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乌斯蒂诺夫6次扮演波洛「大侦探波洛的代言人彼得乌斯蒂诺夫会说中国话结过三次婚」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44更新:2023-01-14 20:20:51

彼得·乌斯蒂诺夫在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中的影像

由肯尼思·布拉纳Kenneth Branagh自导自演的新版《尼罗河上的惨案Death on the Nile》(2022)在中国上映后,引起一片吐槽。

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剧照,肯尼思·布拉纳

除了肯尼思·布拉纳在外形上与原著不符外,另外在形神兼似这点上,与《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老版的相比,自然是彼得·乌斯蒂诺夫Peter Ustinov(1921-2004)的版本,那位穿着白西装形象可爱,绅士又不失幽默的大侦探波洛更深入人心。

彼得·乌斯蒂诺夫在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中的影像

看过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1890-1976)原著的人都知道,彼得·乌斯蒂诺夫在外形上与大侦探波洛的外形相去甚远。

当年,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女儿罗莎琳·希克斯第一次看到彼得·乌斯蒂诺夫时竟然叫出声来:“不,他不是波洛!波洛不是这副模样!”而彼得·乌斯蒂诺夫的回答是,“现在是了!”

彼得·乌斯蒂诺夫和大卫·尼文在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中的影像

彼得·乌斯蒂诺夫完全按照自己的风格塑造出了一个波洛的银幕形象:时而暴躁,时而愉悦,时而好管闲事,时而傲慢轻狂,而且是一个1米77的大胖子(原著中的波洛只有1米62)。

据一位英国影评人透露:彼得·乌斯蒂诺夫当时十分喜欢波洛这个人物,潜心琢磨融入角色。

彼得·乌斯蒂诺夫和蓓蒂·戴维斯在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中的影像

当1978版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大获成功后,彼得·乌斯蒂诺夫又在《阳光下的罪恶Evil Under the Sun》(1982)里再演波洛,而每当他出现在公共场合,人们就会异口同声地喊道:“瞧,波洛!”

彼得·乌斯蒂诺夫和大卫·尼文在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中的影像

要知道旧版《尼罗河上的惨案》里几乎每个角色都演得非常到位,除彼得·乌斯蒂诺夫外,奥斯卡影后蓓蒂·戴维斯Bette Davis(1908-1989)和玛吉·史密斯Maggie Smith、奥斯卡影帝大卫·尼文David Niven(1910-1983)等加盟演出,为影片增色不少。

年轻时候的彼得·乌斯蒂诺夫

彼得·乌斯蒂诺夫在电影《暴君焚城录Quo Vadis》(1951)中的影像

他的家族里既有各种艺术家,又有建筑师、厨师和接生婆,甚至连沙皇也是他的亲戚。

彼得·乌斯蒂诺夫曾经说过,由于他是“吉卜赛式父母”的独生子,所以他可以自由地发展想象力。上小学和中学时,他常因编写剧本不做家庭作业而受到老师处罚。

电影《浪子回头Beau Brummell》(1954)人物剧照,彼得·乌斯蒂诺夫

彼得·乌斯蒂诺夫14岁那年在《伦敦晚报)上发表了处女作,作品讽刺了他的一位同学创作的一幅歌颂纳粹的画,而这位同学就是希特勒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的儿子。

电影《浪子回头Beau Brummell》(1954)剧照,彼得·乌斯蒂诺夫(左)和斯图尔特·格兰杰Stewart Granger

报社付给他的稿酬是一个英镑。彼得·乌斯蒂诺夫回忆说,“德国大使馆看到我的讽刺作品后极为愤怒。”

他的父母看到他实在无心读书,就默许他在16岁那年退学而专攻戏剧。

电影《劳拉·蒙特斯Lola Montès》(1955)剧照,彼得·乌斯蒂诺夫和玛蒂妮·卡洛Martine Carol

17岁,他第一次登上伦敦舞台演戏。19岁,他写的第一部戏上演了。20岁,他成了一个剧团老板,并在伦敦专演歌舞而小有名气。

彼得·乌斯蒂诺夫在电影《斯巴达克斯》(1960)中的影像

22岁,他编写了第一个剧本《The New Lot》(1943)。25岁,他导演了第一部电影《秘密学校 School for Secrets》(1946)。

彼得·乌斯蒂诺夫不仅富有艺术天才,而且也富有语言天才,他精通多国文学,甚至还会说中国话。

彼得·乌斯蒂诺夫(左)和查尔斯·劳顿Charles Laughton在电影《斯巴达克斯》(1960)中的影像

在他得到的三个电视艾米奖中,有一个是因饰演《夏日风暴》中的美国长岛一位犹太老板而获得的。

他曾在意大利米兰和奥地利萨尔茨堡导演过歌剧。不过他认为写作才是他的天赋之才。

电影《罗曼诺夫和朱丽叶》(1961)剧照,彼得·乌斯蒂诺夫和桑德拉·狄Sandra Dee

彼得·乌斯蒂诺夫曾说“演戏不过是把别人的想象化为具体形象罢了。我并不是天生的导演,只有当我对某事有强烈感受时,我才会导演它。我的想象与其说是形象性的,还不如说是文学性的。我试图通过爱好摄影来克服这种想象缺点,但从小养成的习惯却怎么也改不掉。写作是一种最神秘的事。”

彼得·乌斯蒂诺夫在电影《土京盗宝记》(1964)中的影像

彼得·乌斯蒂诺夫的成功剧本有1951年写的《四个上校的爱情》,一部讽刺国民的理想女人观的话剧。

他的其他剧作还有《罗曼诺夫和朱丽叶Romanoff and Juliet》(1961)——他还将它搬上银幕、《无名士兵及其妻子》和《贝多芬》。

彼得·乌斯蒂诺夫(右)和玛丽娜·墨蔻莉Melina Mercouri(中)在电影《土京盗宝记》(1964)中的影像

彼得·乌斯蒂诺夫这一生演过70多部电影和不计其数的戏剧及电视片,也写过19部戏剧、6本书和21部电影剧本,导演过9部电影、7个话剧和7部歌剧,还灌制过7张畅销唱片,并自编自导自演过一部广播剧。

唱片:Ustinovs Welt Der Klassik 表演者:Sir Peter Ustinov 发行时间:2004-10-25 出版者:RCA Victor Europe

彼得·乌斯蒂诺夫凭借电影《斯巴达克斯Spartacus》(1960)和《土京盗宝记Topkapi》(1964)分别获得1961年第33届奥斯卡金像奖和1965年第37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另外还得过一个格莱美奖和二个托尼奖。

1961年第3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女配角获得者彼得·乌斯蒂诺夫和雪莉·琼斯Shirley Jones

1961年第3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女主角和配角获得者合影,左起:彼得·乌斯蒂诺夫、雪莉·琼斯、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伯特·兰卡斯特Burt Lancaster

在正式社交场合,彼得·乌斯蒂诺夫的脖子上总是挂着一枚大英帝国骑士勋章,他的西装翻领上总是别着一枚绿颜色的法兰西文艺十字勋章。

彼得·乌斯蒂诺夫爵士在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予的爵士头衔后留影

由于年龄的缘故,彼得·乌斯蒂诺夫的身材也越来越不受他的控制,在出演《尼罗河上的惨案》和《阳光下的罪恶》中的大侦探波洛后,其身材越来越胖,罗汉肚有增无减,因而获得了“影坛大熊猫”美称。

彼得·乌斯蒂诺夫在电影《阳光下的罪恶》(1982)中的影像

要知道彼得·乌斯蒂诺夫浑身是材,在令人称奇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几乎毫不费力地摘取了一个又一个硕果。

据说,他早年在伦敦一所上流中学读书时,就已出类拔萃。

彼得·乌斯蒂诺夫在电影《阳光下的罪恶》(1982)中的影像

学校保存的一张成绩报告单写着这么一句评语:“此生极富创造能力,需要不惜一切代价加以抑制。”后来的事实却证明,彼得·乌斯蒂诺夫的创造力是无法抑制的。

1984年5月1日在纽约曼哈顿放映的《我的山鹰迈默德Memed My Hawk》(1984),是彼得·乌斯蒂诺夫这辈子自编自导自演的最后一部电影,该片充分展露了彼得·乌斯蒂诺夫的多方面才华。

电影《我的山鹰迈默德》(1984)拍摄现场,彼得·乌斯蒂诺夫和福阿德·卡武尔Fuad Kavur

剧本是根据土耳其著名作家耶沙尔·卡迈尔Yasar Kemal(1923-1998)的1955年小说改编而成的。这部小说在土耳其曾被禁止出版。

为了把这部小说搬上银幕,彼得·乌斯蒂诺夫整整奋斗了20年,先是要筹措两百万美元的制片资金,尔后还要同土耳其官方磨嘴皮——后者认为这个故事有丑化土耳其人之嫌,坚持不让他入境拍片。

电影《我的山鹰迈默德》(1984)剧照,彼得·乌斯蒂诺夫

彼得·乌斯蒂诺夫无可奈何,只能到南斯拉夫去拍摄士耳其的风情。好在南土两国地缘相近,影片里看不出移花接木的痕迹。

彼得·乌斯蒂诺夫饰演的主角是一个小丑式的文盲大地主,名叫阿布迪·阿加,拥有五个村庄,对待佃农心狠手毒,并迫使他们敬他如神,因此是一个十足的暴君形象。

电影《我的山鹰迈默德》(1984海报,彼得·乌斯蒂诺夫

影片一开头,是阿布迪·阿加带领一帮人去捕捉一个名叫迈默德的叛逆者。迈默德年轻英俊,武艺高强,原是阿布迪·阿加手下的一名保镖,他爱上了一个美貌村姑哈仙。

电影《我的山鹰迈默德》(1984)剧照,彼得·乌斯蒂诺夫(左)

而阿布迪·阿加由于膝下无子,只有一个贪吃懒做的侄子,他早已看中哈仙,要把她弄来给侄子做媳妇,生下孩子后就算他的继承人。

迈默德和哈仙彼此相爱,使阿布迪·阿加十分恼怒。为了逃避厄运,这对情人只得奔走山林。

彼得·乌斯蒂诺夫在电影《死亡约会》(1988)中的影像

阿布迪·阿加率众赶来,迈默德开枪打死阿布迪·阿加的侄子,然后投奔了一支杀富济贫的绿林队伍。但哈仙却不幸被阿布迪·阿加的仆从捉住,并以谋杀罪受到审判。

彼得·乌斯蒂诺夫在电影《死亡约会》(1988)中的影像

由于土耳其政府一直禁止这部小说在国内流传,自然不会同意这项怕摄计划,达里尔·F·扎努克最后不得不放弃。

但彼得·乌斯蒂诺夫已被阿布迪·阿加这个角色所吸引,他相信这个角色一定会给他带来成功。

1979年,土耳其官方解除了对这部小说的审查,彼得·乌斯蒂诺夫于是向土耳其政府提出拍片要求,但仍然遭到拒绝。

据彼得·乌斯蒂诺夫后来说,土耳其官方的反对理由是这本小说所描述的一切都是有损国家形象的。

经过多方筹措,彼得·乌斯蒂诺夫终于凑足了拍片费用,并在南斯拉夫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外景地。

片子拍到一半时,一位英格兰资助者突然中止援助,彼得·乌斯蒂诺夫只得从自己腰包里掏出35万美元,并向英国银行贷了一笔“巨款”,这样才把片子拍完。

此片的全部成本只有200万美元,彼得·乌斯蒂诺夫通过把片子的拷贝卖给一个美国发行商已经赚回成本。

电影《逃离地下天堂Logan's Run》(1976)剧照,彼得·乌斯蒂诺夫和麦克尔·约克Michael York

之后,由于彼得·乌斯蒂诺夫主演的波洛形象太过让人难忘,投资商接着请彼得·乌斯蒂诺夫主演了4部以大侦探波洛为主角的电影《人性记录 Thirteen at Dinner》(1985)、《古宅迷踪Dead Man's Folly》(1986)、《三幕悲剧Murder in Three Acts》(1986)和《死亡约会Appointment with Death》(1988)。

电影《三幕悲剧Murder in Three Acts》(1986)剧照,彼得·乌斯蒂诺夫

“我没有发疯到要一辈子不断去拍摄波洛,”彼得·乌斯蒂诺夫后来在接受采访时也强调,“但我极不愿意让别人来演他。据说,已经有人想重新拍波洛了,是澳大利亚人资助的。”

彼得·乌斯蒂诺夫年轻时打网球的身姿

彼得·乌斯蒂诺夫年轻时酷爱打网球、游泳和划船。

他常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使节身份出国旅游,晚年的时候为一些杂志撰写政治评论,还画了一些他所见过的世界领导人的漫画。

彼得·乌斯蒂诺夫和女儿帕夫拉和安德里亚

彼得·乌斯蒂诺夫这一生有4个孩子,结过3次婚,1972年6月17日他和第三位妻子海琳·杜·刘·德阿莱曼斯Helene du Lau d'Allemans结婚后,一直到他去世就住在巴黎的一所公寓里,有时他两也去瑞士的乡村别墅小住。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