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坛新人「港影三位大咖级演员谁在培养香港电影新血」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70更新:2023-04-22 23:24:25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2005年,刘德华启动“亚洲新星导”计划。

2009年,郭富城在《风云2》庆功会现场透露,将于次年开设电影制作公司。

古天乐说自己想为香港电影做点事,投资了不少本土港片。

刘德华主要是投资加监制的模式,郭富城自2009年之后与新导演的合作频率或居全港演员第一,古天乐则主要是投资外加出演。

此前郑保瑞导演讲,只要香港导演还在,那么港片就不会消亡。

细想之下,这个道理很实在。

正如以前讲过的一个问题,香港电影的内核,是叙事的奇巧与别出机杼,是剪接的创意与镜像的凌厉,而不仅仅去看电影中有多少香港演员。

所以这三个当前香港电影圈绝对的大咖级演员,似乎代言了三种培养香港电影新血的方式。

刘德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自组公司投资电影。

天幕虽然很快就陷入财务危机,但总计还是投资了从1991年的《九一神雕侠侣》到2003年的《继续跳舞》这十一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方谬神探》。

然后从2005年的亚洲新星导计划开始,以《人鱼朵朵》为标志,映艺娱乐开始替代了天幕的位置。

迄今为止,总计投资了十部剧情片,其中五部是纯正的香港电影,包括李公乐的《师奶唔易做》、林子聪的《得闲饮茶》、赵崇基的《兄弟之生死同盟》、郭子健的《打擂台》和许鞍华的《桃姐》。

当然他并非以助力新导演为主,上述电影导演中也就林子聪是初次执导影片,其中质量较高且有影响力的是《打擂台》和《桃姐》两部,此外刘德华也有出演过一些新导演作品,但主要分散在早期,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或就是2015年彭三源的《失孤》。

所以综合来讲,刘德华的投资模式对于香港电影而言,算是几大巨头制作公司之外的一种补充,主体上应该归类入商业行为,但公司本身也会培养一些电影人,诸如编剧、副导演及新演员。

郭富城所言的电影制作公司一直未见踪影。

其后他投资了与屈臣氏合作的护肤品牌、也组建了以慈善为目的的车队,甚至养了赛马。

而如果说前期的《浪漫风暴》、《安娜玛德莲娜》和《白银帝国》是与新导演的一种偶遇,那么自2009年的《杀人犯》开始,他与新导演的合作就开始变成了一种有心之举。

一个简单的例子,新导演王暘写了一封信给郭富城,然后他出演了其电影首作《六月的秘密》。

坦白讲,对于郭富城这样咖位的演员,频繁出演新导演作品的风险其实颇大。

因为不管你一个演员有多强的创作能力,电影始终是一个依赖多个环节的事情,从编剧、导演、演员到摄像、剪辑和后期等等,演员只能掌控自己的创作部分,而尤其是新导演、小投资类型电影,相对名导、大导而言,失败的几率要大很多。

从《杀人犯》开始到最新电影《临时劫案》,郭富城一共拍了三十部电影,其中包括两部群戏和一部客串,如果将《无双》这种庄文强导演单飞的第二部作品计算在内,总计有十二部电影属于新导作品。

影响力比较大的有《杀人犯》、《寒战》、《踏血寻梅》、《寒战2》和《无双》五部,另有《六月的秘密》、《断网》和《临时劫案》三部未上映。

而从导演的角度,周显扬、陆剑青和梁乐民、翁子光及庄文强,这五位导演都已经是香港电影的中坚力量,另外与他合作电影《麦路人》的黄庆勋也获得了二次出手机会。

郭富城对待新导演的态度很简单,剧本说话,然后就是不计片酬出演。

古天乐的路线和刘德华比较相似。

他自己组建了电影制作公司,主要是签约艺人、做特效后期以及投资。

但相对刘德华而言,古天乐感觉要疯狂很多。

比如投资了张家辉的《陀地驱魔人》,也投资了明显不赚钱的《逆流大叔》。

当然最夸张的项目是投资多达数亿的《明日战记》,2017年拍摄完毕之后一直是在后期制作状态,很难讲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

他还有一个特点,是几乎都是自己投资加主演、参演的模式,而又因作品基数的庞大,导致良莠不齐和同质化的情况比较多见。

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烂片率偏高而良品率偏低。

也牵涉一个商业和品质的平衡问题。

从客观角度而言。

不论基于商业考虑,还是个人事业发展。

他们都在为香港电影培养新血。

比如新导演有了好剧本。

再得到这些足够咖位和星光的演员撑场。

若能力与造化足够。

就鱼跃龙门。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