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爱情故事别被剧名蒙蔽这可谓是TVB近年来少有的佳剧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73更新:2023-01-18 10:40:31

TVB的日渐式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经历了90年代和20世纪初的繁华鼎盛之后,TVB就像一个暮年的老人,慢慢走向着黄昏。

但出人意料的是,2020年末,TVB终于推出一部实至名归的高分剧。

这是一部一点都不“TVB”,但却依然很“香港”的电视剧——《香港爱情故事》。

一说TVB出品,就想到武侠传奇、豪门风云、刑警特案、律政精英。

金字塔的底层人,在TVB剧中只是衬托红花的绿叶。

但一拍家长里短、鸡毛蒜皮,TVB对这些熟门熟路,信手拈来。

名曰“某某爱情故事”的剧更是耳熟能详。

它把镜头对准了香港的公屋、劏房、钟点酒店、太空舱、菜市场等平民环境。

在那些狭窄简陋的实景里拍摄,居住的困难一览无余,具有强烈的现实感,更引起共鸣。

故事题材是现今尤其是香港最敏感的房价问题。

通过香港平民社会里一个家庭的老中青三代人的爱情故事,折射出那些在混泥土中苦苦挣扎的社会底层人们,以及高房价下香港爱情形态。

但事实上,用尽全力都无法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才是普罗大众最有可能遇到的故事。

《香港爱情故事》完全跳脱出自己的舒适圈,让我们看到香港高楼大厦外的另外一种生活。

一个个蜗居中的港人面对原生家庭和过去、房子和现在、伴侣和未来的问题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剧情、台词都深入浅出,打动人心。

不记得有多久没有在国产剧里见过真正的“平民”了。

每个主角都住在那么光鲜亮丽的房子里,即便她们在剧中都声称自己是一穷二白的小北漂。

她们可以租得起单身公寓,用得起奢侈品,背得起名牌包,碰得到“霸道总裁”......

而现实中的你我,更多地都是每日为柴米油盐精打细算,面对一地鸡毛的日子却仍坚强乐观地活下去的打工人。

我们似乎再努力,也逃不开一个“穷”字。

所以《香港爱情故事》才真正地能窥见平民爱情的影子,才能直击我们普通人的心扉。

这世界上真的没有那么多打一份月薪几千块钱的工,却身着几万名牌的小公主。

我们从来都没办法拥有富人雷同的快乐,却总能体验到不同的悲伤。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同样关于“底层”、“奋斗”、“挣扎”的剧,无法引起我们的共鸣,无论剧中人如何“煎熬”,都让人觉得离他们的世界好遥远。

所以这些剧有多甜,就有多假。

而《香港爱情故事》则不同,它向人们抛出一个个直击现实的灵魂拷问。

“人为什么要结婚,是为了房子还是为有人陪伴?”

“婚后发现对方不合适,有勇气去离婚吗?”

“结婚是不是一定需要先买房?”

......

只有短短12集的电视剧,每一集都爆出不少扎心动人的金句。

香港是全球房价最高的城市。香港人越住越小,越住越贵。生活难,恋爱更难,没本事别结婚,房子小,吵架出去吵。

故事一开篇,随着夸张的大字海报和电视推销员一样的画外配音,让观众振聋发聩。

电视剧并没有夸张,事实也的确如此。

海报有多温馨,剧情就有多心痛。

单把《香港爱情故事》的台词拎出来看,感觉很有王家卫的味道。

看似甜蜜的剧名,其实讲的远不止关于爱情的那些事。

它之所以接地气,不过是拍摄了真实的香港生活,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把镜头向上仰,只拍那些光鲜亮丽的样子。

TVB里那种大力宣扬家庭气氛的惯有台词“你饿不饿,我煮个面给你吃”“一家人最紧要齐齐整整”等,剧中也很难看见。

《香港爱情故事》直接撕掉了这块“遮羞布”,而那些所谓的温情、温馨,更像是一个想象出的“乌托邦”,在香港这块钢筋水泥地上撒鸡汤。

剧中更多地反映港人真实的生活焦虑,不同年龄层的底层人群都要面临关于住房、择偶等人生难题。

天空之下,土地之上,灰蒙蒙一片,都是赤裸裸的残酷现实。

剧中男女主角每天奔波于买房租房事宜,男主的父母到了老年才来闹离婚,这些故事实际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

正是因为那些点点滴滴,都太生活化,太有代入感。

看完你会不禁惊异于TVB这一次的锐意进取。

新编剧何静怡、新监制林肯;新演员游嘉欣、徐文浩;旧人龚嘉欣、罗天宇;再配上实力派老将白彪、龚慈恩。

无论是新人监制在风格和题材上的不走寻常路,还是演员阵容方面大胆引入大量年轻演员,亦或是所有演员都在线的演技,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香港爱情故事》,用心打磨剧情,从实景到台词,玩得起高级文艺,也接到了烟火地气,把生活的辛酸用爱情的甜蜜糖衣包裹。

光是剧中的细节,就赢得那些悬浮的偶像剧几条街。

剧情虽然整体轻松还带有搞笑,但留给观众的却是沉重戳心的回味。

房价和爱情有什么关系?

香港这座城市鳞次栉比、高楼大厦。

然而弹丸之地,寸土寸金。

发达的城市和紧缺的楼房资源,房子成为了必要而稀缺的资源。

当房子和爱情挂钩,底层人的生活有多难?

有的人为了房子着急离婚,有的人为了房子着急结婚,好像婚姻最后不过成为了房子的附属品。

房子,压缩了人的生存空间,升温感情的同时也激化了矛盾,于是人和人有着更多的复杂关系。

正因为房价的居高不下,爱情也被困在狭窄的楼宇中,甚至被挤压地“变形”。

框架构建的房子,钢筋水泥的铁板墙,人们追逐着所谓的框架生活,人情似乎越发冷漠。

时间久了有情,也变得无情。

爱情问题,也是现实问题,维持体面太难,而维持爱情更难。

《香港爱情故事》直接而大胆地呈现、批判和反思香港社会畸高的房价,是如何一点点把人的爱情挤压、消耗、榨干的。

正因为剧中的每一对爱情都掺杂着现实因素,所以看起来才那么真实,那么引人深思。

剧中没有玛丽苏情节,没有主角光环。

“所有女生都需要一个完美的婚礼”,这样的价值观在剧中也是不存在的。

有的,只是一个个被现实裹挟着步履维艰的普通人。

他们,她们,就像我们,就像你们,想爱,需要爱,但又害怕爱,更怕当初纯粹的爱情在现实中一点点地面目全非,千疮百孔。

《香港爱情故事》拍的是香港,却不只是香港;说的是爱情,却不仅是爱情。

它着眼于房子这块弹丸之地,拍出了物欲横流时代不同年龄阶层的众生相。

剧中人,一生忙碌奔波,只为有一个落脚之处。

他们为物质发愁,为房价担忧。

在被压缩窒息的生存空间里,爱情似乎只能是房子的附赠品。

它用一个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不是童话里怦然心动的小确幸,而是物质堆积成的消耗品。

就像《东京女子图鉴》里,从小地方去到东京的绫一直在追逐着都市的脚步,从一个地方搬离另一个地方。

信奉着三十岁前在最高档餐厅约会就是好女人的理想,嫁个有钱的男人,优渥的生活,曾经让她幸福满满的初恋,却满足不了她日渐驱使的欲望和嫉妒心。

可一直奔跑着走了半生,站在人生路口,别人以为绫过上了令人羡慕的人生,实际上她一无所有,没有人爱她也没有家。

而不断在旋转的人生,幸福吗?不断更换的楼房,是家吗?

家,因为有人才温暖,也因为有人变得局促。

现实总会把人打回原形,似乎只有不断地往前跑,才不会落后别人,才会得到和别人相同的财富、家庭、爱情。

于是,《香港爱情故事》只是个美丽的剧名,也许,《香港蜗居故事》更加贴切。

人们所憧憬的爱情、幸福,是不是必须要一个房子作为筹码才能获得?

我不清楚。

但即使如此,《香港爱情故事》给我们带来的绝对不是绝望。

当繁华越来越迷眼,当追求的物质越来越多,什么才能温暖人心,什么才能牵绊着彼此,继续走下去?

剧情并非一路到底的“哀”,否则只会让人看得无比压抑或恐婚。

这也是这部剧虽然很不“TVB”却依然很港剧的意思。

剧情最后的立足点还是回归到TVB最擅长的“鸡汤”——这个世界还是有禁得起现实捶打的真情的。

如此,让人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又觉得满满的正能量。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