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的必然要求「文化传播需要摆脱cultureshock」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10更新:2023-03-20 02:33:38

事实上,每一部中国影片走向海外市场,如何翻译其中的台词都会引起网上的一翻大讨论。几年前,在国内大火的《甄嬛传》要在海外播出,网友就纷纷对其中的台词翻译献言献策,比如甄嬛的英文名是Real ring,华妃更是被译为Hua fly,还有《射雕英雄传》在出海外版时如何翻译其中的武功招式和人物名号,也让网友大费了一番脑筋。笔者以为网友讨论、研究台词的翻译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中华文化“走出去”,更关系到中华文化的“走进去”,以及如何深入当地人民的心里。

英文中有一个词是“culture shock”字面翻译是文化休克,指的是一个人从其固有的文化环境中跨越到一个新的文化环境所产生的文化上的不适应。其实不只是人,就是书籍、影片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也往往会产生“不适”,当年在中国、泰国火爆的《泰囧》,到了北美却遭遇票房“滑铁卢”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一是因为语言的差异。二是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文化的冲突。

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要想减少文化的冲突,有效传播我们的文化,首先我们就要了解熟悉对方的文化,包括对方的风俗、习惯用语以及文学名篇,从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表达方法,再以当地人民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传输出去,这样让人接受起来就会容易很多。就像我国第一部彩色戏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播出的时候,一开始为了让外国人能看懂本来要写大篇的说明,但周总理的一句请您欣赏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不仅简明扼要地点明了影片的主旨,也成功地吸引了更多外国友人观看。

其次书籍、影片作为一种文化重要的传播渠道,我们也要在翻译上下功夫。翻译的标准通常是信、达、雅。第一是要忠实流畅,如果影片、书籍中有太多的中式表达法不仅偏离了字词本身的意思让自己哭笑不得,也会让老外不明所以,这样一来,人家如何会有兴趣、有耐心看完影片、书籍,又如何会对我们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呢?第二便是雅,在翻译影片、书籍时也要翻译得有文采,有韵味,有意境。比如一些台词、语句翻译成英文后虽然从词义和语法上并没有问题,但是读起来却并没有中文的那种气势,那种意境,这恐怕也会在表达效果上大打折扣。而这些归根到底其实也还是取决于你对对方文化的了解程度、认识深度。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提倡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笔者以为这需要我们一面充分挖掘本民族文化的内涵,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而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了解熟悉对方的文化并吸收其中有益的成分,这样才能让中华文化保持生命力,也才能让其走出去,更走进去。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