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真实的西沙海战我军英雄在爆炸中汽化只在舱壁留下人形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18更新:2023-01-27 19:37:04

搁浅在西沙琛航岛的中国战舰,舰身极度倾斜,但主炮仍保持着高昂的炮口,用大仰角射击逃跑敌舰的战斗姿态。

1974年1月19日,这艘编号389的扫雷舰与姊妹舰396号,以及271、274两艘猎潜艇一起,与南越海军李常杰号、陈平重号等四艘战舰在西沙群岛海域展开激战,在后续赶来的281、282艇协助下,取得了击沉敌舰怒涛号,击伤另外三艘,迫使南越海军逃出西沙海区的战绩。它自己也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不得不抢滩搁浅。

展柜中央的小瓶里存放的是389舰三名水兵于作元、赵永镇、冷希和在战斗负伤后取出的弹片。

透过玻璃,依然可以看到撕裂的弹片上那一丝狰狞。

下方的木槌和堵漏桩,则见证了389舰水兵王再雄烈士用生命抢救战舰的最后时刻。

389舰属于6610型远海扫雷舰,标准排水量570吨,是这次海战中我方吨位最大的战舰,但是,比起越军最小的参战舰艇——10号舰怒涛号,还是要小一些。

事实上越军的4号舰陈庆瑜号的吨位一艘就比四艘参战中国军舰加起来还要大。

389舰不但是我军最大的参战舰艇,而且与姊妹舰396号相比,其前主炮为一门苏式85毫米速射炮,比396号的双联装57毫米炮威力要大得多,也是这次海战中我方最大的参战火炮。因为舰体最大、火炮最大,在越军战前情报中,将389舰归为“苏式护卫舰”。

正因如此,海战开始后,389舰立即遭到越军战舰的集火射击——越军判断中国海军编队的指挥官肯定在最大的这条军舰上。389舰舰长肖德万(后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担任过舟山基地司令员)回忆:“他们打的第一发炮弹就落在我们中甲板了,当时就牺牲了一位湖南兵,叫周友芳,他是1968年的兵,已经退伍了,还没走,还没离开军舰。”

实际上,我军秉承的传统是指挥员压到战壕里,小得多的274艇才是中国海军编队指挥员魏鸣森副司令员的座舰。

阴差阳错使越军失去了打掉我军指挥系统的机会,魏司令员指挥各艇逼近敌舰,充分发挥我军速射炮多的优点,在近距离充分发挥火力,痛击敌舰,在后续赶到的281、282艇支援下,一举将越军落单的10号舰击沉于羚羊礁海域。

其余三艘越舰重伤而逃,这是逃回南越港口的越军16号舰,弹痕累累之下已经严重倾斜。

海战中,越军始终围攻重伤的389舰不休,在轮机损坏、战舰起火的情况下,肖德万一面下令撞击最近的敌10号舰,一面准备在近距离朝敌舰发射反潜火箭弹。从武器性能上讲,这么近距离发射反潜火箭弹很可能造成与敌同归于尽的后果。这个举动吓退了敌舰,也许因为印象深刻,越军在战后的报告中称中国人准备朝他们发射“科马尔反舰导弹”。

编队指挥员魏鸣森看到389舰已经严重倾斜,舰上大火熊熊,海水已漫过后甲板,立即下令389舰向最近的琛航岛冲滩搁浅,保存战舰。

1905年,中国近代海军第一次对西沙群岛进行巡逻,负责的清朝广东水师右翼帮统林国祥,这位甲午海战中幸存下来的老海军手中只有战斗沉没后又被打捞起来的伏波、振航二条老舰。

这两条船都是福州船政局建造,1884年在马江海战中战沉。

这次航行经过当时还无名的琛航岛,经海军方面提请,便用琛航舰的名字命名它了。

海战结束后,我军参战战舰返回港口修理,但389舰依然在琛航岛的岛礁上燃烧。南海舰队迅速派出救捞船只赶到西沙,抢救389舰,带队的是一位传奇人物——舰队防险救捞处处长刘蕴苍。

搁浅的389舰因敌弹破坏和此后的燃烧面目全非,舱中大量进水,所有设备都被烧得变形扭曲,泡在几乎没顶的海水中,烈士遗骸也在其中。参加救捞的很多新战士第一次看到战场的惨烈,几乎震惊得无法行动,他们回忆,幸而刘蕴苍处长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战斗英雄,冷静地布置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大家才缓过神来。

刘蕴苍晚年照片,他的右手是世界各国海军人员在拍照时的一个标准动作——被近代海军视为军神的纳尔逊在海战中失去了多根手指,因此以手抚心表示对国家的忠诚时,便是这个特别的姿态,后人纷纷效仿,这便成为了海军的传统。

刘蕴苍,天津人,人民海军最早一批潜艇艇长,曾在南海舰队执行潜艇基地建设任务。他还有一个身份,即著名的剿匪英雄杨子荣的战友。确切地说,《林海雪原》中的“坦克刘勋苍”,便是以他为原型塑造的。

电影《林海雪原》中的刘勋苍。

在现实生活中,刘蕴苍和电影中的刘勋苍一样骁勇善战,他是在1943年威海刘公岛汪伪海军期以后加入八路军海军支队的,这支部队就是后来在牡丹江剿匪中大显神威的牡丹江二团。在陆军中成了战斗英雄,但刘蕴苍没有忘记自己的海军梦。胜利后组织询问他的意见时,刘蕴苍痛快地选择了回到海军。这一次,他临危受命,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对389舰的抢救工作。

刘蕴苍到达389舰时,这艘战舰受创严重,千疮百孔。是舱中的烈士遗骸,告诉我们这艘战舰如何能够坚持到抢滩。船舱中有一个130毫米直径的弹洞,水兵王再雄用木槌和木桩堵漏的时候再被敌弹击中,壮烈牺牲。在机舱中还有一个更大的弹洞,水兵郭玉东把军服裹在木桩上进行堵漏,但压不住海水的涌入,情急之中,郭玉东扑到了弹洞上。此时,又一发炮弹钻进舱中爆炸。巨大的爆炸威力使郭玉东的躯体瞬间汽化,在舱壁上留下了一个人形轮廓。整个辅机舱的人员全部牺牲。但是在战斗中,辅机始终没有停下来。

经过努力,刘蕴苍指挥救捞人员将389舰弹洞初步补好,终于将其拖回海南岛的榆林基地。到达的时候,魏鸣森司令立刻亲自赶来登上389舰,凭吊牺牲在这条战舰上的15名官兵。

大家都知道,没有他们的牺牲和拼死奋战,这艘战舰可能根本无法生还。

【完】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