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电影院历史「新光电影院往事」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16更新:2023-03-21 16:39:01

上世纪70年代,安庆城里有四家电影院,以演戏为主兼放电影的皖江、胜利(含宜光)剧院,还有新光电影院和解放电影院。

(图为70年代该影院职工合影)

新光电影院座落在繁华的人民路,门楼居高临下,3个上、下坡道各29级台阶,气势恢宏。遙遙相对的是庄严的市委大院,四周开阔如天然广场。很长一段时间,新光电影院是安庆的“头牌”影院,既是城市的地标,也是市民精神生活的殿堂。

新光电影院的前身为东南电影院,于1946年春由镇江商人将奉直会馆(今双莲寺小学西侧)改建而成,后迁至吴樾街皖钟大戏院。安庆解放后,经公私合营改名新光电影院,于1950年1月4日营业,首演影片《百万雄狮下江南》。1953年改国营,由市人委拨款10万余元,年底在新市路(今人民路)的一个荒山坡上建成新影院,占地405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砖木结构,上下两层,共设913个翻板座椅。1954年元旦开业,当晚上映苏联新片《大音乐会》。为庆祝落成,院方还特意制作了一枚印有毛主席语录的纪念书签。1966年对影院进行扩建,座位增到1145个,一度易名红卫兵电影院,1969年改回原名。1978年首次利用人防工程增设制冷设备,改善影院环境。

新光电影院作为一家全省最早成立的专业影院,之初放映的影片,均由私人向上海、南京等地影片商或代理人租用。1950年底,中国影片经理公司华东区公司南京办事处成立,新光电影院随即与之签约,由该处供应影片。从1953年起,先后由省、地区(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供给。早期的放咉宣传以街头海报、报纸广告为主,后期采用宣传橱窗、展板和悬挂横幅,对重点影片还由军乐队上街散发传单,或以锣鼓队游行等形式进行宣传。1957年起自编了8开套色铅印《电影介绍》月刊,持续9年。1950至1960年代,该影院每年放映一些前苏联影片及十几部国产片,且旧片多,重映片多,新片少。我依稀记得,有《花儿朵朵》、《小兵张嘎》、《青春之歌》、《风雪大别山》等,有的影片是我当时省下买早点的5分钱买票看的。1966年始,老影片被封存,故事片停拍,主要上映《新闻简报》、《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等老片,1970年起多为《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样板戏舞台片。

1970年代初,几个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被引进。1971年,新光电影院专门上了一套宽银幕设备,首映朝鲜片《卖花姑娘》,接着是《摘苹果的时候》及越南片《阿福》、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等片。1972年又复映《英雄儿女》《上甘岭》等5部抗美援朝片》,偶尔内部放映《不夜城》《早春二月》等禁片及译制片,但观众仅限机关文教单位人员。凭借家母的老师身份,我有幸看了来自日本的《啊,海军》《山本五十六》,被同学们羡慕不已。1975年,随着国产故事片的复苏,《闪闪的红星》《春苗》《难忘的战斗》《创业》等新片陆续上映。1977年后进入电影放映黄金期,《洪湖赤卫队》《冰山上的来客》等老片解禁,《黑三角》《小花》等影片上市,另有印度《流浪者》、法国《被压迫和被侮辱的人》、南斯拉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日本《追捕》等译制片输入,影院门庭若市,售票窗口常挂着“今日客满”的牌子,没票的观众站在路边加价“接票”,更有甚者悄悄地倒买倒卖。当时有种现象很有意思,青年男女的爱恋表达,多以送票方式相约影院的。

1970年代,新光电影院有两部放映的片子异常火爆,其轰动盛况空前绝后。一部是朝鲜的《卖花姑娘》,只售团体票,一天24小时连轴转,正在上初一的我是天蒙蒙亮进影院的。另一部是罗马尼亚的《多瑙河之波》,特设了两道检票口,来应对人头攒动、有票难进的混乱场面,先由铁栅门处检票,分批放行观众进内厅,再复检入场,导致有的人只看了大半场,有的不得已退票。我观后猜想,这或许是安娜的惊艳之美和搂搂抱抱的异国风情的缘故吧。

网名:小米加步枪(原创)

2020.4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