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冰风暴讲了什么「李安冰风暴里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15更新:2023-04-19 02:41:50

托马斯·哈里斯说过:“三种情况下,人会改变自己。一是遭受重大打击的时候。二是感到极度无聊的时候。三是当他们发现他们‘可以’去改变的时候。”

我把科恩兄弟的《冰雪暴》(Fargo)与李安的《冰风暴》(The Ice Storm)弄混了,在一番左挑右选的纠结中我点了李安,当然,选了原著来读。

这是一部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家庭问题的故事。阅读伊始,能看到美国当时对尼克松对水门事件的态度,以及越战后期,“嬉皮士文化”对美国民众的影响, “要爱,不要战争(Make love, not war)”让本就开放的美利坚,处处充斥着被压抑已久、解放的性。

书本植入了大量的那个时期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我们要想理解全部的细节会大大影响阅读速度,毕竟那个时代的我们还在文革的后期,整个世界都是红色和黄绿色的。对比之下,漫威、DC从那时候就开始在美国流行起来,不得不感叹,文化产业在美国的经济占比及生命周期。

《冰风暴》里的家庭们,恰恰验证了里面的几种情况。

石油危机、越战阴影、水门事件,一场冰风暴,一个简单、荒诞、悲伤的故事,让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里的四位成员在迷茫、孤独、慌乱、疯癫、磕碰之后重新释然了自我,他们彼此对家庭的感悟也在一场自然界的冰风暴中慢慢解脱了。

从文学角度来看,阅读《冰风暴》的时候我非常不适应,围绕着70年代美国本土文化人物的事件植入让我无法集中精神逐字查阅(很多流行的人物甚至都无从找寻),对于左邻右舍人名的罗列,让我感觉在修改孩子凑字的作文。也许是翻译的问题, 也许就是写作风格……

从故事角度来讲,《冰风暴》对于人物塑造及性格冲突而表现出来的画面冲击力非常强,这一定是李安改编电影的初衷。即使不看电影,从文字中我们时时刻刻能感受到风的凛冽、雪的厚重、压抑的内心、扭曲的欲望。那当时家庭的教育观和人生观也一度让我瞠目结舌。

幸亏了解过一些漫威的《神奇四侠》,这彷徨中的一家四口,不就是在家庭风暴中反抗、击碎、重塑、升华的缩影嘛。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