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龙宫鱼怪「西游记骗了我们36年龙宫原来是用鱼缸拍的真有智慧」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22更新:2023-03-22 06:16:57

“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

“俺老孙去也”

“还是你回你的花果山,你回你的流沙河,我回我的高老庄得了”

“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

这几句台词是不是耳熟能详?都是出自86版《西游记》里的经典台词。

《西游记》一直都是假期的收视榜首,火了近40年,这部经典之作一直在影响着几代人。

其中在1986年春节首次播放,就创下89.4%的高收视率,成为一部后人无法超越的经典,无论后人怎么翻拍也拍摄不出这样的经典之作。

在所有《西游记》版本中,99%的人都觉得86版《西游记》是最经典的,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有一群敬业且演技精湛的好演员们,里面每一位演员都努力刻画着不同的人物,演出了每个角色的特点和形象,让观众有代入感。

为了刻画经典画面,全剧组人员不惜跋山涉水去取景。拍摄场地全部采用实景拍摄,用鱼缸拍龙宫,用蹦床拍飞天等等,可以说是最真实的《西游记》。

整个剧组从杨洁导演到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有着认真的态度,短短25集却拍了六年,这样的精神值得人们敬佩。

这些造就了86版《西游记》的经典。

要知道在80年代,中国的电影和电视剧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现代技术来说,技术和拍摄都比较落后。

在86版的《西游记》中只有25集,却拍了整整6年,就连导演杨洁都感叹,拍《西游记》的过程简直是比唐僧取经还难。

而且要拍一个神话题材的电视剧更是难上加难,没有特效的帮助,杨洁导演只能带着大家不远万里去实地拍摄,这中间可是吃了不少的辛苦。

那么86版《西游记》的拍摄过程中,到底经历了哪些磨难和坎坷?

首先是场景的问题,想要重塑吴承恩的经典小说,就要找到小说里描写到的地方,尽量还原经典。

当时杨洁导演带领一众演员和工作人员为了选择合适的景点去采景拍摄,走遍了全国26个省。

导演组的成员走遍祖国各大景区,有的场景甚至需要在深山和大海之间完成拍摄。

在花果山的戏份中就采用了两地拍摄,外景采用贵州黄果树瀑布,而里面的内景是在湖南的冷水江波月洞。

拍摄时候演员和工作人员可谓是跋山涉水,跑了相隔千里的两个地方进行拍摄。

在拍摄《西游记》中还曾有媒体说《西游记》剧组简直太好了,每天的拍摄也只是游山玩水,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拍摄片尾曲的时候,有一幕师徒四人走在瀑布前的戏份,这个场景也是实地拍摄。

几个人需要牵着白龙马走在四川九寨沟景区的珍珠滩的瀑布之上,而且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拍摄现场特别地危险。

拍摄场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据不完全统计拍摄场景多达30处,福建东山岛、江西庐山植物园、黑龙潭、湖南张家界、海南文昌椰林、北京七王坟、戒台寺、四川峨眉山等等。

实景拍摄的问题解决了,那下一个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

80年代是一个没有“五毛”特效的年代,更没有专业的特效人员,那怎么拍摄上天入地的画面?怎么拍摄棒打妖怪?怎么拍摄腾云驾雾?

上天入地、腾云驾雾和武打戏份的戏份都需要威亚的帮助。

这也是面临的一大难点,剧组人员不会吊威亚,虽然吊威亚在三四十年前就盛行了,但是大陆很少有人拍这样的动作片。

由于香港人经常拍摄武打片,所以香港人将威亚用到了极致。

当时剧组里没人懂得吊威亚的技术,于是他们便跑到香港去学习吊威亚。

时间凑巧,香港的TVB正在拍一部需要吊威亚的金庸剧,《西游记》的导演杨洁和摄影师王崇秋就跑到香港专门学习。

两个人总算把技术学成,将技术带回来,可是又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没有专门的威亚工具,他们也只能如法炮制,依样画葫芦。

他们回到剧组开始研究如何吊威亚,一开始选择了军用的跳伞钢丝。

他们一边模仿香港的模式,一边自己钻研,想用轮滑的原理来进行模仿。

但是他们忽略了钢丝的承重性,钢丝无法承受人的重量,于是很多演员在吊威亚的过程中都摔过。

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又迎来一个大难题,那就是后期不会抹掉钢丝。

拍摄出来的画面里,钢丝明明显显地挂在了视频之上。

没有更可行的办法,后期只能用背景色来给钢丝一点一点描上色,不仅耗时长,又需要大量人力。

除了吊威亚是个难题,剩下有很多真实场景的戏也很难拍摄,就例如龙宫的那几集戏。

导演和摄影团队无法模拟出海内的真实情况,这可把整个剧组愁坏了。海底肯定是没有办法实地取景的,总不能让所有人到海底去拍摄吧?

所有人纠结了好多天,最后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可以利用鱼缸来拍摄。

摄影团队把摄影机架在鱼缸前面,让演员站在鱼缸后面演戏,这样就可以营造出来海里龙宫的真实场景。

场景的问题解决了,那怎么能让场景更加逼真呢?海底可是有阳光折射下来的,这时候就需要用到灯光了。

拍戏的时候有专门的打光人员在摄影机和鱼缸中间打造光影,像是真实的海底世界一般,如同海上阳光直射入海底。

导演组甚至为了展现海底的波浪和泡泡,用人员在鱼缸翻着水花打造波浪,在鱼缸里用吸管吹出一些泡泡,打造真实场景。

这样的场景不仅真实,而且画面效果满分,要是不跟大家说龙宫的那一场戏是在鱼缸前面拍的,大家能猜到吗?

不只是龙宫这场戏,还有其他场景也比较难,其中要想拍出孙悟空通天的本事,那就一定要拍出他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气势。

一个跟头就可以十万八千里,孙悟空一跺脚就能飞上天,但是怎么能拍出来这样的感觉呢?

怎么能拍出他上天的一瞬间,这个难题又把剧组的人员难倒了。

当时在场的六小龄童老师就提出来可以选择用蹦床来模拟蹦上天的感觉,虽然蹦床蹦得不高但是用来模拟上天是最合适不过的。

在蹦床起跳的瞬间和准备上天的姿势是一样的,需要六小龄童老师在向上蹦的瞬间,保持身体直立并表演猴子的样子。

所以大家在《西游记》中看到很多上天的动作都是借助蹦床来拍摄的,除了飞天动作,还有“吹仙气”的动作需要六小龄童老师亲自完成。

孙悟空在《西游记》中有用仙气解救唐僧的时候,这个仙气是什么打造的呢?

这个仙气跟干冰的烟雾可不是一个东西,这样的烟雾效果当时在后期和特效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无奈之下,只能借助香烟来打造“仙气”。

所以每次在拍摄“吐仙气”前,都需要六小龄童老师吸一口香烟,在开拍的时候将这口香烟吐出去,以打造“仙气”的样子。

在天庭中也需要仙气飘飘的感觉,用这种香烟的“仙气”打造不出天庭的感觉,这样天庭中烟雾缭绕的感觉只能用烟火特效。

《西游记》里的烟火特效请的是八一厂的专门烟雾师傅来做,八一厂的师傅都是拍摄战争片的,很少有人拍过神话片。

相对于战争片来说,神话片更需要是绚烂和仙气飘飘,更加花哨的表现。

烟雾缭绕就需要用大量的干冰来制造雾气,人长时间在干冰里面会感到头晕不适,而且干冰非常地熏眼睛。

杨洁导演回忆,当时拍摄赤脚大仙赴蟠桃会那场戏,由于烟雾过大拍摄完之后竟然看不到演员了。

他们四处寻找才发现演员拍完这场戏就晕倒在了干冰之中,大家赶紧对他进行抢救,好在是有惊无险。

整个剧组虽然经费短缺,但是为了拍摄效果更加逼真,导演组从国外进口了一台ADO特效机。

这是中国第一次接触到特效机。大家知道这个特效机用在了《西游记》中的哪一集吗?

在《除妖乌鸡国》有孙悟空变小,然后跳到桌子上的那个镜头,这个镜头无论怎么做都合成不到一起,没办法只得采用这个特效机。

只能先把六小龄童在绿幕前动作提前拍摄下来,然后再和背景合成,利用ADO特效机把孙悟空缩小,然后按照剧情再合成在桌子上,这样的问题就解决了。

但是由于拍摄技术和ADO特效机的使用技巧都欠缺,所以很多孙悟空的样子都是纸片人做的,可能相对于现代拍摄技术来说不是那么的真实。

虽然有了ADO特效机,但是无法抠图成像,只能采用蓝屏抠像。

以当时的技术,想采用蓝屏抠像也不是简单的,因为蓝屏抠像不能同时抠出多种色彩,一次不能抠成完整的图像。

而师徒四人的衣服都是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没有办法,只能同一场戏拍摄多遍,然后利用不同的幕布做出不一样的场景,后期拼在一起,多次合成。

在最后一集《险渡通天河》,老乌龟驮师徒四人过通天河的那一集。

摄影组先将每个人的戏份都拍摄完毕后,后期再合成到一起。为了拍摄的效果,四个人需要在河里待很久的时间,同一场戏往往需要拍摄很多遍。

在这集中,孙悟空是“飞”在师徒三人附近的,为了打造会飞的孙悟空,现场的工作人员就利用梯子,让孙悟空踩在梯子上进行拍摄。

这场戏需要在河里拍摄多遍,而演员和工作人员没有丝毫的怨言。每一位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尽心尽力地拍摄着。他们克服了诸多的困难,付出了诸多的努力,才完成了《西游记》的著作。

《西游记》里还有个小秘密,你们知道吗?竟然还有男扮女装的戏份?

在《错坠盘丝洞》这集中有七个蜘蛛精的戏份。这集需要女演员有露肩和露肚皮的戏份。

在80年代的女演员都比较保守,不愿意露肩和肚脐。

这可愁坏了杨洁导演,没有办法,只能让女演员们将薄纱披在肩上,打造一种朦胧的美感,没想到这样更能体现蜘蛛精的妩媚。

所以蜘蛛精用肚脐吐蛛丝的时候,采用的是男演员的肚脐拍摄的。这个小秘密你发现了吗?

据杨洁导演透露,在拍摄《西游记》的时候只有一位摄影师和一台摄像机,很多特技表演都是靠着人力,冒险完成的。

所有演员的片酬一集也只有七八十元,整个剧组资金短缺,而且拍摄技术还有条件都很差,人员又会有很多变动,而在《西游记》中又需要对很多人物进行刻画。

《西游记》据不完全统计,里面有162个人物。而当时剧组经费有限,也请不到这么多的演员,所以这些主创演员们只能一人分饰多角。

由于演员的变故,唐僧这一角色也是由三个演员共同来完成的。

其中是由江粤饰演《猴王出世》里面的三集,之后又由徐少华来演绎第二个唐僧,徐少华原本是小白龙的演员,但是由于江粤的离开,所以只能由徐少华来顶替。

徐少华在剧中拍了九集后离开了剧组,徐少华在里面饰演了三个角色,唐僧、唐僧的父亲、还有东海龙王。

两任唐僧走后,剧组重新筛选,最后决定由迟重瑞饰演剩下的唐僧部分。

迟重瑞也一人分饰四角,演了唐僧、井龙王、天庭、文臣。

还有沙僧的扮演者闫怀礼,他究竟饰演了多少个角色?你们在剧中都发现了吗?

闫怀礼在里面扮演了沙僧、牛魔王、千里眼、太上老君、僧人、老者、卷帘上将、监丞、西海龙王。一个人饰演了九个角色,这样片酬就多了吗?

其实并不是,当时剧组经费短缺,闫怀礼饰演了这么多角色,也只是按集得到了片酬。

不仅仅是唐僧和沙僧,就连猪八戒马德华和六小龄童也是身兼数角。

《西游记》里面有一位演员叫做李建成,据统计他一个人就演了二百多个角色,其中包括太监、判官、山神、奔波霸儿等等。

里面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是中国最著名的美猴王。他的本名叫章金莱。出生于1959年4月12日,从小就跟父亲练艺,学武。

17岁就考入了浙江昆剧团艺校,代表作很多。六小龄童家族被称为猴王世家。

六小龄童家族的猴戏表演是从六小龄童的曾祖父传下来的,由于章金莱的父亲是从六岁学习猴艺,所以他父亲的艺名叫做六龄童。

然后章金莱学成之后,出演《西游记》之前,将自己的艺名改成六小龄童。

《西游记》是六小龄童最出名的一部电视剧,拍摄时间很长,几个主演之间也相处了六年之久,感情特别的深厚。

沙僧的饰演者闫怀礼在2009年的4月12日因病去世了,而碰巧这一天4月12号是六小龄童的生日。

闫怀礼去世之后,六小龄童便再也不过生日了,可见他们之间的情谊是多么的深厚。

不得不佩服老一辈人的敬业精神,虽然他们的拍摄技术不及新版以及现在的电视剧拍摄,但是他们的态度是值得所有电影和电视剧人学习的。

在资源匮乏的年代,杨洁导演还能带领大家将《西游记》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有血有肉,每一个场景都真实刻画。

拍摄《西游记》的心酸和苦累也只有演员和剧组工作人员知道,这一份心酸和痛苦是我们常人无法感受到的。

86版《西游记》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这部经典之作的完成离不开主创人员和工作人员日以继日的努力。

在缺少物资、缺少经费、缺少特效甚至在电脑的不普及的年代,能完成这样的经典著作实属不易。

跋山涉水的剧组人员,经常扛着沉重的设备到大山深处去拍摄,来回往返就需要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之久。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演员们和剧组人员经常吃不好,睡不好。但这期间没有任何人员抱怨。

老一辈演员将演戏作为一生事业,他们为此付出无限的精力和热情,老一辈演员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

感谢这些演员和工作人员的付出,可以让我们欣赏到这样的经典著作。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