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往事老电影人的绰号和背后故事项堃人称张军长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46更新:2023-01-24 04:50:43

年华老去。老电影人正如秋天里树上的黄叶,在风中日渐凋零。在追思那些曾经带给我们无数欢笑和记忆的老艺术家时,他们的音容笑貌永留心中。在这些老电影艺术家的艺术生涯中,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绰号,这些绰号代表着他们在中国影坛走的痕迹,也会让我们永远记得他们,缅怀他们。

陈强的绰号——老枪;

陈强有好几个外号,电影观众对他印象最深的两部电影是《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据说当年在根据地演《白毛女》的时候,由于入戏太深,陈强把黄世仁的凶残与冷酷演的淋漓尽致。以致于在舞台下有个小战士因为有着相似的经历,导致小战士举起了手中的枪,对着陈强要扣动扳机。多亏旁边的排长手疾眼快,下了子弹上膛的步枪,才没有让陈强壮烈。

陈强最有名的的绰号叫“老枪”,这是圈内人所共知的;陈强为人秉性耿直,敢作敢为。对于没有艺德、整日里忙于混事捞钱捞名誉的艺人是深感厌恶。在一次电影表演艺术研讨会上发言的时候,陈强手里拿着一柄红木烟斗,拍桌子瞪眼,大骂影视圈里存在的混事的无德演员。八一电影制片厂老厂长深有同感,后来就给陈强起了“老枪”的绰号,这个绰号也很快就在影视圈里叫响了。

黄宗洛的绰号——黄总乐;

老先生出生在世代簪缨之家,祖上不乏朝廷达官显贵。只是到了他们这一代,才开始有了文艺范。哥哥黄宗江、姐姐黄宗英、弟弟黄宗汉都是文艺界的长青树。同他们相比,黄宗洛的才情和长相都略逊一筹。但是黄宗洛对人生的态度与处世的练达,却也是自己的兄弟们无法相比的。

黄宗洛出身于北京人艺,一生演过近百个配角。角色虽小,却各个让人难忘。老先生对艺术极为认真,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地步。1958年的冬天,黄宗洛穿着一身旧衣,在北京的大街上 吆喝着卖起了“烂酸梨”。其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要接的一个卖梨小贩角色能够接点地气,能够演的出彩。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先生后来演出了话剧《茶馆》中松二爷的精气神。

黄宗洛为人乐天知足,什么时候看到都是乐呵呵的。在人艺舞台上摸爬滚打了四十多年,落下了“龙套大师”的美誉,也因此有了“黄总乐”的绰号。

赵丹的绰号——赵光腚;

赵光腚这个听起来不雅的绰号,是周总理亲自给赵丹取的。提到艺术家赵丹,白杨说:“阿丹为人奔放、洒脱,性格坦率、诙谐,出言机智幽默,有时令人捧腹不已,给人们以感染、以欢乐,有时又痛快淋漓,往往一针见血,赤诚相见,实是老朋友中一大瑰宝!”周恩来常对人们说:“我和阿丹是老朋友了!”赵丹在周恩来面前无话不谈。周恩来戏称赵丹是“赵光腚”。

周总理喜欢请赵丹一起吃饭,赵丹对美食偏爱,胃口又很好,每次吃到最后总把满桌的残羹剩菜一扫而光。周总理看那吃相,便开玩笑叫他“赵光腚”!

孙道临的绰号——孙大雨;

关于孙道临的绰号,张瑞芳透露过一个秘密。在1956年根据巴金小说改编的电影《家》中,张瑞芳和孙道临就曾分别饰演“瑞珏”和“觉新”,张瑞芳在接受采访时说就在前两个月,孙老还从家里走到她家来,“他说他还想拍戏。” 回忆起当年一起拍摄《家》的情景,虽然已过去50多年,但当时的很多细节还历历在目,“当时拍的时候都取了外号,他的名字叫孙大雨,孙大雨是个教授的名字,为什么叫他大雨呢,因为他戏里老哭,一会哭一会哭,像下雨似的,所以大家觉得蛮好玩的。”

项堃的绰号——张军长;

项堃这个张军长的绰号,是喜爱他的电影观众给起的。项堃是我国影坛老一辈表演艺术家,20世纪七十年代,他曾因主演《南征北战》中的张军长、《停战以后》中的李国卿、《烈火中永生》中的徐鹏飞深受观众喜爱。““张军长,看在党国的分上,拉兄弟一把……”这是电影《南征北战》中脍炙人口的台词,20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出生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这句话的。” 因此,许多人甚至将项堃直接称为“张军长”。

项堃的演艺经历

1936年入南京戏剧专科学校学习。1937年任中国旅行剧团演员。1938年入武汉合唱团任戏剧股长、导演、演员,并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抗日戏剧。1940年到重庆任中国电影制片厂演员,拍摄《青年中国》等影片。1941年任中华剧艺社演员,演出话剧《天国春秋》、《风雪夜归人》等。1945年在中电二厂、中电三厂任演员,在《白山黑水血溅红》、《郎才女貌》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49年入上海华东革命大学学习。1950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到山东电影制片厂任剧务、新闻纪录片解说员。1961年任山东艺术专科学校话剧科主任。1964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参加拍摄的影片有《停战以后》、《烈火中永生》、《大河奔流》、《海囚》、《佩剑将军》、《火烧圆明园》等。1988年任广播电影电视部电视中心顾问。
经典角色
张军长是《南征北战》中的反面角色。在饰演这个角色的最初阶段,项堃发现自己演得不象活生生的、立体的人,有明显的脸谱化倾向。于是,他在表演上努力进行探索。在农村现场,他打扫出一间烘烟叶的小土房,利用拍摄间隙深入地推敲人物,对每一个镜头的内心动作和外部动作都进行精心选择和充分准备。他人瘦了许多,银幕上的形象却丰满了。
在《三年》中,为了塑造好不法资本家罗西城的形象,项堃深入到工人中了解不法资本家的表现,化装成服务员与资本家接触,从中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努力挖掘人物在仁爱、文明掩盖下的剥削阶级本质。 随后,项堃又在《湖上的斗争》中饰民兵中队长石春来,在《情长谊深》中饰演细菌学家黄蔚文。
1963年,他在银幕上又创造出两个成功的反面形象——《停战以后》中的谈判代表李国卿、《烈火中永生》中的情报处长徐鹏飞。李国卿、徐鹏飞与《南征北战》中的张军长一样,都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他们有反动的共性,又有不同的个性。在表演时,项堃不去单纯地追求形似,而是着力于深刻地揭示人物的本质和他们的丑恶灵魂。为此,他首先分析李国卿、徐鹏飞的本质及其不同的个性。
1982年,项堃又在《佩剑将军》中饰演了严军。这部影片以著名的淮海战役为背景,通过了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贺坚、严军率部起义的感人故事,表现了地下党员的坚定意志和高尚情操。项堃以比较准确的人物感觉、富有表现力的形体动作,进行了人物的心理刻画,较好地揭示了这位绰号“凶神”的地下工作人员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演得颇具光彩。
银幕形象
塑造老干部温和亲切
项堃一生出演过几十部电影,塑造了一大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在电影《生活的颤音》和《潜网》中,他扮演的老干部虽然戏份不多,但项堃一举手一抬足间就演绎出了人物的性格魅力。精炼的表演,让我们看到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句老话,在项老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塑造历史人物威严大气
项堃的形象威严大气,他在塑造军人形象和历史人物上有着先天的优势。而他在晚年塑造的两个最为观众熟知的形象恰恰就属于这两类角色。
《佩剑将军》中严军既是手握重兵的国民党军长,又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项堃将人物的威严、智慧,以及刚毅的军人风度演绎得让人过目难忘。《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系列片中项堃扮演的顾命大臣肃顺,倨傲冷峻。项堃以他精湛的演技将这个权倾朝野的清朝重臣复杂的内心活动,演绎得丝丝入扣。肃顺这一形象也因此成为了项堃晚年最重要的银幕形象。
塑造国民党高官性格多面
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这些经典形象之外,项堃还塑造了不少国民党高官形象。虽然这些人物身份相似,但是经过项堃炉火纯青的演技加以演绎,这些角色都表现出了鲜明的性格特征。
项堃早年扮演的众多国民党高官形象也为影迷津津乐道。《南征北战》中的张军长刚愎自用,《烈火中永生》中的徐鹏飞阴狠凶残,而《停战以后》中的李国卿则色厉内茬。一个个角色惟妙惟肖,令人回味。
2005年,为了表彰项堃对中国电影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国家人事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向他颁发了“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这一荣誉称号。如今,项老已经离我们远去,他和他所塑造的这些银幕经典形象都将为我们所铭记。

项堃的早年经历

少年时期
项堃原来姓王,叫做王象坤,原籍山东,他没有进过小学,靠自学竟成为中学生,还在全省师范会考中考了第一名。1931年,日本侵略我国东北,爆发“九·一八”事变,年纪轻轻的他满腔义愤,写小说抗日,竟遭当局逮捕。但在狱中他依然发表激烈议论,最终经过家人的全力营救才得以出狱。1935年他离开故乡,改名项堃,考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想在演戏中宣泄他的抗日爱国热情。
参演话剧
此后,在老师曹禺的推荐下,项堃加入中国旅行剧团,主演过话剧《日出》、《雷雨》。1938年初,项堃进入武汉合唱团,参加了一次对支援祖国抗战很有意义的南洋之行。这支“合唱团”实际上成为以戏剧、音乐、宣讲为武器的南洋救亡宣传队。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他们受到热烈欢迎。侨胞们感谢他们带来《游击队之歌》、《大刀进行曲》等抗战歌曲;更感谢他们带来《放下你的鞭子》、《东北之家》、《原野》、《前夜》、《中国万岁》这样充满爱国热忱的戏剧。项堃,作为该团戏剧股长,既是专职导演、主要演员,又是舞台监督,同时他还编写了揭露日寇血腥罪行的《人性》、表现华侨爱国抗日的《骨肉情》等短剧,把自己饱满的爱国热忱,奉献给侨居海外的父老乡亲。这次在东南亚的巡回演出,直到1939年才结束。
回到重庆
回到重庆,项堃转而开始了他最初的银幕生活。他的第一个银幕形象是在阳翰笙编剧的《青年中国》中扮演抗敌宣传队副队长。1941年“皖南事变”后,项堃逐渐对国民党的许多做法感到反感,他与白杨等一起主演了《茶花女》,加入了我党领导下的进步文艺团体中华剧艺社。他前后在重庆七年,和周恩来等人都多有接触。1945年秋季,毛主席飞临重庆谈判。周恩来还专门安排了毛主席与重庆各界爱国人士会见接触的宴会,项堃也成为受邀宾客之一。这次会见,使项堃永生难忘。那张周恩来亲发的请帖,他一直珍藏着,即使在十年浩劫中,依然完好地保存下来。抗战胜利后,项堃重返影坛,当时,他经济窘迫,没有住房,妻、子身患重病,寄宿在亲戚家。就在这种情况下,有人以十两黄金为片酬,请他主演反动影片,项堃都一一拒绝。
解放后
全国解放后,项堃新的艺术生活开始了。在人民电影事业中,他参加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大地重光》。而影片《南征北战》中的张军长和《三年》中的罗西城,便是建国初期他着意刻画的两个很有特色的银幕形象。1963年,项堃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这一时期,项堃承担了塑造反面人物形象的任务,不久,他在银幕上又创造出两个成功的反面形象:《停战以后》中的李国卿、《烈火中永生》中的徐鹏飞。尤其是徐鹏飞,项堃在这个角色上倾注了自己的无数心血。项堃的成功表演妙到巅毫,有人赞叹,这一声笑里,真蕴含着千种情绪。
饱受磨难的项堃重新焕发了青春。从1977年以来,这位年近古稀的老艺术家连续在《佩剑将军》等十余部影片中担任主要或重要角色,形成了他电影艺术创作的新时期。1988年,项堃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即便是这样,他还花费十年心血,自编自导自演了电视剧《醒》,这部电视剧讲述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与项堃领导的武汉合唱团在东南亚宣传抗日的故事,为的是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人们那种真诚的情感。
虽然项堃多次出演反面角色,可在生活中,他却是不折不扣的大好人,是好丈夫,好父亲,好同事。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