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桥影评 人物分析「真实解读人性的叹息桥让我们重拾对港剧的信心」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85更新:2023-01-02 12:24:22

《叹息桥》宣传海报

“大家习惯了TVB的风格,这没什么不好,但我希望能创作一些不一样的电视剧,从另外的角度看电视剧,做一些新的东西。”——林保怡

①相较旧港剧的大格局体现时代,它引领着见微知著的新风潮。

典型的港剧带有非常强的戏剧性、通俗性,虽然也善于拍出生活中的琐事,但更多的是放入一个大时代里进行体现的,比如:《创世纪》、《溏心风暴》等等。

《创世纪》剧照

又比如布景:大部分的剧集,都追求着布景的极致写实,例如我们所熟悉的正午阳光,因为其精益求精的布景成为业界良心。而这部剧的布景完全相反,像是追求着极简的类舞台剧形式。场景被简化到一张沙发就代表了客厅,一张床就是卧室。

极简的布景设计

这样的设置超脱了现实生活,却遵循着生活的逻辑。略过无关的堆砌,更能够凸显出人性的细节。比如:Thomas开办餐厅并邀Sammy担任主厨,餐厅名为MASSAM——两人姓名的结合,不动声色地向观众传达着两人未曾说破的情感纠葛。作为两人爱情的外化载体,前因后果并未出现在对白里的,只是安静的存在于“极简”的布局中,可任谁都无法忽视。

这样跳出固有思维限制的一部作品,不仅是创作的自由,更是对多元化的探索和先锋思维的写意表达。

②打破TVB的一家独大的局面,迎来后起之秀ViuTV的新时代。

如今的TVB虽然落寞,但它的风格还是深入人心的。甚至,时至今日在许多人依旧将TVB剧等同于港剧。但TVB剧集流水线式的创作、良莠不齐的质量和青黄不接演员,致使大量观众已然流失。过度依赖情怀、故步自封的TVB港剧,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ViuTV与老牌的TVB的风格差异非常明显,它摒弃了豪门恩怨和商海争斗的跌宕起伏,而更贴近普通人对生活的思考,显得小众又文艺。在16年就备受好评的《玛嘉烈与大卫.绿豆》之后,ViuTV似乎更擅长这种都市爱情剧的题材了。

情感故事从情节桥段方面来说,新意空间不大,那么最重要的创新就依旧要回归到叙事上。所以,叙事方式可以说是《叹息桥》最大的亮点之一。

首先,它并非是一个线性的叙事方式,也就是说,它的时间线是完全错乱的。它大胆选择了类似电影《罗生门》式的非线性叙事手法,让不同的人物以主观的视角,对同一事件进行不同的描述。这种叙事方式也让这样一个平白无奇的爱情故事变得烧脑。剧情因新颖的叙事得以升华,因此它也被定义为一部“爱情悬疑剧”。

之所以选择罗生门的叙事方式,源于一次偶然的“认知差异”。威尼斯的叹息桥,两端连接法院与监狱,死囚通过此桥之时通常是行刑前的一刻,因感叹即将结束的人生而得名。据说有一囚犯过桥时,正巧看到桥下的刚都拉船上一男一女在亲吻,而那女子正是自己的爱人。囚犯因此而疯狂,结果撞桥身亡。不知何时,人们把这段悲剧改成喜剧,传唱成美好的童话:如果情侣能在桥下接吻,爱情将会永恒。于是,偶然间谈论起这座桥时,导演25对它的印象是美好的爱情,而编剧黄琦琳记忆中的则是悲剧。这样的一个不经意的小火花碰撞出了灵感:每个人向他人分享故事或恋爱经历时,很多时候围绕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却描述了很多参差不同的版本。抓住了这个点的导演和编剧,就使之变为了这部《叹息桥》。

正因为源于这样的灵感,所以叙事方式更需要强调一种客观的表达,给予了每个人物绝对的话语权来表达自己所认知的生活。不同角色有着不同视角,即使在描述同一段纠葛,出于倾向自己的记忆偏差和情感侧重的不同,同样的故事在不同人物身上就产生了“认知偏差”。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往往诠释着真相。

这种“认知偏差”源于不同立场滋生的隐秘欲望,呈现出模棱两可的选择与人性的挣扎,也给了观众足够的思辨空间。这也让导演在刻画人物时,既不屑于为了戏剧冲突去构建激烈的矛盾,也不肤浅的矮化或丑化某一角色或群体。

“罗生门式”的叙事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形式过于琐碎,但也正因如此,它生动的展示了藏在碎片化细节下的真实生活,反映出现实人生的不同横切面。

正如马尔克斯所说: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大脑对于记忆的自我修正,让每个人成为了各自生活最大的欺骗者。

其次,《叹息桥》的叙事还有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它每一集都以一个人物为主线,以片头曲作为分界线划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全知视角,展现20年前的故事;后半部分则是个人视角,讲述20年后的生活。并且20年前的镜头使用了老电影的2.35:1画幅,这种非正常的拉伸,让观众能够清晰的与现实之间产生割裂感。

画面比例拉伸

我们可以把这种精致的技法理解为一种氛围的营造,大量的篇幅去讲述他们的少年时代,只是让观众更加清晰的看到性格和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让我们理解这六人之间的悲剧既非偶然,亦不是遇人不淑,而是一种“必然的宿命”。看似时间让他们成长,实际上只是重复了相同的选择,丝毫没有改变他们人性中的怯懦、自私、虚伪、乏味......也许,这也不失为一种真实的展现。

很多电视剧都会宣传“电影级画面”作为噱头,而大部分都明显缺乏摄影技巧,设计感空洞,又或者仅仅只是为了好看。而《叹息桥》不同,光影、运镜、构图都灵动的变成了叙事的工具,这可能源于两位导演做广告出身,他们追求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运用得淋漓尽致。

作为每集主角的那个角色,都拥有着罗生门般的智慧,冷不丁对着镜头说出一段看透人生的自白。这样的互动,就像是角色在对着观众辩解,积极的争取着我们的理解与支持;又像是一段不容狡辩的宣判:他们吝啬于大开大合的表达,不断隐忍冲突、维持表面的平和,却在心中把矛盾对象判处了死刑。

导演似乎也正是想通过这种形式,摒弃脸谱化的歇斯底里,执着于揭露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骚动。而这些阴暗面的秘密毫无隐瞒地展露给了第四堵墙前的观众,人性凸显得异常真实。观众已经无限接近真相,而剧中人却依旧在欺瞒和哄骗中兜转。

不可否认,好的构图能帮助更好的铺开故事的情节,它让人一眼便能准确获取一种情绪,这有利于观众对于剧情的理解。影片的打破第四堵墙让观众有一种身在其中的窥视之意,但这种窥视感更多的是体现在一些特意设计的刁钻镜头。

贯穿剧集最多的就是韦斯安德森的对称美学,对称的构图给这部剧的镜头增添了很强的形式感。在拍摄建筑时,对称的构图使建筑显得宏伟、肃穆,又显得形式感十足,给人以克制、理性的感觉。在表现人物时,对称构图又可以轻而易举的表现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例如这个镜头,两个窗户形成两个空间,人物分别置于其中,而中间用厚墙阻隔,像被牢笼困住。典型的对称构图,加上外物阻隔拍摄手法,刻画出两个人的疏离与对峙。从第三人称视角窥视一切,让观者切实感受到压抑的气氛,通过这样视角的观察,读懂角色的行为逻辑。

这部作品,还大量使用了许多构图技巧。比如三分之一构图,恰如其分的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让人非常不舒服的低俯位构图,试图用这种视觉带来的压抑感让观众深刻的理解角色所忍受的痛苦;汇聚式构图又能够营造出空间和层次感,使观众的目光有所侧重的聚集起来。总之,精心设计的每一个画面,无一例外地用构图技巧配合着剧情倾诉着当事人的困兽之境。

很多人追这部剧是因为林保怡,作为主演和监制,他说:“我们对观众是有要求的,希望他们能细心看。”他担心观众若无法投入,便看不懂其中含义,希望观众多次观看,寻找答案。怎样理解他这样的担心?

首先,这部片子的艺术性,即便没有太多的艺术底蕴也是能够窥见一二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大众认知里艺术性是缺乏市场的。有时,观众会觉得大篇幅的艺术镜头让人疲惫,例如那些阴沉低饱和度的画面、压抑的镜头、大幅留白的构图......即便这种电影级别的视听语言的确精妙绝伦、难得一见,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娱乐性。导致虽然大部分人认可,却只有少部分人爱看。然而,在有限的受众中,真正能看懂看透的观众又削减了大半。

反过来思考,流量小,批判也少。受众不多反而变成最终它成功的因素之一。

所以,叫好不叫座可能也是主创人员对观众的一种选择,他们在创作之初就没有定位成依靠热度、流量获得认可的剧作。对于整个市场而言,这样的作品是有必要的,观众如果一味的只是被讨好,而没有这种勇于走出思维定式的作品去引导,剧集市场终将单一和枯燥,不仅让一些受众群体失去他们想要作品的可能性,也致使港剧依旧难以走出困局。正因如此,《叹息桥》的意义也更在于此。

《叹息桥》作为一次尝试,我们看出,无论是优酷、港剧制作方、还是香港电视台,都在对新的“港味”做出探索。时代在飞速的发展,所以新时代的港剧也应该要有更新鲜的呈现方式,因此我们也相信必然会有新的“港味”出现。

港剧的未来诚然不会因为一部剧就戏剧性的反转,但是我们从中依旧重拾了一部分信心,也多了一份期待。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