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桥 港剧「高分港剧叹息桥说的还是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老话」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89更新:2023-01-17 14:44:36

好的作品会让你跌到它的世界里呼吸,《叹息桥》便是如此——最近两天我一头扎进这部港剧里,它让人叹息太多,等我回过神来时,才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剧里每一帧画面的色调和构图几乎都踩在了我的审美点上。不仅如此,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时空线索,以及0.8倍速的叙事节奏都牢牢吸引我追下去,只想抵达故事的终点。

《叹息桥》的核心主角是两对男女。一对是Thomas和Sammy,他们年少时因遭遇家庭变故而在茶餐厅打工,多年之后兜兜转转又相遇,两人合伙开餐厅,维持着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关系。

另一对则是Joyce和Ken,他们都来自单亲家庭,两人相识于一场派对,恋爱同居八年,却在结婚生子的关口前徘徊犹豫。

整部剧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四位主角都有过选择其他伴侣的机会,但“选对”的几率有多少,却是当局者迷。剧集因此有了劈腿、四角恋、一夜情、私生子等等男女关系里的drama桥段,但观众却并不觉得混乱可笑。这是因为创作团队讲述故事的手法很高明,让观众沉浸在戏里,充分理解每个角色的遭遇。

为了呈现角色的心灵世界和生活经历,《叹息桥》的每一集都是从一个特定人物的视角出发,让观众站在ta的立场看待ta与周遭人物的关系。剧集里经常有同一事件重复出现两次的状况,显示不同的人对相同事件的记忆是有偏差的。 比如Joyce和Ken对两人初识场景的回忆:

在Joyce的记忆中,Ken是闺蜜介绍给她的“好男人”。当时闺蜜私底下和她打赌:像Ken这种老实本分的公务员,包里一定备着一把用来遮阳挡雨的折骨伞——结果Ken果然带了伞,闺蜜于是让Joyce与Ken交换了电话号码。

而在Ken的记忆里,他专心为派对上的大家切蛋糕,Joyce是主动与他搭话的女孩。他完全不记得Joyce的闺蜜也在一旁。

观众由此了解Joyce之所以接近Ken,是因为她看中Ken有踏实的职业和性格,这个优点有助于两人日后组织家庭。而Ken对此却浑然不觉,甚至之后的整整八年,他都没有考虑求婚,直到两人关系发生危机。

情侣之间的口角和吵架,剧集也多用这种手法处理,让观众既能看到他的想法,也能了解她的心思。从中做道德判断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感情的事难辨真假对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这种爱情的“罗生门”,是恋人们必须承受的。

虽然Joyce曾脚踏两只船,但观众很难讨厌她吧,都希望她不要吊死在一棵坏的树上

这种特定视角就像拼图,他四块,她五块,有助于观众拼凑出他们的恋爱全貌。但这还不是这个手法发挥的唯一作用——我们还可以从特定视角里看到人物的成长经历,尤其是他们的原生家庭。

四位主角的共同点是来自不圆满的家庭,他们都经历着父亲或母亲的某一方缺位,这种成长环境对他们的性格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最典型的是Ken,他有一个非常强势的母亲,恨不得一手包办儿子的人生。在严格的训诫式的环境下长大的Ken,性格唯唯诺诺,逃避责任。

镜头捕捉了压抑的家庭氛围和不平等的母子关系

其他人也是如此,Joyce父母离婚,她由此渴望安定;Sammy的父母早年抛下她躲债逃离,导致Sammy缺乏安全感,喜欢被人需要;哪怕看起来最世故圆滑的Thomas,也因父亲当年付不起母亲的医药费,而记恨前者多年,由此养成了好强和重视金钱的个性。

从人物的原生家庭到ta的生活经历,再到ta的选择,所有的特定视角组合起来,让观众获得“旁观者清”的观感——这其实就是一种“上帝视角”:我们不仅知道ta的选择,还知道ta为什么选,甚至是注定了会这样选。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为了避免父母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他们耐心等候、小心寻找伴侣,却不知道自己已落入另一出悲剧。

Joyce是剧中最让人唏嘘的角色。她有一个宠爱她、对她有求必应的父亲,她想得到的东西,往往总能轻易得到,这导致她缺少追求目标的坚韧性格,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到后来甚至变得缺少目标,盲目从众。

她之所以与Ken结婚,并不是因为爱情(同居8年也几乎厌倦了),直接动机是为了让癌症晚期的父亲能早点看到自己穿婚纱的样子,深层动机则是她一直渴望组织一个安定的家庭。她盲目轻信了父亲和闺蜜认为Ken很稳定的看法,而不懂得自行判断Ken的为人。

Joyce也曾倾心于Thomas,但父亲劝她说Thomas当过古惑仔,所以Joyce还是选了Ken这张安全牌

而Ken其实是一个自私至极的男人,他享受Joyce带来的物质条件,却逃避一切责任。这两人的结合就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经历结婚波折后,Joyce领悟到“不该为了结婚而结婚”。她开始重新竖立目标,认真学习经营餐馆,可就连这件事也是三分钟热度,她转眼便怀上了孩子,没有察觉到这种盲目会让她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与Ken相反,Thomas则是一个有担当的、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男人。年少时母亲病危付不起医药费,父亲无能为力,作为儿子的他义无反顾地辍学打工。后来遇上Sammy,这是一个和母亲相似的、擅长照顾人的女孩,他为了替Sammy还债而去比利时做走私生意,没想到一走就是二十年。

要强的Thomas从不解释当年自己在比利时的落魄和无奈,后来回到香港,也以“强人”自居,给Sammy提供工作和居住环境、希望Sammy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等等,他的要强也让他始终害怕被Sammy拒绝,而不敢戳破窗户纸。

Thomas竭尽全力做一个和废柴父亲相反的人。许多年的光阴过去,他终于拥有稳定的财富,可以保护他想保护的人。但也因此,他一再错过了和Sammy共处的机会,而Sammy要的,不过是爱人陪在身边而已。等他终于鼓起勇气表白心迹时,Sammy却早一步找到了承诺给她长久陪伴的人,这样的错过真叫人叹息。

剧中的男女们朝着自以为幸福的方向前进,却不知不觉踏上叹息的路途——与其说命运弄人,倒不如说是性格在作怪。性格决定命运,但好在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起码Thomas的性格就在渐渐改变,他最终选择与父亲和解,踏出告白的一步。

这也是为什么这部剧的开放式结局可以成立——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幸福的人正是我们自己,意识到这一点并做出改变,命运就有了另一种可能。

剧中出现了几次折骨伞的意象。最戏剧性的一次,是二十几年前,四位年轻的主角在茶餐厅里同框出现。Joyce在离开时不小心把伞落在座位上,Thomas拾到后给了Sammy,而后又被Ken拿在手里。正当Ken犹豫要将伞放在哪里时,Joyce突然折回,笑靥如花地取回了自己的伞。

如果你有注意看前文,就知道若干年后Joyce接近Ken,是因为Ken的包里带了伞,她由此以为他是一个懂得未雨绸缪的好男人。但其实,她自己的手里早就有一把不管风吹日晒都能保护自己的伞。

有伞的人偏去寻别人的伞,这就好比幸福本握在自己手里,却偏找别人要。Joyce最初求安稳,到头来却面对最惨重的失去——“伞”这个伏笔,真是埋得很到位。

“叹息桥”也是剧里常出现的意象。它是欧洲的一处著名景点。现实生活中叹息桥在威尼斯,而在剧里,它似乎在比利时。它的地点不重要,重要的是Joyce父亲讲述的它的典故:

从前有位公主为了她的爱人,建了一座桥叫幸福桥,结果她的爱人打仗回来变心了,公主一气之下杀了那个人,从此这座桥就改名叫叹息桥。

“幸福还是叹息,是自己选的。”Joyce父亲总结道。

折骨伞的轮回出现,有东方宿命论的味道。而叹息桥又是西方风景,若将桥的终点理解为幸福的“彼岸”,把同撑一把伞理解为“渡”,那么男欢女爱即是修来的“缘分”了。这样看,整部剧就是一个在现代框架里演绎的古典故事——这很香港。

其实无论东方西方,红尘男女的羁绊,都是太阳底下无新事。性格决定命运的老调,也不知在港剧里弹了多少回,但《叹息桥》的这一出戏仍然是精彩的——感谢它的上帝视角,让我们有机会看清一次那捉摸不定的命运。而现实中命运的伏笔在哪,恐怕我们都还是当局者迷吧。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