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中的巴黎|用艺术解读欲望都市是如何诞生的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94更新:2023-03-20 15:52:07

19 世纪产生的照相技术发展迅速,而随着这一技术的普及,绘画不再是记录物体或人物形象的主要载体,古典的照片式绘画逐渐失去了优势,使得艺术家不得不放弃传统的绘画方式,将目光转向更为广阔、更富生命力的色彩艺术世界。随着时代变迁,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出现,以一种新的方式记录着城市和生活。

莫奈《1878 年6 月30 日,节日中的巴黎蒙特戈依街道》奥赛博物馆,巴黎,1878年

首都中的首都

这是一个只描绘美好、只记录幸福的时代。乐天而积极的时代大环境,给才华并不那么卓越的画家提供了一个轻松的创作环境。江边风景、路人、在咖啡馆中休息的人,这些在都市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情景都可以成为美术创作的主题。

巴黎本身也洋溢着一种新鲜的活力。1853 —1869 年,拿破仑三世任命奥斯曼男爵主持大规模的城市整修。蒙马特、百利威等外城区域被划归巴黎市。巴黎变得更大了,以凯旋门为中心,像射线一样向外延伸。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巴黎的近60% 都是在奥斯曼男爵的主持下完成的。曾被革命军用于藏身放满了路障、如同迷宫一样的老街道,在那时大部分得以整改。面貌一新的城市吸引市民纷纷走上大街,感受他们深爱着的巴黎。

在重新修整好的城市道路上,人们下雨天也能方便地出行。古斯塔夫·卡勒波特创作了大量反映面貌一新的巴黎和生活在其中的市民的美术作品。在卡勒波特的许多作品中,人们都在望着什么,《巴黎的街道·雨天》中的一对男女也在望着什么。他们到底在看什么呢?可能吸引他们视线的正是新生的首都中的首都——巴黎吧。画中的两位主人公的小腿没有出现在画面中。画面最右边撑着雨伞的男人,既没有被赋予结构上的重要性,也没有语义学的重要性,只是作为一个次要人物出现在这幅作品中。他完全没有需要出现在这幅画面中的理由。因此,我们才说这幅画十分“新”。这是之前的画家想都不敢想的构思。卡勒波特的作品,与注重光和色彩运用的莫奈式印象派风格有很大区别。卡勒波特的果敢和革新性源于他认真探索了前人的创作本质,祛除了其中的欲望,选择了如同照片的偶然视角。

始于1853 年的城市整修工作基本完成之后,巴黎第五次承办了万国博览会。随着万国博览会的召开,巴黎城内不断修建新的街市,建成新的建筑。伴随着射线般延伸出去的宽阔大路、风景优美的公园、在钢筋水泥的建筑基础上安装玻璃的现代化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兴建完成,巴黎在极短的时间内摇身一变,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

雷诺阿《林荫大道》(巴黎),费城艺术博物馆,费城,1875 年

19 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产品将人们的生活变得漫长而无意义。打着反对旗号欲将生活美化的装饰美术运动爆发了。这场被称作新艺术派的美术运动,没有辜负人们对“美好时期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当时的室内装饰华丽十足,有威廉·莫里斯的地毯和壁纸,还有埃米尔·加勒的灯具和装饰品。街角还张贴着阿尔丰斯·慕夏的宣传海报。杰出的新艺术派艺术家,同时也是装饰美术家的赫克托·吉马德主持设计了巴黎的地铁站入口。很多的细节之处,都可以体会到艺术家们的细心和智慧。

在同时期的德国,尼采宣告了上帝的死亡。19 世纪末的人们预感到了世界即将没落,深深地沉迷于美好之中,唯美主义就此诞生了。在浪漫美好的巴黎市内,阔步前行、穿戴得体的绅士随处可见,他们举手投足间都透露出优雅和良好的教养。

产业化趋势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世界发展潮流。1889 年,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100 周年,巴黎的地标式建筑物埃菲尔铁塔正式落成。由钢筋铸造而成的埃菲尔铁塔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市民们的欢迎。铁是工业时代的代表,是非艺术的。认为这是由浅薄的材料而非钢铁制成的反对舆论在巴黎盛行。捕捉了这一象征着工业时代的“庞然怪物”徐徐拔地而起的样子的画作被视作用以记录死亡的照片。

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不同,亨利·里维埃将1888 年起到1902 年为止埃菲尔铁塔的建造过程及后续的形态都记录在了自己的作品中。亨利·里维埃借鉴了日本浮世绘《富岳三十六景》,创作了《埃菲尔铁塔三十六景》。

这是一组从多个方面借鉴日本浮世绘表现手法的系列作品。日本在1854 年开放通商口岸后,开始学习西方,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随着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日渐频繁,许多西方国家渐渐接触到了日本文化。这种片面的接触和了解,让西方人产生了日本文化是东方社会代表文化的认知。陶器和浮世绘等日本文化源源不断地输入西方社会,对西方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以至于产生了“日本主义”这样的词汇。

1895 年,电影的发明者卢米埃兄弟将自己搭乘电梯登塔时所见的景象变化融入了电影。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给艺术家们又一次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到这时为止,新技术的出现让印象派的作品把之前不能反映出的一切变化变得可能。

一个新的视觉时代到来了。

从“必要经济”到“欲望经济”

随着市民生活的逐渐安定,方方面面都开始反映出生活富足的市民们的取向。雷诺阿等画家虽然起步于印象派,但他们慢慢地与印象派相背离,转身投入为富足的市民阶层创作他们所希冀的贵族取向的肖像画创作之中。雷诺阿、乔瓦尼·博尔迪尼等画家创作的肖像画展现了在当时社交圈子里的美女形象。像华丽的裙子一样美艳的女人带着幸福迷人的微笑,生活在满是新艺术装饰品的地方。各种在美好时期被政治挤压的欲望占领了都市。

雷诺阿《乔治·卡彭特夫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1878年

风和日丽的日子,如花般美艳的女郎们乐此不疲地试戴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德加以帽子商店为主题,创作了7 幅色粉画、4 幅油画。之前,出身名门的女士头上都戴有王冠。现在,出现了有着各式各样装饰品的华丽帽子。这一时期,帽子似乎成了彰显女性资本家身份和用于凸显高贵感的现代王冠。德加的帽子商店系列作品还表现出了他对当时社会关系的真挚探索。即便在一个小小的帽子商店中,也存在着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社会关系。无论生产者和销售者怎么努力工作,也买不起一顶自己制作、销售的价格昂贵的帽子。对他们来讲,这些不过是奢想和欲望的化身。

《帽子店里》是一幅德加创作于1882 年的色粉画。这幅画的主人公是帽子的消费者。一位少女在身边闺蜜的劝说下,正在试戴帽子。好像是十分满意这些美丽装饰,少女满脸洋溢着喜气,聚精会神地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在这幅作品中,画家想要表现的是消费者被商品迷住的那个瞬间。画中少女在选购的过程中获得了深深的满足感,完全被这些华丽的帽子所吸引。为了使观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画家还特意从正面描写了店中的帽子。画面的主人公不是两位少女,而是各式各样设计精美的帽子。为了使观画者联想起走在街上时向橱窗里张望的情形,这幅作品还特意将镜子的角度加以倾斜。在当时的歌剧院区内的德拉菲,确实有一家名气不小的帽子商店。

德加《女帽店》,芝加哥艺术博物馆,1879年

1838 年,维多兄弟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现代百货商店——乐蓬马歇(法文Bon Marche,意为便宜货)。以定期打折、特别优惠、特别展览等为噱头,商品贩卖的技巧也是从那时开始出现的。写实主义小说家埃米尔·左拉以乐蓬马歇百货商店为原型,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主线,创作了名作《妇女乐园》。左拉将百货商店称为现代商业的大圣堂、消费的殿堂。那不仅是一个进行单纯物品交换的地方,还是一个欲望肆意增长的地方。充满着感官诱惑的商品刺激着更大的欲望。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为华美的衣服着迷的女人,她们近乎疯狂地在百货商店消费。

为什么呢?哪怕是现在用不到,以后也总会派上用场的。就像左拉在小说中描写的那样,这个时代已经从“必要经济”演变为了“欲望经济”。商品都自带官能性的诱惑,而消费者们也常常被它们吸引。随着百货商店的出现,购物成了资产阶级女性的全新休闲活动。

印象派的胜利之后

这一时期,已获得了完全意义上胜利的印象派画家仍然没有几个人是在巴黎美术界叫得出名字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影响力在一点点扩大。早期对印象派持怀疑态度的人们最终不得不接受印象派。

风靡一时的印象派画家随着1886 年第八次展出的结束,分道扬镳。他们为找寻更新的美术,踏上了漫长的旅途。科学分析了莫奈画风的修拉和保罗·西涅克等青年画家形成了新印象派。印象派给新一代的青年画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方法论的革新是成功的必要因素,多样化的方法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这时,梦想着和印象派画家一样声名大噪的青年画家涌入了巴黎。自称为小胡同里的印象派的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保罗·高更、梵高等独具个人魅力的画家出现了。

他们超越了印象派画家所追求的“瞬间的、短暂的、偶然的事物”,满怀对本质的、永远的渴望。这些画家离开巴黎,走上了自己的路。塞尚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普罗旺斯,过起了隐居生活。对纷繁嘈杂的巴黎生活感到厌倦的梵高移居阿尔,在那里发现了不同于巴黎市民的生活,从生活在乡村的农民们身上找到了“接近永恒的男女”。高更则走得更远,来到了塔希提岛,他没有触碰象征着文明的手,反而在原始的热带地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乌托邦。城市越是发展,人们就越对与之相对应的原始和纯净产生渴望。

印象派的作品总是轻快明朗的。这是因为印象派掌握了新时代孕育出的特有的明快和轻松色彩。但不幸的是,这样的轻快已经成为过去,瞬间的流行到来了。19 世纪70-80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时常出现的不景气总让人们的生活发生动摇。将欧洲从经济危机中解救出来的出口就是帝国主义的扩张。印象派的时代同时也是帝国主义的时代。当时欧洲人所享受的富足生活,其实是依赖于残酷的对外侵略扩张来维持的。

为了获取殖民地,帝国主义的贪婪和膨胀的欲望在全欧洲引起了紧张。战争已经悄悄地准备就绪,美好时期正一点点地跟人们说着再见。现代物质文明,不仅给人类带来幸福和美好,现代社会发展当然存在“消极面”,例如机车的脱轨、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碰撞、船只沉没、飞机坠毁以及战争的爆发。20 世纪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夺走了生活中的亮丽色彩和欢快笑声。此后出现的现代美术被悲剧、恐怖和泪水所模糊。

-

END

文:(韩)李真淑

如果想透过艺术作品,了解历史事件的人文价值和意义

推荐阅读《艺术的记忆 名画背后的世界史》

《艺术的记忆:名画背后的世界史》

✎ 艺术作品中记录着历史事件,也透露出人类欲望。艺术史学者通过回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荷兰黄金时代、法国大革命等历史事件,用绘画作品为读者呈现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同时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视角来解读艺术史。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