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升华「八佰华丽的袍子难掩拧巴的内衬」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55更新:2023-03-22 06:50:20

《八佰》全球总票房4.8亿美元,居全球影史票房第237位。中国市场票房4.8亿美元。成本0.8亿美元。影片类型:战争。导演:管虎。制片国家:中国。2020年上映。

影片的场景和摄影还是不错的,使用了蓝绿调色软件。这是好莱坞近年非常流行的调色方案。

电影画面偏绿,其实是两个原因:历史原因和审美倾向。在第一次彩色胶片发明出来时,它的呈像就偏绿,是由胶片的构造决定的。胶片主要分4层:蓝色层,绿色层,红色层,基础层。而绿色层,更容易显影,因此胶片普遍偏绿,俗称胶片绿。后来,各个厂商也生产出一些其它色彩偏向的胶片,但主流的胶片,还是倾向绿色。

审美倾向:由于胶片绿的历史原因,加上人的眼睛对绿色更敏感更舒适,偏绿的画面成了一种影像美学的默认标准,这直接影响到后来数字化时代的电影制作。在好莱坞,直接产生了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teal&orange风格,即蓝绿调+桔黄调。蓝绿调,主要用来修饰背景(天空,植物,墙壁);桔黄调,主要用来修饰前景(皮肤,黄色的汽车,沙漠)。比如《变形金刚》、《 钢铁侠》等。由于数字摄影机,并没有胶片偏绿的问题,所以,这些影片全是后期用调色软件调成。但因为被过度滥用,也招致了不少批评。

其实影片画面偏绿,也与电脑特效有一定关系,偏绿色调可以遮盖一些合成的、人工制作的不太真实的画面,也就是说,可以藏拙。特别是一些残垣断壁、灰土杂物等,如果采用其本来的颜色,将会非常难看,视觉效果极差。所以,这也算是不得已的选择。

片名在电影开始20分钟后才出现,这也算是个创新吧。不过还有电影在影片结束才推出片名的。哈哈。有创意的还有,租界一居民(姜武饰演)趴在阳台上用望远镜看对面的战斗,避免了镜头叙事的单调。也算是创新吧。

影片最大的问题,还是讲故事。这也是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电影最大的差距。如果我们想描绘一场战争,中国人总是对事件进行全景式描绘。而好莱坞不是。不管多么宏大的战争,好莱坞一定要选择一条线、一个人来进行描述。而把战争作为背景和环境进行展示。

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在于人的感情和记忆天性。不管是人类的感情还是记忆,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于特定的对象才能产生深厚的感情,记忆同理。要知道,电影只有两个小时,要在两个小时内对某人某事产生深刻的印象,乃至被感动,产生强烈的记忆,必须聚焦。一场战争涉及众多事件和人物,如果不能进行故事和人物聚焦,就会电影看完了,什么也记不住,更谈不上被感动和留下深刻记忆。

就好像我们去参加一个千人大会,没有主要发言,没有主要事件,会议开完了,什么也记不住。或者去参加一个饭局,如果所有人都平均交流,也不发生什么特殊事件,结果就是,饭吃完了,什么人也记不住,什么事也没印象。

所以,高明的导演一定要选取一个人一个点进行重点讲述,形成故事和感情的集中冲击力,在两个小时内让观众产生感动和深刻记忆,电影就成功了。这就是好莱坞的绝招。

电影还有一个很低级的作法,就是没有让主角在电影的开场出现。而是对这场战役进行了平均的描绘,这个非常低级。看这场电影,你会有一种看纪录片的感觉。这个不是电影。

在声音的处理上有问题。问题在于,整部影片几乎有人在一直不停地喊。战斗现场的情况,可能会有不断地喊声,但是作为电影,不是纪录片,不能这么一直不停地喊。这样会让观众觉得很烦躁、局促。正确的做法,是需要运用各种声音、音乐、配合处理,很多时候,即便是最激烈的枪战,也可能只留下背景音乐甚至静音,而不是原生态的现场录音。也就是说,需要一点艺术处理。

电影是一项综合性艺术的组合,电影的美感也是来自多个层面和多个因素。比如音乐。优美的、大气恢弘的、精巧的、丝丝入扣的、振奋人心的、配合默契的音乐,会像润滑剂一样,给影片带来强烈的美感。看一下《珍珠港》的配乐就明白应该怎么做了。

故事在选取、改编方面有失误。比如,淡化了共产党在其中的积极作用。省略了在国共内战开始时时,八佰壮士坚决不参战的内容。以及省略了八佰壮士坚持学习、教育、自律的行为。反而,却生编了八佰壮士在离开四行仓库时的看似退却、实为逃跑的行为,也生编了日本人军官要求直接对垒的行为,美化了日本人的英雄气概,但又生编了日本在八佰壮士退却时的屠杀行为。这些,都是不合适的行为。对于历史事件,未记载的可以演绎,但篡改历史事实却不可取。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