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艺术片就要说我没文化了「看不懂艺术片就要说我没文化」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78更新:2023-03-19 17:36:20

从电影蓬勃发展至今,关于艺术片和商业片在人心共鸣上的分庭抗礼、艺术片体现的意义到底是皇帝的新装还是思考的真谛,一直是个热烈而未解的话题。

那些在“高端”领域赞誉声一片的艺术电影佳作,通常在普罗大众之中引起的是两极化的口碑。

“《地球最后的夜晚》拍的那是什么玩意儿?”

“不,是你没看懂。”

“闷片”、“催眠”、“看不懂”、“莫名其妙”等词语在普通观众对艺术片的观后感中俯拾皆是。

而即使那些声称领悟了影片内涵的影评人和资深影迷(姑且不论有多少是真正“看懂”),其解读结果也罕有一致,甚至南辕北辙。

你嫌他矫情,他说你肤浅。

“《寄生虫》太低级,还是《燃烧》更深度。”

“《燃烧》太沉闷,还是《寄生虫》更辛辣。”

艺术片诞生以来,一直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难道这些饱蘸着大师导演思想和情怀的作品,注定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代名词,注定与闷片二字划下等号吗?

虽然评论界绝没有将商业片和艺术片截然二分的标准,但除了交集部分存在少许“商艺难辨”的灰色地带外,还是可以对两者的区别做一个较为笼统的划分。

《生命之树》剧照

商业片为了吸引尽可能多观众的眼球,赚取尽可能高的利润,在上百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娴熟的叙事模式,在题材选择和表现手法方面不乏微妙而高超的技巧,成品令人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带来身心双重愉悦。

艺术片讲故事的手法绝不会像商业片那般大而化之,甚至很多优秀艺术片压根不存在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故事”。这种故事层面的差异,造成了艺术片与商业片在普通观众中的不同待遇。

有时候人们会觉得,沉闷的艺术电影可能给“半瓶子醋”的影人、影迷和影评人一些无端的装逼理由。

比如《憨豆的黄金周》中就曾经揶揄和讽刺了这种装逼拍闷片的行径:威廉·达福老师饰演一个导演,拍了部闷片拿去戛纳放映,但只有一句台词“Nothing!Nothing!Nothing!Nothing!Nothing……”把大家都愁坏了。

《憨豆的黄金周》

所以,对于闷、艺术、大师、经典、晦涩、看不懂电影的围观已经让影迷们形成了争执不下的阵营。

是不是艺术片就都是闷片?是不是闷片就都是经典?是不是大师之作必须要看不懂?是不是只要看不懂就一定是观众没文化?

艺术片对阵商业片:娱乐性VS自我性

艺术片聚焦于主创(通常是导演)的个人表达,并不刻意追求娱乐性。

《生命之树》交织两条线索,通过对宇宙万物的描绘和人类内心的审视,揭示的仍是亘古不变的爱的原则。

但导演马利克执意采用这样一种诗意的、冥想式的风格,立刻抬高了影片的理解门槛,换来大批观众“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空洞无物”的评价。

《生命之树》

卖座商业片通常以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收尾,充分显示观众对于这种上扬式闭合结局的热爱,但很多艺术片却反其道而行之,以悬而未决的问号收尾,留出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此举能增加影片的思想维度,更好的达到主创所追求的启迪功效,但对于习惯了“他们永远幸福生活在一起”又懒得动脑的观众,这种吊人胃口的做法实在无聊的紧。

同样是星际冒险题材的科幻片,《星球大战》有激烈的高潮和圆满的收束,带给观众完美的体验,而《2001太空漫游》结尾,衰老的大卫即将步入死亡,与此同时一个新的生命正在孕育,影片就此戛然而止。

《星球大战》

《2001太空漫游》

商业片通常渲染正邪搏斗、追逐真爱、发掘秘密等激烈的外在冲突,但艺术片更多将重心落在人物内心的自我角力上。

看看那些以“记忆”做噱头的商业片的故事重点:《未知死亡》——为亡妻复仇,《极光追杀令》——对抗外星人,《源代码》——追踪恐怖分子;

再看看同样沉浸在回忆与忘却主题中的艺术片《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一个男人不停的向一个女人诉说他们相遇的事实,最终“改写”了女人记忆。

影片的侧重点在女人内心对于往事的纠葛,从无法置信到将信将疑的细腻转变。若无法静下心来体会内心戏码的微妙,观众当然会喊闷,这对于视觉效果匮乏但思想触及心灵深处的《浮士德》也是一样。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观众热衷于欣赏那些意志坚定、目标明确的主人公,在经历逐次升级的挫折和冲突后,一步步取得胜利,而艺术片几乎不提供这种经过精心计算的流水线故事。

相反的,艺术片不但没有让我们代入主角做一场美梦的企图,倒喜欢将我们摇的更清醒些,直面生活的真实和残酷。

费里尼的《八部半》塑造了一个试图催生创作灵感、又面临感情困境的导演,一段段交织着闪回、梦幻和臆想的意识流影像,清晰而深刻的表现了这个“处于混乱中的灵魂”。

《八部半》

可这像陀螺一样被生活抽打的可怜主角,这迷宫一般的影像风格,在不理解导演创作意图的观众眼中,无疑就是大闷片的象征。

而《忧郁症》中的邓斯特不像《绝世天劫》的英雄能力挽狂澜,观众自然也对她的心理转变兴趣缺缺。

为了艺术,我们如何看闷片?

首先要对影片抱有正确的期待心理。

如果你仅看过剧情简介,带着欣赏一部科幻灾难大片的心态进入《忧郁症》,那顶多只能high上五分钟,接下来漫长、琐碎、以手持摄影机拍摄的超长婚礼段落会令你耐心崩溃。

《忧郁症》

还要有轻松的心态。

你可以在上班时忙里偷闲,爽上十几分钟《变形金刚》,但绝不能选择小窥一段《天堂陌影》来打发时间。在那种随时就要起身投入忙碌的状态下,你怎么能静下心来体会贾木许冷漠、疏离、惆怅的独特意象呢?

《天堂陌影》

环境十分重要。

假设你想细细体味《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高超的话唠技巧,却不幸将观影地点选在电话声嘈杂的公司办公室,或是扯皮、打牌、网游打怪声缭绕的大学寝室,那将是对你集中注意力的艰巨考验。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对于那些名扬四海的著名闷片,最好在看片前阅读下相关赏析文章。

放心,很多艺术片是不怕“剧透”的,阅读有助于让你站到前人的肩膀上,更接近高高在上的大师的思想。

当然,即使调动了全副迎合机制,你可能仍看的一头雾水,几欲昏睡,那也是正常现象。一个现成的例子是,影评人周黎明说,年轻时看《发条橙》,完全不知所云,多年后重看才领会影片高超意境。

《发条橙》

欣赏艺术片毕竟还是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生活感悟、知识储备打底,硬件若不齐备,只能当刘姥姥看大观园了。

优秀艺术片的一大好处是它可以反复观看,却不会造成重看大多数商业片的边际效益递减。

安东尼奥尼的《放大》表面上是个悬疑侦破故事,但反复观看并不会破坏悬念,反而有助于进一步接近每个观众各自理解的真相,这是《达芬奇密码》的一次性解谜情节不具备的功能。

《放大》

随着对影片内涵理解的逐次加深,“闷”的印象也会逐渐减弱,当你对导演所要表达的意识了然于胸,产生与影像的共鸣时,闷片也就不再闷了。

如果说商业片是“主动迎合观众”,那么艺术片则需要观众反过来迎合它们。其实很多抱怨“太闷”的观众,并非欣赏不了影片,而是必要的“迎合”工作没能做好。

那些对艺术片的深刻内涵夸夸其谈的影评人们,他们的欣赏水平并非就比普通影迷高,他们可能也并不是在“装逼”,而只是找到了欣赏艺术片的一些窍门罢了。

电影是一门“欺骗”的艺术

有时候,艺术片就像那个爱发脾气的女朋友,琐碎小事上不妨尽量迁就她,她自然会回报以浓浓的爱意。

“大师神作”,“艺术经典”并没有值得望之生畏的地方,如果你在周六夜晚一手捧爆米花一手牵着情侣打算消遣一番,它们极可能不是明智选择。

但你若能精心挑选影片,摆正愿意主动思考和感受的心态,选择一个不被干扰的所在,打开情感的大门,发动脑细胞的活力,去经历一场发人深省的影像洗礼,艺术片的丰富感染力会让你叹为观止。

那份酣畅淋漓的思想体验可能完全不亚于一场IMAX3D的特效大片。

—End—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