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如何塑造人物「顶级编剧们的成功经验分享如何塑造成功的电影角色」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08更新:2023-01-31 02:05:46

角色发展是创造出完整的虚构人物的过程。完整的角色具有其基本特征,除了外貌特征、背景故事、或人物简介。他们也有让自己“活起来”的特征,比如明确的性格、强烈的观点、集中的欲望或恐惧等。

良好的角色发展是一个故事能够引人注目的基本原则,因为这会让观众选择支持或反对角色的行为,从而与之创立情感联系,进而鼓励观众继续观看。本期就为大家带来那些顶级编剧们对于角色发展的创作经验

①让普通人面临一个重大决策

James·Cameron

《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终结者》《异形》等一系列经典电影的编剧、导演、兼制片人詹姆斯·卡梅隆在塑造角色时,喜欢思考他们在故事中将面临的问题。“给出一个能引起观众共鸣的普通人一个巨大的问题,看看他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让观众相信叙事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他解释道。正如他在影片中为角色设定的形象与冲突一样。

②为你的主要角色创建发展轨迹

Matt·Duffer & Ross·Duffer

达菲兄弟(马特·达菲&罗斯·达菲)是热门影视剧《怪奇物语》的编剧兼导演。他们的建议是为你的主要人物在故事发展中创建轨迹,即一个角色在故事结束时成长或变化的过程。例如:一个冷酷的侦探会变得温和且善解人意,或者一个胆小懦弱的角色最终找到了勇气。这些都会让你的故事在情感上更加强大和具有意义。

③为成对的角色制造冲突

Judd·Apatow

高分喜剧片《怪胎与书呆》的编剧、导演、兼制片人贾德·阿帕图的建议是在你写成对的角色时让他们发生冲突。当你越想让你的角色们变得充实且丰富立体时,就越应该让他们彼此攻击相互对抗。并不是每一对角色都要其乐融融,最终发展成要好的朋友。相反的,尝试着写那些彼此个性不一致的角色,这会导致最有趣最令人兴奋的对抗。

④为你的人物进行大量研究

Issa·Rae

曾获艾美奖提名的《不安感》的编剧兼主演伊萨·雷建议:当你写那些与你不同的人物时,应该做大量的研究——包括阅读,与人交谈。如果不这样做你就无法为角色建立权威性,这样的结果是缺乏可信度。每当我进行研究时我就会不断地提问,如何寻找一个个角色模特,让这些现实中的人物对应进我的剧本中和我一起写作。

⑤确保你的角色有缺陷

Issa·Rae

伊萨同样喜欢看那些并不完美的角色。例如不安感的主角之一,一个外表看起来坚强自信的企业律师,其实内心却在经历着挣扎与痛苦。伊萨对此表示:平衡角色的优势和劣势会让他们的性格更加饱满,以保持他们的吸引力。当我想要创造一个角色时,我想到的是“他们有什么可取的品质,以及他们具有怎样的缺陷”。

⑥确保你的角色独一无二

Shonda·Rhimes

肖达·莱梅斯是热门影视剧《实习医生格蕾》的编剧。当她塑造角色时,她发现最成功的方法是通过独特的细节和怪癖来展现他们。“为你的角色找到一些真正有趣并且具体的东西,你对你的角色描述的越具体,他们的性格就越明确。”避免走捷径变得陈词滥调,而是要深入探索,找出是什么让你的角色鲜明独特。

⑦从角色的“意图”和“障碍”开始

Aaron·Sorkin

艾伦·索金是《社交网络》和《白宫风云》的编剧。在深入研究故事之前,他会避免写冗长的人物简介,或填写工作表般的模板。相反的,他会从每个角色的意图(角色的目标)和障碍(发展的过程)开始。“这个角色用来克服障碍的策略,决定了这个角色将要成为的样子。”角色的个性来自于他们试图实现的目标,而不是他们的背景故事。

看到这里你会感受到角色发展对任何故事的写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电影,想要吸引观众看下去就必须让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血有肉,从而让故事情节站稳脚跟。

如何精准塑造剧作中的人物

我们将探讨这些话题:

1、人物塑造是剧作的灵魂。

2、编剧如何爱上角色,让人设生动真实。

讲师简介:

闫凤祥,编剧。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2010年开始从事编剧工作,主要电影作品有《不二神探》、《梦想合伙人》。

主题分享

本期我分享的主题是“如何精准的塑造剧作中的人物”,艺术作品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归根结底“戏的根本点,也就是故事的根基,就落在了人上”。
人物的命运,人物的性格塑造与人性的真相,才是故事本身真正能够打动观众,并引起共鸣的灵丹妙药。也是所有喜欢故事想要成为编剧的人,去开启剧作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所以,人物的塑造与人物真相的揭示,才是剧作的灵魂所在。

人物塑造是剧作的灵魂

作为编剧,我觉得创作剧本写故事,还是一切以人为本、人物驱动故事。完成一个作品,起手要先去写人物小传,而后再去丰富故事大纲,最终完成剧本写作。人立住了,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当然,大家可能会问,我们平时看电影电视剧,都是看事也看人,那么情节结构和人物,哪个更为重要呢?亚里士多德曾经权衡后得出结论,觉得故事是第一位的,人物是第二位的。然而到了19世纪,许多人认为故事,情节结构这些仅仅是一个为展示人性而设计的器皿,观众更想要看到的是令人痴迷的、复杂的人物形象。直到今天,我们普遍认为人物与情节结构,两者互相连锁,也互为镜像,相辅相成。
一个故事的事件结构来自于人物在压力之下,所作出的选择和他们采取的行动,然而人物在压力之下的选择是什么?他如何行动?这些就可以揭示人物真相和内在的本性,所以人物的塑造和人性深层的挖掘才是剧作的根本,是他的灵魂。
如果你改变了一个人物设定,那么你的情节事件的设计也将随之改变,所以这就是所谓的“人物驱动故事”。事件设计与人物设计互为镜像,没有人物的设定就不可能推动合理的剧情与事件。没有合理的事件,你的人物也不会得到深层的展现与刻画。
我们在完成一个剧本写作的时候,会凝聚了编剧百分之百的创造性和劳动力。这其中,编剧75%的心血和精力会耗费在人物深层性格的挖掘,和人物的塑造,以及事件的设计安排上面。其余的部分则是对白与描写。所以在现实主义题材中,一个鲜活而真实的人物,就变得尤为重要,事件、情节其实并不难做,最难的是捕捉一个十分精彩而又立体,鲜活而又真实的人物形象。
我们所遵循的原则是:首先,人物推动剧情,而后,剧情中看人物的行动。当行动遇到压力,再从面对压力时人物做出的选择中,看清人物真相,揭示人物本性。所以人物塑造,及人物深层性格的挖掘,是重中之重,是剧作的灵魂。
人物塑造与人物真相,并不是一回事。我们先来说什么是——人物塑造,人物塑造是一个人的一切可以观察到以及潜意识的信息综合,比如,年龄,智商,性别,形象,语言,首饰风格,穿衣搭配,房子的装修风格,车子类型,业余爱好。还有人物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职业习惯,恋爱经历,童年阴影,价值与态度,他的信仰,语言,伤痕,困境等等。你要不断的追问,甚至拷问你的人物,从小到大的成长,哪些对他有着莫大的影响,导致今后他的行为与思想的形成,并因此产生了一连串的抉择与处世态度,面对不同事件,做出了不同的行动与做法。
你想的越细致,越具体,你的人物就会越立体,越鲜活。当一个鲜活立体的人物摆在面前的时候,你的人物就会变得真实可信,并且在剧本中,在纸上面生活的很自然,他的话就会自动说出口,他的行动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你所需要继续做的,就是在剧情上,做选择与铺垫,并且设计一个绝境的死角,将你的人物逼进角落,或者推到悬崖边上,让他做出抉择,而这个抉择足以揭示人物内心的真实人性,这才能达到内外兼备的塑造人物。
接下来我们谈谈什么是——人物真相,大家都听过“人物弧光”,优秀的作品不但可以揭示人物真相,而且还在讲述过程中,展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者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塑造人物时,一定要让他有所成长,或者变化,比如一开始这个人物很胆小,到最后成长为了人民英雄。或者是一开始这个人非常的吝啬,到最后他变得非常慷慨。这就是一个变化,一个成长,也就是所谓的人物弧光。当你的人物弧光越漂亮,你的人物真相得以揭示的成功几率也就越大。
举一个比较大家都知道而且比较经典的形象,比如哈姆雷特,从一开始塑造的人物特征,就是从大学回家参加葬礼,他悲痛伤心,迷茫,希望自己也死去。到第二层变化,引入了人物内心的深层感受,他真实的性格就是在选择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时得以体现的,比如他为什么选择A行动而不是B行动,为什么选择装疯复仇,而不是选择颓废下去,为什么选择隐忍的暗中筹谋,而不是鲁莽的刺杀等等。这样或那样的选择中,他的人性和内心的真相得到了揭示。第三层,就是人物内在天性和人物的外部面貌发生冲突,他表面上是敏感悲伤的,但人格面具之下隐藏的其他一面,他是一个敏感又谨慎,懦弱有勇敢,坚强又脆弱的人……很复杂,却因为有了多维度的塑造,而变得真实可信,充满魅力……
一般来说,我们的故事人物塑造到这个层面来说已经是比较深入了,但是大师莎士比亚更狠更牛的一点就是他继续在揭示着这个人物的内心,也就是有了第四个层面。第四层,就是揭露人性本性之后,故事开始又给他施加压力与选择的难度,当他可以轻而易举杀死叔叔的时候,发现他正在做祈祷,而此时杀死他,他的灵魂可以升上天堂。而哈姆雷特选择的是要等他真的注定要下地狱的时刻,再把他杀死。此举动的选择,可以挖掘出哈姆雷特内在多维度的深层性格,与矛盾纠结的融合,展现哈姆雷特复杂的人性。
我刚才上述所说的这些动作事件的设计,其实就完成了一次人物弧光的转变,在人物塑造的基础上,通过压力与选择揭示人物内在的深层性格和人性的剖析,其实由表及里的塑造和挖掘人物,才算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物。
美剧或者韩剧等擅长把虚拟的事情写的真实,很多国产剧,就经常会把真事写假了,原因往往出在了人物身上,人的人性很假,塑造的比较浮夸或者皮毛,他的选择很假,就会很假。这个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和改进的地方。
回到之前最开始的一个问题,到底是情节重要,还是人物重要呢?如果一定要分伯仲的话,必然是人物为先,人物塑造及设定是重中之重。如果说是先设置好了人物的性格,通过细化,丰满,等各种手法来将你的人物角色塑造的相当丰满了,并且你已经思考的很透彻,挖掘到了人物真相,人物内心深层次的人性的话,那么恭喜你,你的剧本成功的几率已经很高了。
接下来的事件与情节都是为了揭示人物真相,表达刻画人物形象来服务的。最后你可以投身成为你的角色人物,“正推的方式”去思考。比如你在观察生活的时候,发现了一类比较有特色的人物形象,例如女明星们。有一类女明星,她们很漂亮,有钱又有名气,几乎全世界的男人都会围着她们转。这也许是你的初步设想,接下来你应该去挖掘这个人物的内心。比如她是否有什么缺点?心理是否有什么困境?她想要什么?她又害怕什么?她为什么会成为自负傲慢的人?她的家庭环境如何,父母的职业是什么?对她造成了什么影响?她这样性格的人,又会遇到什么事?并且会做出什么样的行动?说出什么样的话?面对选择和压力的时候,她会怎样做呢?这些东西如果你能够深挖或者丰富的很具体的话,那么他即将做出什么样的行动,说什么样的话这些都会跃然纸上,自然而然的去发生推动,
比如这个女明星非常的自恋,而且傲慢,如果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他遇到了一个尾随他进电梯的男人的时候,她可能第一反应就会觉得这个男人其实是她的粉丝,尾随她是想要签名照的,那么接下来的事件情节就会朝着这一个方向去发展,也就有了韩剧《来自星星的你》里面千颂伊与都敏俊第一场在电梯里面相遇的这场戏,这场戏产生了很好的一个喜剧效果,就是因为从人物的性格设定出发引发了独特的戏剧性,接下来的人物关系的转变和后续的情节发展,因为这场戏的设定有了很好的一个铺垫和引导作用,你设想一下,如果千颂伊不是自恋也不自负的话,她就不会很冲动的去误会别人,那么这个事情就不会发生,这场戏就不会成立。如果他们不产生误会的话,那么后面所有的一种关系的转变,互相吸引互相好奇的这个剧情就开展不了。

编剧如何爱上角色,让人生变得更加生动真实

编剧一定要去关怀,去爱护你笔下的每一个人物,角色。这就更需要在人物性格塑造上面下功夫。
如何塑造人物的性格呢?
第一,要先拷问人物,探究他的童年经历,家庭背景,教育成长,恋爱经历,等等。 但落实到具体上,就是人物的语言习惯,行为举止,穿衣打扮,甚至喜好品味,诸多生活中的细节,会构建出一个性格鲜明的角色。
第二,这些只是表层的塑造,而完成这些之后,还要进行内心的剖析,探究人物内在的情感,欲望,性格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你把这些小的越具体越扎实,这个人物就越鲜活,当然还有一些比较技巧性的东西,比如说让你的人物不完美,让你的人物一定有缺陷,嗯有个小小的口头禅或者是小缺点,或者是让你的人物有成长有转变。
第三,让你的人物有一个艰难的选择,比如说《泰坦尼克号》里面,杰克是跳下大海,他做出了让自己牺牲来守护罗丝这样的一个行为,这样一个选择为爱牺牲做出的判断,能够揭示出这次爱情的伟大,杰克内心的伟大,还要给你的人物设置一些生动的细节来呈现他之前的前史和内心变化,比如段奕宏老师每部戏都会找个人物细节动作,《非凡任务》里,是不是煽动手帕,擦汗,就是内心的映射变化。
分享一个我个人的经验和心得,我在写《梦想合伙人》的时候,塑造唐嫣饰演的顾巧音这一人物时,给这个人物形象的标签就是拜金女,她十分的美艳,性感,俏皮。对物质要求很高,对男人的财力要求更高。她进入MBA商学院的目的,就是掉一个金龟婿。奉行的是女人再能干再有本事,都不如嫁个有钱人。
从她的穿衣打扮,言谈举止,都能看得出她的表层性格,很张扬。但考究到她内心层面来说,丰富了她的前史背景,她是一个小城镇的姑娘,家里很穷,自己虽然长得漂亮,但并不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千辛万苦咱的积蓄,还要为父亲还债。于是,她不得不利用自己的美貌,来换取想要的生活,给家人和自己一个安稳的未来。
直到她进入到MBA ,遇到了其他两位女合伙人,姚晨饰演的卢珍溪,郝蕾饰演的文清,稀里糊涂的开始创业后,顾巧音才找到了真实的自信,和真正的人生方向。原来想要的好日子,富贵的生活,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智慧与勤劳努力,打拼回来,她可以不依附于男人口袋里的信用卡,自己就是自己的信用卡。
关于她的性格塑造,和人物真相的揭示,就是在面对压力事件的时候,她的选择。从一开始,她去MBA 上的第一堂课,看到每位男同学的时候,眼神犹如高科技扫描仪一样的去迅速判断,男人的身价财力如何,带的表价值多少,西装是否是大牌,鞋子手包是否值钱,以及是否佩戴婚戒。这些都是她眼睛里,心里能够迅速捕捉到的。虽然为了喜剧效果,稍微夸张了一些,但用比较具体而直观的细节来支撑人物性格和目的。
当时,《来自星星你》的导演,也是这部电影的导演问我,真的会有这种人存在吗?我说是的,的确在我身边,有这样眼神敏锐的人存在,他们很擅长看出你的手链的牌子,以及价钱,你的衣服是否是当季新款,以及你的包包是什么牌子,值多少钱。我觉得很有趣,于是就运用到了角色身上,来丰富她。
其实,编剧在每一次剧本创作的时候,你的灵感,或者素材都是来自于你平时对生活的积累,对人物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 所以,尽可能的热爱生活吧,去带着爱感受人物,品味人生吧。

提问环节

Q1:到底是根据剧情设计人物性格使其有利于剧情的推进,还是设计好人物性格让剧情来使人物更加饱满?

闫凤祥:其实,这属于两个问题,可以拆开来看。一个问题是根据剧情的需要,来设计你的人物性格,然后更有利于去推进剧情。
另一个问题是根据人物性格的设定,来用剧情揭示人物,使人物的塑造更加饱满。就像前面我提到过的,人物与情节其实是“互成镜像”“相辅相成”的。有的故事是先由一个“故事核”或者说是一个“核心点”来展开的,由一个独特戏剧情境,场面,或者事件,来引发出创作者对于事件背后的人物产生了好奇心,和挖掘深层故事的热情。
比如,某一天你看到了一则新闻,有一个“故事核”正打动着你,当冰冷的牢房内充满了温情和阳光,那会是怎样的场景?一个小女孩为了替他蒙受不白冤屈的父亲洗脱罪名而孤军奋战,甚至想尽办法钻进了看守森严的牢房内,那将会是怎样的情景?这两个剧情点足以发酵出完整的一个故事,当你找到情节依据之后,便要开始慢慢的丰富人物设置,塑造你的人物了。
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倒推的手法。比如:创作者会去想,父亲这个人物是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独特的设定呢?使他不足以有申辩能力,而蒙受了不白之冤呢?随着创作者的思考,从众多选项中最终选择一个合理的设定:父亲这个角色,是一名只拥有6岁儿童智商的中年男子,也就是俗称的——智障患者。他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没能运用正常人的行为来为自己解围。接下来,创作者觉得女儿为救父亲而潜伏进入牢房这一场景核心的戏剧点很好看,那么就要去将它的发生变得合理化。又会去思考,女儿是什么样的人物?她的设定如何变得合理化。最终,确定了女儿的设定是一名年幼的小女孩,她潜伏进入牢房的方式是藏在了一个纸盒箱子里面。给冰冷的牢房里,带去了温暖的欢笑,与浓浓的亲情。小女孩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法律系高材生,并在多年之后,为自己的父亲伸冤成功,给当年为了自己而宁愿牺牲的父亲昭雪,为浓浓的父爱正声。从核心剧情来反向推倒人物设定,是剧情推进,人物得到揭示。这就是韩国著名的影片《七号房的礼物》。
再比如,每个创作者都有他所谓的“灵感”,也许也就是一个画面,当某一天的清晨醒来,编剧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刹那的灵感,如果一对夫妻正在进行一场“婚姻治疗”,他们从恩爱情深,走到婚姻疲惫的状态,这个过程蛮有趣的。如果这对夫妻还能做到“枪指对方,反目成仇”的话,这个场景就更有趣了。好的,当你有了创作的热情之后,就开始完善你的故事吧。
首先要用“倒推的手法”,从一个点,倒推出前面的事件情节点,然后去想,什么人才能干出这样的事呢?挖掘你的主人公的性格,背景等等,越细致越具体越好。然后不断的拷问你的人物,追问主人公他们为何相爱?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坠入爱河是因为一次英雄救美,还是浪漫的雨中邂逅?他们的性格是什么,一对男女要成为夫妻,他们的性格是互补,还是相似?兴趣爱好,品味等等,都是否合拍?职业背景,家庭环境是否登对?男女主人公会拿枪,那么他们的职业是杀手吗,女杀手擅长做饭吗?而到最后,他们又因为什么走向了反目的地步,枪指对方,反目成仇。又经历了什么,他们握手言和,重温旧梦?这些问题都是编剧要去不断探究,判断,选择的。
当你找到了所有问题的答案,并通过顺推,倒推,等等方法去将整个故事完善好之后,将每个人物丰满之后,你就会发现,一部电影基本上完成了。它就是《史密斯夫妇》。反之也可以去做,之前提到的《来自星星的你》里千颂伊和都敏俊的相遇,就是先有人,再有事。
从局部看,两中技术手段都可以,但从宏观的作品深度来说,还是以人为本好。

Q2 :一个剧中,必定要有让人厌恶的角色,哪怕那个角色真的“情有可原”。怎么能做到编剧喜欢所有的角色呢?

闫凤祥:一个戏里一般来说为了戏剧冲突,势必会塑造一些反派人物,有时候反派人物设置的阻碍往往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因为他不断的给主人公制造麻烦,主角们又要攻,也要守,这个过程当中就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和冲突,剧情就会变得更好看。
但是作为创作者,你一定要有 “上帝的视角,菩萨心肠”去俯瞰,去悲悯你笔下的人物,去理解那些反派人物的内心,他们为什么会变成坏人,是否有难言之隐,是否是命运或时代的牺牲品?完完全全塑造一个坏人并不难,难的是你要同样花精力去深入人物内心,挖掘他的苦衷与闪光的优点。不伦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前提是他们都是人,是人就会有复杂的人性。如果你能把一个坏人塑造到最后,让观众并不恨他,甚至很悲悯他。那么也是成功的。
比如电视剧《黑冰》里面,王志文老师演的大毒枭,他是一个高情商高智商和高学历的人才,儒雅有风度,对待爱情也很用心,却因为特殊的童年经历导致人性的扭曲,最后做出的选择就是制毒贩毒。整个剧情里,观众看到最后大部分都不会很讨厌这个“反派角色,这个坏毒枭”,反而会有一种同情在里面,甚至不想他被绳之以法。这就是对这个人物的关爱,编剧没有将这个人物写的很流氓习气,没有很凶残恶毒,反而展现出一个有魅力的男人,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令女人喜爱的男人。 这背后体现出来的是编剧对角色,对人物的爱,只有爱上你的角色,才能更好的刻画他,揭示他。

Q3:很多剧本见事不见人,如何在故事当中去体现独特有魅力的人物形象?

闫凤祥:很多新接触写作的人都很喜欢强情节,卯足了劲的去设计事件,或者场面。其实这也没错,但如果丢失了人物的塑造,那么就像是一座楼房盖在了一片沙土之上,顷刻间就会倒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剧本的情节也够跌宕起伏,节奏也还算准确,创意也还OK,但看着就是觉得没有感染力,共鸣不足,代入感较差。原因就是人物的塑造除了问题。所以还是“人物为先”,起手先写人物小传,尽可能的挖掘你的人物外在的信息素质,内在的人性真相,想方设法将他逼到绝处,让他处于两难之间,重压之下,看他如何做出选择。揭示他的内心真相,达到与观众心灵互动,情感共鸣。那么这个人物形象就会变得异常有魅力。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泰坦尼克号》杰克最终选择了自己跳进冰冷的海水,用自己的死来保全罗丝的生,这段发生在豪华巨轮,船舱甲板上下的,来自不同阶级的伟大爱情,伴随着男主人公的生死抉择,完成了人物终极塑造,揭示了男主人公内心真爱至上,为爱赴死的人性真相。影院里的女观众们看到这里,可能未必全都热泪盈眶,但大部分还是会为之动容不已的。

Q4:如何让人物不脸谱化,有足够的新鲜度与吸引力,却又不至于让人觉得太另类不可接受?

闫凤祥:为了让人物更加鲜明,更加容易被人记住,可以给人物加一些癖好,或者口头禅,习惯性的动作等。
比如:千颂伊醉酒后,给都教授狂发信息,各种挽留。还哭着敲人家的门,睫毛膏都胡成两行泪了,还要求把鞋留给都敏俊,称这是他们相爱的美好记忆。第二天醒来,无地自容,笑料百出。千颂伊本来是一个白富美的脸谱化的形象,但是加入了这些生动的细节,就会觉得她很鲜活,可爱。只要能将尺度控制住,疯狂的部分用几场正常的戏,将人物拽回来,就可以了。
作为编剧,必须具备洞察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你要热爱生活,观察人物,捕捉生动有趣的细节。还应该去体会笔下人物的思想感情。当你试着投入了真实的感情,塑造出来的人物才会丰满生动,才会立体。

Q5:需要为人物设置哪些不同的场景以体现人物身上哪些不同的特质,能否举例说明。

闫凤祥:还是以唐嫣饰演的顾巧音举例,最开始她和其他两个女合伙人是互相看不顺眼的,直到在女厕所里一起痛打小三,出口恶气才化敌为友的。而她最开始也并不像参加战斗,觉得别的事与我无关,谁料小三被姚晨和郝蕾打的时候,失手将她的香奈儿包包划伤了,于是唐嫣才加入战斗的,为心爱的包包报仇。这是对她虚荣物质的一次刻画。到结尾,她成长为商业女强,找到了人生方向,知道如何爱自己和爱他人了。她与骗她的男友分手,亲手将男友送的包包全部烧掉,并说出“今后,我就是自己的信用卡”她不想再被物质牵着鼻子走,不想因为钱而看不清男人的真心,她要用自己的行动捍卫自己的尊严与爱情。于是会将挚爱的包包全都付之一炬,这两个场景,是有呼应的。目的就是完成对她成长和蜕变的塑造和人物真相的揭示。

Q6:用欲望来贯穿人物轨迹,该如何写?

闫凤祥:关于欲望的话题,最近一段时间看的日剧里面,我觉得《东京女子图鉴》很有代表性。它里面的女主人公,就是一个在物质上的很虚荣,很有追求的一个人物。她的人生目标是——想要成为“一个备受羡慕的人”。这个设定,就打开了主人公欲望的潘多拉盒子,并且开启了追求欲望的漂泊生活。年幼的时候女主因为父亲买回来的洋娃娃和别的小朋友的款式不同而嚎啕大哭。父亲质问她“为什么要和别人的一模一样,别人去死,难道你也去死吗?”果然,后面所有的情节都是基于这一点出发的。女主就是想要和别人一样,因为她想要成为“一个备受羡慕的人”
女主从小镇只身到东京闯荡,随后她想要成为漂亮的女孩子,每日联谊吸引男生。她也想变身职业女强人,她两者都想要。她积极工作,也积极参加联谊。很快她恋爱了,但这段感情属于穷浪漫的小幸福。因为欲望不止,很快她分手后与理想中的富二代谈恋爱了。她曾经以为在30岁之前可以去到米其林餐厅过生日,就是好女人,是她欲望的一部分,然后恰恰在生日那天,在米其林餐厅外被爽约,被富二代男友甩了。
女主开始更加努力的工作,因为想要成为更好的女人,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而面对人生进阶的考题面前,她选择了捷径,她没有抵挡住诱惑,成为有钱男人情妇。虽然最后她选择分手,但依旧没有停止她对欲望的追逐。原来她以为自己成为了杂志封面上的名媛,很值得炫耀。但当她拿出杂志给女伴们炫耀的时候,又发现女伴们已经没有人那么羡慕这些了,反而是婚姻和孩子,成为她们标榜的主题。女主又开始追逐婚姻和孩子。她总是以别人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成功,活给别人看的人。
最终40多岁的女主与相伴多年的男闺蜜结婚了,本以为他的人生安定下来了,编剧却在结尾的时候,又狠狠的写了一笔,女主看到迎面走来的美丽贵妇时,她仿佛又看到了自己的想要的生活,想要成为的那种人。她的欲望,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而这,也代表了她依旧不会停手,会继续为欲望买单……永远有她得不到的东西,在欲望的海洋里,她永远也上不了岸。这就是这一人物的塑造,与人物真相的揭示。并且贯穿始终。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素锦的角色一样是有欲望的,只不过她的欲望是“想要得到夜华的爱”为了这个目标,素锦做出了一系列的恶行,去阻挠浅浅与夜华的爱情,然而从角色本身来说,你又能理解到素锦的动机和行为,因为这一切都是角色的欲望使然。

Q7:在写剧本时,人物台词要如何处理才能更像“他”说的话,而不像编剧说的?如何创造出异于自我的人物形象?

闫凤祥:还是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和内心,性格和外在特征。尽量去贴合人物,设想自己演绎这个人物,该如何说话,语气,态度,等等。只有心理依据足够多,对你的人物足够了解,才能说出属于他的台词。有时候写的台词更像编剧的话,是因为作者只了解自己,她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是自己的。但如果你下功夫去做功课,去了解你的人物,越具体,越丰满,就越贴合人物。
编剧需要很强的想象力,逻辑思维力。很多成功的编剧都是具备演技的,在每个创作的白天或夜晚,一个人分身饰演多个角色,不同角色的语气态度,都演得出来。这项技能大家可以平时训练一下自己。只有你身临其境了,才能让文字活跃起来,让人物生动起来。多去生活,热爱生活,观察人物,并且多看影视,文学作品,积累素材。

好莱坞顶级编剧教你如何写出好故事!

据说 “讲故事” 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个人能力之一。想想身边那些口才极佳的人,无一不是会讲故事的人,而且大家都喜欢听他们说的故事。

要说谁是最会讲故事的人,马上想到的就是影视剧的编剧们!平时我喜欢看剧情类的影视作品,《越狱》、《猎头游戏》、《完美陌生人》等等。

每次我被电影里曲折离奇的剧情惊掉下巴时,心里都在狂喊:这编剧太厉害了!好想学怎么讲出这么出人意料的故事。

要讲好一个故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虽然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绝对称得上是比电影还要离奇一百倍,可往往直接听当事人说出来,我们感觉也就那样。反倒是一些基于现实生活创作的故事,则显得格外的有吸引力。

那么,如何写出一个好故事?

现在可以从《打草稿》这本书中寻找答案。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写了多部畅销小说的作家和戏剧编剧,他们结合自己过去成功的写作经验和行业内众多编剧遇到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讲如何写好故事。

中心思想,无疑是在开始动笔之前要仔细研究的要素。最为初级选手,首先应该确定好故事的整体概念,再以概念为基础来搭建故事框架。

这里的概念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灵感”。然而灵感是那么的飘忽不定,总是在最需要它的时候悄悄躲起来。所以,作者的建议是多多看书,多多聊天,再做做白日梦。做白日梦就是完全放空思想,天马行空地随意想像。

确定概念很重要,哪怕有一堆用不着的灵感,也不能一个想法都没有。

书中给出的概念创作工作表,给不知道怎么开始的人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故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类别、受众等,这些都是在最开始时要确定好的。

前面提到的跟角色相互促进的故事情节。如果把故事比作摩天大楼,那么情节就是钢筋架构。

当然是高潮迭起的故事最好看了,要是每次高潮低谷之间的转变像过山车一样,那故事就更加精彩了!

每个故事都有起因、经过、结果。要让故事像电影一样好看,可以试着把情节和戏剧创作的三幕戏结构融合到一起。

第一部分,引子引出整个故事,为后面的强烈冲突埋下伏笔。第二部分,事件发酵,矛盾冲突迸发,进入故事的高潮(可以多设几个情节点,制造好几个高潮部分)。第三部分,故事收尾,给整个故事做个总结,各人物的结局如何,点明主旨。

开头和结尾是固定的设定,当然也可以采用开放式结局,把想象空间留给读者观众,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最终的答案。至于中间部分的事情经过,这也是随意编写制造冲突、高潮的任意地带,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并不一定按照书上的表格来创作情节,它只是一个防止跑偏的参考线。

任何一部小说、电影里的角色无疑是观众们最关心的了。而前面提到的故事的整体基调由概念定,在概念确定之后进行角色的塑造。

关于概念和角色的区别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杀手里昂和小女孩马蒂尔达,两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很鲜明,让观众完全沉浸在剧情之中,编剧在人物塑造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好的角色,应该是个真实存在的人,他有着自己的爱好、习惯、肢体语言等。 而构成的这个独特的角色的因子在角色发展表格中,写的越详细越好。

就角色名字而言,包含了很多意思在内。姓名可以定义一个角色是什么样的人,整是否与故事类型相符合。

好的角色不单单是有鲜明个性、传奇经历,还要有“人物弧光”。人物弧光指的是角色在剧情不断向前发展中,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成长,也是每一个好角色的必不可少的东西。人在经历一些事情之后,会成熟、上进或是消沉。

同样的,好的角色如同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受到刺激会做出那个性格该有的反应。角色的成长与剧情相互推进,从最初的平淡生活,初次小高潮的尝试,失败了意志消沉,受到刺激振作起来,绝地反击战胜困难。

所有精彩的故事都是低谷高潮的交替进行,角色在这些变化中不断地获得新的东西。《越狱》这部剧里的迈克尔主动犯罪被捕帮助哥哥越狱,与狱警、囚犯们斗争或结盟。

剧情一波多折,而迈克尔这个角色始终保持着他应有的聪明、冷静、果敢,在一次次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人物形象越来越突出。几乎所有的观众都在关心着下一集中他会遭遇什么,又如何解决困难,这就是好的角色。

有时候,脑中突然蹦出灵感来或是做了个奇怪的梦,感觉要是写成故事拍成电影一定会火的。可是,一旦拿起笔却发现零散的点子和混乱的思路,不足以撑起一个完整的故事,差的要素还太多。

而这本书就是为写故事量身打造的,不管写作水平如何,只要按照书中的概念、人物、情节创作表格来填写,我们就可以创作出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故事。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