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回望五年路喜迎党代会文化建设春风化雨润无声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16更新:2023-01-27 16:17:4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市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文化强市战略,统筹推进文化改革与发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激发精神动力,为平顶山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文化铸魂 固本培元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五年来,我市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心聚力、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弘扬“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讲述鹰城好故事、唱响鹰城好声音、展示鹰城好形象,为奋力开辟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新境界、助力中原更加出彩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抓牢有效载体,培育核心价值。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市精心组织“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平顶山专场新闻发布活动,向全省、全国展示平顶山70年的发展成就与崭新风貌,并广泛开展“我和我的祖国”“颂歌献给党、讴歌新时代”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了 “话脱贫、感党恩、奋进新时代”主题活动、“十个一百”文艺主题活动等文化活动,力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倡树先进典型,激发向上向善。我市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用执着坚守和大爱义举生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引领着当代文明的新风尚。我市进一步加大先进典型的选树宣传力度,把“自上而下”的发现和“自下而上”的举荐结合起来,持续开展“鹰城好人”“新时代楷模”“最美人物”“道德模范”等系列创评活动,推出一批事迹突出、群众公认的道德模范,3人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两人被公安部授予二级英模,建成平顶山好人园、劳模园,集聚“好人”效应,传递向上能量。

——开展文明创建,提升文明素养。我市把精神文明创建放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位置,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文化人、以人化城。在城市,我市持续深化“四项集中整治”、广泛开展“五大创建”,持续净化美化市容市貌、努力提升市民素质,成功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在农村,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系列评选活动,使农村居民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养得到较大提升。此外,我市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志愿活动常态化,实名注册志愿者增至61万余人。志愿者们在脱贫攻坚、文明城市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奉献青春力量、浇灌文明之花,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五年来,全市创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0个、省级核心价值观示范点4个。

文化惠民 精彩共享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五年来,我市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凝聚起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磅礴力量。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五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服务载体,150个乡(镇、街道)247个社区2550个行政村全部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服务设施延伸到家门口;广泛开展“文明鹰城 欢乐中原”“中原文化大舞台”“戏曲进校园进乡村”等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近15万场次,连续5年荣获全省“文明河南·欢乐中原”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工作优秀单位,并成功承办第十届中国曲艺节,被授予“中国曲艺名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推出“文化客厅”线上公益课堂,目前,宅家享文化、线上享文化学员有170万余人。

——建设“书香鹰城”,涵养道德情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越来越多的居民方便读书、爱上阅读, 2018年,我市推出首家24小时城市书房;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鹰城书苑“白鹭洲驿站”“军分区驿站”以及图书馆少儿阅读空间开放。五年来,全市公共图书馆年总流通量70多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近300万册次;每年举办全民阅读等文化活动3万余场次,其中“平图讲坛”被评为全省优秀阅读品牌。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基因。我市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8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评定等10项工作跃居全省第一,市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开馆8年就获评一级馆的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该馆的《窑火斑斓——郏县黄道窑陶瓷精品展》《平顶山革命文物展》等5个展览荣获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红色印记:平顶山革命历史展》作为全省唯一一个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革命历史原创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展览”。2019年以来,我市配合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文物调查勘探项目150余个,发现文物遗迹100余处,初步理顺了遗产保护和服务经济发展的关系。

文旅融合 活力迸发

我市是古地新城,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单体4205个,名列全省第二。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旅体制改革,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着力让文旅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增强文化硬实力。

——深化文旅体制改革。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二者的深度融合,既是发展现代旅游的本质需求,也是文化与旅游互动共荣的客观需要,更是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我市不断深化文旅体制改革,打破行业、产业间的樊篱,向改革要活力和动力,2019年1月成立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从此,我市文化插上了旅游的翅膀,旅游被赋予了文化的灵魂,诗与远方真正走到了一起,书写了文旅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五年来,我市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以项目带动诗与远方的深度融合,共谋划、推进重大文旅项目150余个,10余项工作成为全省第一;A级景区数量达55家;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省级休闲观光园区8个、省级特色文化产业乡村4个。2020年8月,市委、市政府召开高规格的文化旅游大会,吹响了文化旅游业大融合、大发展的号角。当年,我市成功举办“民宿发展走进平顶山”5场系列活动,与宿联中国、过云山居等一线品牌签约民宿项目25个,舞钢孤山寨、郏县寿茶忆等一批新签项目开工建设,汝州云堡妙景等一批新签项目建成运营。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制订了文化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总体规划,打造陶瓷、魔术、戏曲、“三苏”、根亲等特色文化名片。目前,我市有旅行社36家、旅游星级饭店14家、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近100家、旅游民宿28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发展到200多家,旅游业从业人员增至5.6万余人。此外,为更好地对外集中推介平顶山文化旅游形象,加快文旅资源的创新利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与平顶山学院合作成立市文化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对特色文化和特色景观及旅游商品进行创意研发、生产、包装,着力打造网红打卡地和“鹰城礼物”文旅商品。

2019年,我市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603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4.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分别增长13.6%和18.2%;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但是随着疫散云开,我市文化旅游市场快速恢复,全年接待游客3597.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7.7亿元。

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看今朝,鹰城文化自信根基深厚,文化力量润物无声,文旅发展步履铿锵;展未来,我市将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培育“文化 ”,打造文旅康养基地,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脚步,正悄悄向我们走来。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