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捉迷藏的悬疑电影中国「捉迷藏这种及格的惊悚片中国明明很缺啊」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51更新:2023-01-17 15:44:56

对于熟悉艺术电影的观众来说,擅长驾驭少数民族题材的刘杰导演并不算很陌生,他总是围绕着“法”说事,用国有资金走非高大全路线,把主旋律电影拍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味道。从06年荣获63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最佳影片的《马背上的法庭》到09年的《透析》,从10年的《碧罗雪山》到15年的《德兰》,他一直有着一股平实的塑造力。

2013年由董子健、秦海璐主演的《青春派》是刘杰导演的第一次商业化尝试,虽然略有命题色彩,但在院线青春片里算得上优良水平,还捧出了董子健,不过与《青春派》相比,这次的《捉迷藏》转得更加彻底。

作为一部华语惊悚类型片,整体表现合格

《捉迷藏》改编自同名韩国电影,刘杰导演在翻拍的过程中水平还是在线的,从惊悚元素的设计到整体影像风格的把控还算合格。

内地版的《捉迷藏》与韩版相比,设计上稍有改动,比如开场春夏(女孩璐璐)被杀的部分,明显增加了不少戏,引出影片整体的惊悚氛围,观众的代入感更强。个人比较满意的电梯戏中,利用监控视频替代镜头,巧妙地转换了视点,增加了空间感,从摄像头里看造成的惊魂效果,有增无减。

内地版在整体的影像风格上水准也不错,压抑恐怖的色调也比较准确地拿捏到了韩国犯罪惊悚类电影的感觉,不输韩版。刘杰导演的电影在摄影上都算比较突出,他本身就是北电摄影系毕业,他是王小帅导演《十七岁的单车》《冬春的日子》的摄影指导,曾经提名过金马奖的最佳摄影。

此外,拆迁旧楼大杂院、杂乱的出租屋、地下停车场、电梯、汽车等围困主人公的幽闭空间的视觉窒息感都做出来了,惊悚的细节营造、声音、符号元素等等看得出导演用得还比较得心应手,并且在努力地做出标准来,对于作为重灾区的国产恐怖惊悚类电影,能拍得及格,已经不错了。

复制黏贴的痕迹太重,突破乏善可陈

上面竭尽全力去肯定内地版的地方从根本上归结起来,不过是还原了韩版。因此,内地版的最明显、最受诟病的问题就是几乎照搬原版,从剧情、镜头调度、对白到细节,大到房子的户型小到哥哥家抽屉里的大红色胸罩,一招一式原封不动地移植过来,找不到一点自己的特色,即使霍建华、秦海璐或者万茜脱口而出几句韩语,我都不会奇怪。对比起陈正道导演的《重返二十岁》的本土化改编,这个短板尤为突出。

其次,让人摊手的地方就是内地版警察的塑造。近几年来不断崛起的韩国电影有个非常突出的杀手锏,在犯罪题材电影上表现尤为彻底,即抨击体制和政府。因此,在韩国电影中塑造蝇营狗苟的警察和政府乃是惯常套路。内地版《捉迷藏》将韩国原版中不作为的警察也原封不动拿了过来,但是主人公几次不报警、警察仅仅蜻蜓点水出现两次,移植到国产电影里便讲不通了,剧情设置上不合理。

主题意义的截然不同是根本差别所在

在兄弟二人前史的设定上,韩国原版中孙贤周饰演的男主角是个被领养的孤儿,哥哥与父母才是原生的一家三口,他诬陷哥哥是出于一种有意识的、鸠占鹊巢的上位心理,因此最后的高潮戏是一场两种同样来自底层不同上位方式的对决,是一场深藏不露的恶与明目张胆恶的对决。

而内地版的《捉迷藏》中两人是亲兄弟,霍建华出于强迫症、洁癖和年幼无知,对满身烂疮的哥哥有一种类似无意识的、本能的反感,因此诬陷哥哥强奸,这种设定不但没有挖掘出男主角恶的一面的复杂心理,反而把霍建华塑造成一个靠着继承遗产过上中产阶级美满生活的软蛋,弱化的主人公既没有带来主题意义的深入挖掘,又削弱了观众的认同感(房子被烧是自己作死),白费了,很可惜。因此最后高潮戏霍建华点燃房间与秦海璐对决时,没有深度和力度。

此外,明明很有挖掘空间的凶手犯罪诱因,内地版却以“偏执型精神错乱”而了事。同样写买不起房的事,彭浩翔导演的《维多利亚一号》虽然过于血腥重口,却揭示出了命运像蝼蚁一般的底层百姓、病态的社会导致疯狂病态的人性等更辛辣的社会现状。

从惊悚的内核上说,《捉迷藏》的故事最让人细思极恐、颠覆认知的地方在于把我们最有安全感的家给打破了,这里不再是最放松和安全的地方,这里可能暗藏着恶的原罪,也可能因为别人的觊觎而生发血腥暴力;从技巧上来说,《捉迷藏》是我们很熟悉的希区柯克惊悚模式——障眼法,误导观众,因此两版《捉迷藏》无论你先看完哪一个,再去看第二个的时候观赏性上肯定会大打折扣。

内地版《捉迷藏》的结尾,秦海璐冲着电影院里想离席的观众说“你去哪啊,你别走啊,我知道你家住哪……”,我们整个厅的观众都笑疯了,其实这是一种对类型片有观影经验、有意识的一种观影反馈。我们都清楚,中国电影在类型片的发展上存在很大空白,所以愿意去认真学习和摸索类型片的态度和实践都值得我们肯定,很多人诟病看内地版《捉迷藏》像喝了一杯白开水,可是,对于一个渴了那么多年的人来说,难道有水喝不才是最重要的吗?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