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的主人公「这部电影的主要演员都已不在人世而它留下的欢笑却永不消逝」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09更新:2023-03-21 19:05:16

今年的4月3日,出生在南非的德裔演员汉斯·梅耶去世,享年95岁。汉斯·梅耶曾在《虎口脱险》中扮演党卫军军官奥托·韦伯,他生前是该片唯一仍然在世的主要演员,而随着他的离世,曾给人们带来无限欢乐的《虎口脱险》终于成为一曲绝唱。

苏秀和为该片配音的于鼎、尚华

1982年7月,上译厂译制的法国喜剧片《虎口脱险》在国内公映,万人空巷。该片译制导演苏秀回忆说,片中土耳其浴室接头那场戏哼唱的小曲“Tea for Two”最初被译为“情侣茶”,但怎么唱都觉得别扭,老厂长陈叙一回家想了半天,第二天到厂里把“情侣茶”改成了“鸳鸯茶”,仅此细节就足以令《虎口脱险》成为中国电影配音的标杆之作,也使得“鸳鸯茶,鸳鸯品,你爱我,我爱你”被影迷们广泛传唱。

实际上,在中国放映的《虎口脱险》是一部16年前的旧作,它是法国著名导演热拉尔·乌里于1966年拍摄的,当时就以1700多万的入场人次刷新了法国影史票房纪录,并且保持了30多年,直到1998年才被《泰坦尼克号》超越。

《虎口脱险》至少有一半的功劳属于路易·德菲奈斯。要知道,乌里此前并非一个喜剧片导演,他的头三部电影《炙手可热》《威胁》和《有罪不偿》都是犯罪题材的黑色电影。在《有罪不偿》里,德菲奈斯只演了一个小配角,但他在聊天时说的一番话彻底地改变了乌里的命运。德菲奈斯对乌里说:“你觉得自己是那种剧情片或现实主义电影的导演吗?如果是的话,那你一定是自己都看走眼了。因为你是一个喜剧片导演,你只有自己先承认了这点,才能真正地表现出你自己。”

从此,乌里决定转攻喜剧片,首部作品就是1964年他自编自导的《暗渡陈仓》,主演是当时红透半边天的喜剧名角布尔维尔和名气小得多的德菲奈斯。这时候的德菲奈斯已经50岁了,从影20年已参演过120部电影,但却几乎全是群众演员或跑龙套的角色。1964年先期上映的《圣特鲁佩斯的警察》和《方托马斯》终于令他开始有了一些小名气,但真正出名却还是靠《暗渡陈仓》一片。在《暗渡陈仓》上映时,电影院的海报上打的主演是“布尔维尔与德菲奈斯”,但两人的名字却被分成了上下两行。

《虎口脱险》是他俩的二度合作,分别饰演油漆匠奥古斯丁和乐队指挥斯坦尼斯拉斯,该片上映时,他们的名字已经被写在了一行中,德菲奈斯的片酬也和布尔维尔拉平了。

《虎口脱险》其实是乌里早年完成的一个剧本,在最初的剧本里,主人公是名叫莉莉和露露的一对孪生姐妹,莉莉是个虔诚的信徒,露露则是妓女。在法国沦陷时期,她们各自救助了三名英国士兵。为了把他们从巴黎送去马赛,两人各自设法通过修道院和妓院作掩护,而两路英国士兵也因此各自遇到截然不同的离奇遭遇。但经过修改,两位主角变成了男人,原始剧本中只有修道院的那场戏保留到了最后。

《虎口脱险》的成本为1400万,达到了《暗渡陈仓》的3倍,这在当时创下了法国国内的纪录。巨额成本给制片人多夫曼提出了不小的难题,为此他向拥有国内各大院线的发行商提出了降低其票房分成的建议,而发行商获得的好处则是能够早早的便与多夫曼签下“首轮上映”的合同。在当时的法国,大小影院的新片上映时间仍按照“首轮”与“二轮”进行区分,两者间的时间间距可达几周甚至数月,面对一部由卖座片《暗渡陈仓》原版人马炮制的喜剧大片,能够一早签下放映合同对院线来说也都极具诱惑力。靠着这手,多夫曼从根本上缓解了自己的投资压力。

1966年5月16日,在8个月的前期筹备之后,影片开拍,剧组上下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没有人有过拍摄一部如此昂贵的电影的经验,当时的1400万法郎,将通胀率计算在内换算成今天的货币要接近1000万欧元,这在今天的法国影坛也是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制作,更不用说当年了。此外,在1966年,沦陷题材仍属于喜剧片的禁区,之前从没人敢在大银幕上拿它开玩笑,以至于在拍摄期间,《虎口脱险》的对外宣传打得都是“一部艺术实验电影”的旗号。

拍摄油漆桶溅了德国军官一身的那场戏时,道剧组用炼乳来代替真正的白油漆,不过铅桶落下后只能溅起稀稀拉拉的几点,根本无法形成导演所要的效果,于是他们在铅桶的底部设计了一个小小的压缩空气装置,落地后会帮助喷出更多的炼乳,这段戏一共拍了12条才最终过关,每条拍完的时候,道剧组都要赶紧把布景擦干净,同时把德国军官的衣服送去蒸汽熨烫,光为了拍这一个镜头,就花了整整30000法郎。

不过最难拍摄的还是影片结尾的滑翔机从悬崖飞起一幕,为了找到合适的飞机场,剧组花费了不少功夫,之后为了等待合适的风向又是一等五个月,不过最终的效果证明了他们的苦工没有白费。

对导演来说,最大的难题竟然出现在为布尔维尔和德菲奈斯执导对手戏的时候。上一次,在拍摄《暗渡陈仓》的时候,两人总共只有一场对手戏,但这一次他们俩的戏却几乎贯穿了整部影片,这令乌里遇到了预料之外的难题。“有的演员是那种上来第一条就发挥很好的,就像布尔维尔,你反复拍一场戏拍的越多,他的感觉反而越来越差。而德菲奈斯却恰恰相反,前十条对他来说根本就是一个热身的过程,他往往要拍到第二三十条的时候才能完全进入状态。于是,两个人一个越演越糟,另一个却越演越好。幸好,这样的状况并没有持续很久,在互相了解之后,他们各自都作了一些调节,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

德菲奈斯指挥大乐队的那场戏也给影迷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为了学好指挥,他事先接受了专门的培训,不过排练的那天,当他真的站在百多名专业乐师面前时,仍感到了一丝怯场。好在当柏辽兹的《匈牙利进行曲》的乐声响起之后,他便立刻投入了角色。乌里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到:“他的动作潇洒自信,丝毫没有落后于乐声,他像一个真正的指挥那样带领乐队演奏。一曲终了,他向乐队鞠躬致意,所有乐师自发的全体起立为他喝彩。这时候,德菲内斯转过身来,我看见了他眼中的泪光,我也一样。”

拍摄一共持续了19个星期,不过早在6月、影片尚未完成的时候,乌里便已偕同两位明星带着一段样片出席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和它同时放映的有伯格曼的《假面》和勒鲁什的《男人和女人》。

随后,法国观众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来迎接这部杰作,1722万6000人次的入场纪录,即使是乌里自己后来的几部卖座片(71年的《疯狂的贵族》的556万2000名观众、73年的《拉比雅各的冒险》的735万3000名入场观众)也都与它相距甚远。《虎口脱险》在法国票房榜头名的位置上连续呆了9周,一些影院借着它的东风纷纷拿出德菲奈斯的旧作重映,哪怕是那些他只在其中担任小配角的老电影。那年年底,在巴黎的各大影院中,一共有25部德菲奈斯主演或参演的影片齐齐上映,一场被报界称做“德菲奈斯狂热”的浪潮浩浩荡荡。

究竟《虎口脱险》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喜剧,各种各样的笑料层出不穷,影片镜头数量达到1400个,而当时一部普通法国喜剧片的镜头数量仅700个左右,再加上节奏明快的剪辑,从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影片的娱乐性、毫无闷场,令观众始终为剧情所吸引。深入地分析,影片的两位主人公都是二战中最普通的法国人,他们仇恨德国侵略者,但是又缺乏足够的勇气加入到抵抗的战线中去。不过在面对考验的时候,斯坦尼斯拉斯和奥古斯丁都表现出了足够的正义感和勇敢,也令他们成为更加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人物,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下里巴人的油漆匠和阳春白雪的大乐队指挥,本来是毫无关系、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阶层的代表,但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或者,更确切的说,在导演乌里的精心安排下,他们走到了一起,因为不同的个性发生种种冲撞,产生各种笑料,最终又因为共同的目标而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成为朋友。从这一点来说,《虎口脱险》也是一部关于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颠沛流离命运的影片。

《虎口脱险》的价值还体现在它也是乌里、德菲奈斯、布尔维尔三人组合的最后一次合作,当然,在当初拍摄的时候,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一点。1969年,乌里又为布尔维尔拍摄了《大脑》,但他的搭档却是让-保罗·贝尔蒙多。1970年9月23日,布尔维尔因多发性髓瘤去世。1971年,乌里为德菲奈斯拍摄了《疯狂的贵族》,原本为布尔维尔所准备的仆人一角只得由伊夫·蒙当取代。1973年。在为布尔维尔追颁荣誉勋章的大会上,德菲奈斯发表了一篇满怀深情的致词,追忆自己的好友和工作伙伴。10年之后,德菲奈斯也永远地离开了深爱着他的全球影迷。

如果说《虎口脱险》中还有哪位令观众难忘的演员,那一定是扮演斗鸡眼德国兵的米歇尔·莫多了,这位法国喜剧演员一直在德菲奈斯主演的喜剧片中演出,他于2008年9月25日去世,终年71岁。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