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剧缘何走下神坛一蹶不振是市场趋势使然还是外围不利因素所致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83更新:2023-02-20 16:02:37

曾几何时,港剧在整个华人地区达到万水千山纵横的盛况,从八十年代初,大陆开始引进第一部港剧《大侠霍元甲》开始,港剧从此在大陆人的心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将近二十年间,港剧一直独风骚,纵使有日剧、韩剧、墨西哥剧。新加坡剧的冲击,依旧未能撼港剧在国人心中的位置。

从八十年代初ATV的《大侠霍元甲》、《陈真》、《霍东阁》、《再向虎山行》等功夫片,与同时期播出的TVB制作的《射雕英雄传》、《魔域桃源》、《楚留香》等武侠剧,港剧开辟了内地观众的新思潮,人们封闭的思想,透过港剧多元化题材的剧情,被逐渐打开。

《上海滩》、《马永贞》、《鳄鱼潭》、《网中人》、《流氓大享》等民国剧及时装剧的播出,更像是从暗夜里射入的一缕阳光,照亮了人们封闭的内心,让内地的观众像发现了新世界一样,看到了灯红酒绿的上海滩,看到了车水马龙的香港社会。

当时港剧带给人们思想意识上的冲击,是有其时代背景的。

可以这样说,港剧的风行,有其时代原因,不单单只是一种文化现象。

毫不夸张的说,在港剧盛行的时代里,国产剧基本没有什么地位,除非像《西游记》这样的大制作剧集,能与港剧一较高下,除此之外,港剧几乎吊打所有剧种。

如日中天的港剧,没有被日剧打败,也没有被韩剧打败,但却在即将进入2000年后自行衰落,其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港剧衰落的真正原因。

画好分割线,开始进入正题。

想知道港剧衰落的真正原因,就得先从港剧的自身发展说起。

聊到港剧,就不得不提ATV和TVB。

ATV不敌TVB已成事实,但ATV却能代表港剧的最高水准,而TVB能代表的是港剧的受欢迎程度。

ATV又称亚州电视,与TVB的商业化不同,亚视剧特别擅长刻画大的历史环境下小人物的命运与沉浮,代表作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银狐,而tvb擅长豪门争斗,二奶争产,这恰恰迎合了香港市井文化的口味,时至今日,香港的媒体最感兴趣依旧是市井八卦,而亚视的剧集重心一直致力于表达自己的态度,以现实主义题材去引发观众对社会更多的思考,可以说亚视的衰落是伴随着整个香港文化转变的必然产物。

TVB成立于1967年,成立时就以免费电视作为经营模式面向广大普通观众,而ATV成立要远远早于TVB,而且经营模式为收费电视,相对于TVB来说,ATV的观众的经济收入包括社会地位更高端一些,所以ATV的节目的格局要比TVB更大一些,思想上也更有深度一些。

但随着香港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逐渐增强,更多的人在回到家里看电视时更喜欢看一些能够释放压力的剧集,TVB较为接地气的剧情更适合家庭主妇或一家几口人一同观看和讨论,剧情多半是皆大欢喜,而ATV剧情多半以悲情为主,往往能引发更多的思考,而且更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这样便不利于释放压力,不及TVB的剧情更接地气。

再者,TVB很注重造星,八十年代初期至九十年代中期,TVB的造星能力出奇的惊人,无线五虎、郑少秋、周润发、万梓良、郑伊健、吕颂贤、吴启华、黎明、郑裕玲、刘嘉玲、李若彤、翁美玲、赵雅芝、邓萃雯、黎姿、周海媚等巨星级的明星,都是在那个时代由TVB发掘、培养并且一手捧红的,TVB在商业化的经营模式下,很明显比ATV更受大众欢迎,ATV在剧情上、原创角度或者制作的水准上虽然均高于TVB,但因没有全方位的迎合大众口味而失去了很大的市场,加上ATV高层一直以来都不稳定,在演员方面又不及TVB人才济济,虽然也有很多代表作,但依旧被TVB挤压到关门。

TVB在九十年代初就已经显示出一家独大的实力,商战剧、刑侦剧、武侠剧皆大受欢迎,ATV在九十年代初的僵尸系列、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法网柔情等剧也一样大受欢迎,但在整体的收视率上远远弱于TVB。

而其实ATV的武侠剧比TVB更有意境,从早期潘志文版《天涯明月刀》、《天蚕变》等剧集中就可以看得出。

TVB的《大时代》、《天地男儿》、《创世纪》、《鹿鼎记》、《倚天屠龙记》、《义不容情》、《我本善良》、《灰网》、《人在边缘》、《笑看风云》等剧集都是至今都被奉为经典的剧集。

1995版《神雕侠侣》、1997年版《天龙八部》后,港剧的题材开始向刑侦剧转变,《鉴证实录》、《陀枪师姐》等剧的播出大受欢迎,但进入2000年后,能被人记住的港剧越来越少,自《寻秦记》播出后,能引起注意的也只有《潜行狙击》、《使徒行者》、《金枝欲孽》少数几部剧了。

港剧渐渐的走向衰落已成为不期然而然的事实。

有人说,广电总局对港剧的禁播是引起港剧衰落的直接原因。

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可以通过各个网站的港剧片源找到答案。

进入新世纪后,影视文化的主要播放渠道不再只是电视,这一点通过流量明星的大行其道就可以找到答案。电视,显然已不能限制影视作品的受众面了。

在各个网站,我们都可以搜到港剧,以前的大部分剧集都能搜得到,近几年的片源也可以搜到,但在港剧的受众群体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都是过去港剧的老粉,他们对港剧所拥有的感情和评价,已超出了对港剧本身艺术和观赏价值的范围。从某种意义上来,他们对港剧是有着一定的情怀,而这种情怀,是包含着他们那一代人对于人生的一种体验和感悟,类似于怀旧的一种情怀,当然,这种情怀,是由过去港剧的丰富多彩而构造出来的。

但在这种情怀的左右下,对于港剧的评判,难免会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

而其实港剧的衰落和广电减少引进数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拿一部港剧来和现在大陆的历史剧或者韩国的爱情剧来同时期播放的话,港剧能否战胜另外两部剧还需要认真的去分析一下。

港剧的模式化从ATV没落之后越来越明显,惯性的台词让人感觉到审美疲劳,一成不变的配音以及难有新面孔出现的演员阵容让人一样感觉到没有了新鲜感,再好的风景,一旦不断的重复,也会变成平庸的背景。

港剧自九七回归后出现人才的大量流失,有号召力的演员都北上大陆发展,这和TVB的薪酬低有直接关系,公司运营模式已经开始不适合市场的变化,人才流失,没有好演员好剧本又加上制作上为了压缩成本极尽节约小家子气的港剧渐渐的失去了竞争力,而此时内地的历史剧、神话剧、战争剧、家庭剧、年代剧多元化题材的冲击力对港剧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内地的影视业开始蓬勃发展,因港剧原始人才的不断注入而日趋强大,到现在已远远将港剧甩在身后。

也许有人认为内地剧整体水平大都粗制滥造,近几年少有精品,但回头审视近几年的港剧,演员方面难复八、九十年代星光璀璨的盛况,剧本方面也难再有过去的百花齐放,有的只是一些新晋的小演员勉强的支撑起港剧的门面,而港剧的辉煌和份量,依旧要靠过去的成就来维持,港剧自身的经营模式已无法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衰落的直接原因,仍在自己,而不是外因。

正如同ATV跟不上香港社会变化的脚步衰落一样,TVB作为后期港剧的代表,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脚步,衰落也是必然。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