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师爷「抛开侍神令来聊一聊阴阳师宇宙」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67更新:2023-03-21 14:02:45

原本,只想写下《侍神令》的。为此,特意特意找来了2001版的《阴阳师》与2003版的《阴阳师2》,还顺道看了《晴雅集》。梦枕貘的原著倒是没有看,不过也爬了很多网页,来回梳理各种关系。

不过,这个春节档里《侍神令》彻底悲剧了。似乎没啥必要再写了,但还是有些话要说。毕竟,《侍神令》并非烂片,值得一说。

下面,就针对我看到的,来谈一下目前已出的几部“阴阳师”作品的优劣吧。

一、何为阴阳师

对于当下的国人来说,“阴阳师”这个概念及文化背景,都是日本移植过来的产物。但实际上,对于日本来说,“阴阳师”又是日本人在唐朝时期派遣遣唐生从中国移植过来的文化。

当下的中国文化语境里,已没有“阴阳师”的说法。(其实,日本也没有了。)那是因为中国奉儒家文化为正宗,而今天我们所言的儒家文化,其实是经宋明理学改造的儒学。这个改造后的体系,是融百家所长的综合性产物,与最初的儒家,与孔孟那一套原教旨不一样,与汉代董仲舒改革后的那一套,甚至与唐朝韩愈柳宗元提倡的那一套,都大相径庭。这个融合与改造的过程,产生了不少新的东西,也删掉了不少原有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文化体系,很多往上只能追踪到宋朝,或者只到明朝。真正汉唐时期的文化,已经消失了很多。

日本反倒留下了不少唐朝文化的余脉。想看正宗唐朝风格的建筑,要去奈良。想品茶一下唐时的煎茶与抹茶,也要去日本才行。再比如和服,就是唐时衣装。席地而坐,榻榻米,也是唐时风俗。还有乐器里的尺八,也是在国内已失传,但日本则顽强地保留着。

回说“阴阳师”,其实就是中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里的“阴阳家”学说,以邹衍的思想为核心,他提出了“五行学说”,加上《易经》里的“阴阳学说”,发展出了一套严谨的哲学体系,并从天体的运行的计算来制订历法,掌握世间万象。

尽管汉初大儒董仲舒搞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运动,但并不代表除了儒家之外,诸子百家的其他学说一下子就消亡了,只是不再受尊崇,被边缘化了。因此,直到唐朝,阴阳学说依旧存在,日本的留学生也得以学习到这种学术理论。只是再后来,中国思想文化体系经过宋明理学的进一步改造,儒家最终确立一整套完整的体系,但“阴阳学说”依旧有存在,只是在儒家之外,找到新的靠山,内化成为了道家学说的一部分。

但是,唐时传入日本的阴阳学说,则进一步结合本地实际,讲究万物有灵,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分道而驰,既不像中国变成了道家的一部分,也不再同于最初的阴阳学说,而是独立发展成了“阴阳道”。

在日本,就像“茶道”“花道”“剑道”一样,“阴阳道”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兼备了占卜、祭祀、天文、历法等等应用,上至国运皇命,下至庶民之事,都可运用之来解释。

经过圣德太子的推广后,阴阳道在日本更是盛行,并成为显学。专职研习阴阳道的人,也被称为了阴阳师。日本天皇政府,还专门为阴阳师组建得了阴阳寮,让阴阳师们服务于朝廷。因此,阴阳师还成为了热门的公务员。

阴阳师的显著地位,从早期的飞鸟时代,到平安时代发展到了巅峰,然后经过镰仓时代依旧兴盛,到江户时代开始地位下降,再到直到明治时代,阴阳道才被以“淫祠邪教”的名义废止。但是,阴阳道的部分内容被以民间信仰的名义残存下来。

所以,现在的日本的主流文化中,是没有什么阴阳道,也没有阴阳师的。但是,在一些边远地区,依旧存在,或者在二次元文化中,还能看到一些身影。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在阴阳道大行其道的历史上,安倍晴明是最伟大的阴阳师,没有之一。

对了,有人会问:安倍晴明与安倍晋三都姓安倍,他俩有关系吗?

答案是: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不过,时代久远,在血统上,安倍晋三不是安倍晴明这一系上的,安倍晴明不是安倍晋三的直属先辈。就像刘备被称为刘皇叔,但他不是汉献帝刘协直属的叔叔,只是在辈分上高了一头而已。刘备与汉献帝刘协的共祖要横跨整个东汉,再到西汉时期,刘邦的孙子汉景帝刘启。汉景帝有14个儿子,其中第10子即汉武帝刘彻,第6子长沙定王刘发是汉献帝的第一代祖宗,第9子中山靖王刘胜则是刘备的祖宗。刘发的第五代孙刘秀是东汉首任皇帝,然后又经历了11位,才到了刘协手上。刘备是刘胜的第19代孙子,刘协则是刘发的第20代孙子。所以说,刘备这个皇叔,水分实在太大了。反倒是刘虞、刘表与刘协之间的血缘更近一些。

安倍晴明与安倍晋三之间也是这样的关系,不是同一支的。倒是我们中学教科书上提到的阿倍仲麻吕,在血缘上与安倍晋三的关系更近一些。仲麻吕死在了中国,他的族兄弟依旧留在日本,其中一个族兄就是安倍晋三的先祖。历史上,安倍与阿倍,还有阿部都是同宗,同一个先祖,同一个发音,只是在后来写法上稍有变化,中文的翻译近一步显得不同。

上图即安倍(阿倍、阿部)的血缘谱系,始祖是孝元天皇的皇子大彦命(开化天皇的哥哥),一路下来在阿倍大麻吕那里进行分野,安倍晴明的祖上与安倍晋三的祖上由不同的兄弟分了出来。图中左侧即安倍晴明家族的分支。右侧由阿倍比罗夫开始,这个阿倍比罗夫可是日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我们熟悉的阿倍仲麻吕是比罗夫的亲孙子。阿倍比罗夫有四个儿子,最小的是阿倍船守,即阿倍仲麻吕的父亲,比罗夫的大儿子叫阿倍宿奈麻吕,他就是安倍晋三家族的直系祖宗,整个安倍晋三家族也被称为奥州安倍氏家族。麻吕也可以合写成麿(mǒ),没有实质意思,是一种通用的尊称。阿倍仲麻吕,就是阿倍仲,后面加上一个尊称。现在用的人很少,但也有,仅限于少数显族,像侵华战犯近卫文麿,就采用了这个字。

回说阿倍氏,《妖猫传》里,阿倍仲麻吕由阿部宽饰演,其实这个人选刚刚好。因为阿部宽与安倍晋三一样,也是阿倍大家族的正宗后代。身为后辈,能够饰演自己的先祖,也是一种荣耀。阿部宽,还有日本足球猛将阿部勇树,与安倍晋三及安倍晴明都能攀上亲戚。

二、《阴阳师》的优劣

作为明治时期被禁绝地学说,阴阳道再次在日本盛行,很大程度上要多谢小说家梦枕貘,他凭一己之力,将阴阳道文化再次发扬光大,成为日本文化圈的一股泥石流,并影响到了中国。

日本有关阴阳师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不过2001年上映的《阴阳师》,以及2003年的续集《阴阳师2》,改编自梦枕貘的同名小说,是所有有关阴阳师作品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系列。

现在是2021年,距离《阴阳师》第一部上映正好是20年。20年代的差距,肉眼可见。

《阴阳师》里的特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五毛特效,土掉渣。甚至, 明明是奇幻片,却没有多少奇幻镜头,拍摄得很写实,这也算不得已而为之吧,毕竟技术不行。特效这一点上,无论是《晴雅集》还是《侍神令》都轻松甩开《阴阳师》十八条街。

但《阴阳师》有一个无法替代的优势,那就演员选得好,演得更好。

饰演主角安倍晴明的野村万斋,是日本著名狂言师,年纪轻轻就被誉为未来国宝。狂言,与能剧、歌舞伎、人形净琉璃(木偶戏)并列为日本四大古典戏剧。野村万斋在狂言里的地位,大概类似王珮瑜在中国京剧里的地位,或者类似郭德纲在相声界的地位。

野村万斋饰演的安倍晴明,就像是从日本古典文化中走出来的人物,他将日本古典戏剧人物的柔美和婉融入了角色之中,将安倍晴明塑造的清秀俊朗、儒雅有致,极具风情。如果非要有一个对比的话,《霸王别姬》里的张国荣可堪一比。

野村万斋版的安倍晴明,是超出性别的人间尤物,悠然辗转于其他角色之间,有了他,整部剧被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如果没有他,估计《阴阳师》早就无人问津了。

至于赵又廷版的晴明,连给野村万斋舔脚趾尖的资格都没有。陈坤版的晴明,倒也有些风骨,但明显陈坤太端着了,演的痕迹过于明显,没有脱出厂公雨化田的路数,完全不像野村万斋版的人戏合一。

要有一个打分的话,野村万斋版的安倍晴明可以打120分,陈坤版也就65分,赵又廷版只能是0分。甚至,赵又廷版的打负分都没有关系,差得不能再差。

野村版《阴阳师》有两部,都结合了日本的历史,背景很恢弘。《阴阳师》讲的是日本历史上平安时代迁都的故事,恒武天皇从长冈迁都到山城国的平安京(今京都市),影片挖掘了迁都背后的故事,天皇与妖邪之间的斗争构成最大的角力。

当初的怨灵不散,意图刺杀当今天皇。阴阳师安倍晴明与武士源博雅需要联手查明真相,解除政治危机。

《阴阳师》之所以故事好看,就在于其中有很多探案剧的招数,安倍晴明与源博雅之间的关系,有些类似福尔摩斯与华生之间的关系。安倍晴明是资深的阴阳师,等于福尔摩斯,源博雅初出茅庐,则是华生。两人联手探案,晴明负责脑力,博雅负责体力,查明真相后还得晴明驱动法力终结案情。

源博雅同样史有其人,而且是安倍晴明的好朋友。源氏也是日本早期的显族,《源氏物语》讲的就是这个家族的故事。“源平合战”则是平安时代末期源氏与平氏两大家族的战争,同样对日本后世影响深远。

《阴阳师2》的故事升级,讲的是日本大和族与出云族之间矛盾,牵涉的是日本民族大统一的故事。同样涉及的前朝怨灵打算复仇,推翻现政权,意欲天下大乱。这个影片给人最大的印象,原来日本的大和民族不是一直就有的,也有灭绝其他民族的事发生。不仅有影片中提到的出云族,还有北海道上的阿奴伊人。

两个故事,都牵涉到了日本历史的核心,尽管影片给出的是一个荒诞不经的答案,但这个故事背景已经成功勾起了日本域外观众的好奇心,进而到底传播日本文化的目的。

所以,《阴阳师》两部的演员及故事都很棒,只是在技术层面上非常拙劣,不忍直视。特效就不说了,一渣到底,另外讲故事的方式也有些问题,节奏上现在来看有些拖沓了。

三、《晴雅集》到底有多渣?

影片的前半程还算不错,故事的走向也显示出了大格局的模样。毕竟,这是一部中国电影,不好讲一个日本故事,于是郭敬明讲《晴雅集》的故事移植到大唐时期。讲的是女王武则天与太平公主之间争权夺利的故事。

看起来,讲得似乎是太平公主想要早些接班,于是想早早弄死武则天。这样似乎也不错,与历史多少有些吻合。

这个格局还是不错的,而且主演赵又廷又演过《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及《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两部,气质上有些类同他演过的狄仁杰,也算可以了。尽管狄仁杰演得也不咋样,但毕竟可以先入为主。

上面说了,梦枕貘的故事有些侦探的意味,晴明的故事与狄仁杰的故事也有些类似。赵又廷,看起来有演好的基础的。

但是,郭敬明毕竟是郭敬明。当观众继续想看看长平公主与武则天如何斗法,最终武则天如何击败长平公主的时候,结果郭敬明镜头一转,来了一个巨大的反转,直接就闪了观众的老腰。原来,剧中的武则天早就死了,那个垂帘听政的女皇,居然也是长平公主。

长平公主当上了女皇,故事这么一个违背历史事实的大反转,按说运用好了,也会有《无耻混蛋》《好莱坞往事》里的惊艳感,毕竟电影不是历史。

可是,郭敬明镜头一转,不再讲历史,偏离了史诗,转而大谈起了爱情。故事的核心不是长平公主如何上位及守住权力,而是王铎饰演的鹤守月与不死之身的长平公主之间的畸恋。

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一个式神与自己主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式神爱上了主人,想要永久守候她,进而黑化,变成了邪神。

这特么都什么跟什么啊?

式神是日本武士文化诞生出来的产物。因为日本的武士讲究忠诚,一旦有了家主,就要世代忠贞无二,既不可逾越,又不可背叛。式神与主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就是武士与家主之间关系的折射。

鹤守月作为式神,居然有了非分之想,想成为主人的丈夫,永久占有主人。这种设定,是为僭越,不甘于下,然后又心生背叛,作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日本武士道的核心是八大原则,即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鹤守月此番作为,违背了其中的义、礼、忠义、克己几条,是为大逆不道,绝对不可被接受。

郭敬明的改编,完全背离了梦枕貘的本意,也违背了原作的精神。

而且,故事的核心一旦变成了鹤守月与公主之间的感情纠葛,那么晴明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呢?不尴不尬,这个主角到底是来干什么的?他难得就是来破坏人家忠贞不二的爱情的吗?晴明岂不是变成了令人讨厌的法海了?

郭敬明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卖腐。淡化长平公主与鹤守月之间爱情的美好,然后突出让晴明与博雅两人之间的基情。尽管没有明说,但晴明与博雅之间的关系,又岂止是卖腐,这对CP之间,真是无法说。

论演员,邓伦饰演的博雅,还算不错,很有攻势。至于晴明,完全没有一个阴阳师应该具有的精气神,妥妥一个小受的既视感。还有鹤守月,王铎的演技就是不停摆pose,冲帅耍愣,毫无章法可言。

整个《晴雅集》就是这样,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被人狂骂,是活该的。

四、《侍神令》其实没那么不堪

回过头来,再说说《侍神令》。其实,这部影片的完成度相当高,目前的打分与风评,完全对不住真实的成片质量。

要说缺点,就是《侍神令》不是改编自梦枕貘的小说,而是改编自网游《阴阳师》。网游改编的电影,至今没有几个大获成功的,这个魔咒不幸在这部新片上再次奏效。

毕竟,游戏有游戏的世界观,小说有小说的设定,电影则有电影的逻辑。《侍神令》借了“阴阳师”小说的IP,然后再改编自网游,结果那边都不靠,成为了无根之水,一旦跌倒就会跌得很惨。果不其然!

而且,《侍神令》为了巴结中国观众,还可以将“阴阳师”的故事努力进行了中国化,将“式神”改成了更容易理解的“侍神”,将“式神咒”改成了“侍神令”。再就是将源博雅改成了袁柏雅。其他,还有将茨木改成了慈沐,将烟烟罗改成烟烟乐,还将日本的八岐大蛇改成了山海经里的巨蛇相柳。这番改动,真是难为了编剧,但是不幸的是并没有为其带来多少观众,既远离了阴阳师IP的原始故事设定,又让游戏迷感到很不适,很有些画蛇添足的味道。

只有在抛开所有的背景,全都不理会,直接去观看电影,才会觉得好一些。一旦加上,相互印证,顿时觉得那哪都不好了。

按说,游戏的世界,要讲究不同的种族,要各自征战,有尖锐的对立才有让玩家根据自己的身份更快找到归依感。电影很大程度上要取消掉玩家的参与感,讲游戏的背景,这对玩家来说,归依感就没那么明显了。

在网游《阴阳师》里,人族与妖族两个世界平行存在。晴明是一个兼具人族与妖族血统的人。

《侍神令》讲的是妖族首领相柳死去经年,但他就像《指环王》里的索伦一样,肉体虽亡,精神不灭,亟欲借助他体转世,驾驭妖族,灭杀人族,一统寰宇。

袁柏雅(源博雅)是金吾卫,即京城巡警,他要负责京都治安,与晴明忽敌忽友,结成cp是说得过去的。《阴阳师》里的源博雅的身份是武士,自然也没有问题。《晴雅集》里的博雅的身份就格外尴尬,一边将他的身份说成是武士,但是又在大量的台词里称他是法师,博雅到底是谁就稀里糊涂,分不清闹不明。

袁柏雅要灭妖,而晴明则是半人半妖的生物。在小说里,晴明一直在阴阳寮里当差,是正经公务员。《侍神令》里的晴明则脱离了阴阳寮,成为了游民,靠时不时打劫富商为生,而且他养了一群脱离妖族的孤妖,作为他的侍神。

大反派相柳蠢蠢欲动,成功策反了阴阳寮里晴明的大师兄慈沐。让慈沐去夺取紫石,化身为巨妖,作为相柳的傀儡。

《侍神令》的故事精彩的点也在这里,算得上一波三折。开始是雪女大闹阴阳寮,夺取紫石,给人的感觉雪女就是大反派。结果,雪女只是慈沐的侍神,慈沐才是幕后的黑手。当你以为剧情不过如此,结果慈沐还不是真正的幕后boss,相柳才是。

原来,相柳还是看不上慈沐,因为慈沐是人类,不是最好相柳最好的宿主,半人半妖的晴明才是。相柳利用慈沐,不过是为了晴明,他就是打算让晴明成为自己的侍神,好借用晴明之身,完成统一大业。

这个故事,作为电影来说,千转百回,已经相当有深度了。在故事的完成度上,还是挺好的,技术层面也不错。

要说,劣势在于周迅的戏份不太多,属于支线情节。在上述主故事核心之外,周迅饰演的百旎与晴明之间拥有的是一段若即若离的感情线。

当初,作为阴阳寮里的年轻学生时,慈沐、百旎、晴明都是同学,慈沐是班长,但是他羡慕嫉妒晴明,最终黑化。而百旎则看到晴明半人半狐,生怕晴明变坏,于是让晴明成为自己的侍神,好让他从属于自己,心理不扭曲。

晴明做到了,他一直心系百旎,但由于自己脱离了阴阳寮,信息不对称,导致两人之间存在误会,再加上雪女造成的混乱,还使得晴明与百旎发生了误会。

最终的最终,晴明为了维护人界与妖界之间的和平,让相柳成为了自己的侍神,晴明则化成了妖界之王。他与百旎之间的协约,最终被解除。

晴明与百旎之间,是一个爱情的悲剧。晴明的选择,就像《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一样,想要完成大的使命,就得放下自己的私情。两个人注定不能在一起。

这个故事,远离了梦枕貘设定的世界观,却可以将所有的戏份都集中到了晴明的身上。他的孤独,他的抉择,他的挣扎,他的爱情,他的放弃,都让人心碎。

但是,这个春节档,大家更爱看的是短平快的喜剧,而不是复杂的剧情,复杂的情感冲突。不止是《侍神令》悲剧了,《刺杀小说家》同样悲剧。

话说陈坤版的晴明,表现的还是相当给力的。尽管没有摆脱厂公雨化田的感觉,但已经相当不错了。目前中国的男演员里,还真的没有陈坤这样演出人物的阴柔感来。隐隐有那么一点野村万斋的感觉。

周迅饰演的百旎,表现也不错,拿捏有度,松紧有驰。而且,周迅难得地再次显出了女神一般的感觉,不像《明月几时有》里那般疲惫,形象垮掉。只是,戏份偏少,有些可惜了。

起码,《侍神令》是不输于当初的《捉妖记》的。比《捉妖记2》也要强出不少。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今年春节档的竞争居然呈现出目前的格局,《唐探3》与《你好,李焕英》从一开始就牢牢占据了80%的份额,其他几部影片,都只能在剩下的20%里死命搏杀。

空间本已无多,又有《刺杀小说家》这样的强对手。还有《人潮汹涌》的虎视眈眈。再加上《熊出没》稳的一笔,动惮不得。

这样下来,压根就没有空间留给《侍神令》了。

而火上浇油的是,屈楚萧的负面新闻,也阻挡了一批圣母心的观众。

各种因素的促成,《侍神令》就成为了本届春节档的牺牲品,成为最最惨的那一部。

但是,要我打分的话,这个春节档里,《刺杀小说家》最赞,其实就是《侍神令》,再次才是《你好,李焕英》,接下来是《新神榜:哪吒重生》,之后是《人潮汹涌》,最差的是《唐探3》。至于《熊出没》,观影群体太特殊,是编外的,就不算了。

五、一点补充

最后要说的是,历史上的安倍晴明出生年月是(公元921年2月21日--公元1005年9月26日)。对比中国的历史,晴明出生时大唐王朝已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期。921年是五代里的梁朝时期。

尽管《阴阳师》《晴雅集》《侍神令》里的晴明都是一个相貌清秀的年轻男子。实际上,历史中的晴明成名较晚,他早年的记载基本上没有,直到960年年,村上天皇任命担任阴阳助(隶属于阴阳寮,相当于阴阳师总头务的贴身助理)的晴明进行占卜,这才让他开始崭露头角。那时候的晴明,已经是马上40岁的中年人了。

晴明真正大红大紫,则要到他59岁时才开始。那是979年,晴明受了皇太子(之后的花山天皇)的命令,到那智山举行封印天狗的仪式。从此,开始登上权力的巅峰,担任过左京权大夫,谷仓院别当,播磨守等重要职位,成为平安时代阴阳师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对于影视来说,演一个老者的故事,总是吸引力不够,于是镜头里不约而同地降低了晴明的年龄。就像中国的黄飞鸿,真正贴近这位大侠的演员其实是关德兴,他一共拍摄了77部《黄飞鸿》系列电影,成为了出演“黄飞鸿”角色最多的演员。关德兴版的黄飞鸿就是一位宅心仁厚的老者,无论形象还是性格,都接近历史上真实的黄飞鸿。但是,后世记得更多的,依旧是李连杰版的青年黄飞鸿。为什么?因为关德兴版接近是接近了,但观众并不需要接近,他们只需要一位大侠,只要精神气质更飒就够了。

还有,《侍神令》与《晴雅集》都不约而同将故事放到了唐朝时期,也是一种错乱。上面提到的960年,晴明真正开始被纪录的年份,也是他开始走上历史舞台的年份,在中国恰恰是“陈桥驿兵变”的那一年,那是赵匡胤发动兵变,推翻北周政权,取而代之建立北宋王朝的年份。

也就是说,晴明真正在历史上大显身手的时期,是在中国的北宋时期。

补充这一点吧。本来想要好好说说《侍神令》的,延伸出了这些无端的话题,算是节外生了个枝,就当我废话多多了吧。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