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王心刚「影坛澍语:22大影星之八一厂明星十二:王心刚王晓棠」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90更新:2023-04-30 20:22:05

文/刘澍

王心刚:钟爱电影艺术的“英俊小生”

王心刚,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影坛上的最著名的“英俊小生”,广大观众和忠实影迷最喜爱的电影演员,无数少男少女们最拥戴和痴迷的“青春偶像”。王心刚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优秀艺术家,他高大、英俊、质朴、率真,他的演技精湛、德艺俱佳。无论是堂堂相貌,还是为人处世,都是表里如一。王心刚的表演风格,介乎在粗犷伟岸与温文尔雅之间,在众多类型的男演员中,形象突出,个性突出,至今无人取代。

本文作者与王心刚老师在一起

用一句总结的话来说,喜欢中国老电影的人,都会喜欢王心刚,不喜欢电影的人,恐怕也依然会喜欢王心刚。虽然时光已逝,韶华已逝,然而,扎根在广大影迷心中的银幕形象,连同他本人的闪光轨迹,却随着岁月的流逝,反倒愈加厚重,愈加清晰,同时,更使得大家想迫切了解到王心刚银幕之外、生活当中真实的生活情形。

王心刚主演影片《侦察兵》

1932年1月1日,王心刚出生在辽宁大连,1949年即将中学毕业的王心刚,就参加了沈阳市举办的文艺骨干训练班,开始系统学习舞台话剧专业的表演。第二年,王心刚顺利应征入伍,考取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工局38军文工团,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王心刚参军不久,就赶上朝鲜战争爆发,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抗美援朝的主力军,调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并肩作战。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曾留下了王心刚为志愿军战士慰问演出的身影。

王心刚主演影片《南海长城》

1953~1954年,东北军工局38军文工团统一合并到沈阳军区“抗日文工团”。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青年演员,他经常随文工团到基层、下连队,并在舞台上不断排演新话剧,如在《李闯王》《三个战友》《冷战》中扮演过一些角色。

王心刚主演影片《伤逝》剧照,刊登在当年的《电影新作》杂志封面上

1956年,对于王心刚个人来说,是彻底改变他人生命运的重要而关键的一年。就在这一年春节以后,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广布道尔基奉命来到王心刚所在的沈阳军区“抗敌文工团”,挑选即将开拍的反特故事影片《寂静的山林》中的男主角。

王心刚与车轩在影片《寂静的山林》中一镜头

临来的时候,该片导演朱文顺再三叮嘱广布道尔基,一定要到当地的驻军文工团去寻找和物色有独特气质又帅气俊秀的年轻演员。在团里,当广布道尔基见到王心刚后,立刻感觉到眼前一亮,王心刚五官端正的相貌,还有举手投足中流露出的军人气质,非常符合朱文顺的再三叮嘱。毫无疑问,王心刚就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住了广布道尔基。虽说当时他沉住气,并没有武断地拍板,接下来又在其他一些部队文艺团体挑选了另外几名同样是相貌英俊的年轻男演员,但是,王心刚的形象早已经扎根在广布道尔基的心头,怎么也抹不掉了。后来,经过反复比较,朱文顺和广布道尔基一致看好这个从来没有挑过大梁的话剧演员。

王心刚与演员白玫、导演朱文顺、广布道尔基在影片《寂静的山林》拍摄现场

作为一上银幕就领衔主角的新人,要较为出色地塑造一名英俊潇洒、沉着机智、打入敌特内部的公安侦察员形象,绝非易事。王心刚首先从外形条件博得两个导演的肯定,再加上他5年来舞台专业表演的磨砺,经过小品测试、角色分析和试镜头三关以后,导演和剧组主创人员非常认同王心刚的银幕造型,感觉到他既符合剧中形象的要求,也符合大家心目中的那种相貌和气质双佳的侦察员形象。

于是,导演一锤定音。很快,王心刚随剧组来到了影片开拍的外景地,与著名女演员白玫一起联合主演《寂静的山林》。这是长影厂继《无形的战线》《虎穴追踪》《神秘的旅伴》《国庆十点钟》之后开拍的第5部以惊险、曲折情节取胜的反特故事影片。

王心刚在影片《寂静的山林》扮演剧中男主角——侦察员史永光化名的冯广发,第一次面对摄影机镜头,第一次要完全有别于舞台上一气呵成的角色塑造,对于只有24岁的王心刚来说,是十分地陌生和新奇。刚开始拍摄,王心刚每一个镜头的表演都需要导演的耐心启发和示范。几次实拍下来,从适应到熟悉,从理解到入戏,从刻画人物到表演技巧,王心刚进步很快。短短几个月下来,一直在文工团默默无闻、并没有受到重用的王心刚,在此时厚积薄发地显露出潜在的表演才华。镜头里的人物形象,显得是那样地干练、老成,同时又蕴涵着特殊职业那种内在的敏锐和机智。

王心刚首登银幕,就有一种挡不住的阳刚气息。特别是对于王心刚扮演的男主角为完成上级交派的使命,假扮跑行商的年轻商人,从取得女特务的信任,再到派往香港等一系列情节发展中,做出更为丰富的细节处理,为人物的整个行动发展和表现埋下必要的伏笔。首先,朱文顺要求王心刚要完全有别于公安人员那种剑眉双锁的表演套路,而是深藏任务以跑行商的面目出现,从而为这一人物注入了人性化的新元素。影片公映以后,在当时以“革命斗争”题材为“主旋律”的众多影片中,以其新颖、惊险、别致和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喜爱。与此同时,王心刚“英俊小生”的雅号也在民间不胫而走。

王心刚与车轩在影片《寂静的山林》中的剧照,刊登在当年度《大众电影》杂志封面上

作为影坛上升起的一颗新星,王心刚从长影走上了银幕。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朱文顺和广布道尔基又紧锣密鼓地再度联合,开拍了一部反映新中国牧民建设家乡的生活故事片《牧人之子》,邀请他来主演影片中的复员军人——德里格尔。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要去扮演一个蒙古族的复员军人,对王心刚来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凭着年轻富有朝气的英俊相貌,再加上《寂静的山林》的高起点起步,第二次再上银幕担任主角,对王心刚来说已不是一件难事了。两位导演对王心刚特别器重,对他的角色创作和表演才华非常欣赏,常常是赞赏有加。王心刚以本色的表演,出色地完成了该片男主角的形象塑造。影片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和民族特色,它是与长影厂同时期拍摄的《草原晨曲》《草原上的人们》等同类题材相媲美的少数民族题材优秀作品之一。

王心刚与格根塔娜在影片《牧人之子》中一镜头

《寂静的山林》和《牧人之子》这两部影片的高起点,再加上在民间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响,王心刚自然引起了成立不久的八一电影制片厂领导们的高度注意。作为部队唯一的大型电影厂,在建厂初期,正需要吸收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演员加入专业演员表演行列。于是,总政治部一纸调令,把王心刚从遥远的东北沈阳“抗敌话剧团”直接调进八一厂。

1958年,王心刚进厂没多久,厂里的著名女导演王苹就对这个年轻帅气、且还有些腼腆的青年演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于对青年演员的爱护,王苹有意培养和发挥演员多元化的表演技巧,特意让王心刚一反常态地在她执导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一片里扮演国民党重庆秘密谍报人员姚苇。这个角色出场并不多,主要是与由孙道临扮演的中共地下党员李侠的坚贞不屈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王苹导演独具慧眼地起用王心刚来扮演这样一个特殊的“反派”,无疑对演员从本色进步表演到性格表演是良好的锻炼和施展才华的转机,只可惜在当时大讲英雄、树立和歌颂正面人物的理想年代,气宇轩昂的王心刚,是专为时代电影而生的标准英雄人物形象。姚苇成了王心刚扮演过的唯一一个反派。

王心刚与陆丽珠在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一镜头

1958年下半年,著名军旅剧作家陆柱国、张逸民、王军、闻达等人联合编剧影片《海鹰》,由曾与郝光联合执导过惊险剿匪影片《英雄虎胆》而声誉鹊起的严寄洲担任导演。王心刚扮演的舰长张敏,与王晓棠扮演的民兵队长吴玉芬,是善于处理和表现人情戏的严寄洲,在影片中精心配置的一对俊男靓女的“银幕搭档”。王心刚和王晓棠绝佳的银幕情侣组合,其昂扬向上的斗志和崭新的精神风貌,顿时风靡全国和征服了观众,这是在新中国影坛没有实行“明星制”的情形之下严寄洲的一种大胆尝试。

王心刚主演影片《海鹰》

影片《海鹰》使得王心刚和王晓棠作为偶像级影星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崇拜和推崇,迷恋和追捧,统统占据了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心田。王心刚和王晓棠的名字,也成为银幕上和生活中“英俊小生”、“漂亮美女”的代名词。该片不但历经时间检验,成为新中国经典电影名片之一,而且也是王心刚和王晓棠“银幕搭档”的开端。

王心刚主演影片《海鹰》人物剧照,刊登在当年度《大众电影》杂志封底上

1962年,他俩再度联手在严寄洲导演的另一部著名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担当主演,使银幕上的“最佳搭档”更具不可抵挡的迷人魅力。作为演技日渐成熟的八一厂当家小生,王心刚于1960年主演了解放军工作队进驻云南、在当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肃清匪徒叛乱的故事片《勐垄沙》;

王心刚与李迦庠在影片《勐垄沙》中一镜头

次年主演了海南岛红军女战士革命斗争生活的《红色娘子军》,并客串军营生活喜剧影片《哥俩好》中的指导员;1962年主演地下党员深入河北保定开展秘密策反工作的《野火春风斗古城》;

王心刚主演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

1965年参演公安人员侦破一宗复杂间谍案件的《秘密图纸》。

王心刚与师伟在影片《秘密图纸》中一镜头

作为一个电影演员,王心刚的外在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影坛上,他曾经与上影厂的孙道临、冯喆,长影厂的庞学勤一道,在民间被誉为“四大英俊小生”。

王心刚主演的影片《海阔天空》剧照刊登在当年的《百花》杂志封面上

在经典电影《红色娘子军》中,王心刚所扮演的娘子军党代表洪常青,使他多年以来一直想寻找机会扮演一个红军时代革命者形象的愿望得以实现。因此,当王心刚接受了拍片任务之后,立刻对这一角色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他为自己能扮演这样一个充满着革命锐气和冲天斗志的年轻红军指挥员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随时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自始至终洋溢着旺盛的创作激情。王心刚在创造角色时总是充满了信心和激情,并力求表演朴实自然、真挚,符合人物的个性。无论是他在《海鹰》中饰演的快艇艇长张敏,还是在《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饰演的游击队政委杨晓冬,以及在《红色娘子军》中饰演的党代表洪常青,虽然是不同时期的部队指挥员,但王心刚的表演却各具特色,使这些闪光的角色长久地留驻在广大观众的心间。

王心刚等人在影片《红色娘子军》中一镜头

1963年,王心刚与王晓棠这对最具有人气和魅力的“银幕搭档”,再次被导演严寄洲招之麾下,联袂主演根据著名作家李英儒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王心刚扮演剧中的男主人公——深入敌后开展策反工作、争取伪军起义的游击队政委杨晓冬。

王心刚主演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宣传画页

此次拍摄《野火春风斗古城》,严寄洲导演再次选择王心刚来扮演这个英武沉稳的英雄人物,并不是单纯地考虑到在此之前曾经与之合作过《海鹰》,而是本着选演员“不是看他曾经演过什么,而是看他能演什么”的原则,从王心刚的可塑性上再次去发挥演员自身的闪光点。严寄洲导演特别修改原著,将正在成长中的人物——银环作为影片中的女主角,因为他认为发展变化中的人物性格有层次、情节有连贯,这样个性突出、不流于平面化的人物有特点,容易让人记得住。这样大胆创新的改变原著,从银幕上取得的效果上来看无疑是成功的。

王心刚主演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人物剧照,刊登在当年度《大众电影》杂志封底上

1981年,王心刚因主演影片《知音》中的男主角蔡锷,终于使他以此在时隔16年之后,终于摘取了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的桂冠。

1981年王心刚主演影片《知音》中的男主角蔡锷剧照刊登在当年的《大众电影》封面

王心刚主演影片《知音》获得第五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生活照,刊登在当年度《大众电影》杂志封面上

王心刚主演影片《知音》获得当年度《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但王心刚却说出自己的感言:“作为演员,其作品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比什么都幸福,因为这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这使人想到他曾经说过的那一番朴实的话语:“电影是综合的艺术,仅靠演员一个人那是绝对不行的。哪怕他是最出色的,也拍不出来好的片子来。在电影的艺术创作中,如果没有编剧、导演、美术、摄影,还有作曲、服装、化妆、道具等各个部门的大力配合,那么拍出来的片子是肯定不会成功的,甚至是无法进行下去的。”

王晓棠:三九严寒育芬芳

“心灵,时刻翱翔知识的天宇;眼睛,永远凝视生活的激流。”这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晓棠发自肺腑的一句名言。作为我军屈指可数的女将军之一,她自1988~1998年在八一电影制片厂领导岗位上整整工作了十年。1992年后,既是厂长、又是书记一肩挑。

本文作者与王晓棠老师参加活动合影

崇拜孙悟空的王晓棠,1998年8月离任后,立即又摇身变回了编导身份,2000年拍出了中国影协和“九重影视公司”的开山之作——《芬芳誓言》,2001年该片获得了多项全国大奖。如今,王晓棠又开始了新的人生跋涉,因为在她的手中总是捧着一掬春天的新绿,全身始终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勃勃生机⋯⋯

1955年,对王晓棠来说,是幸运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的春天,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导演林农、朱文顺来到北京的总政话剧团挑选演员,经团里行政助理李壬林的推荐,这位颇有灵气、相貌出众的年轻演员,第一次走上了电影大银幕。王晓棠就这样在当年与印质明、刘增庆一起主演了长影厂在建国后拍摄的第三部反特故事片《神秘的旅伴》。

王晓棠与李颉在影片《神秘的旅伴》中的剧照,刊登在当年度《大众电影》杂志封底上

初上镜头的王晓棠,在这部电影中扮演了女主角——一位美丽善良、机智勇敢的彝族女孩小黎英。这一形象直到现在,还深藏在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们的心中。影片中有一首抒情优美的插曲“缅桂花开十里香”,这首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的优秀电影插曲,由女歌唱家温明兰演唱,通过沉醉在爱河之中的小黎英和彝族小伙朱林生唱出来,立即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一时唱遍大江南北:“缅桂花开哎十里香,朵朵的鲜花情意长⋯⋯”。

王晓棠与刘增庆在影片的《神秘的旅伴》中

1957年,还是长影厂的著名导演林农,又开拍了本厂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同样是少数民族题材的《边寨烽火》,林农再次想到那个闪烁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聪颖美丽的王晓棠。

王晓棠与达奇主演影片《边寨烽火》中一镜头

于是,仍在总政话剧团的王晓棠,又和青年演员达奇一起,领衔主演了这部同样引人注目的影片。王晓棠塑造的“玛诺”这个柔弱多情的景颇族女主人公形象,使得她在第二年就荣获了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第11届国际电影节“青年演员奖”,成为我军在国际上第一个获得个人奖的女电影演员。

王晓棠在影片《边寨烽火》中的剧照,刊登在当年的《大众电影》杂志封面上

王晓棠非常幸运,她的崭露头角,与黄宗江、林农的慧眼识珠紧密相连。她在1958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后参演的第一部电影《英雄虎胆》中,扮演了心理复杂的反派阿兰,而且遇上了爱才识才的好导演严寄洲。

王晓棠与胡晓光在影片《县委书记》中的剧照,刊登在当年度的《大众电影》杂志封面上

王晓棠与“英俊小生”王心刚一起主演的建国十周年献礼片《海鹰》,还有标志着王晓棠演艺最高成就的《野火春风斗古城》,都是出自名导演严寄洲之手。

王晓棠在影片《海鹰》中饰演女民兵队长吴玉芬

王晓棠在《英雄虎胆》中塑造的那个冷艳妖冶又风情万种的女特务阿兰,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令很多观众为之魂牵梦萦,被广大观众誉为“中国第一女特务”。虽然阿兰在影片中准确地说只是个配角而已,说白了也只是用“美人计”试探打入匪巢的我军侦察科长的一个花枝点缀,但人们对美的追求却是一致的。阿兰的笑,阿兰的忧,阿兰的媚,当然还有阿兰的憧憬,都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广大观众的心。

所以,从阿兰出场没有接到副司令而无力地顺手扯下扮作村姑的假辫子时的沮丧,到在欢迎曾泰的宴会上面无表情地跳起了叫人意乱神迷的时髦“伦巴舞”;从与“副司令”随行到沙河墟执行任务时芳心的放纵,流露出暧昧的“来,躺一会儿”,到独眼龙暗地察觉并发现“副司令”的破绽,向匪首告密并要求阿兰作证,她为了推卸责任和下意识地保护已萌生的爱情而矢口否认;从李汉光对其调戏被李月桂责骂的万般委屈,到见到“副司令”走来又强作笑颜、转涕为喜的面部表情;从在山坡上再次试探“副司令”所流露出的对当前处境的厌倦,以及想与其私奔的真实心态,到最后发现自己深爱的“副司令”原来是共产党时的万念俱灰⋯⋯王晓棠在不多的情节中,完美地塑造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女特务形象。现在与王晓棠老师一起谈到阿兰,意外地发现还有两处多年来秘而不宣的趣闻:

王晓棠在影片《英雄虎胆》中饰演的女特务阿兰

其一,在山坡树丛中,身穿宽格上衣的阿兰再次以试探的口气,来与“副司令”交谈。渐渐地阿兰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任务,她内心由衷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趁我现在年轻,我有很多钱,我们到香港、美国去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她转而又轻轻叹了一口气:“嗨,都让共产党给害了。”短短的几句话,活脱脱地表明阿兰稚气未脱、却又脱离现实的海市蜃楼般的幻想,其中又包含着她身在匪窟,意欲走脱却中毒太深的一种复杂而痛苦的心理结构。这场戏,导演在表现时,本来是要用近景和特写镜头来进行处理,孰料在审看样片中,一位上级领导认为这个女特务形象太漂亮、太突出了。于是,这两个有限的阿兰的近景,被迫从已剪辑好了的胶片上通通剪掉了。后来又被删去的还有阿兰与“副司令”大跳伦巴舞的情节,直到80年代重新上映以后,才有部分恢复了原貌。

王晓棠、于洋、胡敏英及导演严寄洲与前来参观的香港长城影业公司的导演陈静波、演员傅奇、李嫱等人合影留念

其二,关于阿兰之死,在影片拍摄时也并非像公映中的那样处理。难怪有些观众看完这一情节时,不禁非常惋惜地脱口而出:其实阿兰还是可以改造好的嘛!原片中的同一情节原来是这样处理的:当于洋扮演的“副司令”紧握手枪,自豪而洪亮地说出“我是侦察科长曾泰”时,女匪首李月桂立即举枪向曾泰射击,此时站在曾泰身边的阿兰闻之,在大吃一惊后,出于少女最纯真的爱情,她下意识地冲上前去,挡住了女匪首射来的罪恶的子弹,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殉了情。

此外,原剧本里和拍摄中还有阿兰正巧在此时被匪首李汉光误杀及自杀,共计有4个“阿兰之死”的不同版本。然而,这些本来设计好了的情节成了当时“煽情,太煽情!”的大逆不道,众矢之的。于是,违心地改,不讲“人性”地改,最后就成了现在上映的版本:阿兰听后悔恨交加,她举起手枪射击曾泰,随即被赶到的我军丁连长击毙。逊色的结尾,总体上却并没有影响该片的轰动。当时无论是拿到苏联放映,还是在东南亚一带,当然更不用说是在国内,《英雄虎胆》都大受欢迎。在经受了漫长的时间考验之后,这部影片连同王晓棠的阿兰一起,被人们奉为电影精品,成为了不朽的中国经典名片。

王晓棠艺术照刊登在当年度《中国银幕》杂志封面上

王晓棠于1963年主演的《野火春风斗古城》,是继她在1959年与王心刚联合主演《海鹰》之后的第二次银幕合作。影片根据著名作家及编剧李英儒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但是,高明的严寄洲导演却赋予了该片独特的电影艺术表现魅力,那就是在单一的地下革命斗争的主线中,热情洋溢地穿插了男女之间含蓄而真挚的爱恋这一最能感染人的副线,并通过一枚戒指道具的三次出现,使男女主人公那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对敌革命斗争坚强不屈的鲜明个性,非常自然地流露出来。影片不但重点突出了金环和银环这一对双胞胎姐妹真挚感人的人物形象,而且增添了原作没有写到的情节。导演通过独具匠心的安排,使影片在故事铺陈和人物塑造上得以升华。如影片中的重场戏“韩燕来夜责银环”,是原书中没有而在电影中加上的,这在情节的进展、人物的性格发展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笔。

王晓棠与赵汝平在严寄洲导演执导下,拍摄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燕来夜责银环”一场戏

王晓棠认为很有必要加上这段“重场戏”,所以在准备戏的时候,她对编剧李英儒和导演严寄洲说:“这里少了一场戏,一场很重要的银环思想转变的戏。”银环轻信叛徒高自萍,并把与杨晓冬在大觉寺接头的地点,在焦急中无意透露给了叛徒,从而导致了杨晓冬的意外被捕。银环亲眼目睹老杨被带上汽车之后,内心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自责当中,于是便发生了韩燕来责怪银环的这场戏。

严导演大为赞赏,王晓棠的建议当即成为电影中的一场“重场戏”——在韩燕来的房间里,当韩燕来忍不住冲出去要与敌人拼命的时候,被银环制止,韩燕来情急之中气冲冲地说道:“难道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敌人把老杨折磨死!”这句话像一把钢刀猛地刺进了银环的心上,银环站在门前,痛苦地紧闭双眼,继而又突然睁开,滚滚的热泪夺眶而出:“我犯了错误,我请求处分。但是我们绝不能再犯第二次错误!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想方设法救出老杨,争取关敬陶起义,保护我们的秋收。如果像你这样蛮干、冲动,那我们半年来的心血就全完了。”这场戏的特写镜头,对演员的表演是一次考验。王晓棠声情并茂,表现出银环从单纯、幼稚走向成熟。这场戏一次拍完,严寄洲非常满意,但王晓棠自认并没有完全发挥演技,后来又再三提出要求重拍,果然她的表演比第一次更为精彩。

王晓棠在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扮演银环

在这部脍炙人口的《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王晓棠用精湛演技塑造出来金环和银环姐妹俩的银幕形象。她把两个角色截然不同的语音,刻意而着重地加以区别。她首先找来一支音笛,定出了金环和银环不同的音高,即两姐妹之间相隔4个音,相差5度。每天天一亮,王晓棠就开始读古诗、念台词和说话,用这两个不同的音高练习发音,并且有意在这两个不同的音高上改变发音位置,她设定把妹妹银环的音高定在A调上,舌高点偏前,口腔用的是前半部分,气息是胸式呼吸。口腔的肌肉比较柔软,这样发出来的声音是娇柔、细腻、甜美的;

王晓棠在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扮演银环

而姐姐金环的声音因其火辣、外向的性格,再加上自己山区游击队负责人的身份,要比银环显得粗犷,故此声音低沉,音强比较冲,音色宽厚。为此,王晓棠着重加强明显的区别,她尝试用腹式呼吸,口腔肌肉绷紧,舌高点稍后外移,而在语调上,则刻意突出妹妹的轻缓稚气,姐姐的沉稳干练。

王晓棠就这样在每天清晨分段反复背诵着两姐妹不同音域、音色、音高、音质的台词,锻炼自己在瞬息之间能迅速改变不同人物的声音。在拍完医院和郊外姐妹俩两次相见的重场戏后,录音师为了考虑银幕声音的效果,决定分两次完成姐妹俩同一画面的录音,但王晓棠为了验证自己多时的练习成果,却要求一次进行,同时配录两姐妹在同一镜头上的先后甚至交叉的台词,最终高难度的配音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通过银幕形象,通过声音气质,王晓棠把金环的干练、老成和勇敢、坚贞,银环的单纯、幼稚和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逐渐成熟的性格,刻画得鲜明生动又泾渭分明。

王晓棠在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扮演金环

后来,王晓棠由此开始了语言学的系统学习,并结合塑造金环、银环的心得体会,写出了语言造型体会的论文《愿教双环声玲珑》,随后被收入到电影表演理论专著《电影演员语言初探》中。这本由王晓棠与辅导老师吴晓铃、周殿福及配音演员张桂兰等四人联合写作完成、并在全国庞大的电影演员队伍中率先出版的专业理论书籍,共分“语言在电影表演中的地位”“生活语言、话剧语言和电影语言的异同”“语言造型问题”“电影语言中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意见”四大章节,详尽而系统地阐述了电影演员与电影表演及语言发挥之间的连带关系与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从而成为研究电影表演与电影语言最为宝贵的工具书和演艺技术指南。

王晓棠等人在影片《翔》中一镜头

王晓棠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好演员与名演员是不能画等号的。好演员要有渊博的知识,高深的艺术造诣和超人的表演技巧,要塑造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有时尽管很用功,但出不了名。而名演员则不同,成名往往是很有机遇的。我只求做一个好演员。”事实证明,好演员也罢,名演员也好,王晓棠都当之无愧。当然,这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代价。这既要有先天的灵气,又要百倍的努力。

作者刘澍与于洋、王晓棠在影片《英雄虎胆》电影剧照访谈时合影留念

1964年,《野火春风斗古城》上映的第二年,王晓棠荣获了《大众电影》和《光明日报》联合举办的第三届“百花奖”的“最佳女演员奖”。可惜这个奖项由于江青的极力阻挠,被迫取消而没有公开颁奖。

王晓棠在主演影片的电影海报前申请讲述当年拍摄电影时的历历往事

作为众人交口称赞的“全能演员”,王晓棠精心筹划和准备的集京剧与歌曲演唱、小品表演、舞蹈表演、诗歌朗诵、民乐演奏等于一体的个人专场表演晚会也胎死腹中。

王晓棠主演影片《翔》剧照,刊登在当年度《羊城银幕》杂志封面上

但是,王晓棠终于在37年以后,以她自编自导的反映海峡两岸亲情的电影《芬芳誓言》,再次摘取了第2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第7届“华表奖”的“评委会奖”、第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王晓棠本人还于2002年4月获得意大利“第三个千年国际奖”。1995年12月,她入选126位“中华影星”之一和荣获“世纪影人奖”。

王晓棠在《大众电影》杂志上的封面及纪念故事专版

(本文经刘澍先生授权刊发,图片由作者提供,部分来自网络,若有异议告知我们,即刻删除)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