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我看了这三部电影想推荐给大家看「情人节我看了这三部电影想推荐给大家」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99更新:2023-03-20 03:28:38

春节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遗传厄运》,另一部就是《爱在午夜降临前》。前一部VG的大力快把它吹上天了,我觉得导演不大利索,(温子仁吹:)交给温子仁绝对又是神作系列。至于后一部,今儿趁着情人节,给大家安利安利。

单身的朋友请好好思考一分钟,你们24岁的时候,到底在干啥。

再看看人家。

很久之前就听说过《爱在三部曲》的大名,但是知道的不是特别明晰,那个时候我甚至不大能够分清他和伍迪艾伦的《午夜三部曲》之间的区别。同样是三部,同样的话痨又同样的字字珠玑。最初的印象是在英国的时候,住在楼下的学妹买了《爱在三部曲》的合集蓝光,她从hmv回来的时候刚好碰上我,晃着碟片盒告诉我这是她知道的最好的爱情电影。

其时我是不知道《爱在午夜降临前》还是刚下线的热门新片,始终以为这三部全是90年代的老旧影像。而林克莱特,我更是到2015年才知道,这个指导了《少年时代》的导演原来正是拍《爱在三部曲》那个话痨。果然是一个喜欢做时空实验的导演。

歌里唱过,“时间是怎么样划过了我皮肤只有我自己最清楚”。然而林克莱特似乎就最喜欢捕捉这种看不到的痕迹。我们都知道时间是会在身体里留下伤痕,但这只是个结果,难度在于捕捉他的轨迹。三部电影横跨20年,戏里戏外同步的成长,想来就是个很惊奇的事情,角色怎么变化,演员怎么变化,导演的心态怎么变化,都是不可知不可控的,这是超越了电影本身的认知的,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高概念的事情。这种接力跑一样的玩法,且不谈良品率如何,其实现的难度就已经可想而知。而多变的同时,竟然在影像、调性上保持了一致性,着实让人称赞。

开始正儿八经看这个系列,是最近节假日里的无聊余兴。坦言《爱在黎明破晓前》看下来,于我而言观感并称不上是佳作,有种“这三部曲不过尔尔”的失望感。

第一部里伊桑霍克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完全没有后来的那股子忧郁气质,现在摄人心魄的那一双眼,彼时还带着一丝躁动。湛蓝的眼眸也不深邃,带着一股子年轻人独有的不知天高低厚。所以看下来,这电影完全就是不良少年勾搭文艺女青年那一套。说白了,第一部可以看成普通的“无业青年路遇无知良家少女,竟无耻勾搭其夜游维也纳”的One Night Stay故事。

于我而言,第一部电影的话痨属性并不强,在三部曲里的定位也更接近于交代设定。男女主角的对白,很大程度上花在了无实意的试探上,极大程度上诠释了青春就是一场盛大的浪费这句话。除此之外,紧凑的内容围绕着一个主题词在展开,这就是未来。

未来是个很迷人的词,至少对于二十出头的少男少女们是极具挑逗意义的。那个时候你至少还有两个二十年摆在前面,所有的事情都不急迫,当下的美好就一切。因为见过的美好太少,所以一切像夏天的彩虹一样无瑕;因为知道的美好太少,所以也没有懂得它的珍贵。电影把这种躁动又裹挟着羞赧,冒进又带着小心翼翼的气氛,通过电影从始至终都刻意保持的距离感,言语的含混,提出要求是的小心翼翼,展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有轨电车、唱片店还是摩天轮,每场戏你都能看到快要溢出屏幕的暧昧。确实是20岁才有的懵懂。借用电影里的那句诗,“Daydream delusion. Limousine Eyelash”。

你可以感受到两个人是立体,无论是男主的现实,和女主的浪漫都是可感知的。占卜和河边写诗的两场戏,把两个人的性格把握到分毫,带着这个年龄段每一个普通的少男少女身上都有特质:理想主义、感性、充满对世界的期待但也有着对世界时而的愤世嫉俗和偶有的不信任。这种无隔膜的心理贴合,让故事在离奇中写满了真实。

吉卜赛占卜师张开双臂对两人说:“You are both stars, don't forget. And the starsexploded billions of years ago, to form everything that is this world.Everything we know, is stardust. So don't forget, you are stardust”。

如果我们只是星尘的话,大概紧扣双手凝视天空,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吧。

看完第一部,我生了一会气。还是决定看一下后续的发展。第一部种下的悬念实在太大,让人忍不住猜想后面的发展。

所幸,失望感在第二部开始就被很好的被终结了。

无论是什么样的类型片,剧情再荒唐,逻辑上一定是有其自洽性的。所以第二部的开始对于整个故事是很关键的。就结果来看,第二部开场对于第一部收尾的总结没有一丝棱角,把这个故事的边角拉的无比的圆润。

人在三十岁这个阶段里,大概是人生最高效产生错综复杂的关系的年纪,同时这些关系以秒为单位不断地由松散走向稳固。最终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反倒是看这些网怎么回过头来再塑造你的人生。生活里,开始有了上下贯通的角色转换,反客为主,有惊喜也有迷茫;工作中,开始从做事情不断往做管理的方向转变,步步为营,有所成也有挫折;体能上,开始明确感受到体能衰落的开始,机能懈怠,有混乱又有坚持。但是你终究没有病变为那个你都陌生的人,触动你的东西还是在的,很多事情你还是介意的。譬如9年前那个夏夜里的侧脸,譬如那段不知道怎么开始和结束的奇妙际遇。

只要双方都有意愿,纵使相隔千里,相遇还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所以当Celine弹起吉他,诉说这9年里每个日日夜夜的思念,我们知道这场恋爱最终是有结果的。

Let me sing you a waltz,Out of nowhere, out of my blues.

如果没有《爱在午夜降临前》,我觉得整体三部的评价是会下降很多。毕竟前两部再浪漫生动,再深情款款,无非只是又一个boy meets girl的爱情故事,这类故事,坦言我们已经有很多。而《爱在午夜降临前》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回答了第一部提出的问题,究竟在多年过去以后,原本相爱的两个人会变得怎样陌生呢?事情最终是否会走向他们自己担心的那一端呢。

通过追寻这样一个问题的答案,故事在很大程度上诠释了导演心中,究竟爱是什么。

生活是充满盘根错节的,有时候两个人的感觉被很多东西所掩埋,人真的是擅长遗忘的动物,所以心理学家才每天都要提醒我们,经常跟自己伴侣表达爱,表达自己的情绪。人想要交流的时候如斯之简单,不想要交流的时候又是如斯之艰难。是否能够达成有效的交流完全取决于说者和听者意愿。因为说出口的东西是可以确认的,说出口的东西才是足以被知晓的。

Celine和Jessie走在路上,“It is so weird.Us.Walking, having a conversation…about something else than scheduling, food, work”,她说。是的,生活中充满了太多不纯粹的东西,他们细枝末节,琐碎恼人,却没有办法抛诸脑后,唯一的方式只有去面对,去解决。这些事物都不是一句“我爱你”就能消弭的。说来也奇怪,两个人因为爱情走到了一起,却反倒因为爱情以外的事情产生了隔阂,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是不可理解的,如果我们列出一个表格,爱情一定是第一位的。

但是人终归没法永远是理性的动物,这些和那些,都会影响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两个亲密无间的人,还是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彼此愤懑。我们都是顶聪明的人儿,会定义会延伸,会从A导出B导出C导出D,导出我不爱你,你不爱我。

Celine和Jessie大吵了一架之后,Jessie追到地中海边的露天餐厅。拿着可能几分钟现编的故事哄骗Celine,一如十九年前他们初遇的那个下午。

I tell you I love you unconditionally, I tell you that you're beautiful, I tell you that your ass looks great when you're 80. I'm trying to make you laugh. I put up with plenty of your shit, and if you think I'm just some dog who's gonna keep coming back then, you're wrong. But if you want true love - this is it.

爱情有时候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它又只能是两个人的事情。古人的故事还是很有意思的,一根红线两个人。只有不爱了才能解开。

若是真爱,总能顺着这根红绳回到你身边的。

《爱在三部曲》并不能进入我心目中最好的爱情片前三(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一天,冷山)的行列,但他一定是我看过最诚实的爱情电影。就像Jessie在第三部里说的,“你问我这是不是真爱,这就是”。我觉得大部分时候,在真实的世界里,好的爱情就是这个样子。区别爱和喜欢是很难的事情,但是更坚韧更长情的那个,无疑是爱。心里是能感到一种安定和确认在的。

最喜欢《爱在日暮黄昏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自己处在这个年龄段,对于那种情感的共鸣最强。这三部曲真实在他和观影的人是平起平坐,一起成长的。

你幼稚的时候,他也青涩的;当你开始逐渐有了生活的烦恼,你发现片中主角的生活也是混乱的。你在长大,导演也在看你成长。我是顶羡慕70年代这波人,能够看着《爱在三部曲》这样的佳作长大的,你在电影里不一定能看到最美好的爱情,但那可能是一份好的感情最该有的样子。

话说回来,能跟着电影成长,真是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