院派导演的代表人物,也是香港颇受瞩目的新锐女导演。由剧作家出身的她,作品多以感情为主题,在刻画人物内心上有着中国传统作品的笔触,喜欢用细节刻画爱情的迷离。

罗启锐、张婉婷二人合作的电影,大部分与奖有缘,有人称他们为“影坛神雕侠侣”。

主要作品

2014 未上映《三城记》

2010年《岁月神偷》

2003年《1.99电影行动》

2001年《北京乐与路》

1998年《玻璃之城》

1997年《宋家皇朝》

1992年《我爱扭纹柴》

1989年《八两金》

1987年《七小福》

1987年《秋天的童话》

1986年《杀气二人组》

1985年《非法移民》

罗启锐创作歌曲:

《给电影人的情书》,献给中国电影百年

《回忆之前,忘记之后》,电影《北京乐与路》主题曲

影人独语

“我其实不是最喜欢编剧,因为当编剧是很孤独的工作,那种从无到有的过程太痛苦。而当导演,我喜欢那种感觉:心中所想的一切慢慢地出现在眼前。那是希望变成神的感觉。因为导演的工作就像是神,原本不存在的东西,把它变成一种存在。这种感觉也经常让我感到痛苦,因为出来的东西并不及原本心目中的完美,或者看到这自己创造的东西最终不受控制地成为一个矛盾体,我觉得自己就像无能力的神。”——罗启锐

“我觉得香港的导演来内地拍可以有更大的环境、更多的演员、更便利的资源条件等,香港毕竟太小了,内地的空间很大,而且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总不能说我是老死要在香港之内拍戏的。创作是无界限的,哪里适合就去哪里拍。但是香港导演也不能忘了自己在电影中的坚持,不要一味迎合而迷失了自己的风格。”——张婉婷

罗启锐、张婉婷的本土电影情怀

电影发烧友,城市流浪人,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伪文青,现混迹于成都。

新浪微博:@默默向上游的PaPa

说起华语电影圈导演阵列的最佳拍档、模范伉俪,徐克、施南生也许会是你第一个想要谈论的,但罗启锐、张婉婷夫妇的实力在业界亦有目共睹。正像采访徐老爷,你从不会忘记提施南生,聊到罗启锐,也不应该少了张婉婷,离开了谁,也许各自都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吧。从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崛起到现在港台内地合拍片的兴盛,我们看到多是二人携手出现在影片前后的Crew上,夫妻齐心协力干活不累的成果尤为体现在他们身上。

编剧出身,让罗启锐对成长和生活的城市有了更多文人的情调和理解,这是一种罗氏情怀。以至于多年之后,当他全心筹备并完成了一部半自传体的小成本文艺片《岁月神偷》时,赢得的赞誉是前所未有的,一个真实的生存环境在他的镜头里不动声色地呈现了出来。那条老街,那栋被拆的旧楼,那儿时穿过的父亲修补的皮鞋,那数十张积攒的冯宝宝的相片以及那盒跟哥哥吵着闹着要一个人吃完的双黄莲蓉,虽早已消逝在岁月里,却深深镌刻在我们的记忆中。他的电影,他的故事总会让你爱上那个遥远并不熟悉的香港,不自觉地去关怀那片土地。正是那片土地,经历沧桑变幻,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本土电影人为港产片的辉煌而努力实践。

张婉婷在圈内有拿奖专业户的好名声,口碑和票房也一直是作品的代名词。除了2010年参与编剧的《岁月神偷》获得柏林电影节水晶熊奖,她早就凭借《八两金》《非法移民》《秋天的童话》等成为台湾金马、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导演。陶醉在张婉婷编织的故事里,不愿醒来,即使有些故事不一定像童话般美丽,甚至略感伤痛,但生活,不也时常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感叹苦闷与失落?

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岁月神偷》

这些年香港电影的沉寂,使得许多导演选择北上内地寻求发展,合拍片成为港片出路的趋势日益明显,诸如《十月围城》《投名状》《赤壁》等商业大制作更是获得票房和口碑的双赢,让人不禁担忧港产片的未来。而从2010年《岁月神偷》的大获成功来看,港片仍然有戏。这部反映本土地域文化的小成本作品成为近年来颇受好评的“港味十足”的香港电影。地区小故事,大时代小人物的个人情怀,生活写实感,浓厚的港味儿在片中渗透。

片名源于罗启锐早年的散文集,具有个人色彩的偏自传式的拍摄手法在影坛并不少见。这也表达了他对亲身经历的六、七十年代老香港的怀念以及坚守香港本土电影的情怀。《岁月神偷》用普通鞋匠罗氏一家的经历侧写了变异中的香港,以及港人在面对生命和生活的磨难时所表现出的坚韧和不放弃精神。片中透过主人公一家温暖的亲情,大儿子纯爱的初恋以及街坊邻里间和谐融洽的关系,跨越了文化、地域和意识差异。虽然没有香港主流商业电影中动作片震撼的枪战场面、武打片吸引眼球的正邪对决、喜剧片令人捧腹大笑的夸张剧情,但影片流露出的浓厚的人情味让香港电影人倍感欣慰——即使岁月变幻,但只要最初的创作情怀不变,港产片就不会没落。

我希望有一天能开一间餐馆,门口对着大西洋,每天晚上收工,搬张凳子坐在门口,吹海风,喝啤酒,不知多舒服。——《秋天的童话》

《秋天的童话》来自张婉婷早期的一个系列,即“移民三部曲”第二部。故事发生在秋天,40°43’0”N,74°0’0”W的坐标,漂泊异乡的两个年轻人,一个是为了寻爱义无反顾漂洋过海的貌美女子,一个是唐人街上粗枝大叶没多少文化的船头尺,在枫叶飘落的季节里,一段含蓄委婉的爱情萌芽了。

我老是分不清楚红豆妹(《纵横四海》)、Sherry(《日落巴黎》)和“茶煲”(《秋天的童话》),只因她们都太美了,一颦一笑都足以令我欣喜。那又怎样,我迷恋的不都是红姑。一抹红唇,随便一撩蓬松卷发,回眸一笑就能让人如醉如痴的完美女人。因为外形靓丽,钟楚红留给观众的印象大多都是一些花瓶角色,甚至因为没有几个影后桂冠,报纸周刊成日抓住不放的更多是大美人的八卦绯闻。

喜欢片尾的设置,留恋发哥青涩的笑颜和坦然的心境。你一定会为了某一个人,拼命改掉久远的坏习惯,兑现看似不可能的承诺。海边傍晚,即使两人的头发被风吹得凌乱,但在夕阳的映衬下,他们是那么美,那么美。

我以为这就是爱情,在并不相守的时光里,彼此都为对方改变了自己。

我希望你不会忘记,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那么开心,我都是那么爱你;我也希望你记得,我们分开的日子,你不在我身边,我才是最爱你。——《玻璃之城》

港生和韵文再次相遇,已是人到中年。发丝和两鬓难免有了岁月的痕迹,但未变的是那激情似火的爱意。他曾信誓旦旦地说:“我手上的爱情线、生命线和事业线都是你的名字拼成的。”她曾被这些甜言蜜语的情话和承诺感动得一塌糊涂。

这是个结局凄美的爱情故事,走到最后并不如新年的烟火般绚丽灿烂,那份美好转瞬即逝。故事散场,心里一颤,突然觉得能够接受这样的结局,没有像其他女孩会哭得稀里哗啦,靠着男朋友的肩上感叹命运的弄人、导演的狠心。其实,最美的爱情线已经深深印刻在两人的手掌,此生他们愿与彼此共赴爱的天堂。

罗启锐和张婉婷都毕业于港大,故事多少带有两人的感情色彩和真实的求学经验,于是,个人情愫贯穿全片。故事以男女主人公的下一代为处理父母后事并试图还原那段跨域20年的爱恋为线索展开,两对不同时间不同背景的情感相融交织,平行蒙太奇穿插,借着岁月的变迁,政治环境的改变,来细细讲述大时代背后一念执着的情意。

————————————

以“罗启锐、张婉婷、陈果”为代表的香港第二代新浪潮导演们深受前辈的拍片影响。在经历亚洲金融风暴、“97回归”后立足于香港本地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民众心态转变的现实来创作故事背景,拍摄的《玻璃之城》《香港制造》《甜蜜蜜》等多带有本土民众对于摆脱殖民统治回归祖国后不同的内心世界,有如细路祥(《细路祥》)的迷茫和无所适从;有如珊珊心绪的(《似水流年》)复杂、困惑;亦有船头尺漂泊海外他乡的不安与矛盾(《秋天的童话》)。创作者借助片中角色的身世际遇和情感宣泄来传达影片以外的个人情绪。

当中,罗启锐、张婉婷影片里的本土特色也成为他们作品的重要元素。《玻璃之城》趁着97主权移交来缅怀殖民时代香港精英主义的没落;《岁月神偷》则借永利街上底层民众面临不幸遭遇的坚强来歌颂香港精神。

我自私却真挚地希望,他们不言退休,只因我仍然期待那些保有情怀的故事,那份对生活的憧憬,对岁月的感怀,对美好的铭记以及对电影的执着。

时间夺走的东西,电影给我们带回来。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