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满江红「电影满江红:我们战力强悍的同胞女真族」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52更新:2023-05-03 07:34:02

#新春创作季#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最主要的汉民族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民族,其它少数民族多保留了一些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有一个极特殊的民族-满族,如今除了身份证上的民族一栏不是汉,语言、文字、姓氏...跟汉民族几无二致,完全融入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满族,别称女真、朱里真、女贞、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族,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最早生活在古时的东北地区, 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

女真族是游牧民族,骁勇善战、民风骠悍,是个收服了打遍了半个地球的蒙古族的战斗民族。

春节档大热的电影《满江红》里的金国、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都是由女真族建立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她的故事。

联宋灭辽

位于黑龙江镜泊湖畔的莺歌岭遗址是新石器时期古人类生活的一处遗址,东北的古老民族选择了这片土地繁衍生息。这群人是从黑水靺鞨遗留下来的通古斯族群的女真族。

女真人擅长骑射

926年,辽天显元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消灭渤海诸部并迫使女真族臣服,建立了辽国。辽是契丹人建立的政权,金庸小说里的乔峰,就是契丹人。

辽建国之后,部分女真人随渤海人南迁至辽东半岛,编入辽籍,称为“熟女真”,留居故地的女真人,因未入辽籍,被称为“生女真”。

女真族之所以也叫女直,是因为当时的女真族在契丹人奴役下,辽兴宗名叫耶律宗真,为了避辽主之讳,女真被改成了“女直”。

女真族的各部落中,以居住在鸭绿江上游及图们江流域的完颜部最为强大。因不堪忍受辽的压迫,辽天庆三年(1113年),完颜阿骨打起兵,领导当时东北的汉族、渤海族、契丹族、室韦族、铁骊族、兀惹族人民共同抗击辽国。

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并驱逐契丹的统治,在会宁府(哈尔滨阿城)建立金朝。国号“大金”,史称金太祖。

随着金朝的崛起,北宋派遣使者与金国达成“海上之盟”,南北夹攻辽军,企图趁机收回五代后晋割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

【海上之盟】宣和二年(金天辅四年,1120年)宋遣赵良嗣、马政先后使金,金亦数次遣使来宋,双方议定夹攻辽朝,辽燕京由宋军攻取,金军进攻辽中京大定府(今辽宁宁城西)等地,辽亡后燕云地区归宋朝,宋将原纳给辽朝的岁币转给金朝,史称“海上之盟”。

金国精锐骑兵

攻灭北宋

与金朝缔结盟约之后,北宋出兵燕云。但由于宋军腐败,缺乏战斗力,数十万大军两次攻打辽南京(今北京),均被辽守军打败,辽南京还是由金军攻占。宋每年加付一百万贯钱为代税钱,随同每年的“岁币”交付给金朝,宣和五年(金天会元年,1123年)四月,金方将燕京及所属九州中的西部六州归宋。云州(辽西京)地区,金太祖也表示在宋出犒军费给金的条件下归属宋朝。五月,金已许将朔(今属山西)、武(今山西神池)、蔚(今河北蔚县)三州先归宋,还没有来得及执行,就因同年六月金太祖病死而中止。

金太宗即位之初也是遵守盟约的。但金主将完颜宗翰认为宋藏匿金叛将张觉是违约的行为,并说服金太宗,于1125年8月以此为借口与完颜宗望第一次南侵攻宋。

金军南下简图

完颜宗翰这一路被守卫太原的王禀牢牢拖住,一直未能突破。

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1月27日),另一路宗望军渡过黄河。第二天攻下滑州(今河南滑县),正月,包围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因汴京守御使李纲抵抗得力而未能破城。二月,金军逼迫宋以康王赵构、太宰张邦昌为人质,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今属河北)三镇议和。

其后,完颜宗望再攻城时仍被击退,于是停止进攻,改肃王赵枢为人质,康王赵构得以回归,金军终于死心开始撤离。

尽管宋朝仍有实力一战,但被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挟持的朝廷信心不足、犹豫不决,导致投降派压倒主战派,将李纲、种师道、王禀、张叔夜与两个儿子伯奋、仲熊等一干能征善战的忠臣良将或不被重用,或撤消军权、贬逐外调,甚至直接致使种师道气死。

完颜宗望退军之时,种师道之弟种师中率领的西军精锐秦凤军三万人开到东京开封,种师道即命他率部尾随金军之后,俟其半渡而击之,完全消灭其尚在南岸的一半,将金国最精锐的东路军打残以消后患。李纲也建议用澶渊故事 [13] “护送”金军出境,密告诸将有机会就纵兵追击。宋钦宗也同意李纲表面上的建议,派军十万,紧紧“护送”。但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又最终压到了主战派,派人在黄河边上树立大旗,严令军队不得绕过大旗赶金军,否则一概处死。

以后种师道又提出亡羊补牢的办法,建议集合大军驻屯黄河两岸,防止金军再次渡河,预为下次“防秋”之计 [14] 。宋钦宗准奏施行,不久又被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大臣压到,认为万一金军不来这笔巨大的军事费用会被浪费,拒绝采用种师道之言。以后种师道气愤致疾,以至病死。李纲则被外调河北河东宣抚使,无所作为,最后被逐到江西。

李纲

1127年金国又找借口再次南侵攻宋。

和第一次开封围城战相比,第二次围城战宋朝的处境要困难得多:

首先,王禀守卫的太原在被完颜娄室的五万金军围困二百五十多天后终于失守,完颜娄室的这部分军队南渡黄河,西趋洛阳,封锁了潼关,把宋朝最精锐的西关军阻挡在潼关以内,断绝了其东来的勤王之路。

其次,第一次围城战时,只有完颜宗望的东路军到达开封城下,兵力有限,攻城的活动限于西、北两隅,有时蔓延到东北角,南面诸门则始终未受攻击。第二次围城时,金军两路合攻,四面合围,陷东京于彻底孤立。

再次,钟师道、李纲等忠臣尽失,北宋已无良将可带兵。

1127年1月9日,因为郭京作祟,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与诸将攻破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俘获宋徽宗、钦宗二帝。靖康二年(1127年3月20日),北宋灭亡(960年—1127年)。

4月20日,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帝,建立傀儡政权,国号“大楚”。随后分两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一行人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人沿郑州北行,其中还有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等北返。史称“靖康之变”。

女真不足万,满万不可敌

“人一满万,天下无敌”

从1114年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到1127年汴梁城被攻破,短短13年,完颜阿骨打不仅打败了辽国,同时将北宋灭亡,战力不可谓不强悍。

随着金军的两次南侵,北方各民族人民的家园被毁,广大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出现了历史上又一次南迁的浪潮。同时,温暖的南方对女真人有莫大的吸引力,大量女真族迁徙到南方,加快了女真与汉族的融合。

女真族凭借强悍的铁骑和冰冷的弯刀,横扫关外,席卷中原,建立了强极一时的大金帝国。女真族以最初的三万兵力击败辽宋两大帝国,离不开完颜阿骨打的卓越领军才能和众多骁勇善战将士的浴血奋战。最主要的是他们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军事制度,这套军事制度名为“猛安谋克制”,它是从早期氏族部落组织演变而来的一种军政合一的制度。猛安谋克制是集行政组织、军事组织和生产组织三种职能于一体的制度,不仅保证了基层政权的稳定,同时还能为女真族军队提供丰富的兵员和物资。

岳飞抗金背景

靖康之变后,金朝授意宋在汴京的其余官僚议立伪政权。金军绝不允许立赵氏,所以2月21日,宋百官议立第一次攻宋时被扣为人质的太宰张邦昌,国号“大楚”。

金军建立伪楚后,在济州的群臣即想奉康王赵构在济州称帝以重建宋朝,赵构采纳了宗泽的建议,前往作为宋太祖赵匡胤兴王之地的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然后再即位当皇帝,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后建都(行在所)于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南宋政权建立之后,李纲等议张邦昌僭逆及受伪命,要求给予处分。赵构将其流放于潭州(今湖南长沙),不久赐死,年四十七。张邦昌伪政权之亡,使金以傀儡政权统治宋之土地计划失败。

南宋首都迁移图

为了躲避金军可能的南侵,十月初一,高宗立即从南京应天府乘船南逃,同月末即逃到扬州,后定都临安。南宋的建立、伪楚的消灭与张邦昌被杀,违背了金太宗不立赵氏而立异姓为帝,作为附属国的条件。

宋高宗还否定了北宋钦宗割让河北、河东两路并成为金朝属国的承诺,而且任命了河北招抚使与河东经制使以图收复两河地区,公然与金抗衡。

这就是岳飞抗金,《满江红》的背景: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金、南宋连年在淮河对战之时,终极魔头成吉思汗-铁木真出现了,蒙古1211年-1234年灭金,后又灭南宋,建立了元朝。这是后面的故事。

金国灭亡

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的先祖死于金国的木驴之上,宋人对金人有靖康之耻的仇恨,因此,女真人遭到蒙古人和汉人的疯狂报复。

蒙金战争发生于1211年(金大安三年、蒙成吉思汗六年)至1234年(金天兴三年、蒙窝阔台汗六年),是由成吉思汗发动、木华黎继续、窝阔台完成的攻灭金朝的战争。

金大安三年(蒙古太祖六年,1211年),成吉思汗出兵攻金,金帝完颜永济仓卒迎战。蒙古军首攻乌沙堡(今河北张北西北),再战野狐岭、会河堡,继又重创金军于西京(今山西大同)、东京(今辽宁辽阳)、怀来、缙山(今北京延庆)、居庸关等地。随后分兵三路扫荡,几乎掠遍黄河以北广大地区。

贞祐二年(1214年),金帝完颜珣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蒙古军乘机进围中都(今北京),次年攻克。兴定元年(1217年),成吉思汗授权木华黎指挥攻金。木华黎改变以前的肆意杀掠夺地不守之策,招纳汉族地主武装首领史天倪、石天应、张柔、严实等,攻取辽西、河北、山东、山西大片地区,并留兵镇守。木华黎病逝后,其子孛鲁又夺占河北、山东大片地区。

金帝完颜守绪即位后,以全力西守潼关,北守黄河,金、蒙隔河对峙。正大四年(蒙古太袓二十二年,1227年)七月,成吉思汗临终遗嘱:利用宋、金世仇,联宋灭金。

这一次,南宋又重复了一次当年北宋联金灭辽的故事,开始联蒙灭金。

天兴二年(1233年),蒙古军进占金朝南京。次年正月,宋将孟珙率军2万,配合蒙古军攻破蔡州(今河南汝南),完颜守绪自杀,金国灭亡。

蒙古军历经二十三年成吉思汗、拖雷、三子窝阔台汗,分四阶段,最后通过联合南宋才并吞金朝。这是世界史上著名的小国崛起、以少胜多的战争。

蒙古统一战争:蒙古统一战争是蒙古帝国陆续消灭中国境内的各个政权以及征服中亚、东欧和西亚各政权的战争。元太祖元年(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于斡难河(今鄂嫩河)建立大蒙古国。

当时蒙古的宗主国为金朝,由于金朝与其盟国西夏走向衰落,蒙古先后攻打西夏与金朝,并于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八月攻灭西夏,元太宗六年(1234年)三月攻灭金朝,完全占有华北。

在西方,蒙古先后发动三次西征,使蒙古帝国称霸欧亚大陆。

元宪宗九年(1259年),元宪宗蒙哥于征伐宋战争去世后,领有汉地的四弟忽必烈与受漠北蒙古贵族拥护的七弟阿里不哥为了争夺汗位而发生战争,最后于至元元年(1264年)由忽必烈获胜。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即元世祖。

这场战争让蒙古四大汗国先后脱离于大汗忽必烈的关系,直到元成宗时期才名义上承认元帝为大汗。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朝攻灭南宋,统治全中国地区,结束自唐末以来400多年的分裂局面。

元太宗窝阔台攻克金都汴梁后,有“唯完颜氏一族不赦,余皆原免”的御诏,大量金人被屠杀。最终,完颜女真或被蒙古各部所杀,或逃入汉族,有极少数逃回东北。而绝大部分定居在中原的女真人,与汉族融合,成为汉族的一部分。

女真、汉人融合

自从女真大部分南下,东北黑土地上来了一群更北更遥远的通古斯原始社会部落,他们填补了女真人走后留下的空白,融入了当地的生女真,成为后来的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和建州女真。其中的建州女真,其主体就是建立大清帝国的爱新觉罗族群。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延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明朝建立200多年后的1616年,女真族又崛起了。

女真建立清朝

1583年,明军袭击古勒寨阿台驻地时,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皆遭误杀。努尔哈赤以祖、父十三副遗甲起兵。

1588年,努尔哈赤攻克完颜(王甲)城,消灭了建州女真的最后一个部落完颜部,至此统一建州女真。

1605年努尔哈赤第一次称“建州国”,也第一次称“国王”;

经过二十多年的征战,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1616年,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称为“大金”,史称后金。

对外扩张的同时,努尔哈赤还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 建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清旗帜

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誓师伐明。1625年春,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从此沈阳成为后金的统治中心。不过,努尔哈赤在1626年的宁远之战中被明军的大炮打成重伤,不久逝世。

努尔哈赤死后,第八子皇太极继位,对内,皇太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后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皇太极继位后颁布《满汉别居令》,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主张,宣布“满汉一体毋致异同”,从而缓解了民族矛盾,社会逐渐得到缓和。

皇太极又兴兵攻朝鲜。1627年正月初八日,他委派阿敏、岳托、济尔哈朗等六位贝勒,统兵三万进攻朝鲜。 金兵进展迅速,连下城池,势如破竹,不到半个月,就占领了大半个朝鲜,入据旧都平壤,迫使朝鲜国王李倧签订了城下之盟。

林丹汗是后金统一漠南蒙古的主要障碍,因此,后金一方面努力争取科尔沁等部贝勒与后金联合,对付林丹汗的袭掠,分化瓦解林丹汗属下人员,另一方面积极准备大举进攻。 天聪八年(1634年),林丹汗在青海去世。次年(1635年),后金军继续进攻察哈尔余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奉母献传国玉玺归降后金。 鄂尔多斯部也为后金所并。至此,漠南蒙古全部统一于后金。

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在盛京(沈阳)改族名女真为满洲族。

1636年,汉满蒙三族共呈劝进表,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1643年,皇太极病死,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由其叔多尔衮摄政。

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陷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入关后20年时间里,平定与南方的明朝遗臣相继拥立朱氏皇族建立政权-南明 、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完成全国统一,大清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另一个是元)。

清《盛世滋生图》

清朝(1636年 -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 ,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 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 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勤政亲贤”殿

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极盛时期的清朝,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包括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

期间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也推向最高峰。 清朝前期农业和商业发达,江南出现密集的商业城市,并在全国出现大商帮。在此基础上,人口突破四亿大关,占世界总人口十亿的近一半。

清朝藩属国最多时有19个。早在皇太极、康熙时期就有朝鲜与琉球国。到乾隆时期扩充到东南亚地区的安南(越南)、南掌(今老挝)、缅甸、暹罗(今泰国)、柬埔寨、兰芳共和国(今加里曼丹岛西部)以及吕宋、苏禄(于西班牙统治菲律宾群岛后相继消失);南亚地区有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不丹与拉达克(归驻藏大臣管辖)等国;中亚地区有哈萨克汗国、布鲁特汗国、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爱乌罕(今阿富汗)、巴达克山与干竺特等国。

清朝灭亡

进入19世纪,西方列强经过工业革命,科技和生产力对逐渐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形成碾压优势。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战败,其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 西方各国迫使清政府开港通商,加上地方官吏地主兼并土地,使得传统农村经济受到破坏。各地乘机纷纷起事,其中华北以捻乱为主,华中华南以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与云南杜文秀、马如龙的云南回变为主。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明当时在位的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

圆明园遗址

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共同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次战败,不得已与英、美、法、俄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中华民族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水深火热之中。

尽管恭亲王奕䜣与汉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采取了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为方针展开自强的洋务运动,但仍然在1894年8月1日与日本的甲午战争中战败。

甲午战争

【团练】清中叶以后,又有汉族地主自募自练的团练乡勇。后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各地地主团练武装迅速发展,曾国藩的湘军便应运而生。还有李鸿章组织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等,这些地主团练武装后改编为练军与防军。

1900年,英国、俄罗斯帝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八国所派遣的军队组成的八国联军借口义和团反洋再次入侵,清朝再次战败。1901年,清朝同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1904年,日俄两国在东北的利益冲突爆发日俄战争,进一步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清朝于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国势大坠,知识分子莫不提出各种方法拯救中国,主要分成立宪派与革命派两种改革路线。1901年,立宪派康有为、梁启超推动立宪运动,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希望让光绪帝成为立宪君主。而慈禧太后为挽清朝衰落危局,有意效仿欧日的改革而推行清末新政。新政主要推行君主立宪、建立清朝新军、废除科举、整顿财政等一系列改革。而革命派对清廷的改革失望,他们主张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制。

【新军】清末新政时,袁世凯在华北组建新建陆军(即北洋军),张之洞在南方组建自强军。 [到清朝灭亡前夕,其陆军可以号称100万,但大概只有60万战斗人员,其中只有17.5万人是现代化的正规军。并非所有新军均效忠清廷,部分暗中支持革命军。

孙文于1894年在夏威夷檀香山建立兴中会 ;1904年,黄兴于长沙成立的华兴会;同年,蔡元培于上海成立光复会。1905年,孙文在日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革命派联合旧有反清势力如三合会、洪门等,在华南地区发起了十次起事,并将势力渗入华中、华南的清朝新军 。

1908年11月,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溥仪继位,即宣统帝,其父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

丁巳复辟时的宣统帝溥仪

1911年5月,清廷组成由庆亲王奕劻领导的“责任内阁”,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君主立宪。不过,该内阁中的很多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和失望,很多转向于革命派合作。

同年5月,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清廷急派新军入川镇压。10月,革命派于湖北发起武昌起义,南方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廷任命北洋新军统帅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成立内阁并统领清兵。袁世凯一方面于阳夏战争中向革命军施压,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形成南北议和的形势。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

女真最后的结局

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溥仪在清朝统治结束后仍居清宫,享受民国临时政府议定的清室退位优待条件。

民国六年(1917年)张勋曾拥其复辟,十二日而败。

民国十三年(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废除大清皇帝称号,逼溥仪迁出皇宫。次年溥仪在天津继续从事复辟活动。

九·一八事变之后溥仪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称“康德皇帝”。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苏军逮捕入伯力监狱。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于1950年将溥仪移交给中国,被监禁于抚顺。1959年大赦溥仪释出,后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尿毒症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清朝建立之后,历代皇帝基本遵循了皇太极“满汉一体毋致异同”的思想,甚至在还设立了科举优待、重用汉官策略,满文也逐渐消失,这些举措进一步加速了女真族与汉族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融合。

【科举优待】清政府尊崇儒学,按历代汉族王朝传统开设科举,从中选拔士人以赢得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另外科举考试中还制定了满不点元、旗人不列鼎甲等防止旗人参加科举考试与汉人竞争的优待政策,在此政策下,终清一朝,除开朝满汉分榜时期有两位满人状元外,状元这一最高殊荣全部给了汉人。

【重用汉官】清朝为夺取和巩固对全中国的统治,除起用范文程等人外,在入关过程中先后招降了前明汉族重臣还有洪承畴,将领吴三桂、李成栋、尚可喜、耿仲明及其统领的汉族军队。后因其叛乱而由康熙剪除其中三个主要的藩王,被称为平三藩。带兵收复台湾的施琅也是汉族前明军官。

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平叛太平天国及洋务运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甲午战争后清廷实行新式练军,亦以汉族官兵为主。其中如袁世凯、留学普鲁士学习军事的段祺瑞、冯国璋、留学日本的王士珍,和黎元洪均在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中起到关键作用,并成为后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核心人物。

自辛亥革命提出“驱除鞑虏”的主张,清朝灭亡之后,女真人为了防止汉人的反攻倒算,纷纷改为汉姓,渐渐地,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基本见不到象“完颜、爱新觉罗、那拉氏”这样的满族姓氏了。如今,女真人跟汉族人的区别,恐怕仅仅剩下身份证上民族一栏中是个满字。

满汉姓氏对照表

写了这么多,其实我真觉得现代社会分民族没多大意义,反而会被西方一些不怀好意者利用。

详情见前文:《划分民族,美西方的阴谋》

学学卢旺达,那民族一栏,就给去掉吧。全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对吗?

最后,还是要对我们的女真(满族)同胞说声感谢:

清朝为实现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合一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这一过程,既让满人完成了由“夷”到“夏”的身份转变,同时以“华夷一家”为核心的“中华大义”还进一步演变为蒙古、新疆、西藏及西南诸民族等“非汉世界”认同“大中华”价值的共同依据,为实现文化和疆域意义上的“中华”最大化,做出了贡献。中国在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理念冲击下不但未被肢解,反而引发出“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回应等事实,既彰显了清朝内部凝聚之功。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