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乐中年》「看完哀乐中年电影忍不住惊叹这真的是1949年的电影吗」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76更新:2023-03-20 15:45:57

看完老电影《哀乐中年》,很多天后依旧念念不忘。我真的太喜欢这部电影了,“这是1949年的电影吗?这真的是1949年的电影吗?”惊愕和难以置信的背后,是来一部老电影带来的震撼。

我觉得,这部《哀乐中年》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现实的表现值得我们深思,同时它还是一部超越那个时代的作品,其中很多先进的思想到现在仍不过时。

《哀乐中年》是由桑弧编剧、执导的剧情片,1949年摄制上映。它讲了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女子的一段新的人生,新的追求,和新的思想。主旨就为表达:中年人也有爱情,也要开拓自己的事业。

这是我第一次看石挥的电影,可称叹为观止。

一部老电影能给我这样的感受,这很少见。在接下来的两三天里,我差不多又看了两遍,对我来说则近乎罕见了。

电影从墓地开始,石挥饰演的陈绍常,在清明扫墓时偶遇老友和他的女儿敏华。

黑白画质中的石挥,特意老成拙朴的扮相,但是举止儒雅,风度翩翩,还带着点孩子气的固执。

陈绍常是个小学校长,投身教育、开办小学、中年丧妻之后始终未娶,独自一人把两男一女三个孩子抚养长大,薪资微薄却依然资助姐姐的孩子读书。一大家人其乐融融。

这是一个好老师、好父亲、好亲戚的形象,传统中国的好男人,大概就是这样了吧?

老友的孩子敏华,一开始不起眼,实际举足轻重,陈绍常就是因为来到老友家见证了后母对敏华的冷淡,才会在姐姐劝他续弦时果断拒绝的。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家庭,为了家庭而牺牲自己,那也是很幸福的事啊!所以陈绍常为了儿女不受罪,情愿几十年不续弦。

幼年期的敏华走过的是艰辛的人生历程,缺失母爱的关怀和保护,“陈叔叔”在她幼小的心中留下了正直、善良的形象。她对陈校长的敬畏和依恋,不啻是对这种道德人格的肯定和归依。

这位成年后的女主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明眸皓齿,干净平实,温婉大方,明朗如星——真真符合我心中的民国美女形象。

朱嘉琛出演的敏华很有点小津安二郎镜头下原节子的味道,知性美溢出。那份外柔内刚,质朴清新,跨越时代的天然的美丽,绝对经得起时代的考验。

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老片,但一点都不枯燥,观影前以为这种老电影会比较闷,没想到出乎意外的诙谐——片中的人物都各具特色,人物对白也十分幽默风趣。

比如退休回家那段,敏华跟陈绍常有几段对话,这是在两人关系往男女情谊那方面发展的当口——敏华看陈绍常的眼神里有千言万语,嘴上没说,全在眼神里说了,这女演员太灵了!

陈绍常已经走了,突然又返回。就为特地交代敏华一句:这把钥匙开锁不大好开……

这个精心谋划的细节简直要让人直呼一声“概括了难以捕捉的碎片般的真实生活“,这应该也是小津安二郎的风格。

陈绍常的儿子过上了上流社会的生活,就把父亲拉去做了“老太爷”——陈绍常富贵了,却很无聊苦闷。以至于生日这天,偷偷从家里跑出来,来到学校,和新校长敏华说话,聊天。

这段戏中的他,表演天然无雕饰,轻轻松松将一个儒雅,谨慎,正直的中年人呈现出来,真真不服不行,天才演技,不愧为话剧皇帝!

片中最大的寓意是大儿子在父亲50岁生日之际,送了一块墓园给他。

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如果等死这件事情只是自己意识到的,那还是开心的。但是如果旁人也认为你活着只是等死,那这件事情就严重了。

生命的意义是让别人能感觉到你存在的价值或者是利用的余地,一个等着进坟墓的人,还会有别人认可的价值?

陈绍常是一个可爱的人,对儿子安排的“老太爷”生活言听计从,他收集邮票、旅游、养花、养鱼等,试着学习、体验新娱乐方式,这一组闪回镜头里,他脸上充满了不解和懵懂的表情,真是一个可爱的老人!

看到这里,会让人以为,老校长一定屈服于商人的儿子,道德理想让位于货币权力,美好过去一去不返,怀念忧伤却无可奈何了。

但实际并不,陈绍常在墓地和敏华邂逅的这一幕,为后文埋下伏笔,陈校长退休后的生活百无聊赖,寂寞苦闷,而年轻、开朗、富有活力、追求自由的敏华恰恰带给他的生活以生机。

敏华越来越是个令人惊喜的角色,句中的点睛之句都出自她之口。

其实你真应该出去做点事情,像你这样的年龄,学问有了,经验也够了,正是人生最成熟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要是不好好利用,那就太可惜了。

我老觉得中国人除了青年,就是老年,好像没有中年似的,其实最可宝贵的是中年。

这段戏里,大部分篇幅用来描述陈绍常对“老太爷”生活的不适应,在给敏华叙说与厨师吵架的这个镜头,有虚化有突出,仅这一小点,就足见导演功力——要表现的主题是那么深刻,影片却依然具有十足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真是难得的“好看”的国产片!

“老太爷”实在无法继续这种“老太爷” 般的生活下去,于是他答应了敏华,偷着为学校工作。当被儿子发现,他又赶紧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真的很萌!

这种以万变应不变的表演风范,淳朴而拘谨,简直如入化境。石挥让我着迷!

同样,朱家琛近乎素颜的美丽在黑白影像中也让人迷醉,她把敏华这个角色塑造得太成功了。(敢爱敢恨,敢于反抗,可爱风趣)走过不幸的童年,依然怀抱善良与胸怀,务实而勤劳。我很欣赏这样的新女性。

含蓄、淡雅中见浓烈是桑弧的拿手好戏。当陈绍常劝她答应同事的求婚。敏华忍不住哭了。问他:

那么你想我是不是应该答应他呢?你希望我嫁给他吗?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微微颤抖。爱情的感觉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出来。

难道我还能叫你跟我结婚吗?

——为什么不可能呢?我一直希望有这么一天。

难道我这个人除了可怜之外,竟还有什么可爱的地方吗?

——你身上可爱的地方很多,你自己不知道罢了。

就是这样的对话,使这个片子洋溢着一种可贵的拙气——它绝不煽情,但不只我一人笑着笑着,就想流眼泪……

在与观众的对话中,能让观众自己用这种无邪的状态调动情绪,如此的观影体验,真是太美好了!

陈绍常无疑是好人,但是他的那些儿女——生出来的怎么都那么自私,虚伪 ……这也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

即使在儿子当面质问他为何结婚的时候,石挥的表演仍然是那么放松,有味道——内敛、矜持、娓娓道来。

这里自然有桑弧的力道,看不到一点刻意去找人物感觉的痕迹,石挥简直相当于溶解在陈绍常的哀与乐里……这太可怕。

大儿子甚至和老父亲约法三章。

与子女决裂追求自己的婚姻和幸福,陈校长内心也未尝没有酸楚。

陈绍常把儿子的最后通牒都跟敏华说了,想不到,她完全不把这些事放在眼里面,中年的陈绍常反而被年轻的敏华教育了:

不来就不来,反正没人想让他们来,我还不想跟他们一起住呢,

——他们不来,你就觉得可耻吗?你错了,可耻的是他们自己。

学校收了,我们自己重新开一个……

你总是舍不得过去的东西,这样怎么会有新的开始呢?

这才是真正的“开放,进步”,现在很多人曲解了这些概念。

我们中国人真是一个奇怪的民族 对于死这么看重 却不想着怎么好好活着……

这句台词其实也是整部电影的缩影。

电影叙事直到最后一直都是舒缓的节奏,丰满而放松。他俩结婚后,共同创办另一所小学——把墓园改建为一所家办小学。

这一幕的主题和隐喻也就不言而喻了。莫名带来一份黑色幽默之外,还有一份豁然开朗。

最后的段落讲陈绍常和敏华冲破重重阻力结成连理,依情理应该有些沉重,但是影片也刻意避免加以渲染,处理得相对淡化,以符合整部片子的风格和基调。

脚踏实地的小学校长陈绍常,坦然自若地走进坐落在墓园里的教室,继续教书育人——谁在葬送谁,谁在教育谁,怕只有天知道。

新学校开学之日,也正是敏华的婴儿呱呱坠地之时,刚踏上讲台的陈绍常突然离开教室,来到咫尺之近的家里探望,原来是不放心呱呱啼哭的婴儿……

无疑,他们都感到“生命无处不在”的喜悦,陈绍常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看着已为人母的敏华幸福的样子,我甚至对老夫少妻式婚姻的印象也大为改观——顶着压力和年轻的女老师结婚,陈绍常竟像五四的热血青年一样——冲破家庭的重重束缚,与所爱的人终成眷属。

我来跟你们讲个故事:从前呐,我办了一个小学校,刚开办的时候,学生非常少,说起来也许你们不相信,你们猜,我们第一年有多少学生?只有十二个学生,十——二——个——可是现在那个学校,差不多有一千个学生了。今天,我们学校也开学,虽然同学也很少……对了,让我数数看,一、二、三……十一、十二,巧极了,也是十二个,可是我相信,再过几年呐,我们这个学校一定会办得更发达的!

结尾这幕还是很震撼的。

最后镜头移向郁郁葱葱的草木,无疑,它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对未来的期待。

我心中充满了感谢和激动,但是更多的是敬畏——这部产于1949年的电影,其艺术品位和思想质量跟当下的电影相差无几。更令人吃惊的是,影片所表露的思想观念更是直指人心,70前的人所拥有的生活观念和70年后的人们所怀揣的生命理念毫无变化。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