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对越反击战指挥为何杨得志升任总参谋长许世友却离开军队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37更新:2023-01-28 01:08:19

爆发于1979年初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虽然仅仅打了28天,但却沉重打击了越南侵犯我国领土的野心。

1976年越南南北实现统一,其野心伴随着实力的大增也膨胀了起来。随着中苏交恶,越南决定彻底倒向苏联,在国内疯狂排华打压华侨的同时,越南派遣军队开始在东南亚进行对外扩张,1978年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发动对柬埔寨的入侵,并派出两百多名武装人员不断蚕食我国边境领土。

在越南与外来殖民者漫长的斗争中,曾接受了中国许多无偿的援助,但由于其国家高层领导人的转变,越南军队的枪口指向了中国。1978年11月1日,越南在中越边境制造了庭毫山流血事件,时任越南最高领导人的黎笋更是疯狂煽动越南军民要建立一个“印度支那联邦”。面对忘恩负义的越南不断挑衅,中国决定进行反击,中央钦点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为对越反击战东线集团的总指挥,而西线集团的战斗由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

许世友,杨得志

越南战争最终于1975年落下帷幕,越南实现了国家统一,但此时的越南不再是和中国有着共同信仰的同志。1969年越南共产党的缔造者胡志明逝世,在此之前胡志明虽然摇摆于中苏之间,但更多表现出对中国的友善,但接任胡志明上台的黎笋却不同,他可算不上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尽管执掌越共,但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政客,脑子里没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而是野心勃勃的对外侵略扩张。

黎笋

从始至终越南共产党的民族主义特性都强过马克思主义属性。黎笋有着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他出生在越南南方,同时也斗争在南方,对于中国并无多少好感。从60年代起黎笋便成为了越南党内亲苏派的领袖,并逐渐培植自己的势力。

70年代末黎笋执掌越南大权,他内心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驱使着他带领越南走向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黎笋不顾越南几十年的战争创伤,在1976年越南实现南北统一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宣扬建立一个“印度支那联邦”,先后对老挝和柬埔寨出兵。一个真正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会悍然对其他国家发动侵略吗?从这一点来说黎笋执掌的越共和越南早已经和社会主义背道而驰。

苏联为了实现其霸权野心,不断给予越南援助,越南也配合苏联的计划,在我国南方边境挑起战火。面对有着苏联庇护无比嚣张的越南,我国于1978年底开始备战,中央军委于12月7日召开会议,并于8日下达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决定和命令。二十多万军队集结于中越边境,只要一声令下,对越自卫反击战就会拉开序幕。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这一天中越两国延绵500公里的边界线上万炮齐发,我国边防部队挥师南下,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宣布对越开战。此时已经年逾古稀的许世友将军亲自挂帅,从东线攻入越南境内。云南方向由临时调任的杨得志指挥,从西线攻入越南西北地区。

《是可忍,孰不可忍》

出生于1905年的许世友将军,此时已经近74岁高龄,但却仍然老当益壮。中央对其十分信任,就连副将都让许世友自己挑选,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的老战友,南京军区副司令刘昌毅,戎马一生的许世友担心这位比自己还小9岁的老战友是否像自己一样宝刀未老,能够继续征战沙场。于是为了试试老战友的底,许世友特意找来刘昌毅与其拼酒。

许世友是何许人也?

他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爱喝茅台。在新中国开国将领中,许世友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如果没有投身革命,从小在少林寺学习过武术的他可能会成为一个替人打抱不平的江湖好汉。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的许世友,8岁时就跟随着拳师入嵩山少林寺习武,下山之后许世友开始投身军旅,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许世友参加红军后慢慢从班长、排长、营长一路升至团长,在长征途中,许世友率部与敌鏖战两天两夜,一路进行着频繁的战斗,为红四方面军渡过艰险北上延安创造了有利条件。

许世友

在战场的枪林弹雨中穿梭,许世友戎马一生除了打仗最大的爱好就是喝酒,很多人都劝他少喝酒,但他却不以为然。革命战争期间条件艰苦,许世友只能喝民间土制的地瓜烧和高粱酒,新中国成立之后许世友才有条件喝上茅台酒,并从此只认茅台酒。

参加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建立赴汤蹈火的许世友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也正是因为战功赫赫,中央军委才任命许世友为东线总指挥,并给予他自己挑选副将的特权。在和刘昌毅拼完酒之后,许世友眼看自己的老战友这么能喝,便觉得刘昌毅也是宝刀未老,于是在许世友的推荐下,刘昌毅被任命为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东线副总指挥。

相比于许世友将军的大名,西线总指挥杨得志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和许世友一样,杨得志在1955年授勋时也被授予上将军衔,在开国上将中排名42位,1911年杨得志出生于湖南株洲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饱尝生活艰辛的他在彼时的旧中国看不到丝毫生活的希望。

杨得志

杨得志在安源煤矿当过挑煤工,也在衡阳修过铁路,1928年1月17岁的杨得志和24名筑路工人一起参加了湘南暴动,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杨得志跟随着朱老总上了井冈山,由此开始自己的军旅生涯。

杨得志一生戎马,先后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10月1日杨得志率领着志愿军代表团回国参加建国4周年国庆观礼时,毛主席在观礼台上向众人介绍“此人大名叫杨得志,当年强渡大渡河的红一团团长,如今志愿军的副司令,德怀的助手。湖南人氏,我的乡里呀。”

对越反击战打响之前,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的王必成被突然调往武汉军区,其职务由原本的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接任,临危受命之下杨得志不负众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杨得志和许世友分别指挥的西线和东线究竟谁打的更好呢?

王必成

纵览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推进速度极快,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兵临越南首都河内,在战争过后统计战果时,发现东线战场上的伤亡超过了西线,于是就有了对越反击战西线比东线打得好的观点。但东线真的比西线打得差吗?这个观点的论据是云南方向的战役推进比广西方面顺利一些,且前者的伤亡数据也比后者小。但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云南和广西两个方向的作战规模是完全不一样的,作战难度也不一样。

从我军投入的兵力来看,云南方向参战3个军又1个师,合计10个师,广西方向参战6个军又2个师,合计19个师,参战兵力上广西是云南的1.9倍,而越军的参战兵力为第二军区驻扎2个师,第一军区驻扎6个师,其中第一军区迎战我国广西方向军队,第二军区迎战云南方向,越南在东西两线投入的兵力是3:1,因此广西方面以1.9倍于云南的兵力迎战3倍于云南的敌人,毫无疑问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广西方向为主战场,云南方向为次战场。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之后,杨得志率领的西线部队第一个目标就是老街,想要攻克老街就必须攻克红河,红河是中越边境的界河。2月16日晚我国边防部队就已经进入红河北岸准备偷渡,17日凌晨7点前偷渡过去的4个团被越军发现,偷渡随后变为强渡,一时间红河两岸枪炮声轰鸣,及至中午,我国边防部队13军主力全部渡过红河,杨得志命令13军向越南纵深挺进。

红河

越南的老街既有通往河内的铁路,又有公路和红河水运交通,是越南西北的重要门户。为了阻止我军前进,越军在老街外围构筑了大量工事,但越军只守了不到一天便被解放军击溃,2月19日我军攻克老街。

在得到苏联支持后,越军的316A师配备的全是苏联的先进装备,如此装备精良的部队成为了越军对付我国的一个“拳头”,越南更是放出狂言“316A师可以吃掉中国一个主力师,轻松对付中国三个师。”

但事实却是2月21日我国边防部队13军39师开始阻击东去的越军316A师,13军主力则向柑塘的越军发起围攻。及至2月25日,柑塘的越军被我军全歼,此战我军歼灭越军345师,重创316A师。越南军队在我军面前如同以卵击石,杨得志率领着部队在西线的推进十分顺利。但杨得志本人却遇到了大难题。

因为连日来的高度紧张和疲劳,杨得志本就患有的胃病加剧了,他于2月25日夜里发病,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等症状,呼吸微弱,生命垂危。所幸抢救及时,杨得志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在向中央军委报告了杨得志的病情后,中央军委马上派遣了专机于2月26日上午将杨得志接到北京救治,随后昆明军区司令员一职由副司令员张铚秀代理,一直到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

许世友指挥的广西方向是整个战争是主战场,东线部队相继攻占高平、同登,随着越南北部重镇相继失守,谅山孤立无援,一旦谅山被攻克,解放军便可兵临河内城下。越军连忙调兵遣将,准备死守谅山。为了给越军一个狠狠的教训,许世友命令部队南下攻打谅山,2月27日,攻打谅山战斗正式打响,经过两天激战,谅山被解放军攻陷,河内无险可守直接处在解放军的攻击之下,越南当局立即发动全国总动员,一副誓死抵抗的模样。

但如同我国教训印度一样,战略目的已经达到,3月5日我国发表声明,宣布自卫还击效果已经达到,中国边防部队开始撤军,至3月16日我军全部撤回国内。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宣告结束。

和云南方向相比,广西方向由于战役规模大,伤亡多,但同时歼敌数量也更多。广西方向歼敌是云南方向的2.46倍,伤亡是其1.97倍,东线作战付出了更多战士的牺牲,最终也取得了更大的胜利,东西两线我军都大获全胜。

战后杨得志和许世友作为功臣,理应得到嘉奖,1980年两位将军都进入中央军委任职,但杨得志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许世友却离开指挥位置,不再担任军队的具体领导职务。

这样的安排,引发了此后多年来的议论,但事实是1980年许世友已经75岁高龄,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国防事业,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对于这样一位老将军,应该让他好好颐养天年。而杨得志比许世友小6岁,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一度病倒,好在后来恢复不错,于是杨得志将军再度挑起总参谋长的重担,继续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