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虎口脱险》「法国电影虎口脱险背后故事看伟大的作品是如何诞生的」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43更新:2023-04-20 19:17:30

1966年,一部伟大的喜剧作品《虎口脱险》在法国诞生。这部当时耗资1400万法郎巨资打造的电影,在其后数十年的时间里一直以1700多万入场观影人次数占据着法国影史的票房冠军位置。直到1998年,一部伟大的作品《泰坦尼克》才以2000万的成绩刷新了她的纪录。这部喜剧电影后来介绍到中国,在此后的数十年时间里一直为中国观众所津津乐道,人们对她的喜爱,直到今天都没有减少分毫。

电影《虎口脱险》的导演热拉尔·乌里,是一名有着犹太血统的法国人。1919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的热拉尔·乌里,少年时代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17岁时热拉尔·乌里决心走演员之路,于是报考了当时最难考的法国国家戏剧院。并且,最终在500人选5人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正当热拉尔·乌里毕业后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二战爆发了。为了活命,热拉尔·乌里不得不带着亲人躲过盖世太保的追捕,跑到了瑞士日内瓦,继续艺术生涯。

1964年,已经在喜剧路线上走了很远的热拉尔·乌里决定拍摄电影《虎口脱险》。这个电影剧本是热拉尔·乌里早年的作品,写完后卖给了制片人亨利·德齐麦斯特。在电影《暗渡陈仓》获得巨大成功后,影片的制片人制片人罗贝尔·多夫曼花了多出三倍的价钱,从亨利·德齐麦斯特手中将剧本卖了回来,并且很快投入了剧本的在创作。罗贝尔·多夫曼的本意是想着借《暗渡陈仓》成功的热度能够再火一把,因此大幅度提高了影片的投入。

《虎口脱险》的成本为1400万法郎,换算到今天的汇率大概是1000万欧元,是电影《暗渡陈仓》成本的整整3倍,创下了当时法国国内的纪录。巨额成本给制片人多夫曼提出了不小的难题,为此他向拥有国内各大院线的发行商提出了降低其票房分成的建议,而发行商获得的好处则是能够早早地便与多夫曼签下“首轮上映”的合同。在当时的法国,大小影院的新片上映时间仍按照“首轮”与“二轮”进行区分,两者间的时间间距可达几周甚至数月,面对一部由卖座片《暗渡陈仓》原版人马炮制的喜剧大片,能够一早签下放映合同对院线来说也都极具诱惑力。靠着别出心裁,多夫曼从根本上缓解了自己的投资压力,使得影片得以顺利拍摄录制。

在电影选角方面,热拉尔·乌里再次选用了德菲奈斯和布尔维尔。德菲奈斯和热拉尔·乌里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德菲奈斯的成名也得益于热拉尔·乌里的提携。但是50岁才开始成名的德菲奈斯穷怕了,他从来不肯在演出费用上做出让步。在电影《虎口脱险》中,德菲奈斯和布尔维尔两人的片酬都是一百万法郎,和同样比例的票房分红,。德菲奈斯对此非常满意,因此在影片拍摄的整个过程中都十分卖力。“靠这部电影,我赚了不少的钱。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可以参与一部电影的票房分红,1.4%。”德菲奈斯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除两位主角之外,三名英国飞行员也是影片中的重要角色,扮演皮德的是名气不大的墨西哥演员克劳迪奥·布鲁克,扮演迈金托什的则是美国演员迈克·马歇尔。扮演“大胡子”中队长的是英国著名演员特瑞·托马斯,他的片酬是整个剧组中最高的。特瑞·托马斯平时喜爱喝酒,本片在法国著名产酒地勃艮底拍摄时,特瑞只要一空下来就会钻进附近的酒窖大喝特喝,他对法国葡萄酒的热情也被热拉尔·乌里搬进了电影之中。

1966年5月16日,在紧张筹备了八个月以后,影片《虎口脱险》正式开拍。当时,沦陷题材仍属于喜剧片的禁区,没人敢在大银幕上拿它开玩笑。以至于在拍摄期间,《虎口脱险》的对外宣传打得都是“一部艺术实验电影”的旗号。尽管压力很大,电影拍摄现场的气氛还是很轻松的,德菲奈斯和布尔维尔经常会开玩笑,刚刚结婚的迈克·马歇尔,也把新婚妻子带到了现场,给剧组带来了不少喜庆氛围。细心的观众甚至还能在修道院一场戏中看见站在远处,打扮成年轻修女的马歇尔夫人。拍摄油漆桶溅了德国军官一身的那场戏时,道剧组用炼乳来代替真正的白油漆,不过铅桶落下后只能溅起稀稀拉拉的几点,达不到效果,于是道具在铅桶的底部设计了一个小小的压缩空气装置,落地后会帮助喷出更多的炼乳,这段戏一共拍了12条才最终过关,每条拍完的时候,道剧组都要赶紧把布景擦干净,同时把德国军官的衣服送去蒸汽熨烫,光为了拍这一个镜头,就花了整整30000法郎。

不过最难拍摄的还是影片结尾的滑翔机从悬崖飞起一幕,在费尽周折找到了合适的飞机场之后,等待适合的风向又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德菲奈斯和布尔维尔两位主演都是将演戏像生命一样的珍惜,为了学好指挥,德菲奈斯事先接受了专门的培训,不过排练的那天,当他真的站在百多名专业乐师面前时,仍然局促不安。好在当柏辽兹的《匈牙利进行曲》的乐声响起之后,他便立刻投入了角色。热拉尔·乌里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他的动作潇洒自信,丝毫没有落后于乐声,他像一个真正的指挥那样带领乐队演奏。一曲终了,他向乐队鞠躬致意,所有乐师自发地全体起立为他喝彩。这时候,德菲内斯转过身来,我看见了他眼中的泪光,我也一样。”拍摄一共持续了19个星期,直到11月末才终于杀青。

1966年12月8日,在香榭丽舍的高蒙影院,《虎口脱险》迎来了它的首映式,到场的有不少电影人和媒体记者。电影放映结束后,制片人罗贝尔·多夫曼和导演、演员几乎难以相信自己的眼腈,无数人涌过来向他们表示祝贺。从他们坐的第一排座位到放映厅出口的十四节台阶,他们足足走了30分钟。接下来的时间里,在法国观众的观影热潮中,1722万6000人次的入场纪录就此诞生。随后,它在意大利、比利时、英国、德国也都相继打破票房纪录。《虎口脱险》在法国票房榜头名的位置上连续呆了9周,一些影院借着它的东风纷纷拿出德菲奈斯的旧作重映,哪怕是那些他只在其中担任小配角的老电影。1966年底,在巴黎的各大影院中,一共有25部德菲奈斯主演或参演的影片齐齐上映,凭借着电影《暗度陈仓》和《虎口脱险》,德菲奈斯从小演员变成了大明星。

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喜剧,各种各样的笑料层出不穷,影片镜头数量达到1400个,而当时一部普通法国喜剧片的镜头数量仅700个左右,再加上节奏明快的剪辑,从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影片的娱乐性、毫无闷场,令观众始终为剧情所吸引。深入地分析,影片的两位主人公都是二战中最普通的法国人,他们仇恨德国侵略者,但是又缺乏足够的勇气加入到抵抗的战线中去。不过在面对考验的时候,斯坦尼斯拉斯和奥古斯丁都表现出了足够的正义感和勇敢,也令他们成为更加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人物,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下里巴人的油漆匠和阳春白雪的大乐队指挥,本来是毫无关系、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阶层的代表,但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或者,更确切地说,在导演乌里的精心安排下,他们走到了一起,因为不同的个性发生种种冲撞,产生各种笑料,最终又因为共同的目标而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成为朋友。从这一点来说,《虎口脱险》也是一部关于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颠沛流离命运的影片。《虎口脱险》的价值还体现在它也是乌里、德菲奈斯、布尔维尔三人组合的最后一次合作,当然,在当初拍摄的时候,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让人惋惜的是,自电影《虎口脱险》后,德菲奈斯再也没有能够与老搭档布尔维尔一起演戏,拉热尔·乌里再也没有拍出超越《虎口脱险》的经典影片。1969年,拉热尔·乌里又为布尔维尔量身打造了电影《大脑》,可惜此时布尔维尔已经重病在床。只好临时换将,邀请了让-保罗·贝尔蒙多出演。1970年9月23日,布尔维尔因多发性骨髓瘤去世,时年53岁。 1973年。在为布尔维尔追颁荣誉勋章的大会上,德菲奈斯发表了一篇满怀深情的致词,追忆自己的好友和工作伙伴。10年之后,德菲奈斯也永远地离开了深爱着他的电影观众。

(文图来源于网络,整理后刊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