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唯一存活下来的人「八佰中的脆弱只求活着」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38更新:2023-03-22 06:33:40

前天晚上看了《八佰》首映,影院的隔空而坐,比疫情前的影厅少了些许热闹。大屏幕上出现声音前,隔壁拿东西的摩擦声都听得清清楚楚。当时心里唯一的感受:静。

影片开始前,对这部片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是一部战争片,抗日战争。原本以为是主旋律电影,没想到影片刚开始的色调与镜头就打破了我的自以为。

昏黄、泛绿的背景,残破倾塌的建筑、脏乱不齐的队伍,一出场就带有各自独特的气质,每一句别有韵味的口音,每一步泥泞行进的脚印,每一滴啪啪掉落的雨水,每一声严肃、紧促的呵斥,似乎都向我们传达着即将到来的压抑、绝望的信号。

这本是一场国民政府主动出击的反侵略战争,是为改变原本日本由北向南的战略扩张,在上海这个租界横行、远东第一大都市打响,试图扭转为由东向西的战略战局,缩短补给线,尽可能提升战争胜局。

中方先后投入军力80余万人,日方投入20余万人,这场被称为抗战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的"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最终上海沦陷。《八佰》讲述的既是"淞沪会战"尾声,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只派驻国民革命军第9集团军88师524团退守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的故事。

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上海静安区中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西北角的仓库建筑,为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原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联合仓库。"淞沪会战"打响时被当作第八十八师师部,仓库内贮存了大量食物、救护用品及弹药。河对岸是英国租界,因此日军不敢使用重炮,以及重磅炸弹轰炸四行仓库。

《八佰》中对外宣称的八百壮士,其实只有400多人,还是很大一部分是从各地调派、收容的杂牌保安团人员。他们中有的人只是梦想着看一看大上海,有的人只想回到家守护妻儿,有的人是混战多年的老兵油子,甚至还有十五六岁的小孩,来到这之前,并没有感受到死亡离自己是如此之近。他们只想着逃跑,跑出这个巨型的水泥怪物,跑到对岸的灯红酒绿中去。那里歌舞升平,那里美人如织,那里有披挂整齐的戏台,那里有人流不息的跑马场,那里还有渴望的平安,虽然只是隔岸相望,短短的几十米,硬生生隔绝成两个世界,那边是天堂,这边是地狱。

想逃不能逃,想留也留不久。面对日军疯狂的进攻,四行仓库的西墙此时已岌岌可危。只要打开一个缺口,汹涌的日军就能把他们啃得渣都不剩。但他们的任务还没完成,这不仅仅是一场撤退掩护战,还是一场直播表态战。国民政府此时寄希望于即将召开的布鲁塞尔会议,希望英美等强国看到中国不屈服的态度,制裁日本的侵略行动。所以,他们要坚持,为这个国家的渺茫希望坚持,为自己坚持,为战友坚持。

看到墙下步步为营的日军,丢出的炸弹碰到坚固的盾牌被弹开,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在身上绑炸药,跳下墙近距离阻止日军的进攻。一个跳下去了,他高喊着自己的家乡和性命,第二个跳下去了,第三个也跳下去了,后面一个接一个排好队,互相绑对方身上的绳子,为的是绑紧一点。

这部分是全片的第一个大高潮,看到第一个跳下去时,自己就忍不住流泪,听见周围也响起了抽泣、吸鼻声。

就是这样,悲凉的抵抗,没有援军的希望,没有后退的可能,只能凭借自己全身的力气来对抗。正如肯·福莱特所说"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的生长"。战争是残酷的,是残暴的,每一个生命在战火的屠戮下,都脆弱不堪,但他们都在抗争,都在寻求生路,每一个小人物的命运铺就了战争的走向与终局,是他们的热血成就了伟大与传奇。

他们已经抵抗了四天,伤亡惨重。此时中央下发了命令,全营官兵从垃圾桥撤退到租界内。这不是于心不忍的拯救,这是无奈压迫的妥协。原定的布鲁塞尔会议延期了,各列强也同时施压,以免伤及无辜,放弃抵抗。这场表演需要谢幕了,这些棋子可以退出了。

在政府高层看来,这只是一场为争取大国支持的表演,但是,它叫醒了河对岸的一些人,它让国人看到对抗的希望,它让列强看到了不屈服的中国。

最后影片定格在全员冲锋过桥,不恋战、不抵抗,全力冲刺,只求活着,是的,最后只求活着,活着就有了希望,活着就有了可能,只要热烈的活着。

强烈推荐大家去电影院观看

感受大荧幕带来的视觉冲击

感受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蓬勃的生命力!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