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毁大桥是哪部电影「克里米亚大桥被炸让我想起了这部老电影」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34更新:2023-01-18 02:13:33

“一天早上,从梦中醒来,侵略者闯进了我的家乡。”

——《啊,朋友再见》

当地时间10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生日当天,克里米亚大桥,终于还是被炸了。

今年7月的时候梅德韦杰夫曾经警告称:“如果克里米亚大桥遭到攻击,末日审判将迅速且猛烈地到来”。

“末日审判”在西方是个很严肃的宗教词汇,一般来讲,只有上帝他老人家才能发动。所以梅氏这口气有点为上帝代言的感觉,口气大的不得了。

而现在,大桥真的炸了。所以我特意等了一天才写此稿,想看看他说的“末日审判”到底是啥样的。

不过……目前,好像还没等来。

你看,这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

其实克里米亚大桥的正式名称其实是刻赤海峡大桥,该桥铁路公路两用,全长19公里,跨海部分7.5公里。其实俄乌之间修筑这座大桥的动议21世纪头几年就有人提了,可是后来的俄乌关系紧张,对俄深度防范的乌克兰始终不同意用这个“纽带”与其东邻更深度的绑定。

但到了2014年,这个问题不存在了。克里米亚地区“公投”入俄之后,由于俄乌关系紧张导致的路上交通被封锁,普京下令俄罗斯开始紧急修建该大桥,并命令该桥必须在2018年时就能通车使用,为了强调工程的重要性,普京当时还将这项工程提升到了“历史使命”的高度。

最终,俄罗斯在经济紧张的情况下,花了2000多亿卢布的巨款,赶在2018年年末之前完成了这个总统下达的“历史使命”。俄向克里米亚增兵终于不用走轮渡了。

但当时就有评论认为,由于工期过于“赶”,俄罗斯施工者在修建时采用了大量预制钢梁和混凝土,那些钢梁在1000度的温度下就会发生结构性毁坏,1400度以上就会融化——简而言之,就是不经炸,更不经烧。和平时期还好说,一旦到了战时,它就变得非常脆弱。俄罗斯将一根非常脆弱、一掐就断的动脉横亘在了刻赤海峡上,横亘在了遭受羞辱、并想要收复失地的乌克兰人面前。

而乌克兰方面,自然是在桥梁修建开始就表示这个工程不合法,是俄罗斯强加给乌克兰的羞辱。乌克兰政府内部也有鹰派,自大桥开始修建起,就搞了无数种袭击该桥、拆毁“违章建筑”的预案。乌克兰也一直试图向西方相关的武器——短程导弹、火箭炮、无人机、冲锋艇、自杀式无人潜艇,什么都可以,因为乌克兰的扎波罗热州距离这座大桥近在咫尺,如果乌军手上但凡有能打的远一点、打准一点的武器(而不是苏联时代留下的那些破铜烂铁),克里米亚大桥立刻就进入了其射程范围之内。

这样乌方就对俄方也构成一定战略威胁了,即便不真开打,把导弹车在海对面一架,谈判的时候也能硬气许多。

但至少在俄乌开战之前,西方一直拒绝向提供乌克兰提供这类进攻性武器。因为他们真的害怕哪天乌克兰真炸了桥,俄罗斯人会上来拼命——“如果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俄罗斯将使用核打击”这种思路,俄方不是梅德杰夫放话后才有的,克里米亚大桥对俄控制克里米亚太重要了,而克里米亚又对俄的面子太重要了。故炸桥就是打脸。

所以这座桥从建成之日起,怎么保护克里米亚大桥就成了俄方一个新的棘手难题,为了保证乌方不真的炸桥,俄最好能一劳永逸的让乌军缴械,让他们永远别有能打到该桥的武器——亦或者,直接把扎波罗热州给占下来,制造一个“安全区”。

但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俄罗斯为了保留其在黑海的存在感,需要吞并了克里米亚,而为了保住克里米亚,又需要斥巨资修建克里米亚大桥。为了保卫克里米亚大桥,又必须占领扎波罗热,为了保卫扎波罗热,由最好把整个东乌克兰拿下……那么到头来,一切扩张行动,其实都是可以打着“保卫”的名义进行的——我为了自己安全,要扩张领土,把你推远一点,为了保证新领土的安全,又需要新新领土以作为新的安全区……

所以,这座克里米亚大桥底下,其实藏着一个古怪、而可以无限死循环的奇特“自卫”逻辑。

但谁也没料到的是,开战几个月,虽然扎波罗热打下来,亚速海成为了俄罗斯的“内湖”,但克里米亚大桥还是被炸了。

而且从已经公布的消息看,这起爆炸案被安排的非常巧妙,克里米亚大桥包括高低错置的两条车道,而爆炸的卡车只有一辆,一炮双响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爆破者最终选择了在双车道最接近的地方引爆炸弹,且炸弹爆炸时,另一条车道上刚好开来了一辆油罐车。结果是爆炸同时引发了油罐车的殉爆,炸弹直接让一道桥梁炸塌,而让另一条车道上燃起了熊熊大火。爆炸案发生后,俄方刚开始公布的消息说受损很轻微,但随后不得不宣布关闭桥梁进行检修,原因就是之前所说的——俄方需要确认燃烧的大火有没有把这座赶工修出来的大桥钢梁烧出内伤。这其实是个非常麻烦的工作。

而就像时间发生后乌克兰安全部门表态的一样:“这仅仅是个开始”。克里米亚大桥的此次爆炸,意味着乌克兰人已经盯上这座大桥了,并且真的有能力派遣特工打到这座桥——以此次爆炸操作的精细程度看,说这起事件是个人所为估计是没人信的。事件发生后,普京已经下令在克里米亚进行戒严,估计俄安全部眼下正忙着在当地抓乌克兰特工,一场正规战线之外的暗战,正在开始。

是的,从战局上看,俄罗斯确实不能再让这座桥再有任何闪失了。眼下赫尔松方向的俄军告急,而克里米亚承担着向前线供应物资最关键任务,一旦大桥被彻底炸毁,俄军虽然理论上依然可以绕行已经被打通的扎波罗热陆上走廊,但这条路离前线更近,更容易受到乌军长程火力和破袭部队的打击,克桥的坍塌,将让俄罗斯原本绕亚速海结成的“圆阵”变成了一个首尾难顾的“常山之蛇”,俄军战略调度灵活性大大下降。乌军下一步给你来个夹头、去尾、分割包围,你就难办了。

到那时候,俄军将军们可能就需要一点刘峙将军的乐观态度了……

……

但问题是,一定要防,并不意味着一定防得住。俄方真的有能力彻底杜绝克里米亚大桥再出状况,彻底瘫痪吗?

恐怕很难。

抛开正面战场不论。防范潜入俄罗斯内部的乌克兰特工和乌克兰同情者,就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体现占据克里米亚的合法性,早在2014年,普京就承认了200万克里米亚人的俄罗斯公民地位。不久前乌东四州公投,又有至少500万战区乌克兰人一下子成了俄罗斯人。我们权且就算四州公投的数据属实,这些人中有九成以上的人口想当俄罗斯人,那依然还有数以十万计的“沦陷区”人民不这么想。这些人里面但凡有几个想起国仇家恨,“耻臣戎”,跟乌克兰特工勾搭一下,就足以威胁大桥的安全。

类似的事件,之前已经有。几个月前拿起炸死普京的“大脑”、俄罗斯知名社会学家杜金女儿的爆炸案,被证实就是渗入俄罗斯国内的亲乌分子搞的。

于是她就在乌克兰情报部门的帮助下搞了这起爆炸,针对的目标本来是杜金本人,而杜金侥幸逃脱。

而沃夫克案件实施后,拿着普京政府发给她的绿卡,带着自己的女儿大摇大摆的突破俄罗斯重重关卡,润到了爱沙尼亚,至今还受后者保护。

所以就像我之前文章说过的,俄罗斯打着泛民族主义的旗号发动这场“行动”,其实给自己出了个大难题——

拿下的土地上的乌克兰人,你认不认他们是俄罗斯人?

不认,你的行动就彻底没了合法性。

认了,他们就都是安全隐患、潜在的“通敌”分子。俄罗斯总不能再效法当年苏联,来一场大肃反、大清洗,把这些人揪出来吧?别说克里姆林宫没那个动员能力,就是真搞起来,也将是一场人为灾难。

所以这场战争给俄罗斯造成的内伤,即便正面战场俄军完全成功,这个问题也将再耗费漫长的时间才能消解——何况正面战场俄军现在还隔三差五就一个“转进”。正面战场“天快亮了”,会给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亲乌力量一种无形的号召,这种“破袭战”,只怕将来会越来越多。

文章的结尾,我想起了南斯拉夫那部著名的老电影《桥》,那个电影,讲的也是一个炸桥的故事。

与同期的苏联电影不同,南斯拉夫拍二战的电影好看之处,就是因为电影不会的过度丑化其对手德军——影片中的德军虽然是可恶的侵略者,但他们依然是精明、狡猾、且武装到牙齿的,个别德军军官,甚至满满的“枭雄”气,很早就意识到了在德军东线战场大败亏输的时刻,那座桥是多么重要,必须重点守卫。

小时候没看懂,电影这个镜头其实是在暗讽希特勒不会有好下场。

但《桥》的好看之处就在于,它讲的故事恰恰是:如此强大的德军,精心守卫如此重要的交通生命线,居然最终还是没有守住那座至关重要的大桥。但貌似渺小的主角团游击队,深入敌后,付出重重代价,最终还是把这大桥给炸掉了。

为什么呢?理由其实无他,因为德国人是侵略者,因为德国人在战场上颓势已现。这个时候,被占领区所有心向光复的力量,会成为一股防不胜防的暗流、一把无法扑灭的野火。而那座桥,即便被守卫的再好,只要它还是一条闩锁被侵略的人民的“链子”,它就一定会倒掉。

只要有人信念坚定,

只要有人不惧牺牲,

只要胜利快来了。

可惜,真是一座好桥。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