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武侠电影「1993年香港武侠片大溃败我用两千七百字写下了它背后的故事」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24更新:2023-03-19 03:11:46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哥最近介绍的《倚天屠龙记》、《英雄豪杰苏乞儿》、《杀人者唐斩》、《一刀倾城》等电影,都是在1993年上映的武侠片。

而这些电影的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付出巨大,却遭遇票房失利。

这其中像《一刀倾城》这样的作品,因血本无归,甚至导致了电影公司的倒闭。

实际上,那一年全港上映的电影超过380部,而其中武侠题材作品多达33部,比例接近一成。

这其中只有几部成本较低、票房过千万的电影赚钱,其他大部分票房都不理想。

造成这种全面溃败的原因,就是武侠电影热潮带来的盲目跟风,令市场饱和,观众审美疲劳。

如今回顾1993年,香港电影市场的那场群雄逐鹿大戏,其实比武侠电影本身还要精彩得多。

一、徐克的电影工作室的历史拐点

1993年对于徐克来说,过得相当不顺心。

2月中旬上映的《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为他拿到2746万港元票房(文中所提到的票房成绩都以港元为单位,下不再重复)。

之后李连杰离开嘉禾自立门户,徐克历经重重挫折才找到赵文卓接任。

此时他的电影工作室旗下3个IP,《倩女幽魂》系列完结;《笑傲江湖》系列即将完结;《黄飞鸿》系列还能继续,但不确定新主演能否撑得起来。

摆在徐克面前的问题就是,需要开发新IP了。

而徐克的主意是,将《东方不败风云再起》交给李惠民和程小东;将《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交给元彬;再开发一部《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交给袁和平;开发另一部《新仙鹤神针》交给陈木胜;自己专注去拍《青蛇》。

最理想的结果是,《风云再起》完美收官;《王者之风》延续经典;《铁马骝》开启“少年黄飞鸿”新IP;《新仙鹤神针》大卖;《青蛇》也能大卖。

退一步讲,五部电影只要爆了3部,嘉禾就足以在1993年院线市场实现大丰收。

然而现实很快就打脸,《风云再起》喊出天雷滚滚的“你有科学,我有神功”口号,终以1125万赔本;

《王者之风》借着上一部《狮王争霸》里李连杰的威名,以1119万收官;

《铁马骝》制作良心却时运不佳,仅收681万;《新仙鹤神针》那句“我会用内力逼出来”也能把人雷得外焦里嫩,817万收官;

徐克自己拍的《青蛇》,也只收了950万。

徐克折腾一整年,回头才发现,原来只有开年和李连杰合作的《狮王争霸》赚到钱,后面都是白玩。

袁和平不灰心,集结王珏和甄子丹拍了《英雄豪杰苏乞儿》,收获701万,竟然比《铁马骝》还好一点。

二、李连杰、元奎、王晶,突围

虽然1993年对于徐克而言极为惨淡,但对李连杰来说却算得上称心如意。

当时李连杰离开嘉禾后,就像“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成了香港电影市场的一个香馍馍。

除了嘉禾之外,谁都想要得到他,然而最终李连杰还是选择了和元奎搭档自组正东公司,自己做老板。

两人的配合也极为默契,在1993年先后推出了《方世玉》和《方世玉续集》,都是元奎执导,李连杰主演,分别收获3067万和2301万票房,排进年度榜单第6位和第11位。

《方世玉》系列的成功,一是得益于李连杰的强大号召力;二是与电影走的搞笑路线策略密不可分。

虽然那时候很多人不看好李连杰自组公司,但3067万的成绩却是当年武侠电影最佳,着实打了多少人的脸。

但李连杰在年末上映的《太极张三丰》就反响一般了,上映一个多月,只收了1254万票房。

除此之外,他也为向华强的永盛电影拍戏,仅1993年就拍了两部电影,都是和王晶合作。

这两部电影中,《黄飞鸿铁鸡斗蜈蚣》收1818万,比《王者之风》还要好;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投资8000万,却只有1186万票房,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这一年王晶还跟风拍了几部搞笑片,《武侠七公主》收982万;找朱延平执导的《神经刀与飞天猫》收970万;《笑侠楚留香》收316万;朱延平自己拍的《剑奴》收268万,这些也都成了炮灰。

三、剑走偏锋的于仁泰、胡大为、刘镇伟等

在嘉禾和正东都加紧拍片赚钱的同时,东方电影也不甘落后,他们找来张国荣和林青霞组成CP在1993年拍摄了《白发魔女传》两部曲。

因为有两大明星吸粉,又以诡异风格为卖点,投资低不说,市场反应竟然还很好。

最终于仁泰执导的《白发魔女传》收1987万,胡大为执导的续作《白发魔女2》也收了1184万。

而明星抱团加喜剧风格,就更让人喜欢,比如刘镇伟这一年的新片《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仅用了27天拍摄,却收获2238万票房,是当年最大惊喜。

李力持蹭了“黄飞鸿”IP,却拍出了恶搞片《黄飞鸿对黄飞鸿》,笑笑闹闹也有1056万。

但他在年中上映的《广东五虎之铁拳无敌孙中山》就闹太过火了,虽集结温拿五虎,却仅有529万票房。

柯受良也蹭了《鹿鼎记》的IP,找梁朝伟拍了《正牌韦小宝之奉旨沟女》,也有1035万票房。

四、麦当杰、潘文杰、午马、钟少雄等成炮灰,惨不忍睹

细数当年那些“赔钱货”,票房能在600万以上的,其实还不算很惨。

麦当杰的《新流星蝴蝶剑》(917万);潘文杰的《飞狐外传》(687万);午马的《黄飞鸿之鬼脚七》(760万);陈会毅的《水浒传之英雄本色》(601万)都在此列。

剩下的那些,则真的“惨不忍睹”。

钟少雄启用内地演员张丰毅拍《杀人者唐斩》,仅有339万票房;

张鑫炎拍《黄飞鸿之男儿当报国》,只有48万;

龙祥影业的“晚清风云”系列更惨,《白莲邪神》只有64万,《武状元铁桥三》只有43万;

洪金宝给罗维拍《一刀倾城》,仅收198万,导致万里电影倒闭,3年后罗维更是黯然离世,一代大导演人生就此落幕。

因为电影失利而改变命运的还有杜琪峰。

他在1993年为寰亚综艺拍的《东方三侠》(194万)和《现代豪侠传》(523万),都不卖座;给邵氏拍《赤脚小子》,因与院线发生纠纷,上映12天后被强行下映,只有397万票房(网上1010元票房数据有误)。

此后杜琪峰开始怀疑人生,面壁思过一年,复出后便自组银河映像,开启新的人生。

五、93年香港武侠电影的乱象,是香港电影没落的一个缩影

实际上当年香港的年度票房前5都不是武侠片。

《侏罗纪公园》鲸吞6190万票房,其实已经表明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而《唐伯虎点秋香》、《花田囍事》、《新不了情》和《城市猎人》的卖座也都说明市场的方向已经发生了改变。

而那些一窝蜂跟风拍武侠片的片商,根本看不到这些变化,导致社会供求严重失衡。

而市场充斥的大量粗制滥造作品,则加剧了这种溃败,导致像《倚天屠龙记》、《铁马骝》、《一刀倾城》、《赤脚小子》这样的好作品也被埋没。

其实在90年代香港电影市场繁荣的背后,这种跟风乱象一直存在。

投资的盲目最终也导致了各大片商如赌徒一般最终都向了灭亡。

嘉禾和邵氏两家大鳄斗了30多年,也终于双双走向终结。嘉禾转型影城业务;邵氏也宣布不再拍摄电影。

而2000年之后,随着电影人大量涌入内地,香港电影的江湖逐渐凋零,如今更只剩下一潭死水。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